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业没有内卷「坚持底线高危行业图片」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哪些行业没有内卷「坚持底线高危行业图片」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哪些行业没有内卷「坚持底线高危行业图片」,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年来,“内卷”成了常用词。内卷的发生,根源在于没有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没有扩大实质上的发展空间,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需求下,盲目追求精细化管理,从而造成了无谓的内耗,致使竞争加剧、效率低下。
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内卷现象,电商运营也是如此。竞争的白热化和当下特殊的市场,导致内卷愈演愈烈!
内卷下的行业市场
老杜团队最近经历了一次“被内卷”的事情。这件事看似“普通”,但实际很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老杜在这里跟大家展开聊聊:
前几天突然有个之前见过的客户主动联系我,要主动把线上运营整包给我们,开始合作
并且类似
“你们还是很不错的”
“上次就感觉你们很专业”
等等恭维之词也没少讲,放下我暗自窃喜不说,我们的业务人员也在我的安排下和客户见面确定合作关系,不料客户全程没有鸟我们业务一眼,一直盯着其他运营团队的运营产品看个不停,结果可想而知,很不愉快。
业务反馈过情况之后,我自然心有不甘(做运营是运营,业绩也得抓),主动联系了客户,这才知道其他团队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竟然承诺保证给客户三个月之内上50条精选评价,并且将评分做到4.8以上,最离谱的是他们居然把这一切要写进合同里(PS:大众点评的精选评价我们通过数据算法逆推之后三个月最多最多可以上9-11条精选评价,再多一定会被平台警告,有封店的风险)!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明白其中逻辑,形象的例子来一个,类似于你投资开一个实体店铺,有人敢签合同保证一年之内你一定盈利一样!
一句话,见怪不怪。但我不太敢相信真的有人敢把这种只能停留在销售人员口中的过度承诺写在合同里面。
平静一下,借此事件和电商运营行业的内卷解析我认为的两点原因:
1.白热化的竞争:
自从这件事情发生,我查阅了很多数据,得到一下数据的佐证,首先下图是最近十年国内注册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
其次下图为近十年国内互联网注册网民和互联网普及率:
之后是近八年互联网广告投放的增长量和总量的变化趋势:
由上面三图分析可以分析: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可以和运营商有强正相关的关系,故可以推算市场对于运营商,尤其是代理运营商的需求量虽然逐年递增,但增长趋势从17年开始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
但随着4G和5G网络的普及,国内近年来网民增长数量也可以代指互联网电商需求量正在趋于饱和,增幅从最高的5.9%降至1.2%,可以理解为网民增长代表的线上消费增长趋势是在逐年下降并且日趋饱和。
互联网型企业虽然增长趋势出现下降,但仍旧在20年至21年翻三倍的增长,可以说是“形势喜人”!那么好,简单一句话:我们互联网企业在竞争存量市场,而增量市场可以说被压缩到几乎为零。
再奉上一句大实话:有一家互联网型公司活下来,代表至少有两家高度相同的互联网型公司关门。
2.特殊的市场行情:
首当其冲的是疫情下的大环境的确对民营企业有很大冲击,拿我们团队举例,截止到22年8月底的团队纯利润仅为21年最好月份的1.5倍,相当惨淡。
有很多老板私下聊到这个问题,或是问到我“你感觉现在什么算成功”的时候,我都会毫不思索的回答道: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成功的。
其次行业想建立壁垒非常难,想打破行业内部的上限更是难上加难!下面一幅图来展示我们21年做的一个本地儿童摄影机构的案例:
显而易见,从0到1的3,4,5月相对于商家的增长是非常显著的(因篇幅的问题,附上合作之前的三个重点数据:意向客户数21,推广通费用6000 ,获客成本285 /人),但从第二个季度之后,也就是从1至2的过程提升是比较缓慢的,并且逐渐接近该商家本地服务的影响上界,整体提升量仅为30%-40%,对于运营团队更多的是稳中求进,但对于商家而言则更希望更进一步,最终导致商家与运营团队之间的效果和预期差距增大,内耗增加,这样下去要么商家找其他团队或者自运营尝试突破瓶颈,要么考虑其他无效平台解除现有合作,无论是哪一种都会直接导致运营团队的付出和持续价值瞬间消失,风险性极大!
再加上电商运营对于平台机制的依赖性所导致的蝴蝶效应,每次底层规则发生改变,运营都会像研究新项目一样从头攻克难题,这里面还不包含各种套着广告法的外皮的职业举报团队~好,简单一句话概括:在当前特殊市场情况下,运营团队活下去很艰难,难免催生过度内卷的行为。
关于内卷的个人观点
关于内卷的问题以及基于本次我们电商运营行业内卷的行为,老杜个人的观点如下:
01
内卷越来越严重并非是我们能左右的,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竞争,都不可避免,那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找到细分市场的突破口,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新的机会!
02
内卷要有底线,若真的因为饥不择食违反法律,非常不可取,这不是竞争和内卷的问题,这是直接关系到法律层面的严肃问题!
03
老杜秉承着如果我有一天能吃饱,我就要有尊严的活着,我要站着挣钱,一定不会跪着挣钱!假设我在该事件中做出价格优惠或者其他政策的时候,那我也就加入了内卷大军,抱歉我不会,也许是出于对自身能力和产品的自信吧,不过关于商家那边我还是觉得无论是试错成本还是试错周期都是亏本的,不过该说的我都说了,就让往事随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