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禁塑令下的商机「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

互联网 2023-04-04 20:01:1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新禁塑令下的商机「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新禁塑令下的商机「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希望能帮助到您。

“泡着泡着就化成了纸糊糊!”“被剥夺了咬吸管的快乐!”似乎在一夜之间,纸吸管挤掉塑料吸管成功“上位”。而更多的人发现,进入2021年后,餐厅打包用塑料袋兜起就走、逛超市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这些日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场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一切,源于“限塑令”升级为了“禁塑令”。

在万达永辉超市,工作人员展示可降解塑料袋。

在东风新村大润发超市,无纺布环保购物袋被摆放在收银台显眼位置。

大庆市龙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员工正加班加点赶制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

为解决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2020年,国家先后发布《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

2020年10月22日,《大庆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也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目标列出了时间表。

从“限”到“禁”,塑料制品管控不断升级,“禁塑”行动正在有序展开。升级版“限塑令”与以往有哪些不同?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的背后又蕴藏着哪些商机?就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和采访。

部分超市、餐企已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几乎无处不在。随着升级版“限塑令”的到来,市场情况如何?3月1日,记者对我市几个大型超市进行了走访。

在永辉超市的收银台前,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提示:亲爱的顾客您好,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根据政府规定,自2021年1月1起,超市内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购物袋,永辉超市门店以及电商提供的购物袋,全面升级为可降解购物袋,售价同步调整:小号塑料袋0.6元/个,大号塑料袋1元/个。

一收银员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使用环保可降解塑料袋时,每天仅一个收银台口就能卖出400多个塑料袋,自从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后,每天只能卖出100多个可降解塑料袋。

在大润发超市收银台,工作人员拿出了两只可降解塑料袋,一边展示一边对记者说,目前超市已经进了两种规格的可降解塑料袋,大的0.8元/个,小的0.5元/个,等库存的老版塑料袋耗尽后,就开始启用可降解塑料袋了。“我们超市还特别设计制造了红色环保无纺布购物布袋,供购物者使用。”该工作人员说。

在大商新玛特超市,记者看到,印有企业名称的蓝色塑料袋依然是主打。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塑料袋的库存较大,目前还替换不了。待库存消耗殆尽,就会采购可降解环保塑料袋。

在肯德基、麦当劳和星巴克,记者发现商家大部分换成了纸质吸管,还有一部分用可直接饮用的杯盖来代替。

在华丰大酒店,经理张建超表示,从去年疫情开始,酒店就开始使用环保餐盒。餐盒采用食品级PP全新进口材料,可以微波炉直接加热或冰箱冷藏,可循环使用。

“限塑令”升级,市民怎么看?

记者在万达永辉超市随机采访了20余名消费者,大部分消费者表示了对升级版“限塑令”的支持。

“以前购物,都是在收银台买袋子,一个两三毛钱,也不当回事儿。现在一个大袋子要1块钱,有些心疼。以后去超市,我会自己拿布袋子,省钱还环保。”正在收银台付款的张师傅说。

“我觉得可降解塑料袋有点贵,袋子也不太结实,以后买菜,我会自己带袋子。”市民李女士表示。

从“限”到“禁”,塑料制品管控不断升级

近年来,废弃塑料“白色污染”问题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采取有奖积分鼓励顾客不用塑料购物袋,各种材质购物袋均收费以及征收塑料袋税等方式降低塑料袋使用频率。

为了限制和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2008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首个“限塑令”开始实施。从这一天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09年,国家标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首次对可降解塑料餐具提出了指标要求。

“限塑令”实行后,自带购物袋、使用布袋或者环保袋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为了方便,往往不在乎多花上两三角钱,“限塑”逐渐演变为“卖塑”。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人称之为升级版的“限塑令”,也有人直接称之为“禁塑令”。升级版“限塑令”要求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个时间段,对治理塑料污染进行部署。

《意见》对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予以明确:如明确了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应用场景,并提出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国范围的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意见》提出了禁止使用场所、地域,有详细的禁止目录和推进时间表,更为系统、明晰,可操作性也更强。”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薛红燕认为。

此外,还有一些塑料制品禁止生产和销售。如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如果说以往的政策,我们称之为‘限塑令’,那么,新政策从某种意义上看似乎更应称之为‘禁塑令’。”薛红燕说。

2020年7月10日,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年版)。而目前,新的塑料袋的国家标准也在征求意见中。

2020年8月18日,黑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塑料制品管控不断升级。

大庆升级版“限塑令”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3月1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了解到,去年10月,我市出台了《大庆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有序有力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明确的任务分工,绘制了治理塑料污染“路径图”和时间表。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2年,全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推动形成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全市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实施方案》,我市将从强化源头管控,增加替代产品供给、加大流通使用环节管理力度,推广替代产品应用、强化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三个方面进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比如在塑料制品行业鼓励开展绿色设计示范,推广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倡导企业按照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可降解材料产品研发,增加绿色产品供给;依托绿色商场创建活动,鼓励城市品牌消费集聚区、重点商业街区的大型商场超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并逐步向全市商场、超市、药店和各类展会活动扩展;推动全市餐饮及外卖行业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及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宾馆、酒店等场所逐步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压实市内电商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全市各电商企业、电商平台推广绿色包装,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制定出台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化塑料废弃物等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强化分类投放引导;组织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推进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推进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等等。

按照“时间表”,2022年底,全市范围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全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县城建成区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城市建成区的书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县城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省范围星级宾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全市城市建成区的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2025年底,全市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全市范围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全市范围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全市城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市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禁塑令”背后蕴藏的绿色商机

“禁塑令”,不仅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带来了新一轮的环保商机。一些嗅觉敏感的企业已经提前布局。

大庆市龙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公司年产量达五百吨,产品有超市购物袋、医用专用袋、商品包装袋、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等。

公司总经理李会告诉记者:“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减量的基础上走向可降解是大势所趋,‘禁塑令’就是产业提速的风口。我们一直致力于可降解产品的研发生产,2020年10月1日,我们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正式投产,现在主要供应哈尔滨市几家超市和大型食品厂。目前,公司正在加紧布局,提升产能,以服务未来更广阔的市场。”

根据东吴证券数据测算,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等四个领域到2025年,对可降解塑料合计约形成250万吨的需求空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0亿元左右;到2030年,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预计达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未来,一次性塑料将逐步被可降解塑料替代,环保降解材料无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为零售业及相关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对化工企业而言,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薛红燕表示。

薛红燕告诉记者,可降解塑料袋主要来自于聚乳酸,以聚乳酸为基础发展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纤维材料、塑料制品、医用材料以及汽车内饰材料等下游产业,可以像石油那样形成庞大的生物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生物基化工产品。按照“禁塑令”,一方面要求生产塑料的行业加大研发力度,生产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和相关替代制品;另一方面,要求塑胶原料生产企业尽快生产出有自主技术的可降解原料,供应给各行业。也就是说,传统塑料制品回收行业和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业将迎来发展春天。

“杯盖、吸管等产业也将站上风口。”营销专家赵景风表示。

赵景风告诉记者,根据测算,塑料制品的年消费量约30万吨,无纺布、纸、竹木等替代品的原料充足,可降解塑料的年供应量约有40万吨,因此,替代产品产能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从目前的市场机会来看,主要有两个切入点,分别为改良杯盖设计和使用环保纸吸管。在国内知名茶饮企业竞争格局几乎确定的情况下,杯盖设计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新的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低成本的环保纸吸管也是商家的最爱。禁塑令之后,吸管市场会产生四个新的商机,分别是新杯盖生产、新杯盖设计、环保纸吸管生产、环保纸吸管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