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马逊兵败中国「亚马逊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亚马逊兵败中国「亚马逊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为什么亚马逊兵败中国「亚马逊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日,市场传出电商巨头亚马逊将退出中国 的消息。昨天,亚马逊回应称,不会退出中国,但将于2019年7月18号停止为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第三方卖家 提供卖家服务。同时表示“将与所有卖家紧密合作,完成后续交接事宜,以确保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
点击音频收听
此外,亚马逊称,始终对中国市场有着长期承诺。在现有的良好业务基础之上,将继续投入并大力推动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Kindle和 亚马逊云计算 等各项业务在中国的稳健发展。
亚马逊这一举措被业内称作“关闭中国本土电商”。有记者致电了多位亚马逊第三方卖家,一位与亚马逊合作了七八年的 图书卖家 称,与亚马逊的合作一直很好,每年有100多万的营收。但也有多位商家表示,在亚马逊上的销售业绩不如天猫、京东等平台。
7月18号以后,这些第三方卖家都将在亚马逊中国网站 上消失。
亚马逊为什么要这么做?对消费者来说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零售电商行业观察者 庄帅:
其实就相当于亚马逊(中国)没有了,在中国的电商业务没有了,未来亚马逊就是一个外国网站,只不过它是中国的服务器上,用的语言也是中文。
关闭的原因首先是外资企业市场的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像中国本土企业一样很快地进行决策、感知以及变化调整,不像天猫和京东反应这么迅速,类似于京东现在做社交电商,社交电商在中国的兴起是超过美国的,亚马逊作为外企要马上去认知熟悉,再到系统变化,再到运营体系建设,再到人才组织的调整几乎不可能非常快。但是亚马逊在美国的战略调整可以很快,他们也判断到中国消费者对境外商品、包括原产地商品购买的需求是在上升的,那基于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投入产出回报比重来看,才做了这样一个决策。
亚马逊于1996年在美国成立,是电商行业的鼻祖,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在几十个国家都有业务。时针拨回到2004年,那时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上线还没多久,已经成为全球电商霸主的亚马逊 决意进军中国市场,以7500万美元收购了卓越网。
其后,它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而是秉持着“要规模不要利润”的管理理念,慢慢地完成改造。直到2007年,卓越才改名为“卓越亚马逊”,2008年,亚马逊在中国B2C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15.4%;到2011年,它才最终更名为“亚马逊中国”。
但随着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亚马逊在中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据市场机构发布的《2018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份额》显示,天猫为61.5%,京东24.2%,而亚马逊只有0.6%。
热衷网购的人可能发现了,一直以来,亚马逊不像中国其他电商那样爱打价格战,在像双十一、618等电商“混战”的节日里,亚马逊基本都不跟进。
亚马逊为什么表现得这么“佛系”?这是不是它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
零售电商行业观察者 庄帅:
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体现。为什么双11、618狂欢节做得这么好,第一是阿里、京东的整个组织能力能跟上,包括公关、媒体、商家、商品、组织系统、后台运营体系的规则等等。第二,它们熟悉本土的沟通方式和组织方式,当然亚马逊在这方面可能就跟不上,例如技术架构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三家是中国的商家使用,决策者对中国国情不够了解。
第一、其实我们都知道亚马逊的技术特别好,但它不符合中国人习惯,很多的技术逻辑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不适合。零售业是特别本土化的,不管是商品品类的选择,价格的调整还是促销活动等等都非常本土化,后面就有它的文化、城市规划、消费观、人口变迁等等这些因素,它如果不是本地的高管团队来做的话,他的理解是需要周期的,中国的不同城市差异是非常大的,和美国、欧洲都不一样。就像中国的企业在国外也遭遇同样的问题。
第二、中国的市场竞争特点是乱序和快速,亚马逊来到中国会遵循美国的法律法规,这个很好,但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在没有法律法规完全明确的情况下,他就认为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他就做了,目前我们国家也一直在规范这个过程。
— end—
微信编辑 | 曼宁
编辑、采访 | 杨迪、曼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