「海洋联盟」海阔共扬帆 创新竞风流——山东省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纪实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海洋联盟」海阔共扬帆创新竞风流——山东省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纪实。
联盟2012年理事会议现场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资源的宝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海洋的探索、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从近岸、领海向深远海推进,先进的海洋技术,尤其是具有先导意义的海洋监测技术与设备不可或缺。
在岛城青岛,有一家省属科研院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仪所),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海洋监测技术和设备产业默默耕耘着。该所面向国家及山东省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在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与国防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和基础性研究工作,多项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监测技术的重视,山仪所在见证着海洋监测技术和设备产业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国内行业层面的发展瓶颈。鉴于此,2009年,以山仪所为理事长单位,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八一一工厂等30余家单位组建的“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
三年多来,联盟单位合作参与的项目,已有多个获得国家项目支持和千万级资金投入,在一些关键和共性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在推进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联盟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组建联盟:不搞合作就没有出路
翻阅联盟名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勘察中心,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哈尔滨工程大学,厦门大学……一个个成员单位令人满眼生辉。
这些成员单位,从产业战线上,横跨产学研用各大领域;从地理分布上,在沿海一线纵贯南北。面对如此强大阵容,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样一支“梦之队”聚到了一起?在理事长单位山仪所,记者找到了答案。
“我们把国内最有优势的资源集合在一起,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攻克我国急需的关键技术难题,把成果迅速推向应用,为国家的海洋科技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省科学院副院长、山仪所所长、联盟理事长刘孟德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山东省也出台了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借助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装备和海洋精密仪器制造业。“建设海洋强国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海洋装备建设,海洋监测设备虽然只是海洋装备的一个细小分支,却是人类探知海洋的触角,决定了人类对海洋认识、判断的能力,直接关乎海洋装备产业乃至海洋经济的发展。”刘孟德说。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达11%以上,我国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海洋权益需要维护,这都离不开强大的海洋监测技术与设备保障。然而长期以来的现实却是,一方面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局限于科研院所,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产品低水平重复研发;另一方面大量海洋监测设备依赖进口。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业发展,与国外相比都较为滞后,海洋监测装备民族产业亟待振兴。
“海洋监测设备跨几十个学科、专业,既有硬件技术也有软件研发,既需要基础理论又需要技术手段支撑,既有水面又有空中、岸基、海基及深远海应用,一台好用的设备从理论研究到成果转化、试制生产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没有一家研究所能掌握所有技术,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不搞合作是没有出路的。”刘孟德对记者说。
“产业链不完善,缺少一套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的创新和产业化体系。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不够,这也制约着科研动力。所以,院所和高校要优势互补,同时,也要联合部分有实力和参研意愿的企业,加速成果转化。”山仪所副所长、联盟秘书长李民说。
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浩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业,都是作为产业开发力量加入联盟。联盟成员希望通过协同创新,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模式,打响一场提质、量产"大会战",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据介绍,联盟的目标是通过联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推进技术成果转移,实现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化,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改变海洋监测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促进海洋监测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满足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国防安全、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需要。
“我们能够动员这么多实力单位加入,除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成员单位的大局意识,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科技部和海洋局对科技与经济融合、对产学研合作的大力推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没有科技部和海洋局的协调和支持,我们作为个体,就算再想做点事也是很难的。”刘孟德对记者说。
协同创新:集体智慧下的“共赢共享”
2012 年8 月4 日16 时40 分,“雪龙号”科考船抵达格陵兰岛附近,成功布放大型海气耦合观测浮标系统。通过分析浮标站的观测数据,就可全面了解格陵兰海域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在全球海洋循环和气候系统中的影响,提高我国海洋与气象预报水平。
“这套浮标系统是我们山仪所与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等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研制的。我们在原有的大型海洋资料浮标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传感器防冻、风力发电等特殊设计,以应对极区冻融、极夜等恶劣环境。”联盟秘书长李民介绍说。
这是中国首次将自主研发的浮标观测技术推广到北极海域,但对联盟成员来说,已不是首次分享合作攻关的喜悦。在联盟框架下,成员单位之间开展着多样化、多层次的合作。
在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设备方面,山仪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主题项目,研制船载气象水文要素精细化监测系统、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等,解决我国舰船走向深远海的急需。
在水声探测技术方面,山仪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家单位深入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的研制任务,攻克水声测量仪器的难关,将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国防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在海洋焊接技术方面,山仪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担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经费总额达4300万元。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一代水下焊接技术和焊接材料。
“水下湿法焊接不需要将海水排干,就能直接在上百米深的海水下进行焊接作业,以后海洋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了,”李民介绍说,“这是一项世界级技术,在国内来说是填补空白的,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我国第一个海洋焊接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投产后将形成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服务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我国核电、港口、桥梁、船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预计年收入4000多万元。”
此外,山仪所同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东海标准计量中心、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协作生产大型海洋资料浮标,年度完成产值突破8000万元;联盟自筹资金开发了智能预警船舶测报仪,已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投入使用;山仪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局南海勘察中心等成员联合开展激光探测技术应用研究,获得科技部及国家海洋局两千多万元的经费支持,已完成激光雷达、激光成像试验样机研制。
联盟组建以来,成员单位通过合作,在关键及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些合作项目像一条条纽带,将成员单位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极大地促进了联盟的融合运行和持续发展。
联盟效应: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从产业链到合作圈
在海洋监测设备联盟不少合作项目中,有的成员单位反复出现,这种成员之间交叉联系、形成一系列合作子集的现象,是联盟这一新型合作模式的特点所在。作为一种分工协作的组织形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适应了现代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发挥着独特作用。
交流带来契机。联盟密切了成员单位联系,提供了对话交流的良好渠道,合作契机在探讨和信息沟通中产生。据李民介绍说,双向船舶测报仪就是山仪所在与海洋局东海分局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构想。联盟除了利用一年一度的理事会进行议事、决策,还定期发布工作简报,通报介绍成员单位合作项目及自主项目的成果,并不时开展联合调研等活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合作更加便利。原有的产学研合作,多数仅是基于某一具体项目,合作关系短期、松散,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则是兼具契约关系与开放性的战略合作圈子,更有利于合作,成员关系较为持续、稳固。“成员单位的合作,不只体现在项目过程中和创新成果上,从最初的立项就开始了。很多项目能顺利立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支持,与成员单位联合申报是密不可分的。”李民介绍说。
提升整体产业。据了解,海洋监测设备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市场比较集中,目标用户相对固定,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这样可以瞄准用户提供最优的产品,提升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以新的产品培育和扩大市场。
“海洋局公益性项目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仪器产业化,就是联合中山大学、海洋大学等单位,将COD、TOC、BOD、有机物、重金属、悬浮颗粒物等六种水质监测设备整合在一起申报。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下一步主要解决制造工艺、标准化等问题,搞一批小型生产线,初步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李民说。
至于联盟取得诸多进展的原因,理事长单位的总结是,一是具有合作基础,部分成员在联盟成立之前就存在科研合作,联盟的成立则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了这种合作关系。二是运行机制,这包括理事会决策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知识产权共享和分配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等。
“我们是通过项目有效地合作,实实在在做事的。”谈及联盟发展经验,刘孟德说,一个联盟的生命力,在于发挥作用,通过项目凝聚力量,集合优质创新要素,不断推出成果。目前联盟已初步形成精诚合作、多出成果、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盟主”担当:雄厚实力和合作优势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山仪所为什么能?
“除了科技部、海洋局的支持,从我们所自身来讲,一大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善于合作的优良传统。”刘孟德介绍说,“我们所成立之初成果比较少,先从国际合作开始,技术研发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从国内来说,也想联合有实力的各科研单位,从整个产业上做点文章。”刘孟德告诉记者。
山仪所自1966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先后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挪威、瑞典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采取“考察选项、引进专家、派出培训、技术巩固”四步走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自“十五”以来,共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项目28项。其中11项列入国家863计划,10项列入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
刘孟德进一步介绍说,“其次就是我们有基地,有实力,在很多方面的技术水平,大院大所也都是知道的。而且,我们善于将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本所优势结合起来提出课题,确立发展方向。在合作创新上,我们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科研平台先进。山仪所现建有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人才队伍强大。研究所现有职工35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国家“外专千人计划”1名,泰山学者海内外特聘专家3名,1人获国家“政府友谊奖”,3人获“齐鲁友谊奖”,设有泰山学者岗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硕士学位点。
科研基础雄厚。山仪所长期致力于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监测与装备技术、水下焊接技术等方面研究,在海洋立体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与国防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开创性研究。目前,我国业务化运行的大型海洋资料浮标全部为该所研制;船舶气象仪系统装备到我国所有大型军用舰船;水下焊接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建所以来承担国家级863重大专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3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
“在联盟建设上,我们所投入和承担的也更多一些。另外,我们正在着力规划建设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海洋监测装备试验及技术保障基地,将来投入使用后,都是面向联盟成员单位开放的,实行资源共享。”刘孟德介绍说,“有了产业化基地,一是可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二是发挥产业孵化作用,创办实业,将科研人员利益与企业效益挂钩,激励创新,同时带动研究所发展,增强研发及经济实力。”
“我们将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机遇,突出四个‘四位一体’,即工作内容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与示范企业、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四位一体’开展,业务范围实现海、陆、空立体观测设备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四位一体’统筹,中心工作加强研究方向、科研项目、人才团队、基础条件‘四位一体’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结果取得一流成果、一流人才、一流服务、一流效益‘四位一体’成效,努力将山仪所建设为国际一流的海洋装备研究院。”海阔共扬帆,创新正当时。如今,在海仪所的带动下,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海洋装备产业加快发展的大气候下乘势而上,正迎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