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七大原则「软件测试的六条基本原则」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软件测试的七大原则「软件测试的六条基本原则」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软件测试的七大原则「软件测试的六条基本原则」,希望能帮助到您。
尽管大部分软件测试人员,都不太care软件测试理论,但在一些面试中,尤其是笔试部分,除了实操技能,企业对于应聘者的理论基础,也是有要求的。
像“什么是自动化测试?”、“画出V模型”、“阿尔法测试和贝塔测试的区别”等等,这些都是应聘者在笔试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考题。不过偶尔,面试官也会出一些类似“软件测试的七项原则”这样比较少见的问题。而这种时候,很多基础知识不牢的应聘者,便难免会头脑发懵。
图片来自网络
1.测试尽早介入
从分析不同的测试模型来看,测试介入的越早越好。
为什么测试要尽早介入呢?这要先弄清楚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简单的来说就是保证软件质量,降低成本。测试人员一般都在需求阶段就开始介入,这时测试的对象就是需求。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保证质量,预防风险,降低成本,其中成本包括缺陷的修复成本,缺陷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早发现的缺陷,修复成本越低,这也是为什么测试要尽早介入,就是为了能够在需求阶段就能找出需求与设计方面的缺陷,降低后期的修复成本。
2.穷尽测试是不可能
现在的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想做到完全性的测试就完全不可能的。就是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有所减少,但要做完全测试也是无法做到的。
在测试阶段,软件测试人员可以根据风险和优先级来进行集中测试和高强度测试,从而保证软件的质量。
3.测试显示软件存在缺陷
如果说公司的决策层想通过软件测试来证明软件中不存在缺陷,那是行不通的。测试人员只能证明软件中存在缺陷,但并不能证明软件中没有缺陷,软件完美。
软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软件测试活动,找出软件中大部分缺陷,避免软件在上线后给用户带损失,给公司带来风险。
4.缺陷集群性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符合二八原则,比如著名的财富理论:世界20%的人掌握了世界上80%的财富。还有成长理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看他20%的业余时间做什么事情。
软件测试也符合二八原则:
1)功能:一个软件20%为主要功能,会花费软件测试人员80%的时间。
2)缺陷:一个功能模块发现的缺陷越高,那存在的未被发现的缺陷也越高,故,发现的缺陷与未发现的缺陷成正比。
5.杀虫剂悖论
只要做过软件测试的测试人员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开发刚转测试当天,测试人员是一个bug接一个bug的提,但随着测试进度的推进,每天发现在的缺陷会越来越少,到最后简直就是不能够发现缺陷了。
但是能说这个软件中不存在缺陷么?小编相信哪个测试人员都没有这样的自信,敢保证自己测试的软件中没有bug了。可是,测试人员为什么就是发现不了呢?
这是因为测试人员对缺陷产生了免疫能力,就算是一个bug放在测试人员面前,测试人员也不一定能发现。这就像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免疫,杀不死一样的。
那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方案有:
1. 内部测试人员交叉测试,这也是大部分软件测试从业者经常提到的一个方法。
2.测试用例常用常更新,在测试过程中根据软件的特性修改测试用例。
3.不变地变化测试方法,不要使用单一的测试方法去测试软件,根据软件内容使用不同的测试手段、测试方法。
根据上面三种方法交叉执行,从而发现更多的缺陷,保证软件质量,降低风险。
6.测试活动依赖于测试内容
在面试过程中有时总会遇到面试官部“做软件测试什么最重要”,想来做过测试的都知道“需求”最重要,对测试人员来说是需求,对公司来说就是业务。
根据业务的不同,软件测试内部也分不同的行业,比如游戏行业,金融行业,电商行业等等。
不同的行业,测试活动的开展都有所有不同,比如工具的选择,测试流程都不尽相同,所以软件测试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所测试的内容。
7.无错就是好是谬论
无错,对软件测试人员来说可望不可即的。那真的无错的软件就是好的软件么?
假设一个软件完全没有bug,完美无缺,但是不符合用户的需求,那能说这个软件是OK的么?所以判断一个软件的好与不好,主要依据的还是用户需求,是否实现用户所期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