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数据发展报告」\\「贵阳大数据中心在哪个区」

互联网 2023-07-17 08:41:2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贵阳大数据发展报告」\\「贵阳大数据中心在哪个区」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贵阳大数据发展报告」\\「贵阳大数据中心在哪个区」,希望能帮助到您。

风起南望山,云涌乌江岸。

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息烽县明确工作目标,紧盯重点任务,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设施,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农村治理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建设,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基础,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

如今的息烽“触网而兴”,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迸发蓬勃发展活力。数字化正在改变息烽一个个村落的治理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也为全国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

息烽县城俯瞰

“数农”融合农业发展更“智慧”

走进贵阳市息烽县南山田园综合体,6000亩的菊花长势喜人,各类现代农业设施让人眼前一亮。

在这里,通过物联网、5G等技术搭建数字农场,对农业设施实现精准控制和规范管理,农场管理人员能掌握天气、作业速度、作业情况等参数,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可追溯。

“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提高水、电、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利用率和产出率。”南山田园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山田园综合体是息烽打造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打造智慧农业,大数据信息技术已在息烽种植、养殖业广泛应用。

依托肉鸡现代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成息烽数字化肉鸡养殖云服务平台,对肉鸡养殖环境、生产管理、市场销售实时监测,实现要素合理调配、数据统一汇聚、养殖条件优化,减少企业直接投入成本达5000元/月、间接成本4000元/月,节约工时20%以上。

针对动物防疫行业管理成本高、效率低、难追溯、难存档、防控不精准等难点,利用大数据、AI等新技术,搭建“一站式”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防控管家”,推进动物防疫领域管理创新,填补了我国动物防疫领域无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空白。目前,该技术服务贵州、云南511个乡镇3115个村44.478万户农户,储存动物防疫信息4000余万条,实现动物防疫人员、物资、疫苗、产地检疫协检或检疫申报等全产业链业务工作线上办理,该成果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社会服务典型案例”。

息烽县县域大数据创新应用展示中心

“网农”融合农村治理有“温度”

推动“互联网 党务”向农村延伸。依托“筑红云”加强对全县179个村(社区)党支部、4670名农村党员线上管理,实现党员信息化管理100%覆盖,通过线上记载支部活动、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工作经验、展示支部荣誉等方式,提升农村党员归属感和参与支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推动“互联网 政务”向农村发展。完成全县179个村(社区)电子政务网建设,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电子政务网纵向连通,建成村级政务服务代办点179个,配备专业或兼职服务人员开展工作,打通了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不断深化“一云一网一平台”应用,县直33个具有审批服务事项部门、11个乡(镇、街道)、179个村(社区)共计7000余项办理事项纳入贵州政务服务网公开办理,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及水、电、讯等生活缴费网上可办率达10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服务在指尖”。

推动“互联网 村务”向农村覆盖。通过网络新媒体强化村务公开,实现党建、村务、财务3大项16小项内容公开率达100%;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息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宅基地业务数字化管理;依托贵州省数字乡村建设监测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在全县1247个垃圾收集点、40辆垃圾清转运车辆全部安装物联网数据采集装置,对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监测分析,有效解决农村“治垃圾”难题;探索“支部 社会主体”合作模式,整合自建及社会资源视频监控探头5777个,全部接入“雪亮工程”,实现全县179个村(社区)100%覆盖,并建设村级视频汇聚系统、智慧喇叭系统、应急信息处置体系,极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息烽县分拣中心

“商农”融合农民创业有“舞台”

建设电商中枢运转平台。建成“息烽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由电商创客驿站、多功能培育教室、数据中心、企业入驻区、电商直播间、农产品溯源中心、农产品开发中心等部分组成,涵盖展示体验、交流培训、研究孵化、网货开发、品牌培育、营销策划等功能,是全县电子商务枢纽;建成“息烽县农特产品促销中心”,由农产品展示鉴赏中心、会议室、洽谈室三部分组成,其配套的“息烽县农特产品流通对接平台”可对供需双方在信息发布、供需匹配、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

建设电商基础支撑平台。紧盯品牌打造和物流建设,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将“息烽西山贡米”作为示范样本申报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培育“息农”“西望山”等县域公共品牌和“弥天大圣”“彩李”“息烽阳朗辣子鸡”等特色网货品牌;建成囊括货运管理、跨省通办、网络互通等功能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可网上申办道路运输业务;引入“通村村”电商物流体系,建成“县级物流快递仓储分拣中心”及54个村级物流站,整合“人、车、企”等资源,采用“县级中心 车辆资源 站点”的配送方式,实现快递收发不出村。

建设电商人才孵化平台。紧盯智慧农民培育,借助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视频点播系统,指导辖区劳动力进行线上学习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水平,2021年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开展线上技能培训12435人次。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成果,成立“息烽县电商直播培训基地”,对电商从业人员开展“3天基础班 7天提升班 180天孵化班”的递进式培训,2021年组织开展电商培训5期,累计培训农村电商创业人员1500人次。2021年,息烽网络零售额达1.95亿元,是2017年的10倍,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息烽数字化肉鸡养殖云服务平台

立碑村:

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一大早,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莫泽兵忙着将酸菜、酸萝卜打包、装箱,这些农特产品正等待着运往全国各地。

“我们做的酸菜、酸萝卜每天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现在日均销量达1000余件。我家的‘主打产品’酸菜十分畅销,为扩大销量,我们统一菜种,组织周边鹿窝镇、青山乡的村民参与种植,带动了不少40、50岁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呢。”莫泽兵说。

在立碑村,和莫泽兵一样走上农村电商致富路的村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立碑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主体”的原则,按照“人才驱动电商,电商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发展”的思路,围绕“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一目标,构建“电商人才孵化、企业集聚、物流价格洼地”三大平台。

同时,打造“公共服务、大数据应用、品牌服务、电商协会”四项支撑,落实“组织领导、部门参与、资金匹配、政策支持、宣传报道”五个到位,探索出创新县域电商发展“1345”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电商发展中专业人才紧缺、有产品无网货、物流成本高且分散等共性问题。

“看到息烽电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立碑村优质的快递服务后,当地许多村民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传统企业、个体工商户也纷纷加入电商销售‘大军’,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在家当起了老板。”立碑村村支书杨仲兵说。

2015年以前,立碑村村民多以外出务工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多元,目前全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余元,电商销售成为很多农民的新农活。

“目前,该村已注册电商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27家,开设网店114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全村及周边460余农户、1359人增收。”杨仲兵说。

当地农副特色产品小豆腐、酸菜、辣子鸡、辣椒、黄粑、米粉等都通过快递实现了外销,越来越多的“立碑特产”成功“出圈”。

如今,立碑村还建立起贵州首个淘宝大学县域培训基地以来,当地政府全面系统培训电商知识,手把手指导村民将“土货”变为“网货”。息烽县域特色的“烽味”“苗素”等50种1800个网货产品脱颖而出,销往全国各地。

数据显示,2021年,立碑村通过电商帮助当地老百姓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度网络零售额达4200万元,占全县网络零售额的20%以上。

网红李杰:

直播带货助力黔货出山

夏日,在息烽县南山驿站八月瓜种植基地内,一片片八月瓜苗鲜翠欲滴,为当地人带来新的希望。

“虽然我们的八月瓜还未上市,已收到不少订单。因为‘贵州三姐’已经帮我们把名气打响。”贵州优农益康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息烽县南山驿站八月瓜种植基地负责人高兴琴说。

“前年丰收节,我们和‘贵州三姐’合作直播带货,帮助销售八月瓜7千多单,去年8月的一场直播就销售超过5000斤。”高兴琴告诉记者,“贵州三姐”的直播不仅拉动了公司八月瓜的销量,还提升了息烽八月瓜的知名度。

如此受欢迎的“贵州三姐”是何许人?她是一名在抖音平台上有150多万粉丝的贵州网红。

“贵州三姐”原名李杰,是息烽县温泉镇人,过去经营着一家农家客栈,生意较好。2020年春节,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时,李杰和丈夫看准突然兴起的短视频热潮,开始摸索。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不懂,就只能多看多学,手机里下载了很多短视频APP还有不少剪辑软件,看别人怎么剪辑怎么拍摄,一步步跟着学。”李杰回忆道。后来,她和丈夫慢慢试着自己策划脚本、拍摄以及剪辑,以娱乐为主,慢慢积攒了不少粉丝。

“粉丝上万以后,就自然开始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随着人气的增涨,李杰逐渐意识到,仅仅是自己发展还不够,她更多的想为家乡发展添一份力,因此她毅然转型做起了直播带货。

由于相关经验较少,李杰找到息烽县龙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由公司负责选品,李杰负责直播事宜,双方先后为息烽县养龙司面条、息烽县辣子鸡、息烽县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直播。

随着经验不断丰富,李杰有着不少辉煌战绩。过去在息烽县丰收节直播现场,李杰曾与多位主播一同为息烽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一周内,他们共推介息烽名优特色产品30余种,下单总量9万多单,农产品销售总额突破50万元。

“如今,除了自己直播带货,我还收了不少徒弟,想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息烽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杰说。

息烽县城俯瞰

手记

普及“新农具”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以来,息烽县抢抓机遇,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水平,全面统筹推进试点建设取得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数字乡村建设,颠覆了农民传统的农业观念,农具不再只有锄头、犁耙等,手机、电脑、摄像头等也成为“新农具”。“新农具”的应用,背后是一个个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是智慧农业的兴起,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在息烽县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一个农民可以管护两万多只鸡;通过手机农民可以精确掌握土壤成分、温度等信息,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新农具”的应用不仅让农民增产增收,也让万千打工人回家就业。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要全面普及“新农具”的应用。要构建现代农业科教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民掌握数字技术的意愿,持续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大力引导企业、公益组织等参与农民数字技能培训,让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广袤的农村生根发芽。

普及“新农具”定能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速度”增添持久强劲的数字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