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期如何防治病虫害「小麦虫害防治」

互联网 2023-02-15 12:39:21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小麦拔节期如何防治病虫害「小麦虫害防治」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小麦拔节期如何防治病虫害「小麦虫害防治」,希望能帮助到您。

1、常见病害

小麦起身拔节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病害有:纹枯病、病毒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等,其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是纹枯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后期的不抽穗、白穗、倒伏等。

(1)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播前拌种),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苗期感病在叶鞘上形成梭形或眼点状病斑。

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生发展大体分为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五个阶段。其中当下的返青上升期,正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药剂选择:唑醚·戊唑醇、苯甲·丙环唑、噻呋·己唑醇、井岗霉素·三唑酮等。

(2)小麦病毒病

小麦病毒病是典型的土壤病害,冬前、年后都表现症状,年后症状明显;当春季温度回升慢,多雨天发病严重;15-18℃发生严重,温度升至20℃以上,病毒病自动消失。

选择抗病品种(根据往年发病情况);发病后喷雾控制:芸苔素 病毒病药剂 叶面肥,每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使用2-3次。如果田间有发病区域,浇水前一定要及时防治,避免扩散传播,同时也要注意害虫的防治。

(3)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病菌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在气温5-15℃时,危害几率最高,遇到间歇性小雨和雾露天气更容易引发条锈病。河南省以小麦条锈病为主。

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形成排列成条状的夏孢子堆,窄小、鲜黄色,夏孢子堆破裂后引起叶片水分大量散失,导致小麦叶片枯黄,提前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要勤下地观察,如果发现病点,及时防控。药剂选择:可以选用吡唑醚菌酯 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烯效唑、苯醚甲环唑等),连同叶面肥、调节剂(如:芸苔素)、微量元素等,混配叶面喷施。

(4)小麦白粉病

当温度在15至20℃之间并且相对湿度高于70%时,病害发展迅速。所以如果天气长期处于温暖干燥的条件下,小麦白粉病比较容易大面积发生。

发病后期,病斑会连成片,使叶片整体变黄或枯死,造成小麦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药剂选择: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氟硅唑等(三唑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宜在发病初期用药,宜早不宜晚,错过防治适期用药防效会下降。预防的时候,从这两大类药剂中选其中一种都可以;如果是进行两次防治,最好将两类药剂轮换使用。

2、常见虫害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

(1)小麦蚜虫

危害小麦的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缢管蚜,从出苗到成株期均可危害,主要以若虫、成虫吸食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的汁液,致使被害处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发生严重能减产20%-30%;同时;蚜虫还会产生“蜜露”,传播病毒病(如黄矮病),造成污染影响光合作用,诱发其他病虫害。

药剂选择: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等,抗性较大的区域,也可以选择以下复配方案:啶虫脒/吡蚜酮 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联苯菊酯 噻虫嗪、联苯菊酯 啶虫脒,吡虫啉 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2)小麦红蜘蛛

为害小麦的螨类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麦蜘蛛春秋两季均能为害,以春季为害最为严重。

麦蜘蛛以若螨、成螨刺吸麦叶汁液,破坏叶绿素,麦叶受害后先出现白斑,继而变黄,受害轻时,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麦穗少而小;受害严重时,不能抽穗,麦株枯干而死。

药剂选择: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

3、综合防治

一般来说,无论是病害还是虫害,很多时候都是混合发生的,所以我们在防治的时候一定要综合防治。用于预防,杀菌剂可以选择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三唑酮等,杀虫剂可以选择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

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抗性的大小,适当地调整药剂用量和配方,同时建议配合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等调节营养类药剂,进行综合防治的同时,提升小麦的生长能力和抗性,为夏季的好收成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