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送餐员「兼职配送员」

互联网 2023-08-06 10:57:3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网约送餐员「兼职配送员」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网约送餐员「兼职配送员」,希望能帮助到您。

在城市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穿着亮色工作服,穿行在大街小巷,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为千家万户送去生活的便利,并被亲切地称为“外卖小哥”“外卖骑手”。今年2月,“网约配送员”正式成为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这意味着几百万新生代劳动者大军“外卖小哥”被明确了职业名称。8月26日,人社部发布的《网约配送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网约配送员”的就业群体规模迅速增长,每天跑在路上的网约配送员已经达到百万级,“网约配送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和新业态吸纳就业的典型代表。那么,新职业“网约配送员”具有哪些“新”特征?在就业中呈现什么特点?未来就业景气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从“外卖小哥”到“网约配送员”

2013年,24岁的李斌从老家吕梁临县来到省城太原,2015年,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一家知名外卖互联网平台,成为专职“骑手”,干起“外卖小哥”这行。“这些年,我几乎保持着零差评和零投诉,好的时候一天赚三四百元。”9月20日,记者见到李斌,他笑着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这几年虽然辛苦,但收入不错。“送外卖门槛低,但不能心浮气躁,很考验‘骑手’的沟通能力和心态调整能力。”当记者问他知不知道“网约配送员”这个称谓时,李斌不好意思地说:“第一次听说,我的理解就是国家很重视我们这些外卖员,好事!好事!”

“外卖小哥就像勤劳的小蜜蜂,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工作很辛苦。”“只要外卖小哥奔跑在路上,城市就不会停下来。”“网约配送员奋力奔跑的样子,真美!”……9月15日,新浪热搜话题#我国每天跑在路上的网约配送员规模已达百万级#讨论区内,阅读量和留言数高达374万次,不少网友直言:“看了热搜才知道,‘外卖小哥’竟然早就有了如此‘高大上’的名儿。”

“网约配送员”的职业定义是什么呢?《报告》中明确: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等,从事接收、验视客户订单,根据订单需求,按照平台智能规划路线,在一定时间内将订单物品递送至指定地点的服务人员,其工作任务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接收、验视、核对客户订单等等。

“在2015年版本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网约配送的相关职业,社会大众经常认为外卖骑手和快递员是从事一样的工作。”大数据分析师赵龙解释道,新职业“网约配送员”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快递和仓储物流等职业,在配送环节上,“网约配送员”是点对点服务,对于移动互联网具有强依赖性,需要配送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网络定位、时间计算、路径规划等。此外,网约配送对象需求多样化,包括餐饮外卖、B2C零售、商超便利、生鲜宅配等。

“网约配送员”成就业“蓄水池”

“网约配送员”被称为“互联网 服务业”和“智能 物流”的关键环节,以独立、全新的职业形态出现,为几百万劳动者尤其是大量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9月18日中午12时至1时,记者在省城迎泽区一写字楼门口随机采访了数十名“外卖小哥”,其中,来自大同的“小哥”王力强今年21岁,他语速飞快,但语气坚定:“外卖行业是个服务行业,可能有人看不起我们,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由于骑手送餐有时间限制,“小哥”说完便匆匆离去。

山西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玉萍感慨:“从‘外卖小哥’到‘网约配送员’,只有寥寥几字之差,意义却非同一般。以‘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新职业得到国家认定,拓宽了‘职业版图’,对稳就业、保就业起到重要作用。”李玉萍表示,新职业是新业态发展带动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网约配送员”的认定,给“外卖小哥”一种职业认同感,体现了社会的认可。

据《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间美团骑手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仅通过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网约配送员”就达到了398.7万人,在美团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中,有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疫情发生后,从2020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美团平台新注册且有收入的新增“网约配送员”达到45.78万人。此外,饿了么蜂鸟数据显示,56%的骑手拥有第二职业,其中26%是小微创业者、21%为技术工人。

《报告》数据显示:“网约配送员”中三成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约半数“网约配送员”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时间灵活是他们选择从事网约配送的重要原因。《报告》预计,未来5年网约配送员的需求量约为3000万人。未来网约配送员实际收入将进一步增加。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以“网约配送员”为代表的新个体经济已经成为就业“蓄水池”。

让“网约配送员”“饭碗”端得稳

疫情期间,空旷的城市道路上依然可以看到疾驰的“外卖小哥”,他们用汗水和热忱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也让“网约配送员”的职业认同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临汾小伙儿肖红军在北京送外卖已经三年。“疫情期间,我一直坚持在岗位上,每天都能感受到大家的谢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网约配送员’的价值。”肖红军表示,每天检查着装、点名、给骑手们测体温、为外卖箱消毒、检查健康码并进行打卡等工作都变得更加有意义。“每天辛苦繁重的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劳动保障范围窄、职业认同感低、缺乏长期职业规划,事实上,外卖员离职率很高。”肖红军直言。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冯佳慧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约配送员”在这种新的就业形态中,存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等亟待规范的现象。“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保障制度,引导互联网企业规范用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冯佳慧建议,我省应在“网约配送员”集中的行业引入工会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此外,行业内也应扩大商业保险的覆盖面,为“网约配送员”购买人身意外险等。李玉萍表示,互联网企业应逐步完善“网约配送员”的职业考核机制,加强诚信约束等,“网约配送员”从业人员也应加强职业技能提升。

据了解,人社部等部门为了支持鼓励广大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网约配送员”的相关培训课程也被纳入到“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在线平台”。一些知名互联网平台也纷纷提供新就业形态培训的免费在线课程,让“网约配送员”学习专业技能知识。

“希望通过各方合力,让‘网约配送员’通过这份新的职业选择和辛勤付出,提高收入、拓宽职业道路,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李玉萍感慨,“百万‘网约配送员’每天‘奔跑在路上’,其相关权益保障机制也需‘陪跑’,只有这样,新职业才能良性发展,‘网约配送员’才能将‘饭碗’端得更稳。”

本报记者崔玲玲

(责编:刘洋、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