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管理不规范「劳务外包好的做法」

互联网 2023-02-24 09:15:0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劳务外包管理不规范「劳务外包好的做法」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劳务外包管理不规范「劳务外包好的做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劳务外包是一个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它适应了社会大分工的潮流趋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既提高了委托方的经济效益,也创造出了承包方的经济效益,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大好事。在应用软件开发、医疗临床实验和大型公司或商业体的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一家企业之所以成为大型企业的原因,那肯定是核心业务,至少是主要的核心业务,一定是要自己来完成的。比如说传统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除个别企业外,产销量较大的企业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且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不会轻易就依靠外部供应链体系来解决的。

软件外包也是这样子的,核心的代码和业务肯定是由自己的程序员开发完成的,只会把一些非核心的、费时费力的边缘业务外包到印度等具有一定软件开发基础的新兴国家的公司,既降低了研发成本,还利用两国的时差提高了效率。

银行等金融机构等把运钞等业务委托给具有资质的武装押运公司,比他们银行自己从事该业务更专业、更安全,押运公司可以同时负责数家银行的押运工作,成本更低,管理起来也更便利。这类外包的形式在经济上是促进社会进步的。

但是近年来很流行的另一种,表面上看也好像是专业人士提供更专业服务的劳务外包形式。但所涉及到的专业程度可能就不高了,普遍的安保工作、大厅服务工作、保洁工作、外卖和快递派件工作等等。从经济实质上就是利用不交社保、延长劳动时间而不支付加班费,用皮包公司的壳,逃避劳动法等的监管。这当然就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设想不一致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实际上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某些企业的业务确实有专业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以前一位技术工人和保安或清洁工的差异不明显,但现在的程序员或工程师和保安等差异开始变大,而为了吸引人才,很多搞起了全员持股计划,这是一个僧多粥少的复杂活。公司核心层肯定是不希望保安保洁这些来参与分配股权的,当然双汇公司万隆老板那种喜欢保洁阿姨的人除外。某些公司这样做了,另外一些公司肯定也觉得挺好的,毕竟一些日常工作确实也需要人来做,但不宜与核心业务相混淆。然后就开始招标之类的选择价格最低的中标者,于是就这样让外包业务进入到了超过其进步意义外的更多的领域之中。可以这样说吧,只要政策有漏洞,唯利是图的资本一定会找到,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是,某些大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在这里面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比如说机场、航空公司和高铁等,一般还是没有机长都是外包公司派遣的情况,可能管理上也不允许;但好多除了把保洁、保安、安检等外包以外;动车上的动姐好多都是外包的,空姐现在也流行起外包来了。这些大多还是国企,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这种方式用来减少分粥和尚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三是,劳动法,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出台时某些政策还是略为超前了,对企业的要求太过严苛,这当然是出于保持劳动员的美好愿望,是没有问题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时也导致很多企业主对于非核心业务的员工,承担了其过重的雇主责任。当他们发现正好有这个劳务外包的形式可以套进来规避责任,于是他们当然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起初还是一些头脑灵活的企业主想到了这些办法,后来就开始有专业的策划团队来给那些大型公司策划方案了,于是就全面铺开了,逐步成了主流。

劳务外包的泛滥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本次南京机场疫情,保洁公司管理问题就是重要原因,而这些保洁工作就是机场外包出去的。听说泸州老窖的法务部门都是外包的,于是在相关司法信息上查询,才会有数千条司法信息,大多是主动去起诉别人,不泛好多被告是个人或个体户,司法信息5000多条我核实过,确实是这样,但法务部门外包没有?这个我没法核实。但网友们的猜测并非没有根据的,就算没外包,也是管理得不太妥当。企业还是以经营为主,卖产品来赚钱才是正道,靠打官司来盈利的某字体企业,叫××方正的不是也没有持续下去,破产都搞了几年吗?

美团和饿了么的骑手外包的影响更大,甚至严重影响某些城市的交通秩序,这个队伍的庞大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解决起来就更困难了,或者说解决好了,可能行业都面临高成本而失去竞争力,甚至有消亡的危险。就连我们去的很多政务大厅,服务的美女们大多也是外包公司的,听说年纪偏大就会被换掉(空姐和巴姐大多也是)。知道这些内情后,就算在大厅受了气,我一般都不举报了,因为这样不就成了底层伤害了吗?当然,我们还听说过很多恶性的社会事件,官方通告中也指出是临时工或者外包单位的人所为,处理方法是要求外包单位退换。这里还多了一个推卸责任的好处出来了。

我听说过最离谱的是我们四川某大型炼化公司,连文秘、助理都是外包的,这样老总们天天上班都可以享受到空乘般的服务。而且公司还少花钱,我之所以听到就是他们中某些人吹牛时还很自得地认为这是进步,他们的工作人员(当然只算自己的员工,外包不算)比同规模的企业降低了两三成。我因为业务关系去过几次,虽然没有当面向外包人员们核实,凭我观察后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是酒话,应该是基本属实的。

我们有时不禁要问,我们国内现在的社会分工复杂程度真有这么高吗?我们的工商业活动需要的专业协助真的就远超欧美了吗,不然我们怎么就有了这么多的外包玩法呢?对于那些明显就是借用外包的形式躲避劳动法等法律责任的做法,难道没有办法来治一治吗?

怎么来破这个局,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问题,绝不是靠一个文件,一次检查就能解决的。

首先就是很难界定是利用社会分工的大趋势,双方互惠互利;还是利用政策的漏洞,来躲避责任和不合理的降低成本。因为太多的业务是复杂的,并不像外卖员那种情况表现得那么明显。如果打击不当,还可能把有些企业原来良好的运作模式给中断。

其次是很多外包公司是存在很多业务的,他们可以提供很多不同岗位的派遣人员和外包服务,如果政策允许某些外包和不允许某些外包,他们就会想法搞一些组合出来,刚好达到政策的临界点,继续这样合法的经营下去。

最后就是很多企业普遍也存在成本过高之类的困难,如果打击过猛,可能造成一些连锁反应,而这些连锁反应有时候对社会的影响可能还比较大,也就是说现在的经济形势,可能也不太适合这些政策的大动作。因为这不是双减之类的只涉及到一个教培行业,而是涉及到很多很多的行业。

但是,要解决生育率下降,最终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试想某位女士看到这样的现象,就会想,如果自己辛苦生个孩子,花全部精力和巨资来培养,可能在某大型企业工作了10多年,最后还是一位皮包公司派去上班的。这种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还是挺大的。

我认为可能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从体制内的整顿开始,这样带来的冲击要小一些。然后是逐步纳入企业的信用评价之中,也就是暂时通过舆论和商业道德的方式来软性解决劳务外包的泛滥问题。而不宜过早就再出台一部劳务外包法之类的强制性规范,而就算要有这个强制性的规范,也要过些年,环境相对稳定后再考虑,以免产生新的漏洞和问题。

#劳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