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快递这个行业「快递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了解快递这个行业「快递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了解快递这个行业「快递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希望能帮助到您。
(报告出品方/作者:首创证券,张功)
1 快递行业茁壮成长,迈入成熟发展时期1.1 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行业稳步复苏
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支撑经济稳定恢复。2021 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 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 335.2 万亿元,是“十 三五”初期的 1.5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9.2%,两年年均增长 6.2%。
实体经济是物流需求复苏的主要支撑。社会物流总额与 GDP 对比来看,与疫情前 的 2018、2019 年不同,2020 年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持续高于 GDP 增长,物流需求系 数持续提升,显示在疫情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出口、消费等实物物流恢复 保持良好势头。
物流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2021 年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 53.4%,较 2020 年提高 1.7%。物流企业业务量及订单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水平,且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景气指数平均为 53%,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回升至 55.9%的高 点,下半年指数出现一定波动,三季度回落至 51.3%,四季度缓中趋稳回升到 53.2%, 物流业韧性提升,实现良好开局。
我国物流呈现坚实复苏态势。2021 年,实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拉动物流需求快 速增长,物流供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提质 增效降本,物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1.2 快递行业迈入“千亿时代”
中国快递行业近年来增速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速。我国快递业的迅速发展,推 动我国邮政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快递逐渐取代传统邮政包裹成为人们寄递物 品的主要方式之一,改变了邮政行业过去服务“马马虎虎”,速度“慢慢腾腾”,价钱 “没得商量”的旧模式。在快递业的带动下,邮政业开始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 使行业服务质量整体向“又快又好”转变,由此推动了邮政业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21 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 1000 亿件,业务收入约 10332.3 亿元。由于国家政 策的大力扶持,快递行业迎来了发展新纪元。近年来我 国快递业发展迅猛,2021 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1083 亿件,同比增长 29.9%;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0332.3 亿元,同比增长 17.5%。
2010-2021 年,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总量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2020 年全年全国快 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833.58 亿件,同比增长 31.2%;收入累计完成 8795.4 亿元, 同比增长 17.3%,增速较往年有较大提升,主要是疫情爆发导致线上消费需求旺盛。 2021 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 1083.0 亿件,同比增长 29.9%;收入累计 完成 10332.3 亿元,同比增长 17.5%,延续了 2020 年的高增速,主要是居民线上消费 习惯的养成。
产品结构仍以异地为主。2021 年,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 141.1 亿件,同比增长 16.0%;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 920.8 亿件,同比增长 32.8%;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 成 21.0 亿件,同比增长 14.6%。同城、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 业务量的 13%、85%和 2%;与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下降 1.6%,异地快 递业务量的比重上升 1.8%,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的比重下降 0.2%。
区域结构仍以东部地区为主。2021 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 78.1%、14.6%和 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 78.2%、12.9%和 8.9%。与去年同期相比, 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 1.3%,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 1.4%;中部地区快递业务 量比重上升 1.3%,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 1%;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基本持平,快 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 0.4%。
企业结构仍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快递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19 年,我 国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量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 10.8%、88.8%、 0.4%,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 9.8%、85.3%、 4.9%;2020 年,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量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 10%、 89.8%、0.2%,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业务收入占全部快递与包裹市场比重分别为 8.7%、 86%、5.3%,国有企业业务量、业务收入进一步萎缩。
中国快递行业在邮政业占比逐年攀升。2010-2021 年,快递行业占邮政业收入比 重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21 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占邮政业总收入的 81.73%,较 2020 年提高 2.05%。
新玩家闯入分羹市场,但不影响集中度保持高位。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快递服 务品牌集中度指数 CR8 来看,2013-2016 年市场集中度呈现下降趋势,从 2017 年开始 市场集中度逐年提高。2013-2017 年快递市场高速发展,市场不断涌现出新进入者,导 致市场集中度下降,到 2017 年由于市场增速大幅放缓,行业发展进入整合期,部分中 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导致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到 2020 年 2 月快递行业 CR8 高达 86.4%。但极兔速递 2020 年 3 月在大陆以低价战略起网抢夺市场,导致市场集中度一 度下滑。截止至 2021 年中国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 CR8 为 84.90%。
1.3 快递行业发展与电商深度绑定
线上购物人群不断增加,手机购物用户为绝对主体。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 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82 亿,较 2020 年 3 月增长 7215 万,占网民整体的 79.1%;手机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81 亿,较 2020 年 3 月增长 7309 万,占手机网民 80.1%。
移动购物 APP 偏好位列前二。从 APP 用户人均日使用时长来看,随着各领域不断 进行线上化发展,人们的用户使用不断提升,但用户的线上时间依然集中于社交、娱 乐、资讯行业,对其他 TOP 行业服务属于高需求低用时。
综合电商 APP 用户体量庞大。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社 交、电商等领域 APP 在行业渗透率均超九成;流量方面,移动购物行业整体流量保持 稳定上扬,细类行业中综合电商行业对整体的增量贡献更多综合电商对移动购物行业 整体的增量贡献率超过 100%,意味着综合电商从其它电商细分行业获得流量。
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上升。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中国移动电子商务 用户消费习惯逐渐形成,传统电商巨头纷纷布局移动电商,众多新型移动电商购物平 台不断涌现。移动端一直作为电商平台发展重要渠道,随着近年直播电商市场爆发, 移动电商交易规模继续升级。
电子商务带动中国快递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据估计, 快递业务量中有 80%服务于电子商务。电商的快速崛起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快递业的及时跟进和发展,又将成就电商更快速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疫 情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轨迹,催生“宅经济”,加速了线下购物向线上网购的转化,电 商渗透率不断提高,2020 年末电商渗透率已达 25%。快递业凭借支撑线上服务的巨大 优势,将保持增长态势。
1.4 快递行业不断演化,寡头竞争格局初定
快递行业从上世纪 90 年代发展至今,快递行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牙 牙学语阶段、平台红利阶段、出清加速阶段和强监管、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处于平 台红利阶段时,企业可通过粗犷经营享受行业高增长及高盈利红利,但随着头部企业 借助资本扩大自身规模及成本优势,行业落后者逐渐被市场淘汰,集中度上升。展望 未来,新冠疫情冲击对行业业务量造成一定影响,但疫情同样加速线上渗透率提升, 行业业务量增速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态势。但目前行业格局未稳,各家企业市占率尚 未拉开明显差距,区域竞争仍然胶着,叠加疫情下顺丰、京东等企业大力度进军电商 快递市场,头部竞争分化将继续进行,未来竞争点主要在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上。
1.4.1 20 世纪 90 年代-2005 年:牙牙学语阶段
中国现代快递服务,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是通过邮政以特快专递的形式来提供 的,这与世界各国现代快递的发展路径基本一致,在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其他性 质的快递经营主体才开始涌现。80 年代中后期,UPS、FedEx 和 DHL 先后和中国对外贸 易运输集团在华合资成立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开始经营在华国际快递业务。中国正式 加入 WTO 后,2005 年起 UPS、FedEx 相继成立独资公司经营在华业务,2007 年 TNT 通 过全资收购中国公司开始经营在华业务。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民营快递得到蓬勃发展,1993 年申通和顺丰、 1994 年宅急送、1999 年韵达、2000 年圆通等快递企业相继成立。中国民营快递企业从 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崛起,以商务文件、小包裹为传递内容,以较低 廉的资费,采取“门到门、桌到桌”的服务方式,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寄递服务。 通过提供这种与邮政特快专递差异化的服务,民营快递企业迅速站稳了脚跟,国内快 递市场也由邮政特快专递“一枝独秀”局面逐步过渡到众多快递企业“百花齐放”的 时代。
1.4.2 2005-2019 年:平台红利阶段
高增速及高盈利吸引众多参与者入局。2005 年圆通速递成为国内第一家与淘宝网 合作的快递企业,随后各家快递企业纷纷与电商开展合作。受益于电商的高速发展, 国内快递业务量迅猛增长。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在该阶段,粗放的经营及管理模式亦 可取得较高的利润,具备规模优势及先发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拼多多进入零售电商行业,为电商快递提高新增量。2015 年成立的拼多多作为 下沉市场电商平台代表,在 2019 年拼多多电商件量已经达到中国快递总量的 20%,成为 电商快递的重要来源。
1.4.3 2019-2021 年:出清加速阶段
快递行业平均单价逐年下降。2010-2021 年我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呈现逐年下降 的趋势,从 2010 年的 24.57 元/件下降至 2021 年的 9.7 元/件。2020 年初,全国快递 业务量受到国内疫情影响较大,快递龙头公司均希望抢更多的量来弥补年初的亏空, 中通首先发起激烈的价格战,以期加速竞争格局分化,另外,2020 年 3 月,极兔速递 加入中国快递市场,采取了激进的低价抢量策略,加速市场低价竞争。
行业整体量收增幅不匹配。2020 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增长率较 2019 年上 升 5.9%,但业务收入增长率较 2019 年下降 6.9 %,量收增速差出现大幅增长,2020 年高达 13.9%。一方面随着下沉市场的不断拓展,快递业务发生结构性调整,价格敏感 度高的业务比重越来越大,冲减了因业务量增加而带来的收入增量。另一方面 2020 年 各快递企业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收入增量,导致量收增幅不匹配。
2017-2019 年,快递行业处于换挡降速阶段,全社会网购渗透率提升幅度有限, 存量市场的激烈价格战导致二三线快递企业加速离场。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该阶段,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分别为 28%、26.6%、25.3%。与 2017 年之前相比,整体行业 增速下降约 20-30%。2019 年的激烈价格战侵蚀行业利润,尾部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等局 面。
在成本控制及业务规模上,尾部快递企业与头部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规模效 应明显的物流行业里,业务规模与单票成本成反比,头部企业的低成本有利于进一步 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良性循环。在二线企业基本出清后,一线快递公司未来主要依靠 成本和服务质量的优势扩大规模效应,或者通过重组、并购实现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最终向寡头垄断迈进。
2020 年,快递企业之间竞争分化持续加剧,快递市场在存量竞争基础上,继续 拓展下沉市场、流量市场等增量市场,龙头快递企业价值愈发明显。新进入者相继起 网,以“低价换市场”策略冲击现有快递市场格局。行业需求增速趋向稳定,逐步由 增量竞争走向增量、存量并存竞争,各快递企业通过价格战及自身优势扩充市场份额, 市场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
头部企业竞争持续加剧。当前头部快递企业产能储备充足,行业需求增速趋向稳 定,逐步由增量竞争走向增量、存量并存竞争,各快递企业通过价格战及自身优势扩 充市场份额,整个市场需求逐渐向龙头快递企业集中。顺丰在疫情中发挥直营网络优势,依托时效实现业务量快速增长;通达系快递依托价格战使件量增速出现分化,韵 达、中通、圆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整体看,顺丰在业务收入及增速上远超其他 企业,中通、韵达、圆通在市场占有率及业务量上巩固领先地位。
1.4.4 2021 年至今:强监管、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1 年,对快递行业来说是重要拐点的一年。低价恶性竞争导致的快递末端网 点生存困难,快递员合法权益受到影响,服务品质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引发政府层 面的高度关注。2021 年 4 月 6 日,义乌邮政管理局下发针对快递企业的警示函,明确 指出部分企业“低价倾销”并要求整改,到 4 月 9 日由于企业整改未达要求,义乌邮 政管理局责令百世、极兔速递部分分拨中心停业整顿。在迈入“千亿件时代”的同时, 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在监管机构不断出台监管政策的干预下有所消退,未来快递行 业再次出现无序竞争、低价抢量的发生概率较低,行业的竞争重点将逐渐由价格转向 服务体验,并购整合、融资上市的大戏不断上演,行业竞争格局将深度重构。
极兔并购百世以求补齐短板、迎头赶上。由于头部的竞争已经打到了资产效率层 面,极兔速递要想迎头赶上,资本投入尚在其外,最重要的是要赶时间差。而作为快 递市场的头部玩家,百世快递有着订单规模、转运中心 自动化设备 末端网点等基础 设施、持续迭代的信息系统等,并购百世快递便是花钱赶时间。此次并购事件对极兔 速递而言,是快速补齐中国快递市场原有网络、基建、技术、人才、运营等短板好机 会。
并购整合后,极兔有望切入淘系电商。由于“通达系”的抵制,极兔速递始终无 法切入淘系电商,其 90%以上单量来自于拼多多。此次并购完成,给予极兔切入淘系电 商的机会。我们预测双方合并整合完成后的日订单规模在 4500 万票,占市场份额的 14%,极兔速递成功挤入快递市场的第一梯队,自此中国快递行业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改 变。
激烈竞争下头部企业有望依托已建立优势形成寡头格局。后疫情时代下,业务整 体逐步向头部集中,行业集中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未来市场上的存活企业可能仅 会有 3-4 家,瓜分被淘汰企业所释放的市场份额。顺丰等头部企业有望依托已建立的 护城河和不断提升的品牌效应、经营管理模式、差异化服务如航空网络等优势,在未 来三至五年维持市场寡头地位的确定性非常高。
中国快递行业仍将保持较高速增长。2021 年,在疫情期间的居家倡议及无接触经济的催化下,线上购物方式在消费者之间的渗透率仍在不断攀升,对快递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持续的推动力,与此同时,快递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趋于成熟。
2 快递龙头财务对比分析2.1 偿债能力分析
行业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整体下滑,中通快递高于同业。快递行业流动比率、速 动比率自 2018 年开始整体逐年下滑。2021 年,中通快递分别以 1.44、1.43 居于行业 首位,相较于 2020 年的 2.39、2.38 出现较大下滑,主要是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下降 严重而应付款项、短期借款增额较大所致;2021 年,申通快递分别以 0.85、0.85 居于 行业末位,主要是货币资金、应收款项下降严重而短期借款同比增长 55.04%至 36.72 亿元所致。
行业资产负债率整体上扬,申通快递高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资产负债率整体 增加。2021 年,中通快递以 22.06%居于行业首位,相较于 2020 年的 17.07%同比增长 29.23%,主要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长期投资、长期应收款减少和银行借 款、应付款项增加所致。2021 年,申通快递以 58.03%居于行业末位,相较于 2020 年 的 33.52%同比增加 44.57%,主要是商誉减值、货币资金减少所致。
2.2 营运能力分析
行业存货周转率稳步上升,圆通快递高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存货周转率整体 呈上升趋势。2021 年,圆通速递以 666.93 居于行业首位,相较于 2020 年的 563.84 同 比上升 18.28%,主要是存货、营业收入涨幅较大所致;2021 年,顺丰控股以 143.30 居于行业末位,主要是存货囤积所致。
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为平稳,韵达股份高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存货周转率 整体呈平稳态势。2021 年,韵达股份以 38.22 居于行业首位,主要是严格的赊销制度 所致;2021 年,顺丰控股以 8.67 居于行业末位,主要是企业客户占比较大所致。
行业总资产周转率较为平稳,圆通速递高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整体呈平稳态势。中通快递近年长期居于行业末位,主要是大量投资自有车辆、自动 化设备和土地及转运中心所致。
2.3 盈利能力分析
行业毛利率、净利率持续下降,中通快递高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由于价格战 原因导致毛利率、净利率持续下滑。2021 年,中通快递分别以 21.67%、15.46%居于行 业首位,主要是“同建共享”机制、规模效应和中转环节自营比例大所致;2021 年, 申通快递分别以 5.22%、1.43%居于行业末位,主要是加速转运中心直营化、控费能力 相对不足所致。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申通快递近两年远低于同业。近几年快递行业由于 价格战原因导致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申通快递下滑严重主要原因是:(1)单票收 入下降明显,成本管控能力相对不足;(2)转运中心直营化转型;(3)融资使得财务 费用上升。
2.4 现金流量分析
中通快递现金流量状况优于同业,申通快递净利润状况较差。中通快递表现优异 主要是核心资产投入带来规模效应、精细化运营所致;申通快递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比值近两年产生异样主要是净利润出现较大下滑,甚至在 2021 年 同比下降 1959.54%至-9.43 亿元。
3 疫情转折 政策监管筑牢行业 ß3.1 疫情好转疏通快递网络堵塞
2022 年 4 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整体呈持续波动下降态势,疫情扩散蔓延态势 有望得到遏制。2022 年 4 月 30 日到 5 月 5 日,全国日均新增报告感染者较高峰期下降 80%。其中,上海市疫情近期每日新增感染者数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吉 林省疫情仍处于扫尾阶段,隔离点和封控区以外的风险已经基本控制;北京市疫情通 过区域核酸筛查和密接排查管控,扩散风险已有所降低;
我国邮政快递行业运行呈现逐步恢复态势,日揽收量投递量均超去年同期水平。 自 2022 年 4 月 10 日起,国家邮政局启动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工作。江苏、山东、河 北、福建、浙江等地的揽收量和投递量均有明显上涨。全国停运分拨中心和邮件快件 积压数均大幅度下降,各地累计办理邮政快递车辆通行证已超 15.3 万张。
参考 2020 年疫情经验,快递件将有大幅反弹。2020 年年初,我国快递交易量大 幅下降,3 月份开始,随着部分企业开始有序复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我 国快递交易量也逐渐回升。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直播带货快速兴起,电 商扶贫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新增因素驱动快递行业快速复苏,快递行业呈现较好的成 长性。我们预计 2022 年疫情得到控制后,快递业务量较去年同比增速将达 20%-30%。
3.2 政策发布扭转价格下跌趋势
政府大密度发布政策,引导行业走出“价格战”。2020 年初,全国快递业务量受 到国内疫情影响较大,快递龙头公司均希望抢更多的量来弥补年初的亏空,中通首先 发起激烈的价格战,以期加速竞争格局分化,另外,以极兔速递为代表的新快递企业 加入竞争,采取了激进的低价抢量策略,加速市场低价竞争。自 2021 年开始,各级管 理机构不断制定政策,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损害快递企业利益,强化保障快递员合法权 益。
快递行业单一价格战模式已经结束,快递价格会逐步进入上升通道。2021 年 8 月末,多家快递公司宣布上涨末端派费,每票 0.1 元,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做好快递 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具体部署,快递行业单票价格开始回升。义乌地区快递价格在 2021 年涨幅最大,导致义乌快递价格在 2022 年 4 月以前普遍在 2 元以上,比潮汕以及广东 其他地区高出 0.2 和 0.3 元左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 重资产投入 成本管控 综合服务能力赚取α4.1 重资产投入扩充产能,寻求规模经济
龙头快递企业登陆二级市场,借助资本力量扩大优势。2016 年底,国内快递企 业掀起上市潮,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以及百世集团 等头部企业纷纷上市募集资金强化自身竞争能力,行业逐渐由粗放式的运营管理转向 精细化、规模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入项目来看,主要集中在 扩建产能、升级设备、储备土地,用于加速自身产能端和效率端的提升。
主要快递企业基建投入已日臻完善,未来将收窄。从行业主要企业资本开支规模 来看,2021 年顺丰以 191.96 亿元位居行业第一,其次是中通的 93.28 亿元、韵达的 82.45 亿元;从投资增速来看,行业主要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其中,顺丰 同比增长 56.48%,中通同比增长 1.30%,韵达同比增长 37.33%,圆通同比增长 6.64%, 申通同比增长 19.80%。现有产能足够满足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求,接下来主要是维护性资本开支,预计未来资本开支收窄。
企业投资均以重资产投入为主。从资本开支最大的顺丰控股来看,2020 年,顺丰 对分拣中心的建设投资达到 79.09 亿元,占到全年企业资本开支总额的 41.20%,其次 是飞机相关投资 26.97 亿元,占比 14.05%。从中通的资本开支情况来看,2021 年,中 通快递的资本开支主要包括厂房、设备、车辆和土地四大部分。
扩充产能、降价抢量,寻求规模效应。整体来看,在快递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新进 入者搅局的情况下,头部快递企业选择重资产持续投入的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对分 拣中心、车辆、土地、信息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转运中心容量和操作效率, 降低长期经营成本;通过在核心资产构建、物业自持等资源投入带来的规模效应,以 及对快递业务操作转运流程的优化,和支线协同的优化,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网络 成本,进而占据成本优势,争夺市场份额。
4.2 价格战背后是成本战
重资产驱动,打造成本模型。从中通的增长逻辑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快递玩家的 竞争切面:在“产品同质化-适当价格战-扩大业务量-单票成本下降”的逻辑下,构建 重资产与重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壁垒。
企业长期增长及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成本能力。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为保持具竞争力的价格并提高单票利润,就必须 继续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中通的成本管控能力是同业佼佼者。成本管理能力是重资产投入之后出现的显性 结果,而对于这些重资产的管理与运营的能力的体系化,或许才是中通快递能持续掀 起价格战,并且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原因。以运输成本为例,除了 车辆重资产的投入之外,中通快递在线路拉直、路由规划、车型转换等运营层面的沉 淀,有效提升车辆资产的利用效率;在管理层面,中通快递不断细化管理颗粒度,例 如在车辆轮胎中嵌入 RFID,使得公司有数据可以评估实时运营状况(车速、油耗之间 的关系)以及估计正常的磨损,以更好地管理移动资产;在技术层面,大数据预测可 以有效平衡自营车队与三方车队的占比、灵活的路由规划等。
良好的加盟机制是中通成本管理的有力支撑点。加盟模式在成立之初解决了民营 快递融资难题,通过自激励(高额的利润)完成快速扩张和原始积累。但随着电商发展, 总部和加盟商以及加盟商之间利益冲突加大,利益冲突和服务品质是加盟制快递长期 的痛点。在“同建共享”的理念指引下,中通加强和改进网络合作伙伴模式,使得中 通快递成为唯一一个将主要网络合作伙伴转变为股东的快递企业,这种重组平衡了利益,为网络稳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顺丰快递的直营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无力抗衡同业。顺丰采用的直营模式对整个 快递产业链的控制力非常强,给客户的服务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但是这个模式导致单 票成本相对同业较高,在成本敏感的电商快递件中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使得顺丰经济 快递业务增量不增利,因此顺丰在 2020 年组建加盟品牌服务“丰网速运”,希望在中 转分拨、干线运输、末端派送环节充分利用顺丰直营网络规模,达到规模和效益的平 衡。
快递单票快递成本依然有下降空间。(1)燃料成本:可通过数字化精确管理进行 转移,可通过使用燃料效率更高的车辆来降低;(2)单位运输成本:可以通过将具有 成本效益且运输能力高的干线卡车加入自有车队及选定的网络合作伙伴逐步过渡为直 接运输模式来降低;(3)劳工成本可以通过更广泛地实施自动分拣设备来控制;因此, 在市场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未来快递龙头企业大概率会略有下降。
4.3 构建综合服务能力,找寻第二曲线
单一价格战基本结束,未来竞争方向主要是综合服务能力壁垒构建。随着政府通 过遏制快递行业恶意竞争、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遏制部分地区快递服务收入非理 性下行,单一“价格战”竞争模式基本结束,旗帜鲜明反对“内卷”、产品分类、服务 分层、高质量发展已逐渐成为头部企业发展的新共识。快递企业将更多是基于“核心 资产/科技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形成产品分化,打破恶性循环,这成 为头部快递企业新的想象空间。
在服务上取得优势,是突破企业间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关键。随着快递派费的调整 和快递价格的上涨,将对快递企业的治理结构、网络稳定性、资本运作以及末端的激 励机制产生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从发展路径来看,各大快递企业也意识到了转 型的重要性,除了多举措提升服务质量,今年均重点强调科技驱动。
快递企业多条腿走路,用新业务开路。在规模效应见顶的情况下,快递龙头企业 纷纷入场新业务。在近几年市场的变动中可以看到,快递企业在跨界过程中,有通过 并购手段切入的,也有通过跨界合作切入的,也有靠自身繁殖切入的。 顺丰综合物流航母骨架已成,新兴业务有望成第二发展曲线。随着产品逐渐丰富, 顺丰产品矩阵层次化更加明显。从时效件、经济件、重货快运、冷链及医药、同城配 送、国际业务到供应链业务等,顺丰各业务在“天网 地网 信息网”的物流网络下, 形成了较强的协同效应,客户粘性增强,综合物流服务商领先优势更加凸显。
顺丰的优势在于构建了客户壁垒、进入壁垒和品牌壁垒。从综合服务能力看,顺 丰的新业务占比已从 2020 年的 28.2%跃升至 2021 年 38.0%,并且仍在快速增长,有助 于提升 B 端客户粘性、构筑客户壁垒;顺丰拥有远高于同行的资本支出和科技投入构 筑进入壁垒,并且在自有航空、机场和快递柜等关键资源以及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先 进技术方面具有领先布局;顺丰的直营模式具有全程掌控力,带来行业领先的时效、 客户满意度和品牌溢价。
通达系在稳固主业的同时,不断探寻未来发展空间。中通快递近年来不断构建 “一体八翼”生态圈,“一体”即中通快递,“八翼”则分别是国际、快运、云仓、商 业、金融、传媒、航空、智能八个板块;韵达股份用快递流量积极嫁接周边市场,陆 续布局了韵达供应链、韵达国际、韵达冷链、韵达末端服务等周边产业链;申通快递 不断深化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大力拓展仓储配送业务、网格仓业务;圆通速递多种方 式积极拓展冷链、城市配送等产品,打造仓配、冷链产品与城市配送服务,推动圆通 速递国际在港上市,加快自有航空和国际货代、快递业务的协同互补和融合发展。
5 时不我待、探索未来发展方向5.1 搭建智慧供应链,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赋能智慧快递,驱动产业升级。快递运营由市场驱动转向科技赋能。伴随 5G、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科技更多应用于快递物流领域,行业发展质效不断提 升。数字科技让我们更加高效对抗疫情,冷链溯源让食品寄递更加安全,供应链走向 柔性化、定制化、数字化,零售全渠道、需求碎片化,寄递迈向智能化自动化、服务 愈发精准化。快递物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科技创新让快递运营更加 智慧、高效,从而激发更多市场需求。2020 年智能科技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各电商物流企业不断加大对于科技研发的投入,其中顺丰持续加大自动化、AIOT、区 块链等新技术投入,不断提升物流效率及智能化水平;京东物流在仓储机器人、无人 机、无人车等先进物流设备研发应用上取得丰硕成果,物流企业、行业都已从规模增 长期转向精密化、智能化发展。
资本投资同比活跃,智慧物流受益。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 荡,物流快递行业也未能“独善其身”,全年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 90 起,较 2019 年减 少 9 起,投融资金额共计 443 亿元,较 2019 年减少 112 亿元,投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 呈明显下降趋势,资本流向渐趋谨慎。截至 2021 年 12 月 15 日,2021 年物流行业投融 资市场发生投融资事件 169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 87%;透露融资额度的项目共计融资 1587.13 亿元。其中,综合物流、物流信息化和物流装备、同城物流等细分领域融资额 度较大,物流机器人、物流信息化、综合物流等领域融资事件发生频次较多。
基于大数据及网络优化模型对长链条的跨境物流环节进行环节间的有效优化,推 动业务运营质量提升。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由于其涉及国内揽收、集运、国内仓处理、 国际运输、尾程配送等物流运输环节,以及国内报关和目的国清关等专业的海关服务能力。这涉及到了国内物流服务商、航空公司、等多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共同能力。协 调整合优化物流资源的能力尤为关键。因此,基于大数据以及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对于 在各环节物流方案选择上以及环节间各节点的时效、服务质量把控上都起到了降低运 营成本,提升运营质量的作用。
智慧物流大放异彩,顺丰走在行业前列。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和对作业效率的 需求不断加大,物流行业技术革新步伐愈发加快,智慧物流发展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 顺丰将多元业务中沉淀的海量数据和行业解决方案经验,结合领先的智能化、数字化 物流技术应用,推动供应链技术创新、助力各行业客户打造高效响应的现代化供应链 体系。
5.2 实施“两进一出”工程,构筑生产经营核心资产
5.2.1 制造业、快递业两业融合、火花四溅
产业升级带动工业物流增长从社会物流总额结构看,物流需求结构随经济结构调 整、产业升级同步变化。工业物流总体稳中有进,国际进口物流下行压力较大,民生 消费物流保持平稳增长。产业升级带来的高技术制造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向好,引领带 动作用增强。
2021 年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9.6%,增速比 2020 年加快 6.8%。其中制造业 中出口相关以及高新制造业物流需求发展较好,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物流 需求比上年增长 12.9%、18.2%,增速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 3.3、8.6%,是工业物流 恢复的主要拉动力。
中国外包物流服务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日益壮大。外包 物流服务渗透率(定义为外包物流服务支出除以物流支出总额)预期亦将由 2020 年的 43.9%增至 2025 年的 47.8%。较第一方物流而言,通过利用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供应 商在管理及整合其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专业知识,外包物流服务使企业的物流效率更 高,同时避免了建造自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巨大前期成本。具体而言,处于生鲜、快速 消费品、服装和医药等对物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业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轻资产 模式,将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于 2020 年,在所有垂直领域内,生鲜 的外包物流服务渗透率最高,达 85.0%,其次是医药、服装及快速消费品,渗透率分 别为 71.0%、67.0%及 65.6%。2020 年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达人 民币 2.026 万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 3.19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9.5%。此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渗透率预计将由 2020 年的 31.0%增至 2025 年的 34.6%。
一体化各垂直领域的一体化供应链市场均存在较好的增长机会。截至 2020 年,甄 选的最大垂直领域包括汽车、快速消费品、服饰及 3C 电子。2020 年至 2025 年,生鲜、 快速消费品及服饰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支出预计将录得更高的增长率,分别为 18.8%、 14.6%及 12.7%。各垂直领域亦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导致对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需求 存在差异。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汽车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3,47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4,46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2%; 预计服饰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1,92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3,49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2.7%;预计快速消费品行业对一体化供 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2,21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4,370 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 14.6%;预计 3C 电子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1,80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3,16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1.9%;预计 生鲜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620 亿元增至 2025 年 的人民币 1,46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8%;预计医药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38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60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 为 9.5%;预计家具及家电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由 2020 年的人民币 77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人民币 1,17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8.6%。
快递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一是快递服务制造业的成熟模式将进入复 制推广期,收入规模快速提升;二是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初显,尤其是邮政、顺丰、 中通等龙头企业在国际领域的竞合将开启新端;三是制造业企业对第三方快递物流服 务的需求大幅提升;四是快递服务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广,如 F2C、C2M 等仓配模式, 预售下沉 前置仓发货模式,产业园区拓客模式等均将快速普及。
快递业携手制造业深度合作,对双方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都有重要意义。鼓励快 递业与制造企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制造企业富余空间的利用率,让快递 企业承担制造业的全部物流服务功能,能让各自特长都发挥出来,实现双赢;另一方 面,快递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就业技能偏低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2.2 下沉市场空间广阔,可发掘业务众多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渐加大快递下乡进村工作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支 持和促进政策。建立完善中国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支持快递服务延伸至乡村,对优化 农村发展环境、搞活农村物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开始的“快递 下乡”到当下的“快递进村”一直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得到了各级地方 政府的广泛支持,快递、物流和电商企业的积极响应。
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路网状况能够较好满足“快递进 村”的交通需要。从总里程来看,截至 2020 年,我国农村道路总里程达到 438.23 万 公里,其中乡道 123.85 万公里,村道 248.24 公里,过去 20 年分别增加 146.7 万、 26.43 万和 103.88 万公里。从路网密度来看,截至 2018 年,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 国乡(镇)总数的 99.99%,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 99.98%,分别比 2006 年提高了 1.7 和 15.5%。从道路质量来看,截至 2018 年,全国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比 例达到 91.3%,硬化路率达到 81.3%,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 99.64%, 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 99.475%。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夯实了“快递进村”的信息化基础。截至 2021 年 11 月,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 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显示,到 2025 年实现 行政村 5G 通达率达到 80%。
农村地区互联网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 2.84 亿,占网民整体的 27.6%,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57.6%,较 2020 年 12 月提升 1.7%。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 差异较 2020 年 12 月缩小 0.2%。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农村居民消费购物习惯也开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 的人选择使用网络支付和网络购物。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 9.04 亿,较 2020 年 12 月增长 4929 万,占网民整体的 87.6%。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 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8.42 亿,较 2020 年 12 月增长 5968 万,占网民整体的 8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农村网络支付用户和网络购物用户增长 明显快于城镇。截至 2020 年 3 月,农村网购用户达 1.71 亿,占网购用户比例达 24.1%, 占农村网民总数的比重为 67.1%,与城市网络购物使用率差距较 2014 缩小了 6.7%。
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快递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从农村邮政及快递服务营业 网点建设来看,2015-2020 年邮政营业网点建设从 6.3 万处增长到 11.1 万处,2020 年 农村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达到 7.1 万处,“快递下乡”、“快递进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 快递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实施快递下乡进村工程,提升了农村快递服务质量,从而拉动了农村快递服务需 求。2019 年基本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覆盖率超过 95%)后,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 增长明显加快。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计算,2020 年,农村地区快递收投量增加了 100%, 增速较上年加快了 75%,比同期城市快 90%;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 的比重较上年提高了 12%。2021 年 1-8 月,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继续快速增长,占全 国快递业务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 41.59%。
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使得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能够持续释放。 同时,消费渠道的丰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由生存型消费迈向发展型消费,消费结 构日益呈现品质化、多样化特征,带动了农村消费的转型升级。据商务部数据,2014 年全国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不到 2000 亿元,2017 年突破万亿大关,2020 年进一步增 长至 1.63 万亿元,7 年间扩大近 9 倍。2021 年上半年,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21.6%,较全国增长率高 2.9%。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2020 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 售额达到 5750 亿元,同比增长 37.9% 0 2021 年 11 月 17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 2025 年农产品网络 零售额达到 1 万亿元。
快递市场下沉趋势明显。从国内主要省份和城市快递业务量行业集中度来看, 2013-2022 年 Q1 年期间,快递业务量前五省份的行业集中度 CR5 从 68.4%降到 65.89%, 而快递业务量前十五城市的行业集中度 CR15 从 62.0%降到 52.18%,反映出快递行业逐 渐向下沉市场转移趋势明显。
下沉市场成为快递业务量的增量核心。2020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农产品 物流渠道受阻,快递行业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拼多多为代表 的电商平台积极开拓下沉市场,快递网络不断向三四线城市与农村市场拓展,农村网 络通达率达到 50%以上,收投合计超过 300 亿件。目前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下沉市场的快递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普惠化程度不断提升,已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动 力。
5.2.3 蛟龙出海,东南寻宝
在过去 5 年,东南亚一直是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越南、泰国、菲 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六国,总人口数达 5.89 亿,平均互联网渗透率约为 75%,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渗透率持续提升,孕育出广阔的电商发展空间。
电商渗透率低,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东南亚(除新加坡)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低于 5%,其中最大电商市场印尼的渗透率相对较高,达到 4.26%,但对标中国(24.9%)和 英国(19.3%)等成熟电商市场来看,东南亚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仍存在 8-10 倍的提 升空间。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疫情对线上购物的推动下,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0 年,东南亚日均电商订单数超过 500 万,电商活跃用户增长至 1.5 亿人,电商规 模达 740 亿美元;2021 年电商规模超 1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据 Bain 咨询预测, 2025 年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 2340 亿美元。
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将迎来较快的电商销售额增长率。2022 年,高速增长的新 兴市场将重新回归电商销售额增长排名前 10 名,进而超越加拿大、新加坡、荷兰和俄 罗斯等更成熟的国家市场。在发达经济体中,预计只有美国将会排在第 10 位。
疫情促进东南亚电商发展。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东南亚各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影 响。一方面线下购物受限,线上购物加速替代线下购物需求,一些防疫用品、医药物 资以及囤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带来增量市场;另一方面,疫情之下居民线上娱乐、上 网的时间变长,刺激网购需求增长。
东南亚各国营商环境改善。近年来,东南亚各国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数字经 济发展。例如,越南政府批准了国家数字化转型计划,到 2030 年预计数字经济将占越 南 GDP 的 30%。菲律宾贸易工业部制定《电子商务路线图》,目标到 2022 年电商经济占 GDP 比重超过 50%。此外,各国通过放宽投资范围、给予项目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外 资进入。东南亚各国营商环境综合评分均上升,部分国家营 商环境排名明显提高。
目前东南亚本土快递企业相对国内龙头快递企业有较大差距。大多数东南亚本地 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仍然专注于按需仓储或端到端履行服务,几乎没有企业涉猎 Deep Tech 的领域;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外)的物流跟踪系统仍处于平均水平,尚有提升的 空间——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如路由软件/跟踪系统将持续其主要支柱的地位;东南 亚跨境电商的本地的履行服务供应商寥寥无几,整个行业极为分化。因此,科技水平 高、自动化水平高、成本管控能力更强的国内快递企业可以在向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提 供服务方面享有巨大的先发优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3 跨境电商是我国快递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法宝
5.3.1 我国跨境电商禀赋好,增速快
中国数字化水平发达,为电商贸易高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中国作为仅次于 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是 GDP 的 3 倍多。2020 年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子商 务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范围的公告》,将进一步推动 B2B 跨境电商规模化发展,有 效填补海外市场需求缺口。与此同时,2016-2021 年中国云平台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数 字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企业强化布局跨境服务生态,建立基于生态匹配供需 资源的数字贸易平台,以支持不断扩大的跨境 B2B 市场规模。同时,中国 5G 发展全球 领先,高质量的网络建设为电商用户沟通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桥梁。此外,中国电子支 付系统发展迅速,2020 年全国电子支付金额达 2,711.81 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电子支 付交易额达 2,086 美元,仅次于韩国位列 RCEP 成员国第二。电子支付作为数字贸易 的核心环节,对数字贸易整体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而言,影响深远。中国建设的基础设 施具有成本效益,再加上利好的国家政策和不断优化的贸易监管环境,为中国跨境电 商贸易的发展铺平道路。
跨境电商步入成熟期,电商发展前景巨大。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到 15,425 亿美元,位于 RCEP 成员国中首位。中国跨境贸易 B2B 占主导。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 B2B 市场规模约占整体跨境电商市场的 72.8%,其中跨境进口占 28.9%,跨境出口约占 71.1%,美国、日本、越南是前三大出口国。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 B2B 跨境市场将 会以 25%的复合年均增速增长到 13.9 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中国跨境贸易 B2B 占主导。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 B2B 市场规模约占整体跨境电商 市场的 72.8%,其中跨境进口占 28.9%,跨境出口约占 71.1%,美国、日本、越南是前 三大出口国。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 B2B 跨境市场将会以 25%的复合年均增速增长到 13.9 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北美和欧洲是中国跨境电商最大出口地。北美和欧洲占中国 跨境出口总市场规模的 62.5%,日韩占 27.9%,东南亚占 34.1%,成为目前中国跨境出 口新的增长点。然而中国在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的出口占比不足 20%,未来有较大增 长空间。
疫情阴影下,中国跨境 B2C 电商逆势而上。受疫情影响,传统 B2B 萎缩,为填补 消费缺口,跨境 B2C 电商顺势而上。由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制造产业链,海外对 中国产品的依赖度高,B2C 跨境电商释放出了巨大发展潜力。 2020 年 1 月份至 2 月份,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 174 亿元,同比增长 36.7%, 2020 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34.1%。从地域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卖家是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主要集中地。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以广东、浙江、江苏最为集 中,卖家占比均为 10%。未来,中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将会逐步释放,卖家群体 规模将会不断扩大。
RCEP 正式生效,跨境电商发展再提速。2022 年 1 月 1 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相关产品将会享受大幅关税减让等优惠待遇,降低跨境电 商卖家出海成本。电子商务制度性框架建立,加强成员国之间电子商务的使用与合作, 帮助中小企业克服使用电子商务的障碍。除此之外,市场的需求也会带动东南亚地区 包括物流及仓储在内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中国卖家的大幅增长。
5.3.2 跨境物流需求大、前景广
跨境物流企业新业务探索获支持,运力渠道不断增加,监管方式不断优化。2018 年以来,我国正视跨境物流体系作为促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地位, 提出“构建跨国物流枢纽网络体系”的目标, 并陆续开展“内陆集装箱联运体系”等多 个跨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工程,为跨境物流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高时效运 力。其次,政策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鼓励寄递服务产业上下游融合,共同完善跨境物流网络体系,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为市场注入新动力。2020 年以来,为支持通过 跨境电商渠道缓解疫情带来的市场成交压力,国家高频出台政策,为跨境物流产业增 设多种运力渠道,为跨境电商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跨境电商物流依托于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跨境出口电商物流行业的整体向 前,得益于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跨境出口产品向更大出口量级、 更多出口品类以及更高客单价的趋势发展。2020 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市场规模达到 为 46479.2 亿元,同比增速 26.9%。受益于各国针对疫情出台管控举措从而提升了线上 消费渗透率,并且海外消费者跨境线上消费习惯逐步形成等因素,艾瑞预计,2025 年, 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市场规模会达到 15.1 万亿元,2020-2025 年 CAGR 为 26.6%。
跨境物流费用相较于国内物流溢价更为丰厚。相较国内快递,由于跨境电商物流 地理距离远,因此物流费率高,而相比传统外贸物流,由于跨境电商物流存在需求碎 片化、运输高频次,同时全链路物流环节更多,因此物流费费率也要高。目前跨境电 商物流费用在整个跨境电商成本中占到了 20-30%,比重较高。
跨境电商独立站的兴起,推动了即时多频的点对点专线物流模式的增长。跨境电 商独立站近年来作为跨境电商新兴销售渠道快速发展,其发展得益于跨境贸易本身的 蓬勃向上以及独立站模式可以使外贸卖家直接掌握消费者数据资产,形成用户画像, 便于精准营销和针对性 SKU 规划。此外,海外第三方平台较高的运营成本逼迫中小卖 家自建独立站,以阿里、eBay、亚马逊为例,2020 年平台的货币化率分别为 5.1%、 10.3%和 22.5%。26%的外贸企 业选择自建独立站或品牌站。未来,随着独立站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快递企业可以聚 焦稳定性、时效性和性价比等关键词,把握跨境电商发展的市场趋势,完善端到端快 递体系及海外网络布局,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5.4 新零售引领快递业变革
5.4.1 社媒电商
社交电商定义为零售电商的一个分支,狭义上是指借助社交网站、微博、社交媒 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等手段来进行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从广 义上来看,社交电商包括拼购类、会员分销类、社区团购类、导购类、内容类、直播 类等。此外,社交电商服务商也参与在社交电商产业链条中。
中国社交电商行业政策逐步从鼓励发展向规范发展方向迈进。随着社交电商行业 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相关行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 励行业发展的同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规范社交电商行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一方面为行业从业者合规化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打破公众的偏见和顾 虑,为行业建立正面形象。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趋向上看,行业发展政策逐步从鼓 励发展向规范发展方向迈进。
中国社交电商用户规模快速增长。2021 年用户规模达 8.5 亿人,增长 8.97%,增速下滑。2017 到 2018 年,社交电商用户规模 逐渐递增,用户规模从 4.73 亿人到 6.08 亿人,上升至 28.54%。2018 年后增速一路下 滑,2019—2020 年增长率分别为 17.26%、9.39%。
中国社交电商交易规模逐年上升。2021 年社交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到 25323.5 亿元。其中,从增速来看,2016 年增长率高达 98.19%,2019 年同比增长 71.71%,受疫情影响,2020 年增长率急剧下降至 11.62%。 由于疫情进入常态化,2021 年增长率为 10.09%,呈现进一步的下滑。随着社交流量与 电商交易不断深入融合,预计 2023 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的交易规模将达亿元。
中国社交电商人均消费规模逐年上升。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 2021 年社交电商人均年消费额为 2979.24 元,增长 1.03%,增速呈上升趋势。同时, 2017—2020 年增长率分别为 67.46%、35.65% 、46.42%、2.03%。
5.4.2 直播电商
直播电商将强化赋能供应链。(1)缩短供应链环节。直播电商跳过中间商,直连 工厂与消费者。环节的减少可以帮助品牌发掘并覆盖潜在消费群体。同时直播结果可 以迅速反馈到生产端,提高供应链定制能力。此外直播倒逼供应链提高了响应速度, 提高了上新频次与数量;(2)仓配一体化需求增加。直播电商的出货特征是集中爆发 的碎片化订单,为高效的仓配一体化模式提供了适用场景。
截至 2021 年 12 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03 亿,较 2020 年 12 月增长 8652 万,占网民整体的 68.2%。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 4.64 亿,较 2020 年 12 月 增长 7579 万,占网民整体的 44.9%;
电商直播领域,其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直播主体、商品来源一是主体多元化。随 着电商直播业态的火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商户将自建直播渠道作为重点。数据显 示,淘宝直播近 1000 个过亿直播间中,商家直播间数量占比超过 55%,高于明星主播 的直播间数量;快手 2021 年第二季度绝大部分电商交易额均来自私域流量。
直播电商成为万亿级市场,未来增速可观。2020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 1.2 万亿元,年增长率为 197.0%,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为 58.3%,2023 年直播电商 规模将超过 4.9 万亿元。直播已经成为电商市场常态化的营销方式与销售渠道,未来 电商下单用户数、下单频次以及客单价均会继续提升,其中下单用户增幅较大,下单 频次增幅较小,两者预计会较快趋于饱和,客单价增幅较小,但预计将会长期持续增 长。直播电商在社会消费品和网购市场也有较快的渗透,2020 年直播电商在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的渗透率为 3.2%,在网络购物零售市场的渗透率为 10.6%,预计 2023 年后 者可达 24.3%。
5.4.3 同城消费
疫情加速居民消费线上化,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成为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新特征 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线下业态陷入停摆状态,促使各行各业的商户积极拥抱线上化。 同时,由于全国多地小区的封闭化管理措施,居民即时消费行为逐渐由线下切换为线 上。供需双方的共同推动,推动同城即时消费在疫情期间迎来爆发。即使进入疫情常 态化防控阶段,线下活动日渐恢复,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与需求端习惯的养成使得线 上下单、线下送达模式已然成为新常态。根据艾瑞用户调研结果显示,为解决日常所 需,超 90%的用户更倾向于在线上消费。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此,即时配送行 业发展被按下“加速键” 。根据艾瑞用户调研结果,与 2019 年疫情发生前相比, 67.1%的用户认为使用配送平台服务频次增加,即配需求增势明显。
全渠道形态发展,伴随流量多极化,非餐需求快速扩容。即时配送行业的兴起契 合了商家期望通过提升流量和服务品质从而保证客户粘性的需求,近年来,在头部电 商企业带动下,全渠道零售快速发展,即时配送品类也从早期的餐饮外卖,拓展到生 鲜宅配、商超零售、鲜花蛋糕、医药配送、服装鞋帽、 3C 电子、美妆等品类。伴随即 时配送消费场景的持续拓展,即时配送行业获得强力推动。
新消费纪元下,消费者从外卖向跑腿代办的需求扩展,使其对于即时配送服务的 依赖不断提高。即时配送行业的崛起离不开外卖行业的兴起,直至今日,其仍为即时 配送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服务商履约能力的 提升及消费升级,用户线上消费需求已从单一的外卖场景拓至同城范围内更多元化的 商业场景,品类也从餐食饮品开始拓至生鲜果蔬、粮油米面、3C 数码等。在即配行业 发展驱动力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之下,消费者对于即时配送服务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 根据艾瑞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近 25%的消费者每月使用即配服务达 10 次以上,而每 月至少使用一次即配服务的消费者已超 90%。
消费者对于时效的需求逐步提高,引导同城快递等服务通过。即时配送服务达成伴随网络零售持续深入居民生活,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及其配套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其中,履约配送时效的提高成为快 递业的优化方向之一。传统快递业务体系内,同城 的快递业务需要经由收发转派完整业务流程,同城快递订单时效通常会超过一天,对 比来看,即时配送服务是端到端配送,不涉及中转等中间环节,可以显著提升时效, 当日达甚至可实现同城快速的即时送达。因此,同城快递等业务逐渐由即时配送服务 商帮助完成,来满足消费者对时效的高要求。
即时配送服务行业向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发展,预计 2026 年即时配送行业订 单规模将接近千亿。根据艾瑞测算,2021 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 279.0 亿单, 受疫情恢复影响,即时配送服务市场回暖,同比增速为 32.9%。未来随着即时配送服 务行业向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方向发展,并加速成为本地消费的基础服务设施, 艾瑞预计 2026 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 957.8 亿单, 2021 年-2026 年年复合增速为 28.0%,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路线上。
6 投资分析行业发展阶段:自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快递行业经过牙牙学语阶段、平台红利阶 段、加速出清阶段和如今的强监管、高质量发展阶段,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在监管机构不断出台监管政策的干预下有所消退,行业的竞争重点将逐渐由价格转向服务体 验,并购整合、融资上市的大戏不断上演,行业竞争格局将深度重构,激烈竞争下头 部企业有望依托已建立优势形成寡头格局。
财务方面:由于近几年的“价格战”以及业务量增速放缓等原因,快递行业偿债 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状况逐年趋弱,申通快递多项财务指标处于 CR5 企业末 尾,中通快递凭借其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和行业第一的市占率,在多项财务指标中处 于 CR5 首位。
疫情好转 政策监管筑牢行业β:我国疫情整体呈持续波动下降态势,疫情扩散蔓 延态势有望得到遏制,邮政快递行业运行呈现逐步恢复态势,日揽收量投递量均超去 年同期水平。参考 2020 年疫情经验,快递件将有大幅反弹。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直 播带货快速兴起,电商扶贫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新增因素驱动快递行业快速复苏,快 递行业呈现较好的成长性。我们预计 2022 年疫情得到控制后,快递业务量较去年同比 增速将达 20%-30%;政府大密度发布政策,引导行业走出“价格战”。自 2021 年开始, 各级管理机构不断制定政策,防止恶性价格竞争损害快递企业利益,强化保障快递员 合法权益。我们认为快递行业单一价格战模式已经结束,快递价格会逐步进入上升通 道。
重资产投入 成本管控 综合服务能力赚取α:从中通的增长逻辑中,可以看到近 年来快递玩家的竞争切面:在“产品同质化-适当价格战-扩大业务量-单票成本下降” 的逻辑下,构建重资产与重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壁垒。成本管理能力是重资产投入之后 出现的显性结果,而对于这些重资产的管理与运营的能力的体系化,或许才是中通快 递能持续掀起价格战,并且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原因;单一价格战 基本结束,未来竞争方向主要是综合服务能力壁垒构建。随着政府通过遏制快递行业 恶意竞争、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遏制部分地区快递服务收入非理性下行,单一 “价格战”竞争模式基本结束,快递企业将更多是基于“核心资产/科技优势-服务优势 -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形成产品分化,打破恶性循环,这成为头部快递企业新的想象空 间,顺丰凭借客户壁垒、进入壁垒和品牌壁垒,有望推动新兴业务成为第二发展曲线。 通达系在稳固主业的同时,不断找寻属于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
未来发展趋势、机遇:我们认为未来快递业将是科技赋能智慧快递,驱动产业升 级,未来发展机遇主要是围绕“两进一出”、跨境电商、社媒电商、直播电商、同城电 商等领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