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供应链企业100强「供应链融资和保理区别」

互联网 2023-08-05 20:01:3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福建供应链企业100强「供应链融资和保理区别」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福建供应链企业100强「供应链融资和保理区别」,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民网-福建频道

视频:互联网数字化协作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走进福建兄弟物流有限公司的厂区,运输货车进进出出,恢复了以往的忙碌。该公司负责人陈登辉一边忙着接客户的订单电话,一边盘算着再招一些驾驶员,“因为油价下跌,海运航线减少,2月份我们公司的货运订单比往年还多了一些。”

进入3月份,福建省复工复产的步伐加快,企业复工指数保持在全国前列,3月中旬,福建省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自复工复产提上日程,福建的利好政策频出:“六稳”工作“24条”、有序复工复产“21条”、复工稳岗“12条”、支持企业恢复发展“16条”、工业企业复产达产“13条”、强化科技支撑“12条”……各地“借力而行”,把准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这“五难”痛点,千方百计撬动企业复工复产阻路“顽石”。

“复工交响乐”越奏越响,勃勃生机重回八闽大地。

“激活”产业链 复工复产有“序”

2月底,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鸿海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将春节后第一车钢材发往莆炎高速的项目工地上,预示着公司正式复工,这让公司负责人范洪海松了一口气。

鸿海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是钢材贸易经销商,下游是高速、桥梁等重点项目。今年春节前半个月,项目工地上停了工,鸿海公司也跟着放了假。然而突发的疫情,打乱了鸿海公司的复工计划。

“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不畅,最关键的是我们对接的项目工地没开工。”范洪海一直等到2月中旬,也没能发出钢材,这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由于钢材没能按时‘出库’,货物积压,库存成本增加了;另一方面,回笼资金受阻,使原本就紧绷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鸿海公司的上游企业是福建钢铁龙头企业三钢集团。2018年底,三钢集团上线了三钢物联云商平台,拥有云仓储、大数据、供应链金融等五大功能。疫情期间,该平台供应链金融缓解下游企业资金紧张,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复工复产。

福建省三钢集团销售公司客户经理朱开棠正在操作三钢物联云商平台。林晓丽摄

“疫情期间,代理商的资金回笼受阻,现金流紧张,对此,我们的供应链金融发挥作用,允许代理商暂不付款就可以先把货提走。”福建省三钢集团销售公司客户经理朱开棠介绍说,平台将货物纳入监管,等待下游企业资金回笼。

2月底,鸿海公司随着工地复工开始正常运转,资金也慢慢回笼。以三钢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带动产业链关联配套的125家企业在2月底前全面复工复产。

三钢集团钢铁生产现场。三钢集团供图

产业链一环“梗阻”,可能导致整条产业链停滞,发挥核心企业“定海针”作用,“激活”产业链,正是福建“解决‘供应链协同配套难’”的政策所指。

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碧瑞解释了福建的做法:“发挥龙头、骨干、高成长企业带动作用,推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激发活力、满产达产。”

“福建瞄准‘供应链协同配套难’,集中力量推动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先行复工,带动了产业链民营(中小)企业相应复工复产。”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日前,福建出台《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复产达产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企业由原省外配套转省内配套,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重点企业带动省内制造业企业进入其产业链或采购系统。

各地市纷纷铆足干劲给出政策、拿出行动来解困。比如,作为福建省的“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市就开展打通“供应链协同配套难”操作链专项行动,围绕龙头企业“做文章”,对疫情防控期间新对接的集群协作配套,按在市域内实际协作配套产品销售额的1%给予龙头企业不超过100万元补助。

“数字福建”见真章 复工复产有“数字”

近日,从福建福州往返福建莆田的小林发现,不论是莆田火车站,还是福州火车站,在出站时都需要向防疫员展示“八闽健康码”或“防控码”,以示健康状况。

“扫码出行”已成常态,而福建的“健康码”谋划早、起步早。

2月14日一早,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杨斌参加了一场福建省数字办组织的协调会,探讨推出福建的“健康码”。接到“任务”仅13个小时后,福建省依托闽政通APP紧急研发的全国首个省级“健康码”——八闽健康码,于2月14日当天上线。

实时生成的“八闽健康码”。林晓丽摄

“‘八闽健康码’是个人端大数据支撑实时制码,采用后台大数据在线自动比对核验,个人无需申报任何资料。”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数字办主任陈荣辉介绍道。

“八闽健康码”的顺势上线,与福建出台的分区分级有序复工复产精准衔接。

2月13日,《福建省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工作导则》出台,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八闽健康码”与福建省84个县(市、区)四类分区差异化防控措施精准对接,做到“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

随着复工复产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省外务工人员来闽返岗复工。“八闽健康码”也紧跟形势,自3月27日起,全面实现了省外入闽人员健康信息互认。

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碧瑞介绍,“八闽健康码”在全国率先实现疫情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库信息融合应用,做到“实名认领、动态管理、跨域互认、全省通用”,目前已在线制码超过800万,亮码通行超过3000万人次。

“八闽健康码”13小时快速研发上线、大数据实时生成健康“画像”,其背后是以包含“新基建”在内的“数字福建”建设为支撑。

近日,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会同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福建新基建指数为81.2,居全国第5位,位于前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福建“新基建”规划稳扎稳打,在关键的5G这一环,已立下明确目标:确保2020年底前全省建成5G基站2万个;到2021年底,全省建成5G基站4万个;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5G基站8万个。

“我们正加快推进5G发展,争取把受疫情影响的进度抢回来。”福建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强表示。

自复工复产以来,“数字福建”建设势头不减,福建接连出台“加快线上经济发展的18条措施”“促进‘互联网 社会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不停滞。

“逆势”中增长 复工复产有“招”

疫情发生后,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奥特路光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面改造生产线,护目镜日产量由1.2万副提升到5万副。产能扩大使企业瞄准了网络“连通”的海外市场,“我们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将首批近30万副医用抗菌护目镜销往意大利、伊朗、韩国等地。”该公司负责人说。

疫情期间,线下“人流量”变成线上“流量”,福建跨境电商在“逆势”中“突围”,数据显示,1~2月全省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9.96亿元,增长6.4倍。

海外订单到手,货物通达却难求,快递物流成了“拦路虎”。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福建的国际/港澳台邮包快件业务量完成800多万件,同比增长37.51%;但受疫情影响,福建省机场多条国际、地区航线暂停执行,让一些面临着订单交付的企业焦急不已。

榕城海关采取“到港直装”模式助力企业通关。福州海关供图

3月27日,在福州国际快件中心内,一辆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包裹的货车驶出,经马尾海关监管验放后第一时间发往中国台湾,商品主要包括生活用品、服饰、电子产品等日常用品。据介绍,自3月4日对台快件出口企业复工以来,该关共验放出口快件1.71万票,同比增长2.78倍。

福州港江阴港区率先实施外贸空箱全流程智能化监管快放模式。福州海关供图

福建的对台区位优势转化成国际货运渠道优势,帮外贸企业缓解了交通物流难题。福建省商务厅电商处副处长林志强介绍,福建利用厦门进出境快件监管中心、平潭两岸快件中心、福州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借助台湾丰富的海空运力资源及低廉的物流成本优势,拓展闽台海运、空运快件业务。

仅平潭口岸,岚台海峡号、丽娜号高速客滚轮来往频繁,截至3月24日,平潭国际快件业务申报件数约41.3万件,同比增长183%;申报重量约1608吨,同比增长126%;申报货值约1.25亿元,同比增长226%,

“实现了福建与台北港、高雄港国际干线及台北桃园机场国际航空运力有效对接,也吸引了天猫、京东、菜鸟、韵达、顺丰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布局福建。”林志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