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新政72小时:\\「怎么让视频模糊」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海淘新政72小时:\\「怎么让视频模糊」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海淘新政72小时:\\「怎么让视频模糊」,希望能帮助到您。
实施关税新政之后,众多B2C进口跨境电商感到无所适从。(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中新社)
【欧洲时报网】8日,中国正式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不再按行邮税计征税款,而是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此外,可销售商品从“负面清单”改为“正面清单”,只有出现在清单上的商品才能销售。过去的3天,对于众多B2C进口跨境电商来说,无疑是难熬的。缺少解读的政策让负责执行的机构、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一些跨境电商企业和负责执行政策的机构表示,过去3天,他们在与政策互相试探,保持弹性,最终达到了微妙的平衡。但这样的平衡会持续多久,在新的细则或解读公布前,他们心里并没有底。
打补贴牌 电商“烧钱”也要给消费者包税
当“海淘”税改落地的那一刻,不少人感叹“最后的免税时代”落下帷幕了。就在这个节点上,电商们除了忙着改造升级系统之外,“补贴战”成了跨境电商企业打出的最快一张牌。
北京央广网报道,这两天,苏宁海外购、京东全球购、跨境通、蜜芽宝贝等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都在甩卖。而且,口号也是出奇的一致:“包税”。台词大意都是:因为税改,新增加的税费,商家给你包了。“包税”的品类,则集中在税改后增加的税费还不算多的奶粉,以及纸尿裤等热门母婴产品上。
这些平台都是通过降价的方式,补偿消费者购买海淘商品时所付出的税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包税”政策有时间限制。除了降价补偿,还有电商平台通过发“包税券”的方式,对税金进行全额减免,单笔减免金额不设上限。
对于这些“包税”举措,消费者买账吗?有多年海淘经验的苏女士说:“商家就是打了这样一种旗号,吸引消费者,把有一部分在犹豫的消费者给挽留住。实际上商家肯定是要维持一定的利润,暂时来说假设有一些补助的话,但时间长了也不是长久之计。肯定是暂时的,还是得消费者自己买单,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消费者担心这样的“包税”模式难以为继,而业内也有分析认为,跨境电商所谓的“包税”其实是一种“烧钱”的模式,企业为了能够生存,哪怕自己贴钱,也要“吃胖占位”。
为抢客源,跨境电商打起“补贴牌”。
备注模糊 业内人士“看不懂”盼政策解读
综合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澎湃新闻网报道,7日晚间,业界关注的配套文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在最后一刻匆匆挂出。清单之外的商品,不再能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模糊且雷厉风行的新政,让全行业陷入了左右为难之中。
4月8日一早,经业界人士获得的多轮比对名录中显示,含添加剂的液态奶可以进口,但成人奶、不含添加剂的液态奶,被排除在正面清单之外,已经下架。而货值在2000元以上的商品,也面临下架风险和缴税难题。
而配方奶粉、化妆品、保健品则由于新加入的备注模糊不清,陷入了监管者不知如何管理、商家不知如何报关的尴尬境地。
与之前版本的清单相比,奶粉、化妆品后面加上了备注,比如“依法不属于普通食品或依法需要注册备案管理的特殊食品除外”。
“这有很多理解上的歧义,比如,什么是普通食品?”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此外,在中国消费者最急需的配方奶后面的备注为“按《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实施注册而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外”。
“不怕新政策,就怕看不懂的政策。”一位跨境进口电商人士表示,经历了新政第一天,他们感觉执行者在摇摆,政策执行也处在试探状态。
他介绍,从4月8日一早到午后,所有配方奶粉在各个海关均无法报关,下午2点左右开始,有时候可以报关,有时候又不能报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晚间。从4月9日开始,状况开始好转,配方奶粉开始正常报关,只是速度较慢。
某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税区办事处负责人介绍,对于模糊地带的政策究竟如何执行,他们在新政执行首日也面临难题。因为如果严格按照备注,那么基本上都不能报关,但企业又有很多新政之前就进入保税仓的库存,多个口岸负责人在此间进行了沟通,最后形成了目前的通关方式。
上述跨境电商进口人士说,他们从可靠渠道了解到,目前是配方奶粉等模糊备注产品去库存的最后窗口期,月底前,质检总局可能会出明确的解释,那时候,配方奶粉可能真正面临下架。
除了模糊的备注,多出来的“通关单”,也颇让企业烦恼。
保税模式优势丧失 电商考虑直邮模式
除了模糊的备注,多出来的“通关单”,也颇让企业烦恼。
正面清单中显示,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二线”出区时免于验核通关单。
跨境电商常用的两大物流方式:以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为代表的保税备货方式和洋码头为代表的跨境直邮方式。二者区别在于先有货还是先有订单。保税备货,即先将货物囤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再配送至客户;而跨境直邮,是指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在国外把商品统一打包入境清关后,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在保税模式中,商家从海外进货后,先存入海关的保税区,并不需要通关单。
多位电商表示,过去,保税区是关外,是不需要通关单的,只是从保税区将消费者购买的货物发送出来,才需要通关单。此外,现在这个通关单是什么,长什么样,大家也并不清楚,导致正常业务面临停滞。
德国跨境电商INFERNO中国运营经理赵斌表示,本次新政明确受到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库存中有较高比例的乳制品、化妆品、护肤品、保健品,以及单个货值超过2000元的商品。
“我们产品中的戴森吸尘器和暖风机,由于价格超过2000元,已经下架。”他说。
这些企业中,有的在保税仓内积累了一定库存,还来不及消化,有的已经订货,货物正在公海上运输,等待到岸。
据了解,一家液态奶占比较高的品牌,正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该企业在保税仓内有较大的库存。但不含添加剂的液态奶等乳制品不在正面清单之内,只能下架。但又无法退货,因为保质期有限。
多个商家表示,目前已经开始考虑将商品改成直邮模式销售,或是晚些入仓,再观望一下政策。
在过去几年中,他们经历了多次政策的微妙摇摆,并最终挺了过去。现在,他们正把这次政策调整看作一次新的考验。
“我还是对行业有信心的,毕竟中国消费者对于优质商品的需求是刚需。”一位商家表示。
因为缺乏准备,多个保税区发生严重的订单拦截乱象。
分析:新政落地太快 应广泛吸纳反馈意见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有信心。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综合保税区人士表示,现在的政策对行业信心打击比较大,未来的恢复需要时日。
综合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北京《新京报》报道,他解释说,从已有的投入来看,地方政府前期已经投入大量成本建基础设施,也引入相当多企业,并和多个企业谈判。现在,一些企业开始退出投资、退出出租,并要求政府补偿一定损失。让他困惑的是,自己并不想逃税。作为想要长期发展的平台,一直正规经营。过去半年,却没有人就新政来找他调研或征求意见,政策出来也没有缓冲期。“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说。
纵观此次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的落地,其速度之快让人咋舌。跨境电商税改新政落地显得过于急促,这也给相关机构和企业造成较大困扰——不少地方监管机构因准备不够充分,当下已忙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多个保税区发生严重的订单拦截乱象,郑州保税区更是近乎全部瘫痪;为数较多的涉及跨境贸易的电商更是猝不及防,当前不仅应急式进行调改IT系统,而且相当一部分未在正面清单目录显示的商品,更面临从保税区打回乃至抛弃的窘境。
北京《新京报》发表文章分析认为,此次新政在三部委联合发文之前,本应先行深入电商企业进行充分的摸底调研,比如,电商企业在保税区的囤货数量和品类结构,再如,跨境电商IT系统更换所需的时间,这些均应提前了解并核实清楚,再在此基础上设定必要的政策缓冲期。
此外,文章还分析称,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税改新政,相关机构如果能举办多轮政产研和消费者代表参与的论证会,广泛吸纳不同群体的反馈意见,还能在部门之间开展协同推进会,制定彼此之间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政策,那么就能更为有序地推进新政。
(编辑: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