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配送时间结束时间「京东配送变成达达众包」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达达配送时间结束时间「京东配送变成达达众包」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达达配送时间结束时间「京东配送变成达达众包」,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作者 | 贾艺超
6月5日晚间,达达集团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赴美上市“即时零售第一股”。对即时配送这一细分领域而言,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伴随外卖而起的即时配送,如今长成了什么样子?接下来,又该如何讲故事?
电商的“第三条腿”达达诞生于外卖大战时期,但避开了外卖的正面市场。2014年6月,以众包即时物流业务为主的达达在上海创办成立,2015年京东到家上线,2016年两者合并成为“达达-京东到家”。
因此,与头部以外卖为起点的即时配送平台美团配送、蜂鸟配送不同,达达是带着零售基因的。
达达集团创始人兼CEO蒯佳祺在集团内部信中也明确说道:“过去20年中国电商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分别是最初库存在几千公里外,要好几天才能送达的‘远距电商’;以及,之后库存来到城市100公里内的仓库,当日或次日就能送达的‘近距电商’。我们今天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微距电商’,也就是即时零售,库存距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履约在1小时内就能完成。”
(达达集团创始人兼CEO 蒯佳祺)
与头部企业展开差异化,“微距电商“,是达达业务的核心领域。
根据达达上市前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达达集团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30.99亿元,2020 年一季度更是拿到1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08.9%。连续几年以近 60%的整体增速,也证实着这一领域的可塑性。
同时,2017 年-2019 年,达达集团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亿元。今年一季度,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订单普遍达到 2-3 倍增速的情况下,其当季净亏损2.79亿元。订单规模呈倍数级增长的背景下,即时配送企业的盈利能力仍然面临考验。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回顾过去几年即时配送领域在资本市场的动态,我们可以发现,这一领域的明星企业上一轮的融资均要追溯到2018年下半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运联智库)
近两年来的资本寒冬,加上上半年的疫情影响,选择此时上市,流血奔跑的达达更像是通过上市这一融资手段博未来。
订单依赖度明显目前来看,即时配送头部活得比较好的企业,都有着明显的订单依赖度。
2016年,达达和京东到家正式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京东的入局不仅仅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成为达达最大的客户,2017-2019年,京东分别为达达集团贡献了56.7%、49.1%、50.5%的营收。
而另外两家,美团配送与蜂鸟配送则是背靠美团与饿了么口碑。并且,二者对外卖业务的依赖度极高,据公开数据显示,餐饮外卖占二者订单比重高达 80%。
可以看出,即时配送领域头部玩家基本诞生于B2C领域,其高市占率、高增速背后都有着明显的商流驱动的特点。
正如达达上市博未来一样,头部企业也都在拓展业务版图。那么,即时配送的增量市场在哪里?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规模达到182.8亿单,同比增长36.93%。其中,2019年餐饮外卖订单在即时配送订单中占比为70%,较2018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生鲜果蔬订单和零售便利订单均有所增长,分别为12%和10%。
从近两年来美团配送、蜂鸟配送的举动来看,二者都在尝试“出圈”,一方面开始品牌独立,打造一张第三方的配送网络,比如为平台外商家服务;另一方面开始跳出外卖,拓展新的业务版图,比如大力拓展生鲜、零售、鲜花等品类。
这个时候,高订单规模、差异化服务、低成本运营等成为即时配送竞争的关键因素。
上市,是下半场的开始即时配送的上半场,主要围绕外卖场景展开。2019 年以前,一直是美团配送、蜂鸟配送两家独大的格局;而随着外卖订单占即时配送订单比重的大幅下降,以及生鲜、零售订单的上升,市场格局在2019 年发生变化,美团配送、蜂鸟配送、达达三足鼎立。这一年,美团配送与蜂鸟配送也开始纷纷向外卖外的领域渗透,下半场的争夺战开始。
而这一阶段,行业也将会出现几个关键词。
一是融合。过去,即时配送领域分为B2C与C2C两类业务,而从目前跑出来的企业来看,B2C领域更胜一筹。随着头部的马太效应,订单趋向集聚,美团配送与蜂鸟配送推出的跑腿业务一定程度上会融合C2C业务。
另外,品类也会走向融合。当前头部企业,美团配送覆盖了全国2800个县级以上的城市,链接骑手超399 万名;蜂鸟配送覆盖2000个大中小城市和县区,链接骑手超 300 万名;达达快送已覆盖2400余个县区市,京东到家覆盖700余个县区市,链接骑手几十万名;这些企业已经基本构建起全国性的基础运力网络,品类融合,带来的订单规模,无论骑手端还是消费者端,都会带来一定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二是高频带动低频。无论是即时配送领域头部企业如美团配送、蜂鸟配送对外卖外领域的拓展,B2C对C2C业务的带动,还是跨界者如滴滴、哈罗以及快递企业圆通、韵达、顺丰、中通推出的同城业务,都有着明显的高频带动低频的特点。
三是技术驱动。以目前即时配送领域的企业来看,美团外卖单日订单已经达到 3000 万单的级别,基本相当于快递行业头部企业的日订单量。此时我们再来看,上述达达一季度订单倍数级的增长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改善,其实并不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市场增量里,即时配送企业的竞争壁垒要建立在如何用技术手段,与跨界者在成本、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拉开差距之上。
不同于上半场的野蛮生长,下半场迎来的将是巨头的碰撞。并且,这一市场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即时配送领域的本土玩家,还要面临跨界而来的抢夺者。接下来,即时配送走势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您在文末留下您的看法。
©本文为运联原创,作者:贾艺超,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