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十一看电商发展「电商风暴」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从双十一看电商发展「电商风暴」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从双十一看电商发展「电商风暴」,希望能帮助到您。
首先恭喜淘宝双11又是刷新的人们认知的全新概念。这个时候商家思考的问题也就随之而已,到底这个是电商的巅峰还是一个起点?下一年的双11能否继续创造奇迹?我是否也要加入网上开店的热潮,还是说坚持为本的理念?
双十一越是热闹,越能突显整个电商行业老化的事实由此可见,阿里造节的灵感正好赶上了网民购物潜力亟待释放的最佳时机,双十一仅在一年间就实现了万元到近10亿的跨越。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看出双十一的商业意义所在。一方面,借用双十一这种大规模的集体低价促销活动,快速完成了市场培育的任务,而另一方面,基于平台流量分发,商家用户积累的阶段也被加速。
然而时过境迁,电商行业发展到现在,且不说有没有触及到天花板,红利消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也导致双十一原来的商业意义发生改变。就平台和商家来讲,一定程度上,双十一的意义直接转嫁为数字象征,就用户而言,则由消费习惯养成转向消费能力透支。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双十一确实在透支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狂欢节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线上线下销售的萧条期。而且网民现在对双十一的负面情绪不断上涨,也说明这种非理性消费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消费者以后对这种促销手段的认知更为清晰,那么理性心理作用下,双十一的数字未必还能步步攀升。
换句话说,无论是形式还是局势,电商似乎都在向当初它们嘲讽传统实业“老化”的状态靠近。就企业或一些商家而言,易物贸易也成为了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的出路之一。我国每年的库存产品达到数万亿元,这些库存不但闲置、积压资金,每年还要花费巨大的成本进行维护或者在一些平台低价促销,可这些短暂的手段并不是长久之计,并且在这些狂欢后,也将会迎来一个漫长的萧条期,这种非理性消费和销售其实是有“生命”周期的,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任进表示,通过以物易物,企业可以用积压的产品和过剩的服务换取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化解企业过剩产能,不但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行绿色低碳、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双十一越是热闹代表电商行业的逐步兴起,人的消费观没有终点2017年11月11日24点整淘宝向全国交付看一份完美的答卷1682亿。今年11日24点整淘宝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电商的认知2684亿。没人知道明年后年会不会继续超过这个数据。目前大部分人认为每一年的数据一定会被刷新,因为现在淘宝的重心是在国内,如果把国外市场能够开发成熟明年的双11将会又一次像全国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天猫双11再创新纪录,源于坚定的新品战略。今年的天猫双11,超过20万个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000万款折扣商品,品牌商家还带来100万款新品在天猫双11首发。天猫双11已经成为品牌发布新品,吸引新客的最重要窗口。11日凌晨两点,天猫双11成交破亿的品牌就已达148个。几乎所有跻身“亿元俱乐部”的品牌,都在天猫双11上发布了新品,因为新品对消费者期待的创造性满足,才带来这样爆发式的增长。
源于品牌商家的全面投入。从线上到线下,整个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都深度参与到双11之中。淘宝商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丰富、多元的长尾商品。淘系生态里2000个数字化产业带,5000个经过数字化改造的新工厂,聚划算推出的1000个品牌定制款,为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最高的新供给;1000个数字化农业基地的货品畅销全国,让双11成为连接田间和餐桌的重要桥梁。
携淘网认为: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更是激发了购买愿望。新消费某种意义上就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的消费,实现了消费与社会再生产的良性互动及循环。在他看来,天猫双11的意义并不止是触发了购买行为,而是以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匹配了需求,降低了匹配的成本,从而激活了消费与社会再生产的循环链。不难看出,优化供需配置并降低成本(含时间成本),这是成交额不断刷新高的逻辑起点,而其中对供销两端的提升,也是天猫双11和电商、新零售、新消费的商业价值所在。
欢迎大家下方评论提供大家一起参考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