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作物」将小作物发展成大产业

互联网 2017-09-19 10:44:25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产业作物」将小作物发展成大产业。

“我国藜麦产业目前体量虽较小,但是全营养性、多功能性、贫瘠土地强适应性的优势决定了它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9月15日,第三届中国藜麦产业(济南)高峰论坛举行。论坛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来自中国作物学会藜麦分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成都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国内藜麦产业领域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我国藜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会上,中国作物学会藜麦分会会长任贵兴表示,藜麦在我国是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翟虎渠,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齐鲁工业大学校长、山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嘉川等出席论坛。

“八九点钟的太阳”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藜麦是我国从南美引进的新兴杂粮品种,是现有粮食作物中未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的古老物种,具有全面的营养。
据介绍,藜麦是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胚乳占种子的68%,且具有营养活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6%-22%,品质与奶粉及肉类相当,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当且易于吸收,尤其富含植物中缺乏的赖氨酸。与其他食作物相比,不饱和脂肪酸、B族、E族维生素等有机化合物含量均较高,矿物质营养含量丰富,膳食纤维含量高达7.1%,胆固醇为0,不含麸质,低脂,几乎都是常见食物里最优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植物。
当前,我国已经有18个省份成功种植藜麦,初步统计面积约有13.5万亩,主产区为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区,产品加工形式涵盖米、面条、啤酒、茶等多种。
记者采访与会专家了解到,藜麦不仅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也是荞麦、燕麦的2-3倍,而且针对其彩色植株的特性,还可以发展观光旅游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同时,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介绍,藜麦还具有抗疫、抗旱、耐盐碱的特性,非常适合在瘠薄土地种植。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杂粮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作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藜麦产业正在成为我国优化作物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成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方位布局了国家营养发展未来,营养与健康成为未来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藜麦作为中国杂粮产业具有碱性特征的作物,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刘录祥说。
据悉,目前山东的沿海盐碱地区也已经试种成功,下一步将计划发展规模化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
中国作物学会藜麦分会副会长赵钢形容说,当前,我国藜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刚刚起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小作物也可以成大产业”
据了解,自2015年第一届藜麦产业高峰论坛召开以来,我国藜麦产业发展迅速。两年时间,种植面积就从当初的几万亩扩大到了如今的十几万亩,产业形态也从单纯的种植业发展到了种植、加工并举,产业发展呈良好势头。
然而,藜麦在我国毕竟还是新兴产业,仍存在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传统、产业化规模较小、精深加工企业缺乏、产品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藜麦产业未来究竟该如何发展成为本次论坛关注焦点,与会专家纷纷从各自领域出发建言献策。
潘文博表示,实现藜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应注重规划引导,按照突出优势、市场引导、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的原则,制定我国藜麦产业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指导各地发展藜麦产业。
对此,赵钢表示认同:“应首先加强产业顶层设计、规划,为产业科学有序发展提供方向。”
中国作物学会藜麦分会副会长杨久斌认为,加快藜麦产业发展,要重视产业化集成,要加快培育从事藜麦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立标杆、树靶子”的作用,以企业示范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
此外,与会专家还一致表示,推动我国藜麦产业快速崛起,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而重中之重就是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要通过创新培育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域种植的优良品种。同时,专家还指出,要注重品牌创建,重点培育具有区位特色的、竞争力强的、优质绿色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分享品牌收益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更营养的食品。
任贵兴表示,为全面推动藜麦产业发展,中国作物学会藜麦分会将加快推进成立中国藜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联合全国藜麦产业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开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整个藜麦产业快速崛起。据悉,联盟成立大会将于今年十一月份召开,届时将确定首批理事单位。
会上,专家还提到,鉴于藜麦是一种营养极其丰富的杂粮,企业还可以在发展藜麦药食同源产品上“大做文章”。
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军表示,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对于推动藜麦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省科技厅也将通过持续实施农业良种工程、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计划,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面为藜麦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相信通过科技创新,政产学研协力推进,藜麦虽是小作物,但一定可以发展成大产业。”任贵兴说。(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