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搭上中国发展快车」

互联网 2023-03-02 21:43:52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搭上\\「搭上中国发展快车」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搭上\\「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希望能帮助到您。

11月4日,来自铜梁区的重庆御丰蔬菜农业合作社(下称御丰合作社)首次“触网”,搭乘“双11”“电商快车”在新电商平台淘菜菜正式上线销售蔬菜。

双方通过订单农业方式合作,构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蔬菜直采直销网络,让圆白萝卜、莴笋等蔬菜通过线上渠道快速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在重庆,御丰合作社的做法并非个案。近2年来,紧随农产品“触网”浪潮,重庆一些蔬菜种植户和企业尝试借助电商渠道拓宽蔬菜销路、打响品牌,让重庆蔬菜走出本地市场,卖到了全国。

重庆蔬菜走上“触网”之路

就在今年“双11”前夕,御丰合作社与淘菜菜达成合作协议,提前拿到了订单,找好了线上销路。

御丰合作社扎根于铜梁区太平镇垣楼村,在当地拥有2000亩的农产品基地,以种植蔬菜为主。自11月4日该合作社种植的莴笋、圆白萝卜上线销售以来,其借助“双11”活动热度,每天接单量达到3000单以上,日销量超过6000斤。

“眼下正是‘双11’线上销售旺季,你看,我今天拔的这些萝卜很快就会打包发货,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 11月7日上午,在垣楼村一块萝卜地里,御丰合作社负责人邓代红一边拔萝卜一边高兴地对重庆日报记者说,这是他种植蔬菜20年来第一次“触网”卖菜,感觉很不错。

类似的事,也在石柱县上演。最近几天,石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淘宝、抖音以及一些消费扶贫平台,以每罐8折的促销价销售莼菜加工产品。“‘双11’是年内最后一波促销的好机会,我们得好好抓住。”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卫红说,11月4日以来,公司莼菜线上销售额已超过50万元。

石柱是国内莼菜重点产区,全县莼菜年产量达近1万吨,莼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多个城市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年销售额达2亿元左右。王卫红介绍,过去,该县莼菜都是通过传统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但近2年来,当地莼菜开始尝试通过电商渠道拓展销路。今年,全县莼菜线上销售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

在潼南,部分蔬菜品种也搭乘上了“电商快车”。潼南电商产业园运营负责人贺佳透露,该产业园11月以来不仅每天给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分别供货15000单左右的蔬菜及米面粮油等农产品,还在淘宝、拼多多开店卖潼南白菜、萝卜,每天出货约300单,每单超过5斤。

此外,潼南电商产业园还打算与一亩田等B端电商合作,从下个月起把更多潼南蔬菜卖到全国。

“数字经济浪潮下,农网(互联网)对接、搭乘‘电商快车’,已成为继农超对接之后,重庆蔬菜等农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另一个新变化、新趋势。”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沈红兵表示。

基地直采直销让种植户不愁销路

这种新的变化,给种植户和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御丰合作社为例:过去,该合作社一直是把蔬菜卖给批发商。但由于收购商都不提前下订单,而是临时起意到田间地头来收购,到了卖菜的季节,如果收购商迟迟不来,邓代红心里就慌得很。

最倒霉的时候,莫过于久等不来收购商,合作社只得贱卖蔬菜,以免蔬菜卖不出去烂在地里。

“而现在,我从淘菜菜提前拿到了订单,增加了线上销售渠道,心里一点也不慌。” 邓代红说,这是他种植蔬菜20年来,第一次不担心蔬菜卖不出去。

但对于石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说,搭乘“电商快车”不仅拓宽了蔬菜销路,更增加了利润。

据王卫红透露,在线上卖莼菜,由于减少了中间渠道商,利润至少可以增加30%。“目前,公司的线上销量虽然不多,但下一步,我们会更加重视线上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线上销量。” 王卫红说。

沈红兵认为,在传统销售模式下,蔬菜从基地走上老百姓餐桌,往往要经过收购商、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超市(或菜市场)等多个环节,导致损耗大、流通成本高。

而蔬菜种植户或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基地直采直销、线上销售的方式让蔬菜从基地直达老百姓餐桌,大幅度减少了流通环节。研究表明,此举能让蔬菜的流通效率提高5倍,损耗降低60%,生产源头的种植户和农业企业增收20%以上。

仍有三大难题待解

好处摆在眼前,更多蔬菜种植户和企业也想要搭乘“电商快车”。

位于璧山区七塘镇四合村的重庆四季乡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种了100多亩地的蔬菜,但由于收购商故意压价,没赚到多少钱。甚至,9月份产出的小叶子菜,一亩地收600斤总共仅能卖180元,连种植成本都不够。

公司负责人陈登文说,鉴于这种情况,他很想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卖向全国。

然而,对于陈登文们来说,这并非易事。因为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更多重庆蔬菜要走线上渠道销售卖向全国,面临着三大瓶颈。

其一是蔬菜运输、包装成本高。就拿潼南电商产业园来说,他们在线上卖潼南白菜,要求至少5斤起售,就是这个原因。

“据我们测算,5斤白菜发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运输、包装成本至少需7元。再加上收购成本1.5元/斤以及人工成本,即便是5斤一单,利润也非常薄。” 贺佳说,如果不是他们靠每天1.5万单左右的其他农产品订单,将运输、包装成本控制在3元,能够赚取一定的利润,根本不会做线上卖蔬菜的生意。

其二是蔬菜是最难保鲜的生鲜品类,很多都不适合走电商渠道。“比如,鲜辣椒常温保存一般只有2天,就不太适合走电商。”重庆彭椒农业开发有限公总经理张春花深有体会地说,该公司每年带动彭水县农户种植上万亩辣椒,但一直都是加工后销售或者将鲜辣椒送厂,想省点事,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而不能。

其三是重庆的地理条件也决定了重庆适合走电商渠道的蔬菜品类比较少。重庆村头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车玉昕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在他看来,蔬菜在线上销售必须靠量取胜,但重庆属于山地农业,蔬菜种植规模小,种植户和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既然如此,重庆蔬菜是否还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沈红兵认为,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大都市,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如果让更多的蔬菜等生鲜农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就能让农产品卖得更多、更快、更好、更远,促进菜农增收,进而为乡村振兴赋能。

他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潼南油麦菜,铜梁、梁平莲藕,武隆萝卜、白菜及石柱莼菜等重庆优势蔬菜品类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农业生产者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解决线上销售蔬菜靠量取胜的问题。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时代已到来,但重庆尚缺乏大的生鲜电商平台。针对这种情况,重庆应加大培育本土平台、引进外地平台的力度,加快推动新型电商平台经济发展,为重庆蔬菜等农产品走向网络消费市场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针对蔬菜保鲜难题,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电商平台和农业企业在蔬菜基地建设冷库,完善冷链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