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高新区商业综合体规划「咸阳商业综合体」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咸阳高新区商业综合体规划「咸阳商业综合体」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咸阳高新区商业综合体规划「咸阳商业综合体」,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进一步加快咸阳商贸服务业发展
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咸阳制定商贸服务业“千企万店”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咸阳会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看!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0家,新培育和提升业绩突出的限额以下商贸服务业店2000家;
★到2025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突破1000家,规范提升商贸服务业店100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速8%左右。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以上,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全市商贸服务业发展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西部地级市靠前水平。
1.以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为指引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大西安都市圈咸阳核心区为指引,加强商贸服务业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西安市内外贸发展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以及咸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
按照国务院“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要求,预留星级酒店和城市综合体、商贸中心、专业市场建设用地,为高端商贸服务业进驻创造空间,引导大中型高端商户向核心商业圈、商业功能区集聚,商贸服务业店向社区集中。
“十四五”期间,在全市城市新建城区每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0家,优质商贸业店200家。
2.打造9大品质商圈
坚持招大引强与改造提升并举,激活扩大本地消费与吸引外来消费并重,逐步改造升级购物环境,优化业态结构,引进一批特色品牌、轻奢品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一线品牌体验店,促进县市区核心商业圈、商业聚集区提质增效、做强做优。
引导和提升以主城区人民路核心商圈、北平街商圈、彩虹商圈、玉泉路商圈、世纪大道商圈和文林路商圈等区域商圈为骨干,
高新区商圈、文体功能区商圈、纺织工业园商圈、各县市区核心商圈为支撑的商圈发展布局结构。
以打造高品质商圈为重点,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国内外连锁品牌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区域首店或旗舰店并注册法人公司,支持引进全国新品首发体验店或新零售智慧门店在我市注册法人公司,异地商贸企业在咸阳注册法人单位。大力培育发展本土企业,支持限额以上商贸服务企业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引进和提升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优质商贸业店800家。
3.建设特色村镇20个 示范村30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商贸、城乡商贸为重点,以一条商贸特色街、一个多功能商贸中心、一张覆盖周边乡村物流配送网等为基础,加快商贸新业态和特色商贸发展,着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镇商贸加速集聚,培育和打造一批设施完善、模式先进、特色鲜明、贡献显著、宜居宜业的现代商贸特色镇、商贸发展示范村,逐步形成现代与特色融合、镇村协调发展的乡镇商贸建设样板。
到2025年,培育现代商贸特色镇20个,培育商贸发展示范村30个以上。“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提升农村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家,商贸业店400家。
4.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企业运作、方便消费的原则,以创建便民消费示范社区为引领,大力提升城市社区商业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改造社区便民超市、连锁品牌便利店、餐饮店、社区标准化菜市场(店)、药店、维修店、快递配送店、粮油生鲜店等零售业态,发展满足群众消费新需求的细分业态,鼓励引进建设天猫小店、京东小店、智慧餐厅、盒马鲜生、小米之家、无人零售店、智能母婴室、智慧便捷酒店等,引导消费向个性化、智慧化发展,积极打造新的消费热点,打造“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
“十四五”期间,全市每年改造提升社区商贸业店600家。
5.发展6大特色街区,鼓励发展24小时店铺
引导和支持北平街、汇通夜市、秦隆步行街、福园巷子、胭脂河坊、电影里等夜间经济聚集区不断优化升级,支持各县市区、园区依托特色美食街区、特色商业步行街提升改造,加快打造一批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综合运用环境提升、交通配套、街景亮化等手段,导入特色餐饮、旅游观光、时尚消费、文创娱乐、休闲康养等老字号、品牌店、新业态,改造提升夜间消费街区、文旅商业步行街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供给,加大投入打造夜间经济聚集区,树立夜间经济地标。
引导餐饮店、便利店、影剧院等延长营业时间,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引进新型消费业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6.推广地标品牌 培育6大特色美食品牌
以质量强、品牌强、标准强、制造强为目标,依托咸阳果、咸阳菜、咸阳茶、咸阳面、咸阳药、咸阳作品、咸阳名人、咸阳名胜古迹等,培育一批质量考究、品质上乘、特色鲜明的地标文化、产业产品标志性品牌。
支持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举办咸阳名优地产品推介展销活动,支持咸阳名优地产品牌企业提质扩容。
统筹谋划名牌培育工作,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打破区域界限,支持“咸阳茯茶”“咸阳马栏红”创建名优品牌,以品质提升赢得市场。不断丰富“国际面食之都”内涵,挖掘县域特色餐饮潜力,学习借鉴沙县小吃、兰州牛肉面等经验,加强“biangbiang面”品牌建设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推动连锁经营,做好武功旗花面、淳化饸饹、乾州四宝、三原小吃、彬州御面等地方美食品牌培育,做大做强咸阳特色美食,提升“中华老字号”、餐饮“咸阳老字号”“咸阳名小吃”规模和品质。
支持申报具有地域特色的地理标志商标,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重点产品,着力打造代表咸阳形象、市场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培育一批在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努力开拓我市名优地产品市场,推动咸阳优势名优产品走出咸阳,走入大城市,走向国际市场。
7.探索酒店式租房、共享员工模式
用好“国际面食之都”金字招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持续抓好以陕西面食为主题的美食文化节。
进一步提升塑造陕菜品牌、咸阳面食品牌,宣传推广咸阳美食文化。
引导住宿餐饮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化配送餐服务,探索酒店式租房、共享员工模式。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互联网 业务”的线上订餐线下自提和无接触配送服务。支持发展中央厨房,通过规范化加工和大宗采购从源头确保质量并降低成本。
8.促进商贸物流发展
以城乡市场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与西安市积极对接,建立服务推进联络机制。
支持三原县建设大西安生活服务基地;
支持彬州、长武建设辐射西北地区的小商品集散地;
支持礼泉、乾县、旬邑、长武、彬州、永寿、淳化果品交易市场建设;
支持武功、三原、泾阳电商物流基地建设;
支持武功、兴平粮食、辣椒物流集散地建设;
支持秦都、兴平、泾阳、三原等重大商贸物流项目提升服务功能;
支持国内大型连锁企业、生产企业建设区域性配送中心并鼓励注册为企业法人,把咸阳建成为面向大西安都市圈、辐射西北地区的商贸物流聚集地。
9.提升家政服务档次
按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操作规范、方便生活的原则,引导家政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发展。
支持大型家政龙头服务企业发展,扶持一批中小型家政服务企业建设连锁门店,扩大家政服务网络覆盖,支持县区家政服务发展,不断提高全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推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
加大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工作力度,将家政服务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范畴。支持依托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场地)设立家政服务网点,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减免租赁费用。
10.大力发展“小店经济”
充分发挥小店经济在经济循环中的“毛细血管”功能,结合特色商业街、美食街区建设提升和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及现代商贸特色村镇建设,支持新建连锁直营门店(点)品牌连锁店经营企业发展。落实好支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对小店的金融服务质效,破解小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大力清理涉小店的违规收费项目,为小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鼓励以共享办公、规范增设室外经营摊位、规范经营用房租赁市场等方式,平抑市场租金水平,降低小店经营成本。培育好、发展好独具特色的老字号、网红店、夫妻档等小微商业群体,保护好、发挥好“小店经济”稳定就业、活跃经济的积极作用。
11.扩大网络消费
深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整合优化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覆盖,促进县域电商增量提质。
培育和引进电商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化与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及平台多元合作,不断提高全市网络消费水平。
以需求侧管理为动力,引导电商与生产和流通企业有效衔接,促进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
引进和培育优质直播电商平台、直播电商服务机构等,提升我市直播电商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帮助我市企业扩大线上销售。鼓励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引导商场、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场所依托品牌商品和线下店资源,通过电商直播开拓新的模式,实现“人、货、场”立体化构建和全时段营销。
12.拓宽消费空间
围绕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主,精心举办面食节、采购节、茯茶养生节、风筝节等消费节庆活动,推出文旅惠民政策,举办商贸和旅游消费季、消费月,举办数字文旅消费体验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利用开放性公共空间,开设节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闲文化专区等常态化消费场所,组织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探索培育专业化经营管理主体,促进文化演出、旅游景区和健身休闲消费,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形成全市“车水马龙”、“人气高涨”的商贸消费态势。
近年来,咸阳的市民活动类型越来越多
生活、旅游、消费更加丰富多彩
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你觉得咸阳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评论区等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