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预售策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算计」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如何理解预售策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算计」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如何理解预售策略「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算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当前,商品预售之风席卷各个电商平台,并且商品的预售期在不断延长,从15天延长至45天再到90天甚至更长,个别消费者甚至还未收到2022年的新年衣服。不少网友将这种现象戏称为“纯‘预’风”。当这种“风”在电商平台刮起,许多青年人开始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商家会选择预售?遇到发货时间一延再延、货不对板、无法退换货等问题,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开启预售模式。所谓预售,是消费者需在产品上市之前预先付费,当预售达到一定数量或其他条件后商家才投产并发货。预售商品也是商家提供一个商品或者服务方案,通过平台预售产品工具聚集消费者订单,按照事先约定将商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这种商品预售模式对商家来说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商品预售模式可以规避“库存风险”,减少库存带来的消耗和成本支出,有利于赢得消费者市场。一方面,控制成本,不会造成生产浪费或商品积压;另一方面,缓解资金压力,由于预售需要买家先付款,商家只需做好供应链就好,无需垫付自己有资金,既有利于资金快速回笼,也便于厂家也科学安排产能,消费者也能够通过预售活动获得最新款式、高性价比的产品,大大的降低了消费心理负担。同时消费者也能从中得到一定实惠,可谓一举“多赢”。
然而时下的“预售模式”变了味道。记者调查发现,预售商品发货时间长、不退不换“霸王条款”、无货被退款、消耗买家期待值、不守信用,“春季衣服可能夏季才能到货,秋季衣服可能要到冬季才能收到”,有网友调侃:“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更过分的是,定金不能退、商品打完折更贵、发货时间一改再改、无货被强行退款等问题也不断滋生。成为预售模式备受消费者诟病的几大问题。
别让商品“预售模式”坏了诚信风气。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指出的那样,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要素。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总是与失信、无信共存。一个人的诚信行为,一个企业的诚信行为,很大程度上关乎着个人的信用,甚至企业的生死。常言道:“金能丢银能丢,诚信不能丢”。
“预售模式”本是互惠互利的共赢模式,“预售模式”一旦成为“算计模式”,“失信模式”,“坑人模式”,那么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也是商家的自身利益,为失信行为洞开方便之门,实际是对守信行为的打击和伤害。只能是两败俱伤,让消费者失去信任,商家信誉受损,更大的恶果就是使社会诚信体系很受伤。(左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