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前置仓「o2o前置仓」

互联网 2023-02-19 14:55:4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商品前置仓「o2o前置仓」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商品前置仓「o2o前置仓」,希望能帮助到您。

历经多年发展演变,618、双11等全网购物节已从单纯的线上购物狂欢发展为电商平台、新零售业态以及品牌商等多方共同重视的行业节点。此类购物节的来临不仅意味着每一次市场需求的集中爆发,更催动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深度变革,“所见即所得”的新零售和与之匹配的“分钟级配送”的新物流,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光景,而原先并不起眼的“前置仓”也为越来越多人所知悉。

“近场化”趋势显现

电商已有超过十多年的发展迭代,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离原产地越来越近以及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而“前置仓”恰属于离消费者越来越近的一种表现,它是企业内部仓储物流系统内,距离离消费者最近、最前置的物流仓储节点,在消费者下单后,系统根据消费者的定位将单分发给最近的仓,再由配送员完成配送。目前,前置仓的运用,已经成为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垂直电商、O2O模式、“超市 餐饮”等领域中各类“新物种”的核心动作。

以每日优鲜、盒马生鲜等为代表的社区/生鲜零售商群体是“前置仓”的重要推动者。

每日优鲜在进入市场之初并未沿用业内传统的“仓-站-消费者”生鲜电商次日达模式,而是采用“城市分选中心 社区前置仓”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个前置仓覆盖三公里范围,主打“一小时达”,使每日优鲜从一众垂直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并稳步发展。随着每日优鲜进入的城市更多,平台涉及品类更多,其数据样本库的丰富度和全面性更为成熟。近日,每日优鲜与腾讯智慧零售达成合作,未来将在智慧营销(会员体系、社交裂变、精准推荐)、智慧物流(从选址到配送再到仓储)、造智慧供应链(品类规划、供需算法与安全追溯)三个方面,通过数据与算法将SKU(库存单位)与需求连接的更为紧密,实现零售业的全面数字化。

与每日优鲜一样,盒马生鲜也采取了“近场化”的场景思路,通过“三公里生活圈”模式一方面打造“近场化“的消费场景,捕捉社区型、即时性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将传统线下门店转化为前置仓,就近配送,压缩物流成本。当前兴起的社区生鲜业态也是遵循这一思路。

除了社区/生鲜零售商,近年来,电商平台及相关的物流品牌也都在发力“前置仓”。

阿里巴巴零售通布局前置仓,对上整合品牌商商品资源,对下以街道为单位精选优质经销商、邮差商的仓配资源,通过系统和数据赋能中小经销商转变成为小区域内共配服务商,用低的成本、高的效率、透明的全链路数据链接工厂仓库与小店货架;京东的前置仓战略包括京东新通路,联合仓配定位于服务当地3-5公里半径内京东掌柜宝客户(夫妻店)的末端物流体系,通过整合、招商各区域中小经销商、批发商的仓配资源,将京东的中央仓与他们的仓配资源打通,实现货从京东中央仓到联合仓,再到夫妻店的业务流程;顺丰则采用“前置仓 店配”的模式,将前置仓设在收方客户较集中区域的速运营业网点,既充分利用分点部现有资源(场地、仓管员、电脑、监控、设备等),同时将配送半径缩小到1-3公里,充分发挥自身的配送优势,实现同城生活圈内1小时和2小时等几个不同配送时效……

面对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供应链需要快速调整以满足快速变化的消费者的创新需求,需要更加灵活、敏捷的供应链体系,由此逐步演进出以“店仓一体(含前置微仓)”为核心的点对点物流配送模式,以实现“点对点、分钟级”的“即时配送”。尤其是现阶段的生鲜、餐饮品类为主的物流时效上的要求更为严苛,已从以天为单位直接提升至以分钟为单位,通过店仓一体化、智能柜、微仓、众包快递、无人机等方式,解决新零售模式下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前置仓正在成为物流配送的关键节点。

“前置仓”的难题与应对

前置仓虽好,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有诸多难题,如:配送成本却高居不下、线上线下物流体系分立无法做到全局协同、仓储管理复杂、运输规划复杂等,因此“前置仓”设置的关键并非保守意义上的店铺或仓库改造,而是如何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提升“前置仓”的运营效能。

在数据驱动的新零售浪潮下,“得数据者得天下”。 品牌方、服务商与平台各具优势,其中,品牌方与服务商的联动将更利于深挖线上数据价值,与经销商的合作将推动线下数据整合,与平台方协同,将突破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困境,在这场“前置仓”的战役中,对数据的掌握与其后的使用,才能真正将需求与供应的关系链条拉紧。

在此过程中,各方的数据应用能力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其中,综合类的大型电商平台对数据价值的开发水平往往领先与其他平台。如,阿里体系,通过打通体系内多个平台上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形成了尽可能立体的消费者画像。其次,基于算法建立丰富的用户标签体系,建立了“千人千面”营销的基础。此外,一系列面向品牌方的对外数据服务,以产品化的方式实现对外数据赋能。此类电商平台还包括京东、拼多多等行业后来者。

另一方面,对品牌商而言,他们对数据的开发利用拥有更大的优化空间。目前,大部分品牌对自有数据的应用仍以传统CRM模式为主,即积分礼遇和活动提醒,并未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尽管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一众品牌已有意识地建立数据基础、积极挖掘数据价值的企业,但并不能完全为品牌所用,因此品牌需要在借助外力挖掘数据价值、建立数据能力的同时,循序渐进建立内部数字化能力,寻找合适的各类外部生态系统的合作方(如CRM、DMP、大数据分析等等),并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以最大化拥有的数据价值。

以往对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多发生在销售端、营销端和消费者端,随着对“前置仓”模式的重视与推广,通过需求端端更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电商发展的新思路。面对变化越来越迅速的市场、消费者洞察能力不足、市场需求预判不准确、销量难以预测、产品在不同渠道孤立流转等诸多问题,前置仓模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带来的优势包括:

l 选品优化:京东自营、盒马鲜生、网易严选等品牌都是通过依托数据,建立其选品能力。在明确品类角色后,分析品类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在计算商品真正效能后优胜劣汰,保持品类的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商品生命周期不断优化品类结构; l 智能预测及补货:销售预测是供应链计划的核心,需要综合考虑历史销量、品类发展趋势、外部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动向及促销、突发事件等各方面因素。此外需要确保库存商品在最合适的地方,既不会距离消费者过远,也不会在局部地区产生过多挤压,保证周转和现货达到最优平衡点; l 物流协同及全网优化:数据优化在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商家或电商企业均存在多层物流网络,确保货物暂存及时流向客户。但不同商品(如核心产品及周边产品),在不同销售季节和时期(如新品和季节性商品),特别是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备货机制,确定货物高效且低成本的运送到客户手中。

前置仓模式的众多优点,使品牌、平台在成本控制、效益、用户体验三方面实现了全面提升,受益于数字化供应链浪潮,零售行业的价值链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前置仓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缩影。随着线上线下从冲突、对立走向融合,以全渠道、新零售为代表的全新商业模式的正在形成,这一冲击和改变正在要求企业、品牌、经销商等众多参与者拥有更多的数据资源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