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堂IPO「泉源堂网上药店靠谱么」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泉源堂IPO「泉源堂网上药店靠谱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泉源堂IPO「泉源堂网上药店靠谱么」,希望能帮助到您。
在首次冲击IPO以招股书失效告终后,近期泉源堂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成立于1902年,泉源堂由成都蒲江名医李希臣创立,到如今已有百年有余,可算是“百年老字号”了,但其主营是“卖药”,而不是“做药”。2012年9月,泉源堂第四代传人李灿成立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迈入医药零售领域。
2015年9月,泉源堂亮相资本市场,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三年后摘牌,在完成了成B轮和C轮融资后转战港交所。在背负对赌协议下,泉源堂此次IPO不成功便成仁,但公司业绩却连年亏损,压力不言而喻。
IPO背水一战
2018年7月,泉源堂从新三板摘牌后,转而一级市场融资,前后经历了多轮融资,估值大幅增加。9投资机构包括成都盈创新科、成都高投、普华资本、一村资本、中国生物制药等,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亿元。
其中,中国生物制药透过旗下全资附属公司QYT Pharmacy Limited(下称“QYT”)和裕势集团,分别斥5亿元和2.5亿元巨资入股泉源堂,以33.39%股份成为泉源堂第一大股东,而泉源堂董事长李灿则以总计30.8133%的股份位居第二。
据悉,QYT、签约雇员及其他两名新股东通过签署的委托协议,授予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杰投票权,但同时约定,若泉源堂不能在2022年4月12日前在中国香港联交所完成上市,该投票权将会被收回。
意味着,倘若泉源堂不能如期登上港交所,公司创收人将面临失去公司控制权的风险。截至目前2022年1月12日离最后期限已仅剩三个月,留给泉源堂的时间不多了。
零售药房“腹背受敌”
2014年,泉源堂进入医药电商领域,由此开启“全渠道智慧零售药房”布局,同时,通过合并德酷(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梦同行团队,为医药零售商开展SaaS解决方案服务。
在获得资本加注后,泉源堂开始向全国跑马圈地。2018年底,泉源堂旗下仅有24家连锁药店,且大部分集中在成都地区,但是到2021年第三季度,泉源堂已在成都、重庆、广州、上海、深圳等15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开设471家连锁药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按每月每间药房平均订单数统计,公司在所有自营线上到线下(O2O)及线下零售药房中排名第一。
然而,即便如此,泉源堂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0年的收入计,泉源堂的市场份额仅为0.8%。
而中国连锁药店已逐渐进入寡头竞争的格局,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百强名单”显示,泉源堂仅排在第29名。国药控股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和同仁堂等前五大企业约占市场份额59.7%,
在此情况下,国内药店头部企业还在加快开店的步伐。根据2021年三季报披露,上市连锁药店如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和益丰药房的门店总数均已超过7000家,2021年前三季度净增门店数量均超过1000家。显然,泉源堂想在从这些头部企业口中夺取市场,困难重重。
同样,在线上渠道,泉源堂同样面临着巨头夹击的局面。近年来,泉源堂发力线上渠道建设,但是这样一来就得直面阿里健康、平安健康、京东健康等巨头的竞争。现如今,连饿了么、美团等巨头纷纷抢滩送药服务。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泉源堂都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烧钱扩张,增收不增利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九个月,泉源堂分别实现营收5.76亿、8.58亿、12.49亿和12.81亿,营收实现了高速增长。
但是,同时期公司亏损额越拉越大,2018-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0.93亿元、1.66亿元和1.5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2021年前九个月,泉源堂净亏损持续增加至2.2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上升96.5%。
对于,目前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泉源堂解释称,主要原因为持续扩张线下零售药房网络,尚未实现规模效益而产生亏损;及对新零售业务的初始投资导致产生重大履约、销售及行政费用。
数据显示,泉源堂的收入成本分别为4.99亿元、6.92亿元、9.90亿元和10.16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收入的比例为86.6%、80.6%、79.2%和79.3%。同期,泉源堂的履约费用分别为1.14亿元、2.28亿元、2.92亿元和3.32亿元,分别占其同期收入的19.9%、26.6%、23.4%和25.9%。
以泉源堂现有门店规模,想要在激烈的行业厮杀中存活下来,难免一场“烧钱”大战,若此次IPO无法顺利上市,在缺乏充足弹药支撑的情况下,泉源堂接下来的路将会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