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电商和货架电商「内容电商平台有哪些」

互联网 2023-04-05 08:41:5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内容电商和货架电商「内容电商平台有哪些」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内容电商和货架电商「内容电商平台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您。

不用专业的词语来解说,说白了电商就是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而进行的商业活动,是把现实生中的商业活动,搬到虚拟的世界当中来进行的。这种交易的方式非常的便利和快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是对传统商业形式的一个巨大的变革,目前电商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购物时会遇到很多决策,广告和营销就是为了让用户在进行决策时更加果断,快速判断自己想要什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网络的冲击变大,我们会根据一些直播、短视频等进行下单,这时候影响用户决策的关键就很重要;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消费者是如何消费决策的。

第一个路径是营销。

在这一点上,美国最初不管从理论和实践都处于领先位置,而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互联网运营手段逐渐丰富,增长黑客、Martech等在中国被快速吸收和创新,中美在营销科学角度的认识和实践几乎同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TikTok在美国将Facebook打得抬不起头。

第二个路径是消费行为。

所谓消费行为,简单概括就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设置一系列按钮,去推动消费者完成设置者所希望的行为。消费行为科学与经济学、心理学、营销学都有关系。

在这一点上,美国自2002年获得丹尼·尔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并逐渐被在营销中应用,并且已经有不少营销人基于此专门成立了这个领域的广告、营销公司。

但在国内,关于消费行为科学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被重视。这本质上与中美两国在经济学、心理学理论界的差距有关。

营销目前在中美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且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那么你是如何被说服的?接下来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你是如何被说服的

当我们做出某项行动,或决定购买某个商品时,我们实际上首先是需要被说服的——不管是被朋友说服,被家人说服,还是被广告说服。

那么我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两种人,一种人轻而易举就能被人说服,很容易产生共鸣、赞同,顺着你的思路认可你的观念和观点;另一种人则很难被说服,他会质疑、反问,直到你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并获得满意答复后,他才表示认同。

实际上,这是两种说服路径在我们头脑中起作用,一种是外围路径,一种是中心路径。

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积极主动,并且能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时,他可能更接受中心路径说服,也就是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就很可能说服他人。如果论据苍白无力,思维缜密的人会很快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进行反攻。

但是,如果探讨的事情对你不那么重要,或者你心不在焉、集中精力干别的事,懒得深入思考,只是礼貌性地回应一下对方,这时你可能接受的就是外围路径说服,你不太关注论据是否充足甚至令人信服,你在意的只是表述是否通俗易懂,信息源是否可靠真实等这些相对肤浅的信息,同时你的态度也是敷药了事的。

当然,中心路径比外围路径对人的影响更持久,在做重大决策特别是关乎自身利益的决策时,要想说服你,必须走中心路径,深思熟虑后才能认真严肃地表态。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人都会有两种思维方式:一个是“快思维(快速、无意识、不费脑力)”和“慢思维(慢性、有逻辑、费脑力)”这两种思维方式,他们分别叫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无时无刻不在运作,对事物形成自主而初始的印象和感觉,产生随机冲动和联想,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快速感知周围的世界,认识事物,规避风险,将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都是完全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而系统2的动作是高度多样化的,典型特征是需要集中注意力。它会随着注意力的消散而中断。比如写一篇文章,或是审核财务报表。需要始终如一地保持专注状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并且耗费精力。

同时,系统2是有载荷的,同一时间只能进行有限的活动,当过度分散注意力,结果就会一事无成。比如,你没法在写文章时同时,计算22乘23等于多少。但是,你却会因太过专注于某件事,而屏蔽掉其他事情,仿佛失聪一样,进入心流状态。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大脑的第一个重要事实: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且不知道自己屏蔽了这些事情。

当我们醒着时,系统1在自主运行,系统2则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感受等信息。系统2接收后,微调或完全保留系统1的建议,将这些转化为自主行为。你一般会相信自己最初的印象,并自觉行动。

如何助推消费者的快思维

助推就要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激活受众的快思维,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做出了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方式在广告、营销领域已经被大量应用。

简单讲一个例子:你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经常会看到服务员给你推销:100元一张会员卡,送三张买一送一券,一张免费早餐券,一张升杯券。相信这个时候很多人第一印象会被三张买一送一的券所吸引,心理活动往往是这样的:虽然我花了100 元办了一张卡,但是三张买一送一,如果我后面买三个大杯拿铁(96元,跟100元之间的差额就忽略不计了),不就是白赚了三杯吗?如果你没想到这点,服务人员一般也会提醒你,那个“送”字早就让你昏了头了。

在等你下次带着朋友去买咖啡的时候,这时就推出了买一送一,等于不花钱就给朋友的女神一杯,是不是感觉太赚了?稍等一下,现在你花了32元得了两杯,但是回忆一下你办卡的时候花了多少钱?实际上第一杯你办卡的时候已经花钱了,第二杯是你这次付的钱,你一杯都没有赚啊!

简单来说,买一送一应该是你花32 元得两杯,但实际上你是花了64 元得了两杯,其中一个32 元是你办会员卡时花的钱。 怎么样?有没有感觉中计了?说实话,你就妥妥地被安排了。

内容电商vs货架电商,

简单来说一说目前电商模式的这个进化,在今年,处于风口上的直播带货正是用了人类的快思维思考和决策方式。

这与传统的货架式电商购物体验是非常不同的。当你在浏览内容时,并没有可以进行购物决策,因此整个的偏好、选择标准和决策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举一个内容电商中常见的例子:在内容电商的直播上,经常能看到主播在推销衣服。在他推销的时候,我们一般会看到他问大家喜不喜欢这件衣服,喜欢的呼1,然后就是满屏幕的1,然后就有人下单。然后主播时不时说,我身上这件衣服只剩最后一件了,要买的赶紧加购确认订单啊。然后就是大家满屏幕说好可惜啊抢不到啊。当有好几千人在线观看的时候,如果你喜欢这件衣服,你会去下单么?

从这个典型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商品在内容中在浏览内容情况下,消费者难以对商品进行比较,这时候你很难去比较这件衣服的性价比、品牌、和同类商品的对比等,而是尽快下单。

2、人们在浏览商品信息时,由内容提供者提供所有信息,容易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包括视频类型、文字类型的导购内容中大家都可以发现相同的特点。通过调研多个内 容电商的业务特点后, 对内容电商的特点总结如下:内容电商的核心是人为创造沉浸式,冲动式、隔离式,单独评估的消费场景,在这种场景下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沉浸式消费让消费者在统一的消费体验中进行内容及商品信息获取冲动式消费诱导消费者进行冲动消费隔离式消费:使消费者在相对隔离的场景下进行消费决策单独评估:消费者同时只评价一个同类型商品联合评估:消费者同时看到多个同类型商品并评价。传统的货架式电商用户一般处于联合评估状态。在联合评估状态中,用户在确定目标商品后,就会进行多维度的比较,如价格、材质、工艺、品牌销量等,这种状态和在浏览内容中,被动的接受商品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决策思维。

既然是沉浸式、冲动式、隔离式、单独评估的消费场景,内容电商与货架电商中,会表现哪些业务特点呢?

商品维度:

1、被展示商品数量少。由于商品更多作为内容的附属进行嵌入销售,因此会导致能够展示的商品数量少。

2、商品的内容性较强。内容性较强的商品,可以创作更有吸引力内容,吸引更多的客户。

对于一个购物者来说,他的大部分消费都是快思维在起作用,即便是理性刚需消费的部分,在最终决定选择哪个品牌时,也会受到快思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