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力农产品「电商卖农产品」

互联网 2023-07-19 12:05:49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助力农产品「电商卖农产品」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助力农产品「电商卖农产品」,希望能帮助到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舟山80后小伙宋应星(@阿宋来了)把直播间搬到海上,通过抖音电商售卖家乡海鲜。 资料图

福建90后二胎妈妈小辰(@心农园)曾通过抖音电商卖光全村柚子。 资料图

陕西哈工大毕业程序员雷计(@果江南)返乡种水果,抖音带货月售200万斤猕猴桃。 资料图

“富域计划”。 资料图

@阿宋来了:“我把直播间搬到海上,只为把最新鲜的海鲜带给你。”

天南海北的段子,各地奇特的景观,经常刷抖音的宋应星冒出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想法——回家,把家乡舟山的海产品推广出去。

“我们舟山有那么好的海鲜,齐全的供应链条,我要把它推广出去。”宋应星回到舟山老家后即刻利用短视频大干一场。

他想起从小到大,每次妈妈做饭都能将海鲜做得风味独特。于是,宋应星走访当地,学习各种海鲜烹饪技艺,开始以“@阿宋来了”为名制作发布自己的短视频作品。

激发人食欲的海鲜,不断被更多人发现。网友们纷纷在他的视频底下留言,询问哪里可以买到优质可靠的海鲜货源。宋应星灵光一闪,何不把自己家的货源推给网友呢?

这是他第一次有了直播带货的想法。

尽管从小跟水产品打交道,但宋应星从未真正了解过海鲜从捕捞到运输的过程。那些渔民的辛苦劳作深深打动了他。

他决定做一件其他海鲜领域主播没有做过的事——到海上去。

出海直播渔民捕捞海鲜的全过程,可以让粉丝直观地感受到水产品的源头,“第一是好奇,很多人一辈子没见过怎么捕捞海鲜,透过我的镜头可以零距离接触到。第二,我这样的全流程直播,也能增加粉丝的信任度。”

宋应星说,船上的渔民大多50岁开外,有着极丰富的捕捞经验。每个平静的夜晚,他们准备好大量鱼饵,伺机而动。宋应星则架着手机,把这些场面带到他的直播间里。

捕鱼讲究天时地利。出海时间久了,宋应星已掌握捕捞带鱼的规律。月圆的夜晚,吸引来的带鱼数量较之平时少。而没有月亮的夜晚,打开船上的大灯,带鱼则会成群聚拢过来。

渔民用的钓竿有3个鱼钩,运气好的话,一个杆子甩下去,就能同时打捞上三条。每到这时,都是宋应星在直播间宣布战果的时刻,粉丝们也跟着欢呼。

这也是他直播间里下单最多最快的时间段。曾有一次,“@阿宋来了”直播间约有8000多个粉丝,2个小时内,下单量被刷到了限额。

那段时间,他在海鲜直播领域排七八名,后来为了提升名次,他将镜头频繁地对准大海和刚刚捕捞到船上的活带鱼,甚至连打包装袋的过程都展示进了直播间。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第一。”这是宋应星一贯的信条。也正是这样的决心,他得以成为抖音电商平台海鲜领域排名靠前的优质主播。

“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退货换货。”此外,宋应星坦言,他的海鲜是一手货源,没有经过其他人之手,不会有任何的差价,而直接打捞自东海的海鲜,则保证其新鲜营养。这也是他的海鲜物美价廉的原因。

作为舟山海鲜直播带货“第一人”,宋应星渐渐红了起来,他日益为家乡农户和渔民起到了表率作用,鼓舞了更多人加入到这一行业。

宋应星在家乡逐渐被人看到,甚至被当作舟山的达人代表。出于对他产品和人品的认可,不少粉丝走近他,跟他成为了朋友。

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住宁波。宋应星说,每个月老人家都会亲自开车过来,买他的海鲜,他们会利用这个时间一起吃顿饭。

也有其他远方的粉丝不定期找过来,但凡有空,宋应星总会陪他们吃吃饭,聊聊天。“现在大概有十来个粉丝,都成了我很好的朋友。”宋应星笑着说。

作为舟山当地优质电商创作者,宋应星得到了抖音平台“富域计划”的推介,由此他得以通过优质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将新鲜的舟山水产品卖向全国,为家乡的经济振兴出一份力。

宋应星也在以自己的名气化解当地村民的燃眉之急。

2021年6月20日,他与另一位主播搭档,在两小时的直播中卖出了1550斤杨梅,解决了果农因连日雨天致使杨梅滞销的问题。

如今,宋应星在海鲜领域的直播带货已将舟山推到全国网民面前。随着订单量的走高,原先的人马已不足以应对繁多的工作,阿宋开始招募团队。而在招募海鲜打包人员上,他则尽量选择当地的村民,“这样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帮助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

@心农园:“用心做农产品,喜欢大家夸我们家乡柚子甜。”

90后二胎妈妈小辰,六年前还在县里任幼儿园老师,六年后她依靠抖音电商带货,卖光了全村种植的蜜柚,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小辰的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公婆身有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怀上二胎后,小辰很快辞职创业。

创业之路从小辰老家——福建漳州平和县盛产的柚子开始。这里是“世界柚乡”,盛产平和蜜柚。在清朝时平和蜜柚是贡品,心红、果大、无核,是医学界公认的极具食疗效益的水果。平和县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蜜柚。

产量有了,品质有了,小辰瞄准这一机会,开始在朋友圈里带货。一开始买的人不多,只是一箱两箱的零售。但小辰十分认真,一单一单小心处理,耐心细致地与每位买家沟通。22岁的她,有时也不确定创业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但慢慢地,因为柚子好、人也实在,小辰的客户越来越多。

2019年,小辰开通了抖音账号,开始拍视频,卖柚子。“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在小辰看来,抖音就是风口。在抖音上,她的账号叫“@心农园”,意为“用心做农产品、做果园。”

小辰的生意在抖音上传播很快,曾经一个月就卖出6万单,甚至做到了柚子电商的第一名。

依靠抖音强大的带货能力,小辰的柚子越卖越多,而小辰自己对诚信的坚守,更让她的电商之路越走越宽。她举了例子——去年接待了一个客户,第一笔交易就要了9000单百香果。这本是个大好事。没想到,刚接了单,就赶上下雨天。一下雨,百香果的价格就涨起来了,小辰1天1单要亏6元,3天雨,就要亏十几万元。有人劝小辰,可以拿中果充当大果,这样交货就不会亏钱了。但她一口拒绝:做生意,还是诚信最重要,干这样的事,就算这单不亏,以后也迟早要吃亏。后来,客户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件事,认定小辰靠谱,一周后,就又向她追加了3万单。

曾经有人建议她,把不同品质的蜜柚掺在平和蜜柚里一起卖,这样会挣得更多。但她一次次地反驳:只要有一个客户收到的品质有问题,大家就会觉得她卖的柚子不正宗。干嘛要为了这点眼前的小利,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呢?

如今,小辰已经在县里开了一家公司,有100多位员工。全村的柚子,基本都被她卖光了。

小辰的电商生意不只帮助家人改变了命运,还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原先辛苦奔波打零工,收入却不稳定的村里人,现在很多都进了小辰的公司,不但可以在自己家门口工作,收入也多了。

以前村里的女人们不敢上镜,抖音就只有小辰一个人拍。为了获得最好的光线,小辰常常在夏天顶着烈日,在果园里拍柚子,有一次热得中了暑,倒在了果园里。还有一次直播,抖音上的买家很热情,爆了单,可是没人帮她,她一个人播到凌晨3点,导致说不出话来,甚至要做声带手术。

今年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抖音电商推出的富域计划,开展了“富域丰收季”活动。很多农业创业者都参加了这个活动,通过抖音电商,让家乡特产走向全国。小辰和她的“心农园”加入之后销量也很可观。

在小辰公司上班的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新生活,每一天都干劲十足。小辰看着身边的人因为她而变得越来越好,深感骄傲。

事实上,像小辰这样的农民电商创业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多。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随着政策的指引和新技术手段的融入,电商在支持农民创业增收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果江南:“猕猴桃总是放不软?理科男告诉你水果的正确打开方式。”

“双一流”大学的高材生放弃高薪工作回老家务农,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个问题,由雷计来回答你。

雷计是陕西大荔人,1979年出生,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的是软件工程。毕业后,他在北京当了一名程序员,拿着十几万元年薪。但很快,他就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意思”。几年后,雷计辞职回了陕西老家,准备帮父母种水果、卖水果,做农业。

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对于雷计来说,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刚辞职返乡时,父母非常不理解,觉得他在乱来。但他认为不管在哪里,只要用心,只要热爱,都可以做得很好。

就这样,雷计开始了从一个IT男到“果农”的转变。那时候,家乡的水果主要以客商上门收购为销路,而“有文化、见过世面”的雷计更擅长与客商们打交道,自家水果总是很快就销售一空。后来,雷计拉着亲戚扩大种植范围、增加种植品类,学着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但一直反响平平。直到2020年八九月份,他开始用账号“@果江南”在抖音上尝试带货。

工科毕业,没有才艺,不善言辞,不会任何拍摄技巧。雷计坦言,一开始拍抖音只是“拍着玩玩”,没抱太大信心。他的抖音短视频都是“干货”,比如教网友催熟猕猴桃、挑选更好吃的苹果,告诉大家陕西水果的“正确打开方式”。也许是这份“理工男”的严谨和质朴吸引了网友,一年间,他在抖音收获粉丝140多万,现在每天都能成交几万单水果。

在雷计看来,抖音能把优质的农产品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而且它的传播是爆炸式的,只要货足够好,就会有人关注。“我们只做优质的好果。”雷计表示,消费者在网上买水果就是要吃上比超市更新鲜、更便宜、更优质的水果,但如果一味做便宜货会陷入恶性循环,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保证品质,雷计经常用按高于市场收购价来收果农的水果。一方面,能保证果子质量好、口感好;另一方面,也会鼓励农民种植更好的果子,卖更好的价格。

面对消费者,雷计则将直播间价格设置在市场价以下,“好吃不贵”是他努力的方向。也是这样的态度和品质,今年9月,在抖音电商“富域丰收季”的扶持下,他的抖音小店销售出200多万斤猕猴桃,还带动了当地果农就业、增收。

本版稿件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缪翼采写

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