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互联网的今天都是流量的生意」

互联网 2023-04-06 19:27:2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互联网的今天都是流量的生意」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互联网的今天都是流量的生意」,希望能帮助到您。

头条号:real麻辣黄瓜

Twitter:@realKun2022

前言

如果说“哪个币能涨”是所有散户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哪个赛道最有希望”应该是所有创业者最想知道的吧。我当然没有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从一些基本的商业逻辑上看,我们还是可以大致推测出一些可能的风口。长久以来互联网领域里流传着一句话:“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也适用于web3,所以我打算说说web3的流量生意。不过注意一下,web3世界赚钱的方法有很多,流量生意不是唯一赚钱的生意,所以大家不要拿其他非流量生意的项目打我的脸了~

web2 vs web3

恰如我们不能用线下实体经济的流量思维去理解web2的流量生意的一样,如果拿着web2的流量逻辑去解释web3依然是错误的。简单说一下web2时代的流量生意,为了方便理解,我先简单粗暴地将其概括为“补贴-流量-广告”商业闭环。顺着闭环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web2和web3的差异。

补贴

web2世界中充满了大量的补贴。这点我想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免费使用的软件、价格便宜到亏本的商品都属于补贴。项目获得的融资大部分也都用于“烧”补贴了,唯一的目的就是抢流量,最好能让用户感到自己在免费使用、免费购买(白送)。而在web3世界中,用户的每个行为基本都是有金钱成本的,每一个链上操作都要支付gas费,最典型的就是转账这种web2世界里完全可以免费的操作,在web3世界里竟然还要收费,而且是没办法免除的费用。这就导致如果资本想烧钱补贴将会付出远比web2高得多的成本。

还有一个反常识的地方:web3的项目其实是希望用户掏一点钱的,这样可以加强用户的感知和获得感。这就好比白送你的东西你不会珍惜,但是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东西你才觉得有价值。虽然说现在只有以太坊贵,别的链都很便宜,但这也刚好反映出以太坊上面的项目是最有价值的。换句话说,如果以太坊的参与人数降下来了,以太坊同样可以很便宜。另外就是一些技术选择的原因,以太坊走的是更加去中心化的路线,所以在效率上不如其他公链,这个不多说了。

流量

说到流量就得说一说用户画像。互联网世界里有一个段子,说互联网用户就是一群智商极低、脾气暴躁、毫无耐心,又非常小气的人。这个段子把互联网人群的用户画像描绘得非常贴切,我还要再加一点就是数量极为庞大,约等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数量,《2020全球移动市场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将突破40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web3世界是怎样一群人吧。首先明确一点什么是web3(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微头条或者Twitter),粗暴一点概括就是有经济模型的项目。这要求用户至少有一个小狐狸钱包,我今年看过一篇报告说,整个crypto行业真实用户只有20万左右(数据源是不是南森以及具体数字不确定,如果有谬误请指正)。

是的你没看错,就这么几十万人在推动行业发展。如果大家不相信也可以调查一下自己身边100个人里有多少个从事web3的(交易所里炒币的不算,他们可能连经济模型是啥都不知道),或者看看微信通讯录里有多少人玩web3也行,基本可以作证这个数据。几十亿 vs 几十万,大家觉得用以前的套路合理吗?然后再看看这几十万人的画像:一群奸诈狡猾,一肚子坏水,不在乎钱多钱少、随时准备干一炮就提裤子走人的赌徒、投机客。这群人的信念高度一致:我tm就是来白嫖的,最好还能使点坏获得更多的收益。

面对这么一群人,你还想着通过优秀的交互体验留住用户,解决他们的痛点,就会反过来被这群人白嫖,你有多少资金都不够砸的。所以这里也提醒下投资人,你们在挑选项目的时候最好找有项目经验的圈里人,少投些刚从web2转过来的新手,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的钱怎么没的。这话说的可能有些绝对,总之web3世界做好DYOR吧。

广告

最后说说“广告”,这是整个web3世界最颠覆web2认知的一点。假如你是一个项目方,你表示:“补贴多我认了,我钱多;用户数量少我也认了,我不怕等。今天我就是要用这个项目赚这几十万用户的广告费!”很抱歉,目前的web3项目没有这种商业模式。web2的老板想的是:互联网这么多用户,假如每个用户都给我10块钱,那我不就发了吗!而web3用户想的是:web3里这么多项目,假如每个项目都给我1000块钱,那我不就发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你扛着一麻袋钱补贴web3用户,那真就是活脱脱的肉包子打狗了。

web2的兄弟们可能不相信,怎么会有项目给用户发1000块钱呢?现实就是这么魔幻,想想之前的OP、GAL、ENS、UNI……真的是数不胜数了。秘诀就在于这些项目早期都凭借着优秀的经济模型和强大的资本实力把代币拉到一个惊人的价格,这就相当于让早期持币用户获得巨量财富。当然,web3本质上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不可能让所有参与者都“获得1000块钱”,只有少数早期参与者才可以,后面来的人都是抬轿子的。你认为不公平?不,这恰恰是最大的公平。比起web2世界里钱毫无疑问直接都进了资本家的口袋,web3的参与者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判断在浪潮中欢乐地搏击一把,这里每个人都认赌服输,甚至相当多的时候web3用户还可以凭借认知差距把项目方割了并留下几句羞辱的话语。这种快感在web2中是感受不到的。

几个web3的流量生意

前面说完web2和web3之间的一些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web3的流量生意是怎么做的,以及我对这些模式的一些观点。

一、X-To-Earn

最开始只有stake to earn,后来发展出play to earn、move to earn、meditation to earn……这个模式一般是通过激励用户做出某种行为获得代币奖励,但其实只有play to earn(P2E)发展最成熟,其他的x to earn都是在抄P2E。P2E的经济模型本身也并不复杂,就是依靠“双代币模型”将游戏和治理相分离,让玩家在游戏中赚取游戏币购买、升级装备,项目方的盈利模式是卖币、卖道具。由于Axie、StepN太成功了,几乎所有的X2E都是这个模式,目前处于一个烂大街的状态。

说一下X2E的缺点吧:

1)严重缺乏创新。如前所述,这个赛道的玩法和经济模型同质性程度是最高的,甚至夸张一点说,P2E=GameFi=双代币模型,Axie、星鲨、StepN、FitR……基本上你能叫得出名字的gamefi/x2E项目都是这个套路。同质化严重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不能刺激用户已经麻木的神经,因此这波GameFi狂潮结束,除了Crypto整体遇冷的因素,gamefi赛道太久没有出现新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代币应用场景过于狭小。双代币模型将游戏和治理分开后,可以帮助项目实现通胀,防止用户囤积代币项目运转不下去。但双代币模型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游戏币除了在游戏内部内循环外没有任何其他应用场景。比如StepN的GMT唯一的功能就是刷装备,如果不刷装备就只能换成U。这就导致在项目早期的时候(比如前两周)大家愿意冲进去玩,维持项目运转,一旦玩家手里囤积很多游戏币的时候就要套现离场,对游戏没有任何感情(这一点和web2的游戏很不一样)。

如果使用单代币模型的话,这个情况就会好很多,具体先不详细说了,大家可以参考defi的项目。当然,并不是说gamefi项目就没有机会了,如果可以解决上面所说的两个问题,仍然是一个好赛道、好项目。还是那句老话,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在币圈缺乏好游戏的大环境下,更能凸显出gamefi的蓝海价值。目前陷入僵局只是一时的,并且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如果能在经济模型上作出一些创新,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X2E

二、IXO

IXO也是起源于defi领域,最初叫ICO,后来叫IEO,现在固定叫做IDO。其他领域基于IDO的概念衍生出INO、IFO、ISO各种各样的概念。什么是IDO就不详解了,很多基础入门文章说得比我好,原理就是做一个launchpad,项目方都来我这个平台上发币。

插一个圈外人不知道的事情(上一个区分圈内圈外的好问题我已经在推特里提到过了,这次再提一个,面试官们可以拿这些问题考考候选人~):

Project Galaxy(现在改名叫Galaxe了)实际上做的就是IDO的生意,吸引别的项目在它的平台上发项目,只不过IDO是发币,galaxe发的是NFT。这个项目对外宣传说自己做的是一个社交属性的项目,然后好多只有半只脚在圈内的小伙伴真就天真地以为galaxe可以用来做营销。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项目来galaxe平台上发poap是要配合大资金拉盘的,poap作为“凭证”是要有后续活动、福利、优惠来支撑的,不然你就是在帮galaxe做生态而已。galaxe每天上百个项目,人家凭什么宣传你,以及宣传之后用户看到你的项目后续没有任何动作,poap就形成不了空投预期或者价值拉升,那就没有任何价值。这其实就跟你做IDO的前提是你的代币有价值支撑是一样的道理,不是说你发币了就代表你的项目有价值。

所以说到这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这个赛道的缺点:

1)单纯的IDO对项目没有太大运营价值。项目方、用户来平台上玩的重要原因是有套利预期,如果一个项目不能让大家看到套利的可能性就很难吸引人来玩。虽然打新成功可以低价获得项目代币,但是想中签的话,要么中签概率奇低,要么按出资比例分配获得的代币数量奇低。大家玩玩huobi、gate、coinlist的打新就知道我在说什么(别跟我杠他们是中心化交易所,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为了满足参与门槛而产生的资金占用成本,比获得的打新收益还高。

2)缺乏玩法、经济模型。“公链四剑客”(Dex、lending、stablecoin、IDO)里最无聊的就是IDO了,目前没看到有什么好的激励机制,可能是跟IDO业务缺乏形成“自发起-自运行”因素有关,比如这个业务没有另外三个业务场景高频,严重依赖公链生态繁荣(一个越来越枯萎的公链生态显然不能吸引更多的项目方过来发项目),没错我说的就是Heco哈哈哈哈。不过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打破这个僵局的变量是钱(公链团队的资金)和格局(公链团队不做土狗),虽然俗,但好用。

3)好的项目不会IDO,而是都去IEO了。这又是另一个悖论:不差钱的优质项目会选择交易所上币而不是IDO,来IDO的都是差钱的,那用户干嘛要找一个差钱的项目来玩呢?所以IDO赛道也挺垄断的,基本上头部launchpad垄断了生态中大多数的好项目,其他launchpad连口汤都喝不上。

4)对比IEO没有优势。一方面就像前面说的,去交易所上币的项目不差钱,算是一个筛选门槛了;另一方面IDO面对的是一群比较熟悉币圈项目的老鸟了,至少这群人都有小狐狸钱包吧,这群人其实相当难割,就好比你去池塘钓鱼,鱼上钩一次你再给它放回去,下次就难钓了。IDO的用户就是这么一群人,关键还是反复被钓上来多次的老鱼了,这种收割难度可想而知。最关键的是,会玩IDO的老鸟人数还特别少。相比之下IEO的用户“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人多、新手、钱多。所以说项目方都是以大所上币作为终极目标的,没听说哪个项目以IDO为终极目标的。

这个赛道新的希望在于基于launchpad设计激励机制,这样更符合99.99%的web3盈利模式,并且也可以和IEO形成差异化。可喜的是,已经有诸如INO这样的概念在做这种事情了(强调一下INO不是某个项目,而是一些概念的集合),只不过还没有跑出来,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多观察。

三、Socialfi/DID

提到流量赛道那就不得不说社交,作为web2时代的流量王者,web3自然也不会缺席。但是目前web3社交有点尴尬,尴尬点放在后面说,先说下socialfi这股风是怎么吹起来的吧。在20年前后传统美元基金入局,想要在web3赛道分一杯羹。不过当时大多数美元基金不太了解这个行业,觉得web2最牛逼的是社交或者社交电商,依靠“补贴-流量-广告”的盈利模式赚得盆满钵满,到了web3这个逻辑应该也成立。所以当时大多数项目就是把web2的社交项目搬到web3上来,发一些不知所云的空气币。

这种项目其实是不能算web3项目的,因为没有经济模型、代币在其中没有任何链上价值,换句话说,即使不发币也不影响项目运行。这种情况下大家玩这个项目的热情就大大削减了,因为web2世界的各个社交app已经足够优秀了,如果追求用户体验的话干嘛不去用web2的app?但是偏偏那个时候公链时代过去没多久,应用时代才刚刚到来,传统基金意识不到crypto项目的本质是一场金融游戏,一切脱离套利属性的项目都是没什么价值的。以及我也见过太多小伙伴要追求所谓“用户价值”、“长期价值”、“用户痛点”什么的,说自己的项目多么伟大。

不能说这样的想法是bullshit吧,只能说抱有这种认知的朋友其实还没入行。我前面分析过,这就是典型的“web2思维”。web3的世界里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的,web3很纯粹,大家就是来赚钱、来薅羊毛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套利而生。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明明干的是赌场生意,非要跟大家说自己是做奥数培训的。大家原本会心一笑觉得你故事讲得不错,然后进来一看发现woc真的是做奥数培训的,那么这群赌徒就不可能在你这个项目上玩,而是像大爷大妈去超市领鸡蛋一样,化身成为没有感情的撸羊毛的人。所以大家要认清现实,web3项目至少目前来看就是投机、套利的平台,web3的用户都是投机者、交易员。未来也许会有更大的格局、更多的场景(这也是我坚信不疑的),但目前来说时机还不到,各位看清楚创业环境再入局创业吧。

也就是以上的因素,让socialfi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传统基金拿着大把的钱投到web3社交上,可是却眼见着用户薅完就走,没有任何感情,资金花完项目就倒了,最终socialfi赛道也进入了“冷静期”。但最近一段时间socialfi这个赛道又热闹起来了,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赛道出现了新的变量——Soul Bound Token。SBT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具体是什么虽然有争议,但至少引起了热烈讨论(V神总是能靠一己之力,创造区块链一半以上的大风口概念)。这个概念一出,大家马上就联想到DID(目前DID和Socialfi之间的关系大致类似于QQ号和QQ软件/社交媒体的关系,说得不准确,仅帮助初次听说这个概念的朋友们粗暴理解一下),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web2从业人员疯狂涌入web3,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做社交流量生意,导致socialfi又焕发了第二春。

不过问题还和之前一样,太多web2的人才不了解什么是经济模型,以及怎样设计经济模型,所以这一轮的socialfi兴起依然以无经济模型的项目为主,但好在这次大家有一个进步:如果没有找到稳定业务收入和价值捕获的话,就不要强行发币了,可以做一点web2.5的生意。比如币安做的BAB就是这个思路,还有.bit也已经找到了一条有别于强行发币的收入模式。这两个项目我并不是宣传他们有多好,毕竟没有经济模型还是有点遗憾,但有进步还是值得鼓励的,大家有兴趣的话,之后我会单独唠唠他们未来可能的收入模式,以及我的一些建议。

结尾

web3还有许多其他的流量生意,比如链上结合链下、RWA……本来想继续列举的,但是一来这几个赛道又是非常大的话题,完全可以再写一篇和大家讨论;二来限于文章篇幅,写得太长大家也不愿意看,所以就找机会再说吧。上文里我只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各自模型在实践中是可以发生很多变异和组合的,这也是各个项目的创新所在。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每个行业都注定不会好过,Crypto也不例外。对散户来说,金科玉律是“牛市交易,熊市学习”;对项目方来说,“熊市积极做事、多刷reputation”不失为一个好策略。希望大家在圈子里整体沮丧的氛围里捂住钱包、耐心等待、擦亮眼睛、follow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