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的需求「社交需求」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相亲的需求「社交需求」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相亲的需求「社交需求」,希望能帮助到您。
刚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即将读研的向航常常会被家里的亲戚好友推荐相亲对象,录取通知书还没“焐热乎”,就被妈妈推上了“相亲场”。“大四的时候,我妈就开始催我恋爱了。”起初的向航还会以“年纪还小”“功课太忙”的理由进行搪塞,奈何架不住家里的软磨硬泡,接受相亲的种子慢慢在心底发芽,“考完研闲下来了,就有时间去思考一些自身的问题。我自己还是挺向往恋爱的,也觉得这个年纪也确实可以考虑婚恋问题了。”
套上长及小腿的大棉袄,蹬上雪地靴,戴上一顶厚实的帽子,梁小华推开家门,走进北京11月底的寒风。她不是要去“冬练三九”,而是去相亲。毕业工作后的第四个月,爸爸的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一开始她想着自己刚工作,能多认识一些同龄人也挺好的。不过,对方还没加她的微信就打来电话:“我们可以线下见一见。”梁小华头皮一紧,“我不太想见面,而且对他的‘直接’和见面安排有点不爽。”但毕竟是长辈介绍的,不好意思驳长辈面子的她还是同意了。但那次相亲的尴尬经历,让她很快告诉父母,别再给自己找相亲对象了。
“相亲”是备受关注的青年婚恋话题,“相亲成功是怎样的体验”“当代相亲新方式”“那些让你想逃跑的相亲现场”等话题微博阅读量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相亲的体验众说纷纭,中青校媒就相亲话题面向青年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就读或毕业于204所高校的青年人填写的有效问卷3089份。调查结果显示,44.84%受访者可以接受相亲,20.39%不接受相亲,34.77%不确定自己是否会选择相亲。
社交、恋爱两不误,39.86%受访青年认同“相亲不成做朋友”
“我有些‘社恐’,平时很少认识新的异性,相亲为我提供了渠道和契机。”在向航看来,年轻人不必将相亲视作爱情的“枷锁”,“相亲更像是为爱情创造缘分,为我们提供了和异性接触的途径。相亲也是可以一见钟情的,你可以自己判断是否需要和对方进一步交往,不需要给自己压力。”向航表示她更喜欢直来直往、坦率的沟通方式,“放在平时,朋友、同学见面都会比较羞涩,碍于面子,谁也不敢约对方吃饭,最终错失一段感情。”
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迟毓凯看来,有较多年轻人可以接受相亲,整体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年轻人不认为相亲老套、只接受自由恋爱,也不坚持只有经父母考察的恋爱对象才靠得住,认同找到彼此相爱的人不需要固定模式,说明年轻人性格心态的开放成熟,社会氛围上对各种形式的婚恋交友都持接受态度。”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一些受访者可以接受相亲,是因为平时学习或工作忙、没什么时间去认识异性(44.78%),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没有找到男女朋友(41.04%),交际圈窄、没有机会认识异性(39.58%),怀揣“能找到男女朋友最好、成不了就当认识新朋友”心态(39.86%),父母安排、自己也不排斥(38.44%)等等。家人、朋友、同事介绍(66.62%),则仍是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相亲场景。
第一次相亲时,毕业于上海一所高校的王小抱着好奇的心态,想去看看相亲是怎么一回事。现在,他已经把相亲当作最快速认识异性的方式。在正式相亲前,王小会和介绍人表明自己的标准,“介绍人会据此为你推荐异性,可以接受就见面,如果不合适就不见,这样会节省大家的时间。”尽管会明确提出对学历、整体素质、外形条件的要求,但他还是觉得,两个人相处融洽、舒适是第一位的,对于“为人处事”“体察他人情绪”这些介绍人不一定了解的内在特质,他选择在见面时细心观察。
参与学校或单位组织的联谊活动(48.69%)、参加朋友同事组的社交局(45.74%)也是受访青年欢迎的相亲方式。
一边给父母打了“拒绝相亲”的预防针,梁小华一边“拼手速”报名了兄弟单位单身青年联谊活动。“早就听说活动名额非常紧张,所以我很快就‘下手’了。”活动对梁小华充满了吸引力,几家属于不同行业的单位共同组织,主要行程是到北京西山爬山。既能认识新朋友,又能户外运动、锻炼身体,有缘的话还能找到男朋友,“这样的活动刚好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她和参与活动的100多个年轻人被拉进一个微信群,还没线下见面,大家就在线上“玩儿嗨了”。年轻人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宝藏表情包,开启一波波斗图;西山距离市区远,大家就在群里商量,谁和谁可以一起拼车,谁可以开车载上附近的几位。等到了西山脚下,主办方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贴在身上的号码牌,上面写着小组序号,还要用马克笔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名字。她所在的小组都是和她年龄相仿的95后,经了解她发现,小组是主办方根据年龄划分的,“80后会分在80后小组,00后则和00后一个小组”。除了100多人同时向山顶进发的“大项目”,每个小组还要在登山途中完成几个人合力才能完成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几个原本陌生的年轻人就逐渐熟络起来。
有人希望“细水长流”,也有人希望“直达目标”
就读于暨南大学的陈宇龙直言,自己目前不会考虑相亲:“如果有一天爸妈‘催婚’,我多半会比较抗拒。”他希望随着自己的节奏恋爱结婚,相亲更符合父母辈的爱情观,而年轻人的性格更加鲜明,对于爱情和婚后生活有很多不同的追求。“情侣之间要通过磨合和多番考量,才能确认是否能成为终身伴侣。相亲显得有些急躁,也许会加速两人亲密关系的进展,但也省略了双方相互了解和磨合的过程。”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受访青年不愿意选择相亲的原因,包含更愿意顺其自然遇到合适的人(56.32%),相亲显得很功利(50.32%),相亲场景太尴尬(37.62%),相亲很难看清对方真实的一面(33.81%),不想被用长相、工资等标签化的指标衡量(32.38%)等。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曲圆不排斥相亲,但她更期待顺其自然的爱情。“感觉相亲就意味着以结婚为首要目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地相遇、顺理成章地相爱,然后再作出结婚的决定,会影响感情的浓度。太多地理性考量现实利益,也可能忽视人的品行和本质。所以即便是相亲,我也希望从做朋友开始。”
梁小华抗拒两人单独相亲,是因为首次相亲的尴尬体验挥之不去。地点约在一个公园, 在气温接近零摄氏度的冬日,两个人绕着公园的湖转圈,梁小华冻得瑟瑟发抖,实在没话题聊了,就是一阵沉默无语。更让梁小华抵触的,是已经工作了几年的男生表达了一年内结婚的意愿。“才见第一面,就不停地往前拉我的人生进度条。”
但也有年轻人对此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心里预演、排练了几回合后,向航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段相亲经历。“我们双方父母是很多年的朋友,大家知根知底,所以我觉得也挺靠谱儿的。”当天晚上的氛围并没有预想中的“尴尬”,“那个男孩还挺健谈的,会主动找话题,聊一些自己在学校的趣事。家长们也会在旁边‘助攻’,不时就提一下我俩挺有缘分的,之后还会一起在河南上学。”
在迟毓凯看来,目的性较强的相亲模式和社交属性较强的联谊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有的年轻人的确比较迫切希望步入婚姻,比如有人到了一定年龄段,相亲的目的就是寻找结婚对象,对直接、高效的相亲模式有需求。”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初次见面就要把自己标签化为“外形相貌”“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工作单位”等脸谱化的标签显得过于功利,但对于另一些年轻人来说,这是提高交往效率、少走弯路的一种方式。
一些年轻人或其家人较为紧迫的交友需求,还催生出“公园相亲角”“快速约会”等看起来比较极端的模式。“但很多年轻人不希望婚恋如此‘赤裸裸’,尤其是没有尽快成家立业的想法时,他们更希望‘细水长流’。”迟毓凯观察到,有的年轻人愿意通过公司、学校团组织或一些协会组织的兴趣爱好活动认识朋友和异性,这些活动不显得那么功利,也可以在活动中结识有共同爱好或志同道合的人。
为年轻人营造灵活的婚恋交友场景
尽管现在还不想相亲,陈宇龙也不是完全抗拒相亲这条“快速道”。“如果到了适婚年龄,却还处在单身状态的话,我也会考虑通过相亲快速认识一些圈子之外的人。”他看好当下一些“新兴相亲方式”。“我觉得‘剧本杀相亲’就很有意思,在这个流程当中,双方可以快速熟悉彼此,并且通过剧情产生对话的机会,也能观察到很多人真实的情感流露和潜在行为逻辑。”
在那次登山活动中,梁小华注意到有男生和女生走得很近,虽然不知道后续如何,但她感慨活动氛围对交友确实很友好,“在互动活动中很容易看到每个人的特质,而且是单位组织,参与者的身份会让人更放心。”尽管没有在这次活动中交到男友,但梁小华收获了一众来自各行各业的好朋友。后来她周末一有时间就和在活动中结识的朋友一起约饭、打球,还自发形成了一个“爬山运动,吃喝玩乐”小组。
但梁小华坦言,也不是所有单位间联谊活动都这么受欢迎。她有朋友参加公司组织的联谊活动在一个大礼堂里,让很多年轻人一起互动,还组织男生给女生送花。这被梁小华定性为“尴尬到脚趾可以抠出一套房”“可以但没必要”,“一些公司、单位要组织单身青年联谊活动,还是要考虑年轻人的喜好,好的活动年轻人抢着都要报名。”梁小华说。
迟毓凯认为,年轻人无论希望直截了当地相亲,还是希望通过联谊、日常社交等方式结识异性,都是正常、合理的需求。“现在一些年轻人因为业余时间少、社交圈子窄而无暇找男女朋友、接触不到异性,这一方面要求社会给年轻人减压、保障充分的个人生活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如何灵活地打造年轻人认可的交友模式,也对社会单位及机构提出了挑战。”迟毓凯表示,不同年轻人喜好的交友模式不同,社会单位、社会机构应该努力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景,让有婚恋交友需求的年轻人找到自己适应的途径。而不是当一些年轻人难以接受目的性强的相亲、或普通的交友活动难以解决需求时,又难以找到其他的交友形式。
前不久,王小在朋友组的户外“火锅局”上认识了一个女生。“她坐我旁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看着很舒服,她很安静,不怎么说话,我们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我会在行动上主动照顾她一下。”吃完晚饭后,女孩加了王小的微信,第一条信息是:“谢谢你今天对我的关照。”两人第二次见面约在一家西餐厅。“她穿着淡蓝色的长裙,化了淡妆,也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安静了,我们聊得还挺好的,希望我们有好的结果。”王小说。(见习记者 毕若旭 罗希 谭雅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青年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