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在张江的\\「中芯国际为什么上二休二」
最近很多人关注中芯国际在张江的\\「中芯国际为什么上二休二」,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中芯国际在张江的\\「中芯国际为什么上二休二」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近日,全球前十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成功登陆科创板。从成立到上市,公司仅用时5年时间。一路走来,思特威完成4轮融资,和很多半导体公司一样,这家科创板新贵身后VC/PE阵容豪华,除了国家大基金、招银国际、哈勃投资、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身影,还有中芯国际旗下公司的投资。其成功上市,也意味着中芯国际收获第26家IPO。
当下,半导体芯片已如石油般金贵,国家政策、资本市场、创业者纷纷撸起袖子下场,国内掀起一片半导体热潮。在这股浪潮中,中国晶圆制造龙头——中芯国际也开始成为半导体投资的风向标,通过创建中芯晶圆股权投资、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等“中芯系”投资公司,为我国半导体创企的发展注入了更多动力。
从4月12日到4月22日的11天里,国内新上市的5家芯片公司(唯捷创芯、拓荆科技、英集芯、峰岹科技、纳芯微)都有中芯国际旗下公司和基金的投资,而这些只是中芯国际投资帝国的冰山一角。据了解,目前“中芯系”投资、持股的企业数量达137家,已有26家在A股上市,其中张江企业独占20家,包括韦尔股份、格科微电子、芯和半导体、南芯半导体等国内芯片明星企业。
下面张通社就带大家起底一下中芯国际在张江的“芯”版图,看看它在张江的投资布局有何特点?具体投资了哪些细分赛道及企业,这些企业目前发展状况如何?
以中芯聚源为核心,侧重早投与战投2014年,中芯国际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中芯聚源,配合国家大基金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经过8余年的发展,中芯聚源目前基金管理超260亿,通过多层持股、管理其他投资公司等方式,成为了青岛聚源银芯、苏州聚源、上海聚源聚芯、苏州聚源铸芯等一众“中芯系”投资公司的中心,也是中芯国际投资版图的核心。
今年4月底于科创板过会的张江企业钜泉光电,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电表芯片研发设计企业,其前五大股东中就有上海聚源聚芯。
该基金是由中芯国际旗下控股子公司中芯晶圆股权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肇芯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国家大基金于2016年共同发起设立,专注投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业。
通过层层控制的“中芯系”公司,中芯国际实现对一家家张江企业的投资。
▲中芯国际在张江的“芯”版图
从融资阶段来看,中芯聚源对张江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其中A轮融资占比最多,达40%;其次是天使轮,占比15%;战略融资也占有相当比例,涉及6家企业,占比30%。在金额披露相对清晰的多起融资事件中,达到亿元级的有6起,分别是中芯聚源参与投资了思特威的15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上扬软件的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芯旺微电子的约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和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图灵量子的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以及先楫半导体的约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仔细看中芯国际的张江“芯”版图,会发现一些企业同样是资本市场上争相投资的“香饽饽”,思特威、上扬软件、南芯半导体、爻火微电子等便是其中的代表。
如已上市的思特威此前是小米、联想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都参与投资的企业;获得深创投4次投资加注的上扬软件,其最新一轮融资引入了国家大基金二期领投、浦东科投和浦东科创;红杉基金相继参与了南芯半导体的C轮和D轮融资;武岳峰资本相继参与了奉加微电子的天使轮和A轮融资;元禾璞华相继参与了海栎创微电子的两起战略融资……
从产业链角度来说,中芯国际通过中芯聚源等平台,以及与其他资本的联合,给予张江各赛道的芯片企业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对完善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链功不可没,同时又以战略合作方式的维持并提高原有竞争优势。两者相互成就,在“造芯”之路上能走得更久、更远。
在张江收获4家IPO,包揽中国图像传感器三剑客得益于资本市场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以及自身在半导体领域的产业效应,中芯聚源在张江的IPO业绩斐然,所投资企业已有4家上市,分别是韦尔股份、格科微电子、思特威和博通集成,另有一家企业钜泉光电已于科创板过会。
在中芯聚源所投的张江企业中,韦尔股份是第一个成功上市的企业。韦尔股份由清华校友虞仁荣于2007年创立。2014年,中芯聚源参与了韦尔股份的战略融资,并见证了它的拼搏发展之路。在市场不断的剧烈变化中,韦尔股份一直深根消费电子和图像传感领域,同时通过收购北京泰和志恒、无锡中普微,设立上海磐巨和上海矽久,拓展自身的业务版图。
10年后,韦尔股份在科创板上市。随后,虞仁荣又相继收购北京豪威、思比科和视信源,不仅使公司正式入局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也让公司成为A股第二家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目前,韦尔股份已发展为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客户包括华米OV、奔驰、奥迪、海康威视等。
成立于2003年的格科微电子,同样是全球 CMOS 龙头企业,早年由中芯国际通过聚源聚芯投资入股,其发展也与中芯国际有着不解之缘。格科微成立之时,恰逢中芯国际需要发展图像传感器业务,双方一拍即合,中芯国际提供资金,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条 CIS 生产线,格科微提供技术,在国内开始站稳脚跟。
到2014年,借着国内手机市场发展的东风,格科微已经稳坐国内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第一的宝座。更可贵的是,格科微在其发展的19年间完全是通过自主研发建立技术壁垒,无论是制造工艺创新、电路设计还是后续环节,都有独特的技术优势。以2020年出货量口径统计,格科微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9.7%,在全球市场的 CMOS 图像传感器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2021年8月,格科微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刚上市就暴涨,市值近900亿元,是国内首家登陆科创板发行股票的民营股权红筹企业,也代表着民营红筹企业在科创板发行股份上市有了落地案例。
就在前几日登陆科创板的思特威,是中国图像传感器三剑客(韦尔股份、格科微、思特威)中最后一家上市的企业。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只有索尼、豪威、思特威三家厂商拥有大规模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量产的能力,且在此领域能达到千万级别的年度出货量。以2020年出货量口径计算,思特威的产品在安防 CMOS 图像传感器领域位列全球第一,在新兴机器视觉领域全局快门 CMOS 图像传感器中亦取得行业领先的地位。
不同于前三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博通集成于2019年初在沪市主板挂牌上市,此前中芯聚源参与了其A轮融资。博通集成2004年成立于张江,18年来一直深耕无限射频领域,专注于无线传输的芯片研发和设计,创下多个业内“第一”,包括世界首颗5.8-GHz无绳电话集成收发器芯片、世界首款满足我国公路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的5.8-GHz集成收发器芯片以及其他几个系列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集成电路产品。
围绕芯片设计在张江展开布局中芯聚源在芯片领域的投资范围较广,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IP/EDA、半导体材料以及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不过,纵览它在张江的“芯”版图,20家企业中18家均是芯片设计领域的企业,可见芯片设计是其主要投资标的。
具体来看,中芯聚源对张江芯片设计领域的投资非常多样,涉及MCU芯片、MEMS光纤传感器芯片、物联网芯片、CMOS、AI芯片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不乏各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
以当下炙手可热的MCU芯片来说,芯旺微电子、灵动微电子和先楫半导体均瞄准该赛道发力。MCU老兵芯旺微电子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汽车级、工业级MCU市场,迄今已成功向专业芯片应用市场提供了KF8F、KF8L、KF8A、KF8TS等8位MCU产品。2019年,芯旺微电子推出基于 KungFu 内核架构的32位MCU,面向汽车、工业、AIoT领域,将高端芯片国产化关注度推向新的高度。
新锐MCU厂商先楫半导体也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 HPM6300 系列,这是它继去年11月发布全球性能最强RISC–V微控制器 HPM6700/6400 系列后,推出的一款集高性能、高实时、低功耗、高性价比于一身的 RISC-V 通用微控制器。
南芯半导体是国内知名的电源管理芯片厂商,自创立以来,一直保持着在细分市场领先于同类企业的技术和研发水平,拥有全球领先的升降压充电技术、国内第一电荷泵充电技术、全国领先GaN充电技术等核心技术,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并且多次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南芯半导体有七大产品线近200款产品,已在小米、OPPO、联想、大疆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中频频亮相,国产替代护城河高筑。
在AI芯片领域,深聪智能专注于打造“算法 芯片”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其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2018年创立之初,深聪智能便获得了中芯聚源的天使投资;仅成立5个月,公司第一代芯片就成功流片,三年出货突破百万片,实现千万级营收,入选工信部《AI芯片选型目录》;2021年3月,它成为国内首家通过亚马逊Alexa认证的公司;2022开年又拿到上亿元融资,逐步构筑自己的竞争壁垒。
此外,中芯聚源也注意到了前沿的量子芯片领域,去年11月,中芯聚源就投资了图灵量子。图灵量子是我国率先开展光量子芯片和光量子计算机商业化的公司,致力于光量子芯片、光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光子处理器及量子云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后摩尔时代的算力引擎和智算产业集群,公司首款商用光量子计算模拟软件已开始测试商用。
除了芯片设计领域,中芯聚源在张江还零星布局了半导体工业软件领域,投资了国产半导体CIM/MES厂商上扬软件和国内EDA领导者芯和半导体。
上扬软件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张江,是国内成立时间最久的半导体CIM/MES厂商,早在2000年,它就为绍兴华越微电子开发了MES软件。如今,公司客户数量已经超过100余家,在国内4寸到12寸的前道晶圆制造、封装以及材料厂中,都可以看到上扬软件的身影。
芯和半导体则专注于半导体设计端的核心软件EDA,通过自主的技术研发形成了一整套从芯片-封装到板级、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的仿真EDA解决方案。以系统分析为驱动,芯和半导体的仿真EDA打通了后摩尔时代IC设计的所有仿真节点,全面支持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
结 语2000年12月,在仍是田野相连、荒草丛生的浦东张江,张汝京的新工厂中芯国际成立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写下新的一页。
二十多年来,起于张江的中芯国际不论是在研发力度、产能扩张,还是项目建设、投资布局上,始终在扩大自身的“芯”版图,吸引着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从无到有”造就了张江集电港,成为我国半导体行业爆发浪潮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独木不成林。如今的中芯国际不止于做中国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头羊,更是在以产业资本的形式做慧眼如炬的“伯乐”,在我国半导体创企成长、成熟和落地过程中,给予重要的资本支持,助力更多“中国芯”力量的崛起。
张江作为上海乃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已经成为它押注的一块宝地。未来,中芯国际还将持续在张江半导体产业里发掘新机会,双方的交集会越来越多,孕育更多贴合时代发展的明星企业,造就一个个足以载入半导体投资史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