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机制」知识产权议题成地方两会焦点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知识产权机制」知识产权议题成地方两会焦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关于知识产权的提案频频出现,关乎知识产权领域方方面面的建议纷至沓来。这其中,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受到了高度关注。
因地制宜完善机制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马宪民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建议,要不断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和深化区域内知识产权政策协调,促进知识产权资源共建共享,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添油加力。他认为,粤港澳三地已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然而,三地还存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统一,服务平台不通畅等问题。“目前,三地分别建立了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信息服务维权援助机构等平台,但彼此间尚未有实质性合作与交流,且由于知识产权环境不一致,三地专利申请人需要进行双重申请、双重收费,延长了知识产权申请的审查周期,增加了创新主体的申请获权成本。”为此,马宪民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知识产权机制体制管理要因地制宜,不断破除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扫清”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作的障碍。
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城市,长沙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深耕,创造了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长沙速度”和“长沙模式”。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省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卢宏表示,长沙若想在全国知识产权改革中继续挺立潮头,需不断深化综合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链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尽快形成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在知识产权制度协调运作和规范调节的基础上。
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也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议题,她表示,江苏省近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知识产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江苏正加快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保障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因此,她在提案中建议,江苏省应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强省建设筑稳根基。
搭建平台培育人才
“在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论坛时,我发现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现状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对中国在知识产权工作领域中的重点和成绩也需进一步熟知。这让我意识到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国际论坛,搭建交流平台的重要性。”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坦言,北京的科技发展到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新阶段,集聚全国创新资源,发挥引领、辐射全国创新的核心作用,需要一个展示、切磋、探讨的平台,“嵌入”全球创新网络,更需要一个宣传、沟通、合作的窗口。
因此,马一德建议,以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界高层、产业学界精英汇聚,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论坛,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国际创新趋势、展望发展前景,共同围绕企业、产业、创业、区域、政策、金融、文化和未来科学等方面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惟有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而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也成为诸多代表委员们所关心的议题。陕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专职副主任赵力强表示,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他认为应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实务人才的培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养有理论、懂业务、通专业、擅实务、会管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熟悉金融、国际贸易、商务谈判、专利运营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尤学一对知识产权人才建设也深有体会。“创新在城市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保护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专利申请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激励创新融入国际化竞争的保障。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始发站,更应该让学生们上好知识产权这门课。”为此,尤学一在提案中建议,针对工科大学和技术类职业院校,开设专利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创新成果的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与发展同步,与创新同行。在地方两会上,知识产权一词热度不减,各地代表委员围绕知识产权相关议题交流借鉴、集思广益。地方两会已相继结束,全国两会的大幕即将开启,期待广大代表委员积极履职、建言献策,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徐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