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睡科技IPO「趣链科技ipo」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趣睡科技IPO「趣链科技ipo」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趣睡科技IPO「趣链科技ipo」,希望能帮助到您。
同样都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同样都是IPO上市,相比华米、石头科技等得偿所愿,成都趣睡科技有限公司的IPO道路却并不顺利。
据悉,自1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对趣睡科技注册阶段二次问询问题以来,趣睡科技至今仍尚未给出回复。考虑到证监会二次问询过后,有企业主动撤销IPO申请,有业内人士认为:证监会二次问询很多情况下其实就是劝退的意思。
尽管这种观点并无依据,但到底还是给趣睡科技的IPO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不禁让人好奇,趣睡科技到底差了啥?
够不够格?证监会问询直指问题所在
在二次问询中,证监会要求发行人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定位和描述是否真实、准确进行说明,并说明公司在小米平台销售、推广、返利等方面是否存在特殊待遇或优惠。对比分析公司在主要电商销售平台上的销售政策是否存在差异。此外,证监会还要求发行人需分析公司对小米是否存在依赖,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情况,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等问题。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证监会需要趣睡科技说明其与小米的种种关系不难理解,但令人疑惑的是,现在证监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定位产生了怀疑,多少就有点意思了。
根据趣睡科技招股说明书披露,其主营业务为易安装家具、家纺等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然而,实际上趣睡科技自己并不生产任何产品,公司所有产品均采取外包生产的方式;另外,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小米电商平台是其主要销售渠道。
趣睡科技这种委托其他品牌企业生产,自身只负责互联网销售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能算得上是一家专注于自有品牌家居产品的零售公司,为此而申请IPO,自然会招致外界质疑其进驻创业板的资格。
“慧根”难断 经营渠道乏善可陈
正因为证监会注意到趣睡科技与小米之间的依存关系,让也前者销售渠道的局限性得以彰显。
招股书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其在小米相关平台的收入分别为3.83亿元、4.17亿元和3.26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81%、75.56%和68.2%。
尽管趣睡科技在小米相关平台上的销售占比呈逐年下滑的态势,但下降的幅度十分有限,仍然并未改变小米系列平台作为其主要运营平台的现实。
而小米商城销售额的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趣睡科技业绩的下滑。根据招股书显示,趣睡科技2020年的收入4.79亿元,同比下降约7300万元。其中,来自小米商城销售收入较2019年减少约4505万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与小米公司关联交易的递减,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等支出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8-2019年公司期间费用率逐年提升,分别为9,051.91万元、10,458.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85%、18.94%;2020年为5,942.92万元,占比12.42%,然而将该年度产生的运杂费还原至销售费用,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陡增至19.53%。
显然,从数据上看,趣睡科技意欲脱离小米这个“金主爸爸”的过程显得极为挣扎,短期内的依赖性依然会存在。
名曰科技却少科技 融资意图令人生疑
打着科技公司旗号的趣睡科技也在其公司介绍中称,要以“科技立业”为愿景,在产品研发中融入科技创新元素,然而在研发投入方面,趣睡科技却看起来十分“吝啬”。
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到,2018年-2020年,趣睡科技的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分别为533.53万元、630.92万元和614.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1%、1.14%和1.28%。
如果参照科技企业普遍的研发费用,以趣睡科技如此低的研发费用占比来看,很难想象到会诞生高科技含量的东西。为了强调其科研能力,其招股书中还强调拥有126项实用型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但实际上,其所谓的专利与技术型发明专利含金量相去甚远,仅仅是停留在了防止仿冒的层面。
即便设计研发支出的可预见性已成定局,但趣睡科技依然在招股书中表示,将用拟募资额度中的1.927亿元投入家居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如此十倍于往年研发费用总和的募资额度,不得不令人心生怀疑。
身披科技企业的外衣,再借用轻资产快速上位的运营模式,像这种新品牌不仅大量出现在小米生态链中,同样在各行各业也有太多太多。潜心研发,精于渠道,逐渐做大做强,走上完全自主发展的途径固然尚可令市场包容,但妄图借小米的招牌,用贴牌代工方式快速钻资本市场的空子,乏科技概念可陈的趣睡科技显然还差了点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