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裂变电商模式「社交电商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互联网 2023-07-20 18:19:2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社交裂变电商模式「社交电商运营模式现状分析」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社交裂变电商模式「社交电商运营模式现状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通过总结“从诺基亚到苹果、从电商到社交电商、从付费游戏到免费游戏以及新媒体”在商业模式上的颠覆逻辑,大胆预测下一代社交电商的形态。

全文目录:

最近社交电商很火,拼多多、京东芬香、阿里淘小铺都是热门话题,还有大量的淘客优惠券聚合平台。这些产品本身在网络上受到的褒贬不一,在宏观上我已经写过两篇文章《以淘小铺、芬香、拼多多为例,深度解析社交电商掘金之路(上)》,对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其实无法预测。

但可以肯定的是,竞争会引发创新,巨头之间的竞争最终一定是颠覆式商业模式的竞争。那么什么才是决定商业模式颠覆的根本力量呢?颠覆式商业模式的出现,是否有一定的特征呢?我将从一个小问题切入,然后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01 一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最近有网友问我: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他想要做一份副业,所以在网上找到社交电商。他主要困惑的是,京东芬香、阿里淘小铺、淘客优惠券该选哪个?他朋友做淘客优惠券的多,是不是这个东西最好?——对于本文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我们想要去评价一个产品的时候,该以怎样的方式?

从我个人的角度,单纯地从产品来说,淘客优惠券这个产品很好,符合大众需求;京东芬香很好,零门槛有口碑;阿里淘小铺也很好,阿里的背书和支持不容小觑。

但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决定一个产品未来发展潜力的,真的是产品本身吗?比如它的质量,它的体验,它的口碑,以及现阶段大家对它的认同。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初的诺基亚为何会没落?

1.1 诺基亚的启示

要知道在2005年诺基亚的全盛时期,它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2.8%,不知道大家印象中是否还有“诺基亚1110”这款机型,它曾是全球最畅销的手机,出货量达2亿5千万台,即便是如今的iPhone都没有打破过这个记录。

更夸张的是当时全芬兰1%的人口在诺基亚上班,每年贡献国家GDP增长率的1.5%。即便到了2010年的第一季度,诺基亚还占领着全球智能手机份额的44.3%,可在之后的两年市场份额一路狂跌,最终在2013年的时候无奈选择将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这是因为诺基亚手机的质量不行吗?

即便到现在诺基亚“砖机”的品牌印象依然深入人心,听到“敲核桃,用诺基亚”的段子,大家依旧会想起点什么。

可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用脚投票的,对诺基亚的赞扬并不妨碍人们用实际行动选择苹果和安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决定一个产品最终走向的,必然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局限在当下来讨论阿里淘小铺和淘客优惠券孰优孰劣,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当然若是现阶段极度缺钱,很在乎每天能挣三五十块,那么你可以捡着赚得多的平台做,至于是阿里淘小铺赚得多,还是淘客优惠券赚得多,这个就因人而异了。只是我想,专注于当下,并不影响着眼未来吧。面对社交电商这个风口,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未来的财富空间,提前占位。

02 淘客发展史

要分析未来趋势,必然要先了解其发展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关键性节点有哪些;第二,事件的发生背景及结论。脱离背景谈结论,是没有意义的。淘客优惠券是有一定历史的事物,所以我们就按照时间线,先来梳理淘客优惠券的发展历史。

2.1 淘客1.0时代

2.1.1 淘宝联盟

2007年,阿里巴巴成立了一个广告平台叫阿里妈妈。阿里妈妈旗下有个淘宝联盟,淘宝卖家想要做推广就去这个平台投放商品链接,通常这些商品的优惠幅度极大,卖家是血亏的。

而淘客就是帮助淘宝联盟进行推广的那么一群人。需要注意的是,卖家在淘宝网站内是通过直通车、钻石展位、聚划算等方式来进行,而淘客主要帮商家做站外推广,将全网的流量引入到淘宝,同时专属推广链接的存在使得结算很方便。

但当时这种专属链接还是需要申请的,这个时期只有流量比较大的门户网站玩得转,他们会将商品分类做成频道页,然后挂在自己的网站上,用户点击进去以后下单,站长就能获得佣金。

2.1.2 商家的投放逻辑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为什么商家即便血亏也愿意投放推广链接。这并不是单纯的广告费预算,打广告的话投站内的直通车、钻石展位,效果更直接,毕竟商品价格是正常的价格,利润空间更大。

淘宝卖家愿意在站外亏本低价获取流量到站内成交,主要是基于淘宝规则研究出了一种玩法:

除了可以刷单以外,卖家通过这些站外流量把淘宝店商品的销量、信用度、评价做起来,有了这些基础的数据打底,就可以在淘宝的搜索中获得关键字排名,从而获得免费的流量。这个过程可以简述为“低价引流撬动免费搜索流量”。

2. 除了免费流量以外,当用户通过点击直通车或者钻石展位进入店内,发现数据那么优秀,销量几万、好评如潮、还带验货图,好东西呀,当然买买买,然后就被愉快地套路了。

当然还有很多的玩法,但是究其根本,都是以前期低价引流获得的数据和搜索权重为基础,如果低价引流不能获得权重,那么获取免费搜索流量的逻辑就不复存在,卖家对淘客的预算投放力度也会大大降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淘宝要控制卖家的玩法,只要抓住“权重”这根指挥棒就够了。

2.2 淘客2.0时代

2010年,阿里妈妈把所有佣金商品的链接打包,并开放了对应的数据接口(API),任何人只要开通这个API都可以查询所有的返佣商品,这样就导致推广这件事不再是大流量主的专属,各种中小创业者都可以围绕这个API做文章。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要用户通过你的API来下单,你就能赚钱。所以当时很快出现了几种玩法。

2.2.1 购物返利

第一种就是购物返利,比如当时的返利网、米折、返利邦。用户通过这些网站去淘宝下单,这些网站就能获得推广佣金。网站再把佣金的一部分返还给用户,用户就得到了优惠,从而产生了粘性。这个模式的好处在于,属于三方共赢,商家实现了推广、用户获得优惠、返利平台获得佣金和用户。

但坏处是,淘宝平台作为第四方想法就不一样了。淘宝最初支持这种返利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淘客的推广客观上能给淘宝带来增量用户,但是随着返利网站的交易规模在淘宝的占比越来越高,同时并没有带来多少新用户,都是老用户通过这些网站省钱。

淘宝自然认为这种网站只是吸血的寄生虫,因此不断地调整政策挤压这些网站的存活空间,不过也没有一刀秒杀。

2.2.2 内容导购

第二种就是内容导购,比如当时大火的美丽说、蘑菇街。这种网站精准抓取淘宝中的一些服装搭配图片和一些模特的真人出镜,以信息流的方式直观展示给用户,帮用户节省寻找时间,用户通过对应链接下单以后,平台就能获得佣金收入。

但是比较悲剧的是,这种方式集中的用户过于庞大,触发了淘宝的流量安全策略,被淘宝秒杀了。之前的文章有说过淘宝希望流量来源于草原,而非森林。

2.2.3 特卖导购

第三种,就是特卖导购,比如折800、楚楚街。当时这种网站有个创举,叫“9.9元包邮”,原理就是把淘宝里面所有9.9包邮的商品选出来,之后逐步扩大类目,出现了19.9、29.9包邮。随着流量扩大,就不需要自己去挑货了,以招商的形式获得商家提供的9.9、19.9、29.9包邮的商品。

商家为什么愿意提供呢?这种模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属于三方共赢,但问题依然是处于第四方的淘宝不得利,被淘宝的政策特别照顾也就顺理成章,再加上拼多多的出现,加剧了低价商品的竞争,这种平台难以为继,在2015年左右相继沉没。

2.3 淘客3.0时代

2.3.1 单品优惠券

但是同样在2015年,淘宝发明了单品优惠券这个神器。这种优惠券可以针对某个商品单独设置一定金额的立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渠道针对某个商品设置不同面额的立减优惠券。

因此不同渠道的买家看到的优惠价格是不一样的,直接去淘宝店的买家看不到这种优惠券,所以这种单品优惠券也叫“隐藏优惠券”。

而在此之前,除了淘客渠道的单品高返利这种优惠券外,淘宝还有一种店铺优惠券,针对整个店铺或者某一个类目满减。由于每种商品的毛利空间不一样,所以可能导致部分商品亏损。

所以商家通常会选择降低满减的力度,比如满100减5这种,但是这种对买家吸引力并不大。

反观“单品优惠券”,堪称集大成的神器。首先这种优惠券是立减的形式,卖家用了马上能体验到省钱的快感,在此之前是要确认收货后才能得到返利,信任周期比较长;其次,卖家可以把推广预算便捷地设置在爆款上,比如满100减50,对于普通用户的吸引力巨大。

以上两个特点,极大地拓展了用户边界,大量的新卖家到处寻找这种“隐藏优惠券”,嗅觉灵敏的淘客则开始建立QQ群和微信群来进行推广,当时很多人还打着“淘宝内部员工福利群”的旗号。

当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淘客开始让利跑量,给买家更大的优惠力度,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大家可能对这种“福利群”有多赚钱没有概念,当时一个几百人的群一天可以产出50-100元的利润,如果通过群控经营1000个群,那么一天就是5-10万的佣金,堪称暴利。

2.3.2 “315”曝光

另外在2016年的315晚会上,淘宝刷单被央媒曝光,导致淘宝雷霆手段迅速整顿,封掉了站外刷单平台QT,对站内刷单的店铺进行搜索降权,刷单的商品权重降为0。

搜索权重是商家的愿意刷单的根本驱动力,当权重不存在了,商家也就失去了对刷单的需求,这时淘客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刷单的替代品,一统江湖,用户规模与日俱增。

2.4 淘客4.0时代

2.4.1 共享淘客App

但是从2017年7月开始,腾讯开始大力打击群控机器人,失去了用户沉淀基础的淘客损失惨重。那么该去哪里沉淀用户呢?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自建App。

但是一款App包含了技术、运营、客服还有市场推广,成本极高。特别是在存量用户争夺的阶段,获客成本奇高无比,若是把转化率和留存复购都算上,几乎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所以开发平台做了一个流量机制上的创新,就是平台开发一款App,共享给所有的淘客使用,只是必须采用平台方统一的品牌。而淘客则注册成平台的合作者,然后把社群用户导入共享App,之后用户在这款app上就能实现自购省钱,分享赚钱。

除此之外,平台还借鉴微商和直销,创造了一套全新的运营方式“社群代理淘客”,大大降低了之前平台和用户之间扁平化管理的成本。这种App的注册通常需要邀请码,这个邀请码既绑定了所有人的邀请关系,也是未来利益分配的关系。

通过这种利益机制,平台所有的用户全部成为了兼职人员,既是消费者,也是创业者,利益驱动他们去全网为平台拉人,还得全力维护社群关系,管理和培训新人。

所以在早期,有微商或直销从业经历的用户发展很快,短时间就能做到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用户规模。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花生日记、粉象生活、好省、蜜源就是这样的方式。

2.4.2 礼包的必要性

可这种形式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做微商直销的人赚惯了快钱,佣金这种慢钱的刺激很难到位。

因此有些平台就设计出了会员和礼包的模式,比如拉一个代理缴纳399的会员费用,作为上游邀请者可以分成,这对做微商和直销的人刺激就到位了。在野蛮生长的时期,这种会员模式对于平台用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这不就是CX吗?对此我并不完全认同,谁说要交钱的就是CX,巴不得免费享受所有的服务,这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

首先淘宝购物是国民级刚需,平台提供了省钱的渠道,这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其次,缴纳的会费,即便你不在拉人,多购物几次也就省回来了。

这个会费相当于就是投名状,交了人家才带你玩,你不玩也没人强迫,你可以选择花高价正常去淘宝购物。当然这种机制在客观上很容易跑偏,所以做大以后也就面临合规性的问题。

这种模式也使得淘客的从业门槛直接降到0,你不需要组建团队、考虑融资,也不需要懂产品、懂技术、懂运营、懂管理、懂全网低价引流,只要会发朋友圈、会运营社群就可以了,堪称适合全民创业。

事实上,根据2019年淘宝双十一启动会上官方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淘客从业人数从100万左右,暴涨到如今的1000万,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家庭主妇和全职宝妈。

2.4.3 淘客的生存逻辑

纵观整个淘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围绕淘宝联盟API的求生史,其存在的根本逻辑在于:淘宝卖家需要靠低价引流,撬动站内的免费搜索流量;同时淘客也肩负着替淘宝从腾讯引流的重任。

前者或许因为淘宝搜索机制的改变发生变化,但是后者短期很难改变,毕竟阿里没有社交基因,淘客有长期生存下去的基础。

而淘客利润的本质,就是商家的广告费分润而已。

2.4.4 推荐算法“千人千面”

事实上淘宝曾在2013年就推出了新的搜索排名算法“千人千面”,目的就是去刷单化,引导卖家精耕细分领域。

因为以淘宝的产品数量,之前的排名和推荐算法让小商家没有生存空间。靠刷单或淘客引流把人气做起来的商家,可以占到免费搜索流量的80%,流量的集中导致市场失去平衡。

这种畸形会导致市场的产品出现趋同现象,大家都模仿爆款,小众的特色产品没有了生存土壤。而且通过淘客引流的商品品质不一定好,客单价低,一方面与真实客户的需求不一定匹配,另一方面也影响平台的GMV(交易总额)。

而“千人千面”则将流量打散,小商家也有机会分配到流量,实现雨露均沾,特别是有特色的细分领域产品,迎来了春天。

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大量习惯了通过淘客积累前期数据的卖家,开始无所适从,因为每个用户输入同一个关键词,搜索结果都不一样,“低价引流”这种惯用的手法一定程度失效了。

但是对于淘宝老卖家来说,实行新的定位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而且当所有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反而就不是问题了,继续走淘客的CPS成本更低。

而对于淘宝的新卖家来说,淘宝新规则和商业定位的复杂性使得门槛大大提高,没有经验的情况必然是一脸懵。

03 淘客商业模式提炼3.1 淘客模式的优势

综合以上分析,从短期来看,淘客每年500亿的分佣是相对稳定的;从长期来看,淘客的发展主要会受到淘宝搜索权重政策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流量安全策略是淘宝的红线,踩线是要付出代价的,淘客也不会例外。从今年5月6号的淘客新政来看,每年500亿佣金基本就是淘客的上限了。

3.2 淘客模式的劣势

可正因为每年的500亿分佣这块蛋糕巨大,想要分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

从平台来看,因为搭建一个返佣平台的技术要求其实并不高,导致市面上起码有几万家做返佣的平台,同时行业壁垒极低,各个平台之间只能选择以利诱导,把人拉来拉去,很难形成稳定的组织,盈利不稳则平台的可持续性差,所以每天都有入局的平台,也每天都有倒下的平台。

从普通参与者来看,淘宝官方在2019年的“双十一”启动会上,公布的淘客数据是1000万,这么多人分500亿上限的蛋糕,实际上能赚到钱的人并不多,更不说后续会有更多的人涌入。

从淘宝卖家来看,其实大卖家并不喜欢这种低价引流带来的客户,不仅仅是低单价与店铺商品的不匹配,同时大量的低价单也会降低店铺在淘宝的搜索权重。

只是早期启动的时候,需要一批人助力,之后广告费投入的大头还是在站内广告。这就决定了,从一个店铺的长期营收来看,淘客渠道的广告费支出占比是相对较低的。

3.3 淘客商业模式小结

前面就是对于淘客的分析,总体上就三个点:

第一,虽然淘客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但是其本质就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换汤不换药;

第二,淘客生存的基础是商家能通过低价引流,撬动淘宝站内的免费搜索流量;

第三,淘客每年的佣金上限大致就是现在的500亿。

04 热门实例探究4.1 构架的意义

因为我对阿里淘小铺研究得最为深入,所以说完了淘客优惠券,我们下面来看看阿里淘小铺。

从实际情况看,阿里淘小铺针对外部流量管理的整套制度设计,基本借鉴了社群代理淘客的成熟模式。

礼包模式,满足微商和直销团队短期赚快钱的想法,刺激平台的早期快速扩张;

层级结构,运营管理成本几乎为零,锁定长期利益分配;

刚需为基,依托淘宝购物刚需来消除早期发展模式的泡沫,同时阿里掌舵没有走传的动力;

权重加成,淘小铺的下单是集成在淘宝内的,对于商家来说相当于是有权重的刷单,这对商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4.2 微商电商化与电商微商化

可能很多人瞧不起搞微商和直销的这波人的模式,曾经我也觉得那波人相当LOW,天天刷朋友圈炫富、国外旅游、高端宴会、万人论坛,还有极具仪式感的红地毯走秀。

其实只有深入了解或者经历以后,才知道其实这套打法真的很有效,因为这套运营模式是传统直销公司经过长达近百年,才摸索出来的一套行之可用的人性运营方案。

如果传统生意人今天依旧看不上这套玩意儿,未来也会经历马云说的“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

其实即便再看不上,也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一套方案若是没有独特优势的话,能经久不衰吗?本能的偏见,真的会极大地阻碍人去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

微商在前些年的确经历了野蛮生长,他们缺乏传统电商那样高效的系统和运营支持,比如流量的中心化管理、流量的去中心化分发逻辑、大数据精准推荐等。所以如果微商能购嫁接传统电商的优势,微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反过来看,如果传统电商学习微商直销的社群运营、多级代理分销、IP打造、炫富开会打鸡血、沙滩晚宴包游轮等运营套路,把微商的优点结合到自身的运营策略中,同样可以在新顾客拓展、老顾客留存复购等方面更高效,特别是在存量市场争夺阶段,将大大降低获客成本和市场投入。

05 边界的扩张5.1 一个细节引发的思考

其实我之所以特别关注阿里淘小铺,是因为阿里的电商基因最强,最敢放手探索,对于我们这样的研究者来说,是最具有分析价值的标本。比如近期,阿里淘小铺的一个动作就让我细思恐极,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推测,事情的演变还需要后续验证。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淘小铺上线了几套房产,自购省1-3万,分享赚1-3万,还真有成交的。

这事乍一看,不就是卖套房子嘛,虽然佣金可观,但是放在房地产行业也不算什么。我想敲黑板的是,佣金的确不是重点,而是这里面隐藏的意图。

你有见过卖房子的社交电商吗?既然能卖房子,是不是其它东西也能卖?如果都能卖了,那时候的社交电商还是你理解的社交电商吗?社交电商的边界将扩张到哪里?边界的扩张将会造成哪些影响?

我想多数人对于“边界的扩张”是没有概念的,或许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人士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对此我以互联网的几个行业为例,简要和大家说说这个事。

5.2 游戏行业发展史

游戏行业的赚钱,应该是有目共睹,如2019年腾讯的游戏业务营收就超1000亿人民币。但是关于游戏行业的重要节点及其造成的影响,大家可能不熟悉。

5.2.1 卡带机时代

在中国,第一代游戏应该是以任天堂为代表的卡带机,这种卡带机的商业模式为buy-to-play(先购买,后体验),当时全球的游戏总营收在几百亿的规模。

缺点是投入重,既要购买硬件,也要购买软件,还是专机专用,花费重资买的东西如果不玩了,沉没成本较高。

5.2.2 单机游戏时代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单机游戏也得到了推广,其商业模式是pay-to-play(先付费,后体验)的商业模式,使得游戏玩家的沉没成本大大降低。

最初是花几块钱买张光碟,加载一款游戏到电脑上,即便玩腻了还可以购买另一款,两款加起来可能就几块钱;后来可以在网上下载游戏,连买光盘的钱都省了,然后可以选择包时、包月、包年的付费方案,极大地拓展了游戏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盗版横行,正版厂商很难活下去。

5.2.3 免费网络游戏时代。

2005年,盛大宣布旗下两款主力网络游戏《热血传奇》和《传奇世界》免费,说是免费,其实就是现在普遍的内置道具收费,其商业模式为play-to-pay(先体验,后付费)。

别看这一小小的改动,确实完全颠覆了游戏行业的整条产业链规则。因为游戏行业的付费用户比例为5%左右,可以免费完相当于就释放了一块95%的市场,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对硬件要求高,一个客户端动不动几个G。

5.2.4 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

再往后就不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导致用户群体的扩大,而是技术和硬件的进步。

玩网页游戏连客户端都不用下载,打开网页就能玩,比如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开心农场”,我走在大街上连卖菜的大婶和摩的师傅都要先收完菜,才跟我做生意。还有许许多多人凌晨两三点爬起来偷菜,无法想象的疯狂!

对于这段时期,我想多数人是经历过的,连卖菜的大婶都完了,游戏覆盖人群的扩大则不言而喻。

之后直到如今,就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带来的游戏繁荣。

连网页都不用登陆了,手机下载一个APP,随时都可以玩。躺着、站着、坐着,随心所欲,再加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5G网络、网络支付,游戏覆盖人群的边界被推向了一个高峰,2019年全球游戏营收达1万多亿。

5.2.5 下一代游戏形态

正因为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play-to-pay商业模式的力量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也达到了极限,再也无法扩展人群,所以对新一代商业模式极具渴望,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一种叫earn-to-play(先挣钱,再体验)的商业模式。

关于这点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此不再展开。若你有兴趣可以联系我,我再这个方面研究了两年,也有大额投资,勉强算有些经验和认知。

5.2.6 游戏行业发展的本质

所以从整个游戏行业的发展来看,其主线就是一条:随着游戏行业“边界的扩张”,游戏玩家的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受众规模向全年龄段渗透,最终进入日常生活的碎片化时间,使得游戏从百亿做到了万亿规模。

5.3 新媒体行业的边界扩张

5.3.1 文字时代

如果你觉得游戏行业还不够直观,那么我们来看看近十年的新媒体。

最开始的媒体话语权是掌握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这样的少数媒体手中的,但是微博和微信的出现就打破了这个边界,所有人都可以发声了!

这无异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你只要稍微有点看法或者懂点营销,你就能收获大量的粉丝,然后就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然,随着涌入人数的增多,人们开始对信息质量有了要求,自然对创作者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比如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势必阻挡了一部分不擅长文字的人。

5.3.2 短视频时代

后来的短视频爆发也遵循了同样的逻辑,文字创作成了一个旧世界,而短视频变成了接替的新世界。

比较直观的就是当初的火山小视频,很多人会觉得创作内容十分低俗、LOW得不行,但是这并不妨碍人家成为网红,然后赚得盆满钵满,更不用说后续抖音衍生出来的直播带货,李佳琪、薇娅这样的网红我就不多说了。

事实上,这种造富背后的根本原因十分简单——边界的扩张,带来全新的世界。所以,那句唐太宗那句古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绝对是至理。

5.4 社交电商的颠覆式商业模式?

当阿里淘小铺尝试将社交电商的边界伸向房地产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在酝酿一场风暴。

试想:一旦这种模式走通了,势必会向各个实体行业蔓延,那得是多大的交易规模,目前社交电商的几万个亿就不算什么事儿了。

淘客优惠券再火,其本质上也就是一部分商家的广告费而已,总额每年500亿;可淘小铺的探索若是能获得成功,那本质上就是真正的百业千行利润分享。

所以从这点来看,淘小铺锚定的终极对手,或许根本就不是拼多多,你买个房不可能五折吧;也同样不是京东,京东的风格十分保守,优势依然是物流网络。

阿里淘小铺更多的应该是盯住了一种新形态的社交电商,试图以社交电商的本身的优势,结合阿里的供应链能力,来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同时这种体量的发展肯定会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只是各大巨头的业务范围总有重叠的部分,也难免会摩擦。

当然,创业是有自身的规律的,并非一蹴而就,哪怕是阿里也不能违背这个基本规律。

所以阿里淘小铺也会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失败,但是以阿里的资源和财力,这样的尝试是负担得起的,我们更要关注的是“社交电商 实体”这种社交电商的新形态本身,是否逻辑自洽并且能跑出自身的商业模式。

如若成功,则会再次佐证——边界的扩张,是商业模式的颠覆的终极推手。

作者:稀饭,微信公众号:「头号联盟稀饭」,K12教培行业创业十年,现在主要研究社交电商。

本文由 @稀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