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种菜网红「种地种什么省事还赚钱」

互联网 2023-03-04 21:10:38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自己种菜网红「种地种什么省事还赚钱」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自己种菜网红「种地种什么省事还赚钱」,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三餐四季,质朴人情,田园牧歌,乡言乡语……当浓浓的乡愁萦绕心头,深厚的乡情呼唤回归,许多人或是踏上乡村游的旅途,或是线上问候远方的家人,或是在“云端”了解乡村的变化。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乡村,将生活变为风景,挖掘和呈现着独特的乡间气息。他们往往是视频中的主角,以“乡村网红”的身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吉业:视野打开 脚步放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兴隆岗镇东福村,王吉业生于此长于此。从1998年务农至今,从最初的小规模种植户,到现在的新型农民、规模大户,王吉业已经拥有自己的家庭农场,是当地首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也是为当地村民所熟知的文化能人。

“平时就爱唱歌,村里大大小小的活动也愿意参加,跟大伙儿在一块挺乐呵。”音乐让王吉业生活充实,也因为这份热爱,他的才艺得到发掘。在当地政府组织下,王吉业自2016年起,参加了美丽乡村行文艺演出、锦城百姓春晚、富锦市农民艺术节等演出活动,并积极投身防疫宣传等工作,2020年12月更是推出单曲《东北好兄弟》,受到广泛认可。

“这几年,政府非常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为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从中了解到各地乡村的面貌,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验。”王吉业的视野打开了,思考更多的是能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在持续打磨自己音乐才能的同时,他开始尝试直播等形式,推介家乡的产品。“啥是新型农民?不仅种地种得好,还得经营好。”王吉业用行动鼓励带动身边人参与进来,主动为产品找销路,为乡村文化树品牌。

在省、市各级群众艺术馆的培育和推荐下,2021年10月,王吉业入围“乡村网红”培育计划暨央视频“村里有个宝”大型融媒体活动,成为黑龙江省唯一进入“乡村网红”全国20强的农民歌手。对于“乡村网红”这个身份,王吉业倍加珍惜。

“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心里多了一份底气,直播时,我就大大方方代表我们富锦,欢迎全国老少来体验独特的风俗,赏一赏美景,购一些好物。”接受采访当天,王吉业刚刚完成当地文旅推介的一期视频录制。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精心策划的台本,上面清晰地罗列着富锦的特色资源,以及代表性产品。

乘着“乡村网红”的热度,王吉业尤其注重为村里的好产品带货,尽全力宣传和推介家乡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通过他的节目了解佳木斯的现代农业,了解黑龙江的美丽风光,了解乡村振兴路上农民勤劳致富奔向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我们现代的农民就是要思想开放,敢于畅想未来,希望有更多‘乡村网红’涌现出来,多去了解家乡的好,踏踏实实为乡村建设做点事。”近一年的实践让王吉业信心倍增。在他看来,村民现在不再单打独斗各卖各的产品,而是整合优势,劲儿往一处使,为让更多人认识富锦、了解富锦、记住富锦、来到富锦而奋斗。

仁青郎加:在传承与创新中拓展生存空间

仁青郎加的家乡是西藏唐卡嘎玛嘎赤画派的流传地。出生于西藏昌都一个唐卡世家的他从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唐卡绘画,如今已持续15年。2018年,仁青郎加受昌都市文化局派遣,参加了福建省艺术馆在厦门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漆画高级研修班,从此打开了一扇传承创新的新大门,成为探索唐卡与漆画“嫁接”的第一人,也因而入选“乡村网红”。

回忆起初识漆画的感受,仁青郎加用“怦然心动”4个字形容。仁青郎加跨越千山万水来到福建,在漆画中看到了唐卡新的可能。直观的艺术冲击足以抵消画种融合带来的未知性,仁青郎加决定试一试。唐卡与漆画,两种历经千年传承的非遗项目的交融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漆画的创作材料是天然大漆,对传统漆画师而言,过敏在所难免。对仁青郎加而言,这更是巨大挑战。频繁接触大漆,仁青郎加过敏了,双手肿得无法弯曲,脸也不同程度地红肿。可凭着一个画师的坚韧,他最终征服了大漆。经过一期培训班的完整训练,他完成了首幅唐卡漆画作品《指路小尊者》,让唐卡漆画成为现实。漆画中的白色是用蛋壳拼贴所呈现,仁青郎加在绘制过程中,还探索独创出碎蛋壳之间的纹路。

“使用大漆新材料让唐卡不怕受潮发霉,镶嵌等技法的引入也让唐卡的艺术表现力更强。当我把全新的漆艺唐卡拿给爷爷、爸爸看时,他们才领略到其中的美感,鼓励我继续下去。”仁青郎加说。

受到认可的仁青郎加全速奔跑,从艺术扶贫理念的受益者变成文化志愿服务的传播者。2019年7月,福建省艺术馆与昌都市文化局联合举办漆画技艺培训班,仁青郎加以先行者身份,当起了两位福建画师的助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昌都10名年轻唐卡画师成功结业,锻炼出跨界艺术创作的能力。这样的联合培养现在仍在持续进行。

从最初的不敢不愿尝试,到如今唐卡各大画派加入到唐卡漆画的行列,漆画的融入让唐卡更具艺术收藏性。仁青郎加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他心里还揣着一个愿望:带动更多唐卡画师学习漆画,通过艺术融合创新和文创开发,走出一条新路,拓展生存空间,让更多画师的艺术价值得到市场认可,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散发光芒。

成为“乡村网红”的仁青郎加还筹备工作室,通过视频和文图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唐卡漆画成果,并逐步探索将其他藏文化符号,如串珠等加入漆元素,激发出更多融合创新的潜能。

梁倩娟:返乡创业“新农人” 开辟精神新家园

她是放弃高薪职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她是直播卖货,带领乡亲致富的“梁掌柜”;她是连续4年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总能带来好建议的人大代表……她是被称为“电商达人”,却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志愿者的梁倩娟。

梁倩娟来自甘肃省陇南市徽县。2013年前,她在广东惠州市一家五百强企业工作,从普通工人做到白领,还被公司推荐到澳大利亚学习深造。一次回乡探亲时,她发现村子里的核桃、蜂蜜等农产品由于没有人来收购都放坏了,实在可惜。“在外打工期间,我发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在大城市很受欢迎。我们陇南的纯天然农产品很丰富,每次休假结束,我都会挑一些成色好的农产品带给公司的同事,他们都说很好吃。我就想大家应该利用好手边的资源。”从那时起,梁倩娟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2013年,陇南市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梁倩娟抓住机遇,果断辞掉收入丰厚的工作,回乡筹备开网店。在积累了一定的电商知识和经验后,2014年,她的淘宝店正式开业,取名“陇上庄园”,专门销售家乡的土特产品。

那些年,大部分徽县水阳乡石滩村的百姓对网店、主播、带货都很陌生的。梁倩娟就走家串户地解释她的电商想法,挨家挨户收农产品,村民也从不理解转变为全力支持。上线后,农产品一单接一单地卖出去,网店很快就收到很多网友的支持和鼓励。周边村落的乡亲们看到实惠,也纷纷拿着自家好货找上门来。土蜂蜜、土鸡蛋、核桃、干豇豆、灰灰菜……土特产品类越来越丰富、越畅销,成了网络平台上的“香饽饽”。“梁掌柜”的名字已在村里传开。

把和老乡在一起的时光,把农产品生长的环境,把村里的民俗和文化活动,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产业发展等。从最初的传统电商转型为直播电商、新媒体电商,梁倩娟一直在讲述家乡故事,销售家乡农产品。如今,她在快手平台的粉丝量有47万,开展了275场直播助农活动,网店年销售额已从创业初期的6万元增加到500多万元,带动4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有100多户是曾经的贫困户。

在做电商的同时,梁倩娟还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了更多文化实践,建起了一座农家书屋&传统连环画阅读基地,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发芽,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让偏远地方的孩子们能爱上读书,读好的连环画。“现在,一到晚上或者周末、放假的时候,村里的留守儿童、周围的孩子们都纷纷来阅读,有些到夜深还不舍得回家。”梁倩娟自豪地说,希望把家乡的农家书屋打造成“网红”打卡地,不仅让老乡们的特色产品走出大山,也要让孩子们的梦想飞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