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山东」助力动能转换 “数据大咖”齐聚青岛谋创新——多领域融合 共建“生态圈”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数据山东」助力动能转换 “数据大咖”齐聚青岛谋创新——多领域融合共建“生态圈”。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产生很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日前,在主题为“创新大数据 汇聚新动能”的“2018问道崂山·中国(青岛)大数据应用与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中国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郭嘉凯表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大数据是重要切入点。他说,尤其在制造业,把多年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让其产生更大价值,可有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当前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在山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当下,大数据该如何发力?对标先进地区,下一步山东又该如何赶超?
把脉产业,筹谋未来。论坛期间,众多“数据大咖”齐聚青岛崂山,对我省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把脉:基础雄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待提升
“发展大数据产业,山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神州数码产品总监兼深圳技术中心总经理刘国光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2017-2018年,山东整个软件产业产值大约有5000亿元,其中大数据占700亿元的规模,且自2016年以来,山东大数据产业增速达到16%-17%。
“在这个快速增长过程中,山东涌现出了浪潮、大快搜索等一批优秀的大数据企业,他们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竞争力,这是山东的优势。”
对此,郭嘉凯表示认同。一方面,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另一方面,山东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比如在制造业、交通业等领域,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为山东培育大数据企业提供了良好基础。
“这与山东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有直接关系。”郭嘉凯同时表示,优势突出,但相比北上广等发达地区,也有不足:产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高端人才相对缺乏,产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创新氛围不够活跃。“如果对初创型大数据企业加强支持,激发其创新活力,同时针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引进高端人才,将会大大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而在国外有过长期从业经验的联想集团大数据业务副总经理王伟有着不同的视角。他认为,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山东与国外先进地区“旗鼓相当”,有差距的地方是在数据安全性建设上。王伟说,国外的数据安全做得更好,从立法阶段就对数据的安全性有很高要求。他建议,下一步,从机房建设到应用层建设再到人员思想意识,山东须逐步引导提升,从政府到企业,各层级都要加大力度推进。
未来:招才引智,激发活力,打造城市品牌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为开创大数据产业生态的繁荣面貌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网智天元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莫倩认为,大数据的应用对各行各业都是很好的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对此,洪泰智能工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学义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传统工业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信息化最后到智能化,都是数字驱动的结果。
研讨中,专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信息技术领域。当前,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
基于现状,山东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
“目前全国大数据人才仅46万人,而在未来3-5年,大数据人才的缺口或将超过150万。”陈学义认为,应当首先从人才建设着手——在保持大数据市场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将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众企业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加大大数据及相关领域人才的培育力度。
郭嘉凯也表示,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山东要加大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因为高校院所都积累了大量的优势资源,通过加深合作,不仅可以把对方已经形成体系的研究成果转化到山东,还能将其高端人才引入山东。”
针对创新不够活跃的问题,郭嘉凯建议,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来吸引一些初创型企业到山东落户;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有全国影响力的会议、大赛等活动,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山东、了解山东。郭嘉凯说,在这方面,贵州、重庆的做法值得借鉴:前者通过举办“数博会”为贵州贴上了“大数据”的标签;后者通过举办“智博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了城市品牌。“山东也应该创新思路,通过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打造城市名片,扩大影响力。”
落地:多领域融合 构建“生态圈”
“2015年前后,我国大数据产业开始由原来的空中楼阁转向真正落地,开始实现与具体业务场景相结合。”王伟分析,未来山东可以从多方面着手推动大数据落地应用。
比如,作为农业大省,可以将土壤结构、天气、种植物、温湿度、压力等涉及农业的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利用,指导农业生产;在工业体系建设方面,也是同理: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特定行业改善特定需求。以石油石化行业为例,可以通过建设数据模型帮助企业优化工艺参数、调整供应链结构、进销存配比等,从而提升盈利,降低成本。“而且在同行业企业中做出示范后,其经验还可以对其他企业进行复制。”
“以大数据为指导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把数学、计算机以及各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整合发展,这是未来的趋势。”王伟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数据化”,相当于把物理层和数据层的东西完全打通,让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实现融合。
除上述领域外,与会专家还对山东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为例,刘国光认为,山东目前亟待改进的是数据共享问题。他建议,除去敏感信息之外的部分对公众进行开放,以给企业创新提供更多支持。
“打破数据孤岛,让信息通畅,办事流程自然会更简洁。”刘国光说,数据共享一旦做好,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高效率办事的实现自然顺理成章。而这就需要政府做到根据不同职责划分出可共享数据和不可共享数据的界限,从而让共享数据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同时,刘国光还认为,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落后产能的智慧化改造也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无论是宏观层面的人才引进、政策出台,还是微观层面的技术研发、行业应用,重要的是推动整个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构建大数据生态圈。”郭嘉凯说。(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