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供应链第一股「餐饮行业大赛道」

互联网 2023-04-10 12:05:29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餐饮供应链第一股「餐饮行业大赛道」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餐饮供应链第一股「餐饮行业大赛道」,希望能帮助到您。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金证券,刘宸倩)

1、餐饮连锁化加速,供应链初步建成

1.1 经济发展驱动,餐饮快速扩张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迁移,人均周劳动时间逐年提 升。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从 2015 年 45.5 小时提升至 2021 年 47.8 小时。工作挤占部分私人时间,加之当代 年轻人烹饪技能受限,消费者外出就餐需求显著增加。

随着大众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婚育年龄普遍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家庭 小型化趋势明显。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 2020 年仅为 2.62 户/人。传统的大家庭环境下,家庭烹饪具备经济性,一 次做饭能满足多口需求。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在外 就餐成为小户家庭的主要选择。

在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背景下,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每年 以 5%-8%的速度增加。餐饮市场则受益于需求扩容增速更快,2014-2019 年 CAGR 为 11%,2020 年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 15%,2021 年基本恢复 至疫情前水平(4.7 万亿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预测 2024 年我国餐饮市 场规模可达 6.6 万亿元,2021-2024E 年复合增速为 12%。

1.2 餐饮内外承压,供应链分担成本

一方面,消费者外食需求增加,且愈发重视就餐效率。根据艾媒咨询 《2021 年中国消费者到餐馆就餐场景》调查结果,消费者工作日到店就餐 概率高于节假日,工作日早午餐和晚餐分别为 38.5%和 36.5%,而节假日 到店就餐场景只有 29.6%。工作日就餐时,大部分消费者更加重视排队、 上菜、结账效率,标准化套餐成为首选。

另一方面,餐饮行业深受原材料、人工、房租三座大山重压,而随着成本 不断上涨以及外卖入场竞争加剧,全国餐饮行业盈利能力显著下降。疫情 出现更是让餐饮行业雪上加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规模以 上餐饮企业毛利率相较同期下降 2 个点,2020 年继续下滑 3 个点。利润空 间被压缩导致餐饮企业寻求内部成本优化,在下游需求倒逼的情况下,基 于半成品、准成品而生的中央厨房模式逐渐诞生。

参考美国餐饮供应链的发展历史,餐饮连锁化是重要的催化剂。随着战后 婴儿潮出现、城市化进程加速,20 世纪 50 年代肯德基、汉堡王等连锁快 餐店陆续成为主流模式,1969 年 Sysco 成立,从速冻食品起家,通过大量 兼并收购,完成全国渠道布局,后续又通过全球化并购成为行业巨头。

目前美国餐饮市场及其供应链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行业增速处于 3-5%,供 应链占全部餐饮市场的比例约 36%,其中 Sysco 市场占率高达 16%,行 业龙头地位稳固,营收增速基本与行业增速一致。

餐饮连锁化和集中度提升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加速餐饮供应链建设。 目前国内餐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从餐饮品牌的集中度来看,中国 CR5 仅 为 2%,而发达国家 CR5 达到 15%,我国较成熟市场有较大差距。从连锁 化率指标来看,发达国家连锁化率高达 50%以上,受饮食习惯差异及起步 晚的影响,中国连锁餐饮率仅 18%。

冷链运输在餐饮供应链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够保证各个环节始 终处于产品所必须的低温环境下,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并减少损耗, 支撑餐饮供应链快速发展。根据中物联冷链委,2017-2020 年我国冷链物 流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 2020 年的 3729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4117 亿元,近 5 年 CAGR 为 13.25%。

1.3 从“零散化”到“一体化”,餐饮供应链大有可为

传统的餐饮供应链供销两头小而散,交易环节多,品种复杂,交易效率低 下,难以满足现行餐饮运营需求,一般节点包括经纪人、一批商、二批商、 终端渠道,整体加价率约为 32%-41%。相比之下,现行餐饮供应链模式由 中央厨房统一采购、生产、运输,大幅减少了餐饮企业成本。

目前,我国餐饮供应链各环节已经涌现出大量市场参与者。在采购和运输 方面,出现如美菜网、快驴等 B2B 互联网电商平台,在食材加工和配送方 面,出现如安井、三全、千味央厨、立高食品、味知香等中央工厂型细分 龙头。垂直一体化资源整合也成为主要趋势,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连锁 餐企延伸型、采购资源延伸型公司,如功夫鲜食汇、蜀海、望家欢、彩食 鲜等。

目前,我国餐饮供应链各环节正从“零散化”走向“一体化”,餐饮从原材 料生产商到消费者的全链条已初步成型,但受制于历史、地域因素,餐饮 供应链的渗透率、运行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参照美国的餐饮供应链发 展经历,预计前期仍以“量”增为主,后期以精细化、一体化提“质”打 开空间。

2、餐饮供应链步入新阶段,四大主体迎来黄金期

2.1 预制菜:BC 双轮驱动,增速曲线陡峭

我国预制菜行业处于导入期,存在参与者众多、地域特征明显、市场规模 小、渗透率低等特点。相较美国和日本,我国渗透率(量)和人均消费额 (价)较低。《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数据显示,国 内预制菜渗透率为 10%-15%,预计在 2030 年提至 15%-20%。渠道方面, 我国仍以 B 端为主(85%),而日本已经逐渐由餐饮端向家庭端转变,B 端 占比仅 47%。

我国餐饮市场可以细分为外卖、线下到店以及团餐三类细分市场。2016- 2021 年,外卖和团餐占比逐年提升,线下餐饮占比下降。拆分并对比 3 种 模式的成本结构,团餐和线下到店的食材占比最高,分别为 45%/39%。外 卖的平台促销、抽成占比最高,而食材仅占 35%。

本文将餐饮 B 端进行团餐、外卖、线下三渠道拆分,假定中国餐饮市场收 入 2022 年受疫情影响规模增速仅 6%,2023 年后年增速提升至 10%。参 考历史外卖和团餐市占率及规模增长情况,我们假定 2022E-2030E 外卖占 比每年提升 1 pct,团餐市场规模每年增加 0.1 亿元。由此倒挤线下餐饮市 场份额,预计 2030 年达到 5 万亿元。

根据《2021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口径,2020 年我国预制菜规模 2100 亿元,C 端占比约 15%。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 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 10%-15%,预计在 2030 年将增至 15%-20%。

结 合 之 前 的 利 润 拆 解 , 假 定 外 卖 / 线 下 /团 餐 食 材 采 购 占 比 分 别 为 36%/39%/45%,预制菜渗透率每年提升 1%,B 端占比每年减少 0.5%, (到 2030 年 C 端占比提升至 20%)。保守估计预制菜行业规模 2025 年可 达 0.48 万亿元,2030 年可达 1.03 万亿元,2021-2025E CAGR 为 17.2%。

品质打造核心竞争力,C 端市场成必争之地

疫情期间 C 端教育加强,健康营养为主要诉求。预制菜有效帮助消费者减 少备菜流程,缩减烹饪时间、降低做饭门槛,符合年轻消费者诉求。疫情期间, 消费者逐渐培养起居家烹饪习惯,且重视食物营养、健康属性。目前,市场上 主流的预制菜产品已经从简单的风味小吃扩展至肉禽水产,营养属性丰富。此 外在预制菜加工过程中,消费者可以自行控制部分油盐用量,健康属性明显。

味知香:预制菜龙头,产品体系丰富,渠道深度下沉。1)产品上,公司 深耕预制菜超 10 年,产品研发能力突出,目前建立了以“味知香”和“馔玉” 两大品牌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供应 300 种 SKU,涵盖数百种菜品,满足消费 者多样化的饮食需求。2)渠道上:公司构建了以农贸市场为主的连锁加盟生 态圈,并依托农贸市场加盟迅速扩张,精准把控终端渠道,拥有较强的消费者 粘性。此外,公司自建了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既降低了客户等待时 间也更大程度地保障了产品的新鲜度,物流效率较高。

安井食品:火锅料制品龙头,大单品打造能力强,渠道资源丰厚。1)产 品上,公司针对不同渠道推出不同品类,后续将按照每年 10-20 款新品的速度 推出,丰富产品矩阵。公司在速冻行业已打造多个爆款单品,大单品打造经验 丰富,并且在预制菜行业仍然坚持大单品策略。2)渠道上, 坚持“BC 兼顾, 双轮渠道”的渠道策略,冻品先生 70-80%经销商为安井原有经销商,对于预 制菜切入小 B 端拥有绝对优势,可助力产品的推广,后依靠丰富的火锅料沉淀 经验打开 C 端增量空间。

广州酒家:广州粤菜龙头,产品还原度高,销售渠道布局全面。1)产品 上,公司预制菜产品主要以广式口味的年菜为主,目前已推出十几种预制菜新 品类,能够较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偏好,提高产品还原度,未来将根据品牌定位、 消费场景、渠道特性积极开发新品类。2)渠道上,作为餐食一体化企业,公 司构建了全渠道的销售体系,直销模式通过直营店和电商形成合力,经销模式 通过经销商和连锁经营发力。公司可借助直销渠道实现预制菜的推广,然后通 过经销模式拓宽产品市场。

2.2 冷冻烘焙:乘消费升级之风,渗透率提升可期

随着消费向高端化、健康化升级,我国烘焙行业依次经历长保包装、短保 包装、现做手工等阶段。在现阶段连锁烘焙业态下,预先完成搅拌、发酵 等过程的冷冻烘焙模式日渐崛起。区别于传统烘焙店的后置加工模式,冷 冻烘焙保质期更长,兼顾口味多元化和标准化,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新鲜、 健康诉求。

Euromonitor 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烘焙市场总规模达到 2657 亿元,近 5 年 CAGR 为 9.34%。预计 2025 年我国烘焙市场将达到 3589 亿元,2021- 2025E 年复合增长率为 7.8%。由于历史、地域、人文等差异,我国烘焙人 均消费量和消费额均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目前我国烘焙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CR5 市占率仅有 10.6%,而 日本和美国分别为 43%、18%。相比之下,我国烘焙市场集中度、连锁化 程度提升空间较大。参照国外的冷冻烘焙渗透率,1990 年美国 80%以上 的烘焙店使用冷冻烘焙食品。2000 年日本 50%的烘焙店使用冷冻烘焙食 品。若我国能实现 50%以上的渗透率,冷冻烘焙将是一个千亿级别赛道。

替代优势渗入传统渠道,互补优势切入新兴渠道

目前烘焙生产模式可以分为“中央工厂 半成品”、“中央工厂 成品”、“前 店后厂”三种。“中央工厂”模式被广泛用于连锁烘焙,“前店后厂”模式主要 用于中式大单品生产,而冷冻烘焙集二者优点于一身,既能保证口味新鲜,又 能减轻门店成本压力,提高 SKU 供给,是烘焙行业分工细化和前置的产物。

目前我国市占率较高的几家烘焙企业均以预包装产品为主,凭借便捷、价 优取胜,主要销售渠道为便利店、大型商超。但随着消费健康意识崛起,新鲜、 零添加等现烤产品更符合消费升级趋势。近年来长保面包市占率下降,短保包 装面包增速放缓,现烤面包、冷冻烘焙占比提升。由于冷冻面团包含酵母,制 作步骤更复杂,运输条件较为严苛。目前冷冻烘焙食品中,冷冻糕点占比达到 65%,而冷冻面包的市场份额仅为 15%,预计未来冷冻面包将持续放量。

烘焙正以传统门店向多渠道扩容。随着购物场景多元化,消费者在超市、 量贩店、高端会员店购买烘焙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各渠道极力打造“一站式” 购物环境,不断扩充品类,丰富 SKU。近年来,随着奈雪、喜茶的“饮品 烘焙”模式陆续跑通,为烘焙多元场景提供了可行思路,此类复合型客户还包括 咖啡店、酒水吧等。

2.3 复合调味品:菜品标准化驱动,烹饪便利性占优

近年来复合调味品增速较快,在调味品中占比呈上升趋势。根据艾媒咨询 数据,2015-2021 年调味品 CAGR 为 7%,复合调味品 CAGR 高达 13%。 一方面,C 端对烹饪便利性的诉求高涨,复合调味品恰好满足“懒人”属 性。另一方面,B 端餐饮连锁化、标准化加大了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

复合调味品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竞争格局分散,整体渗透率较低。2020 年国内复合调味料行业龙头以火锅底料为代表,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红 九九市场份额之和为 13 %,而日本复合调味料行业 CR2 龟甲万、味之素 高达 57%。且对比欧美等成熟国家(渗透率超 60%),我国的市场渗透率 仅 26%。

餐饮定制需求扩张,中式单品反响热烈

调味品餐饮渠道占比高,放量空间大,定制化趋势明显。根据中国饭店协 会统计,我国调味品餐饮渠道占比高达 50%。由于连锁餐饮企业对菜品标准化、 口味差异化具备要求。现有复调企业纷纷进军定制餐调,利用产研优势,定向 开发客户专属产品,此举既能加强 B 端客户粘性,又能及时把握终端需求。预 计在餐饮连锁化背景下,复合调味品的定制化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细分行业来看,中式复合调味品增速更快,赛道更优。Frost & Sullivan 预 计 2016-2021E 中式复调 CAGR 高达 16.5%,是整个复合调味品行业中增速最 快的细分市场。目前,中式复调仍处于消费者教育阶段,以大单品打造为主, CR3 仅为 7.9%。市面上龙虾料、酸菜鱼等大单品已经具备品牌认知力,预计 产品和品牌深度绑定后,龙头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2.4 速冻食品:行业格局基本成型,细分赛道成为突破口

速冻食品主要分为速冻米面、速冻火锅料以及其他三大类,其中速冻火锅 料可再细分为速冻鱼糜和速冻肉。目前速冻食品结构中,速冻米面占比最 高(53%)、速冻火锅料以及其他分别占 33%、14%。

据 Frost&Sullivan 统计,2020 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 1611 亿。 2016-2020 年 CAGR 为 10.16%。预计到 2026 年突破 2600 亿元。与国际 其他主要经济体进行对比,我国速冻食品人均消费量仅 9kg,发达国家普 遍达到 45kg 以上。

速冻米面:寡头稳固,创新求突破

速冻米面是速冻食品中起步最早的行业,由于其贴合中式餐饮特点,容易 被消费者接纳。从产量数据来看,该行业体量趋于稳定,处于生命周期理论中 的成熟阶段。从内部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高,CR3 达到 63%。其中三全 食品、思念食品、安井食品分别占据 22%、22%、19%。

近年来,速冻油条、煎饺等米面类新品层出不穷,成为行业第二发展曲线。 如千味央厨选择油条赛道展开细分研究,逐步推出针对外卖、火锅等不同场景 的产品。与此同时,千味还加速布局蒸煮类、菜肴类创意新品。产品的差异化 与创新性为公司带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2018-2021 年公司营收 CAGR 为 21.05%,且产销量维持稳健增长。

千味央厨是国内较早针对餐饮 B 端提供定制化研发的企业之一,主要大客 户包括百胜中国、海底捞、华莱士、老乡鸡等。细分渠道结构来看,直营渠道 收入贡献稳定在 40%左右。区别于传统的龙头公司专注 C 端的发展路线, B 端客户稳定性更强,易凸显规模化优势。

速冻火锅料:群雄争霸,兼并拓业务

2013-2019 年,速冻火锅料市场基本维持 10%增速,2020 年由于疫情冲 击线下火锅餐饮,速冻火锅料市场规模随之下滑。从供需情况来看,自 2017 年起速冻火锅料产销量小幅下滑,供需情况基本维持稳定。

速冻火锅料市场集中度较低,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市场份额分 别为 9%、3%、1%,市场 CR3 不足 15%。由于各地存在饮食习惯差异,消费 者火锅配菜喜好不一,加上运输保存等问题,产地直销成为主流模式。

借助传统业务优势,安井食品加速向产业上下游兼并,拉开与海欣食品的 差距。安井在菜肴制品方面实行“自产 并购 供应链”策略,安井小厨自研自 产面向 B 端的预制菜品,新宏业和新柳伍专注面向小龙虾等水产领域的预制菜 制品,子公司冻品先生经营面向 C 端的预制菜品。

3、疫情趋缓后,如何把握餐饮供应链的发展机会?

3.1 餐饮集中度提升,供应链修复具备确定性

我们判断疫情虽打断餐饮运营节奏,但难改集中度提高的内在惯性。疫情 期间部分小厂出清,竞争格局持续改善,餐饮龙头市占率提升具备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2020 年我国连锁餐饮市场规模二阶导为 正(疫情影响除外),连锁门店数量迅速扩张,且在疫情期间趋势不改,平 均每个规模以上连锁企业拥有的门店数从 59 家上升至 74 家。

随着疫情后消费场景开放,需求呈复苏态势,供应链企业迎来大幅回弹机 会。以日本最大的预制菜企业神户物产为例,旗下控制多所商超、餐饮门 店和熟食店,2021 年 9 月底日本解除多地疫情紧急状态,10-12 月公司营 收净利出现超预期回弹,后续增速略低于疫情前水平。

借鉴日本的修复经验,我们认为餐饮市场修复水平与消费场景、消费意愿 相关度非常高。一旦放松疫情管控状态,全国人口流动性提升,在外就餐 频次随之增加,短期内餐饮供应链迅速修复。但从中期视角来看,整体增 速并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3.2 风起云涌,谁能抢占先机?

渠道多点开花,业绩攻守兼备

疫情期间,消费者健康饮食理念加深、居家烹饪兴趣提升,预制菜、冷冻 烘焙、复合调味品等上游细分行业迎来蓬勃发展期。在疫情反复的影响下,餐 饮业运行受阻,供应链餐饮渠道业绩波动较大,而零售渠道尤其是线上新零售 实现稳定扩张。虽然目前中国 B 端占比较高,预计在疫情后随大众居家烹饪能 力提升、烹饪兴趣增强,C 端占比将稳步提升。

我们更加看好 BC 并驾齐驱的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其抗风险能力更强。 2020 年受疫情冲击,餐饮供应链企业营收、净利增速出现分化。其中日辰股份、 千味央厨主要依赖大餐饮客户贡献收入,营收和净利增速均下滑至个位数(甚 至为负)。而立高食品、安井食品、味之香可以依赖 KA、商超、新零售等渠道 分担流量,受疫情影响较小,营收仍维持双位数增长。

强化大单品建设,积累规模化优势

餐饮供应链的本质是通过加深上游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帮助下 游餐饮企业转移重资产风险,提高运营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前期依靠大单品建 设,强化规模优势,提高客户粘性,抢占市场资源最为关键。而后期则可通过 差异化定价、丰富产品矩阵、新市场开发下沉等策略进一步扩张。目前,冷冻 烘焙、速冻食品、复合调味品赛道的龙头公司均具备热销单品,并实现较高的 营收占比。

一方面,由于我国餐饮供应链还处于起步阶段,直营渠道占比低,大部分 公司以经销渠道为主。对标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供应链企业的经销渠道下沉 空间充足。另一方面,消费升级背景下,差异化和高端化发展成为提升利润率的主流途径,餐饮供应链产品单价呈现逐年提升趋势。我们认为未来渠道下沉、 产品升级有助于释放量和价的空间。

3.3 从日本经验看未来成长机会

目前我国餐饮供应链覆盖的四个子板块均处于行业发展初期,享有低基数 红利,行业增速较快,市场竞争相对缓和,但究竟哪一类企业在未来能领先一 步?我们通过复盘日本相关行业发展历程,发现 2006 年-2021 年间各企业营收 增速放缓至小单位数(甚至为负)、但净利年复合增速均高于营收增速,展现出 较强的盈利防守性。其中预制菜企业,日冷食品和神户物产表现亮眼。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净利率水平逐年提升,其中复合调味品企业龟甲万净 利率水平最高,提升幅度最大。其次是味之素,此前专注于复合调味料,后布 局了速冻饺子、炒面等速冻产品。我们认为公司在行业成熟期,虽然规模难以 寻觅增量,但是仍可依靠利润驱动行至长远。 通过分析日冷、神户、味之素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利润水平可由产品附 加值、产品丰富度驱动。产品定位越高端,生产用料约复杂,定价附加红利越 明显。产品搭配组合越丰富,灵活度越高,新品红利越明显。而复合调味料和 预制菜通过食材和香料的组合调配促进 SKU 供给,同时依靠食材升级打造附加 值。

从预制菜代表企业来看,日冷食品、神户物产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逐年提升。 日冷食品加工比例从 39%提升至 43%,而肉禽类产品比重逐渐下降。神户物产 打通了农畜水产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条,建立了独自的物流体 系和低成本的零售体系,其商超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21 年高达 97.9%。且自 有品牌(PB 业务)实现全品类覆盖,促进商超业务毛利提升。

总结以上因素,站在当前时点看未来,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即产品丰富度 和产品附加值共同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空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菜系多元化、 口味多样化赋予预制菜和复合调味品更大发展空间,中式糕点的爆红也给予冷 冻烘焙更多思路,因此我国在产品丰富度方面对比日本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产品附加值方面,中国和日本随饮食结构不同产生差异,一般而言,肉蛋 类的生产成本更高,附加值空间更大。从各类食物的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居 民谷物食物消费量高于肉禽蛋鱼,而日本则相反。同时,我们发现饮食结构中 占比较低的品类更受欢迎。如在 2020 年日本冷冻调理食品中,前五名中主食 类(饺子、面条、米饭)占比非常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1》显示,从 2014 年到 2020 年, 我国居民人均摄入的主要食品配比日趋平衡,但蛋、奶等摄入不足问题依然突 出。预计我国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对于肉蛋类的诉求将更多。根据天猫热 门预制菜榜单显示,2021 年我国最受欢迎预制菜单品为小酥肉,且排名靠前的 单品均以牛肉、猪肉为主。结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式菜品未来仍以肉蛋白 为主线,相较日本供应链企业的附加值空间更大。

3.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立高食品

4 月冷冻烘焙个位数增长,5、6 月环比小幅改善,我们预计冷冻烘焙 Q210%-15%,整体收入增速预计个位数,利润端受成本压力 计提股权激励影响, 预计下滑 20-30%。产品方面, 今年产品主推冷冻西点,其次是酥饼类中式点 心。6 月杂粮包、冷冻慕斯类产品在华东地区上新,弥补部分疫情期间的损失。 渠道方面,持续推进西餐、烘焙连锁、商超、便利店等新渠道合作,预计 覆盖面提升可贡献增量。公司上半年需求、成本端压力较大,预计下半年均迎 来边际改善。我们看好公司所处的冷冻烘焙赛道,目前渗透率较低,渠道空白 填补空间大。公司作为龙头享有产品、渠道、规模等先入优势,并逐步拉开与 对手差距,成长势能充足。

千味央厨

预计 Q2 月度环比持续改善,小 B 增长 15%左右,大 B 端仍在修复中,其 中百胜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成本中棕榈油占比较大,预计前期 4-5 月锁定的 高成本逐步消化,下半年利润率提升 3-4 个点, Q2 利润增速和收入增速约 5- 10%。 受益于成本压力缓解 产品结构调整,预期下半年利润率有所好转。产品 方面,主推烘焙产品和预制菜品。渠道方面,主动进攻 C 端,布局社团、盒马 等新零售渠道。公司积极扩产有利于拉开与中小品牌差距,在激烈的竞争格局 中扩大优势。我们看好公司大单品持续量增的潜力,及高效的新品研发驱动力。

安井食品

4 月受疫情影响收入下滑,但 5-6 月环比持续改善,同比增速在 20%以上。 预计随着餐饮恢复,下游小 B 放量,Q2 收入增长 30-35%,主业增长约 15% 左右。成本方面,预计鱼糜、油脂、面粉价格下降,带来小幅毛利润提振空间。 费用方面,Q2 计提冻品收购费用 新宏业超额奖励约 3000W,我们预计报表端 利润增速慢于收入,主业利润增速在双位数以上。 公司致力于 B C 双渠道打造,三大品牌加速布局预制菜领域,同时在速冻 传统领域享有龙头优势,产能储备充足,营收增速稳定。我们认为公司中长期 业绩兼顾确定性和成长性。

天味食品

预计 Q2 收入增速 18%,净利润扭亏为盈(已公布业绩预增)。今年小龙虾 料销售额破亿,成为强势大单品。预计下半年随着餐饮回暖,火锅底料和酸菜 鱼料有望接力中式复调。渠道方面,公司今年主动扶持大商,聚焦优势资源, 填补 BC 类超市渠道空白,对经销商进行区块化管理。 我们认为公司所处的复合赛道处于导入期,且经过疫情反复阶段,目前市 场竞争格局向好,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去库存改革卓有成效,后续有望通过 大单品建设及渠道持续下沉,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颐海国际

第三方受益于疫情,预计 Q2 收入增幅 20%,关联方预计基本持平或略有 增加。目前库存 1-1.5 个月,较为良性。为巩固市场份额,公司年初对部分产 品降价 3-6 个点,预计下半年随需求恢复释放部分红利。成本方面,豆油、牛 油、包材均有锁价。产能方面,半成品产能预计 7、8 月投入,成品牛油需等 到明年年初,预计公司自主产能投放后,毛利释放 10 个点以上。 我们认为公司今年通过产品降价 自主产能建设集中释放压力。看好公司 明年轻装上阵,营收和净利带来的双重修复;以及自主产能投产后,公司持续 向工业 B 端渗透的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