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后生意冷清「618大促静悄悄 为什么大家不疯狂“剁手”了 原因可能在这里」

互联网 2023-04-25 11:32:05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618大促后生意冷清「618大促静悄悄 为什么大家不疯狂“剁手”了 原因可能在这里」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618大促后生意冷清「618大促静悄悄 为什么大家不疯狂“剁手”了 原因可能在这里」,希望能帮助到您。

各位坊友们

今年“618”你下单了吗?

据中新财经报道

和往年全民疯狂“剁手”不同

今年消费者对电商大促期间

“买买买”的热情似乎有所退却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商品打折力度并不大

今年“618”

不少电商平台表示

↓↓↓

简单消费,不用熬夜,不玩数学

有平台表示跨店满减“满300减50”

还有平台称

消费者不用再单独领券

即可直接下单享受

“每满299减50”的优惠

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发现,虽然有打折秒杀等机会,但穿插在系列活动之中,消费者难以判断什么时候才是“最低价”。另外,多家电商平台的打折力度并不大,一些商品甚至比平时还要贵一些。

以某电商平台一款书桌为例

价格隔三差五变化

↓↓↓

在6月13日预估到手价1379元,在6月15日变为1546元。对此,客服人员表示,可以放心下单,该产品在“618”期间有30天的保价服务,如果后续价格低于下单价,可以申请退差价。

还有消费者的订单记录显示

临近618价格反而比一个月前更高

↓↓↓

●5月19日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的羊肚菌,显示每盒单价是97.7元,买了2盒,领了20元优惠券后,共消费175.4元。

●6月16日同一商家同一产品显示单价是99元,还没有了20元优惠券,即便也可减去20元优惠,同样买2盒也需要消费178元。

上图为5月份消费者下单时价格。下图为“618”期间价格。截图

快递不确定性或是原因之一

近日来因为疫情等原因

不少地区物流受影响

这或许也一定程度影响到

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有北京消费者称,“因为5月份我们这属于管控区,快递几乎受影响一个月。6月份,快递逐渐恢复,但北京疫情断断续续,现在也不敢频繁下单。”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居民小区,即便恢复快递,也需到小区门口领取,如果买了大件商品,如何从小区门口运到家成为一个问题,不少消费者干脆选择等等再下单。另外,如空调、洗衣机等,购买后还得需要工人上门安装,服务人员如何上门也存在不确定性。

记者注意到

目前不少网购订单显示

“受防疫措施变化影响

您的订单可能有所延迟,请见谅。”

不少商品显示物流可能有延迟。截图

不过,近期邮政快递

网络通畅度已回升明显

↓↓↓

国家邮政局的消息显示,从日均揽投量情况来看,端午节放假期间日均揽收、投递量均已超过3亿件,恢复到去年的平均水平,比五一放假期间分别增长16.8%和10%。

消费者:“被套路麻了”

除了物流等因素影响外

不少消费者称:“被套路麻了。”

例如,先涨价后打折

或者大促涨价反而不打折

类似的套路还有很多

加入购物车的商品降价后显示比加入时降**元,但如果涨价后则不提醒。截图

记者连续多天观察发现

很多放入购物车的商品显示

“比加入购物车时降**元”“直降**元”

但如涨价则不提醒

某款方便面

甚至多天一直显示“仅剩2件”

技术性“催促”消费者下单

针对电商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电商平台表示,“有些商品可能显示价格较高,但一定要看最终实付款,因为消费者在付款的过程中会有满减、优惠券等折扣,最终大促期间还是比平时便宜些。”

另外,还有一个消息

值得消费者关注

↓↓↓

为了规范经营者明码标价行为,预防和制止价格欺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列举了七种典型价格欺诈行为,其中包括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该规定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明确,实际成交价格能够使消费者或者与其进行交易的其他经营者获得更大价格优惠,这种情况不属于价格欺诈。

对于每年的“618”大促

不少网友都明确表示

自己购买的意愿不强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

已看破商家套路

也有网友认为

618不划算

继续跟着团长团购不香吗?

“618”大促不可否认

肯定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

但同时也是各种套路的高发季

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捡到“漏”

还需多观察,多一些耐心!

你今年618买了些什么?

觉得真优惠了吗?

欢迎留言讨论

综合: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

来源: 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