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技术」转化30余项农药技术,经济效益超百亿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农药技术」转化30余项农药技术,经济效益超百亿。
孙梅心,第八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从1998年开始从事技术对接工作至今,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技术开发、转让、推广,使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近年来的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为山东乃至全国农药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企业信赖。凭借突出的成就,孙梅心曾两次获国家奖,多次获省级奖,已成为农药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技术对接这个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不过我倒是乐在其中,做得挺开心。”接受记者采访时,孙梅心笑着说。
作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及中间体的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主要管理负责人之一,“十二五”期间,孙梅心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及13家大型农药上市企业共同进行了农药清洁生产工艺开发及共性技术的研究,完成了21个农药品种及关键中间体的清洁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示范意义的试验装置,实现废水减排50%,获得专利60余项,制定标准40余项。通过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37.17亿元,利税5.47亿元。此外,孙梅心还完成了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新型绿色杀虫剂氟啶脲的开发及推广应用示范,经济及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谈及多年来的经验和做好技术对接的关键,孙梅心用了三个“非常”:非常用心,非常专业,非常敬业。
“很多好的项目是很前沿的,在推动转化的时候,很多企业对项目不理解,不容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对接人员必须得足够用心地去与企业反复沟通,要有一种认真、敬业的心态。另外,对接人员还得足够懂行,能精准地给技术与企业‘号脉’,懂得技术的真正优势在哪里,企业的切实需求是哪些,得保证项目确确实实能给企业产生效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梅心在1998年从事技术对接管理之前,一直在实验室专职做农药技术、项目,达14年之久。
近年来,孙梅心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转化技术项目36项,合同额达2126万元,产生经济效益120亿元,利税21亿元。其中,作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负责人,孙梅心还成功推广了17个成果在本单位产业化基地实施了转化,产生经济效益5亿余元,利税1亿余元,解决了多个农药行业发展的难点、热点和关键问题。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除了推动技术转移转化外,多年来,孙梅心还一直致力于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为山东省农药行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组织全省项目交流推广会1000余人次,这些专业人才及其成果覆盖了全国农药行业的半壁江山,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