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巨头gap宣布大面积关店 未来将专注电商业务「服装巨头倒闭」

互联网 2023-05-21 13:47:2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服装巨头gap宣布大面积关店 未来将专注电商业务「服装巨头倒闭」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服装巨头gap宣布大面积关店 未来将专注电商业务「服装巨头倒闭」,希望能帮助到您。

钛媒体注: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品牌纷纷宣布关闭全球多间店舖,包括吉野家、H&M Group、Guess 与 ZARA 母集团 Inditex 等,概括了时尚、休闲生活与餐饮等领域。

近日,美国服装巨头Gap表示,计划在2023财政年度完结前关闭约350间分店。消息公布后,Gap股价收市升逾13%。

北美关店350家

10月22日,美国快时尚公司Gap集团拿出一项三年改革方案,将在2023年底前关闭GAP和Banana Republic品牌共30%北美门店,受影响门店数量大约有350家。

同时,Gap正对欧洲业务进行战略评估,可能在2021年第二季度末关闭在英国、法国、爱尔兰和意大利运营的Gap门店。此外,Gap也在评估仓储、分销模式,以及Gap和Banana Republic公司在欧洲的电商运营,可能关闭一个欧盟配送中心。

Gap表示将着眼于将业务转让给感兴趣的第三方,认为特许经营合作关系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一种强大而经济的方式。通过特许经营,Gap在35个国家拥有400多家门店和14个电子商务网站。

Gap集团在投资者会议上指出,经营模式将转变为以网购,及商场以外分店的销售为主,预期2023年度完结时占总收入80%。

1969年,GAP由几名员工的蚊型公司发展成全球跨国时尚王国,旗下拥有Old Navy、Banana Republic、Athleta等不同支线,2018年第三季全球有3千多间分店。

不过,今年8月,Gap己宣布其与旗下高端品牌Banana Republic将关闭全球多达225家店。Gap相信,关闭店铺行动有助集团在2021年恢复盈利增长。

据CNBC报道称,宣布改革计划后,Gap集团股价在周四上涨了14%,创下了52周以来最高点。

华尔街多家投行对此举均表示看好,纷纷上调了GAP的目标价。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将目标价格上调至28美元,巴克莱将其目标价格上调至27美元,Telsey Advisory Group将目标价格上调至23美元。这三家公司都看到了GAP通过削减无利可图商店来缩减规模计划的好处。

据之前的数据显示,Gap二季度净销售32.8亿美元,同比下滑18%,市场预期29亿美元。 二季度每股亏损17美分,上年同期盈利44美分,市场预期亏损44美分。整个季度呈现反弹趋势,电子商务增长率也相对稳定,保持在95%。

消费行为转变或是永久性的

由于新冠病毒导致全国各地的商店关门,美国4月份零售额跌至7年低点,不过7月份零售额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

随着美国人开始增加在商店和网上购买服装、体育用品、家具和其他物品,9月份零售额连续第五个月攀升。

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9月份美国零售额增长1.9%。这远高于接受Refinitiv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7%的增幅。8月份,零售额增长了0.6%。

美国经济学家和零售业分析师表示,消费者的支出已经从旅游和休闲转向了家居装修和电子产品等领域。9月份,服装和服饰饰品店的销售额较前一个月增长11%,体育用品、业余爱好、乐器和书店的销售额增长5.7%。

据人民网稍早前报道,据会计服务公司BDO USA LLP的报告,疫情初期政府强制性的临时关闭商店和居家令的实施加剧了实体零售商一直以来的困境。报告说,呆在家里的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购买更多的在线产品。美国很多专家认为,消费者的行为转变将是永久性的。

今年以来,J.C.Penney Co.(JCP)、Neiman Marcus Group Inc.、GNC Holdings Inc.(GNC)和Brooks Brothers Inc.(BRKS)等大型零售商纷纷申请了破产保护,各自关闭了数以百计的门店。自4月份以来,美国约有5,000家门店永远关门,同期只有约680家新店开业。仅在8月份就有近2,200家零售店关门,新开的只有14家。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Coresight Research的数据,估计还会有25,000家美国零售店陆续关闭。BDO表示,实体店的高关闭率有望继续。从1月到8月中旬,美国实体零售店共关闭10,000多家商店,其中包括Macy"s梅西百货公司、Bed Bath&Beyond Inc.和GAP Inc.等公司。许多即将破产的商店都是大型购物中心的主力租户。房地产研究公司Green Street Advisors LLC预测,到2021年底,美国超过一半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店将关闭。

(钛媒体APP编辑枫叶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