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去中心化「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电商」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平台去中心化「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电商」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平台去中心化「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电商」,希望能帮助到您。
近期,快手主播辛巴、散打哥纷纷开始放弃淘宝,转而使用有赞等工具在快手卖货。这背后是快手和阿里巴巴几个月以来的博弈。这场博弈表面看起来是利益问题,实际上是在去中心化电商时代下,各参与方格局的一场深刻调整。
下面,我们先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这种中心化电商平台说起。
一
淘宝的商业模式是广告模式。商家在淘宝上开店卖货不花钱,可是要吸引顾客前来那就得花钱了。淘宝官方给了一条阳光大道就是竞价排名,烧直通车。
可是,直通车越烧越贵。于是,很多商家就要从淘宝外面引便宜流量进来。
对于这种外部引流的行为,淘宝的总体态势是:开个小口子可以,但是做大了不行。于是,我们看到淘宝对那些大的外部流量平台,统统进行了封杀。
2008年,淘宝封杀了百度。我还记得当年喜欢在百度上搜商品,然后跳转到淘宝成交。淘宝封杀之后,我就乖乖去淘宝买东西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微信巨大的流量又吸引了很多淘宝商家去引流。2013年底,淘宝又封杀了微信,想法是一样的:大家还是回万能的淘宝购物吧。
谁知道,这次事情起了变化:
1、以有赞为代表的一大批第三方软件商出现了。它们帮助商家直接在微信上开店卖货,收费比淘宝要低很多。
2、拼多多利用微信流量迅速崛起,成为阿里最危险的对手。
二
再看一下亚马逊,它的商业模式与淘宝的广告模式略有不同。亚马逊虽然也收广告费,但是主要收入来自于对商家收取的8%-15%的交易费。
因此,亚马逊对外部流量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你可以在Goolge上搜到亚马逊的产品,也可以随意将自己亚马逊的产品链接分享到Facebook的群组中。
亚马逊不在意商家去外部获取流量,它在意的是商家一定要在亚马逊平台上完成交易,这样它就肯定能收到钱。要是商家想将交易引出亚马逊平台,那一定也会被痛下杀手!
表面上看,亚马逊更开放,其实并不然。如果商家辛辛苦苦去外部获取流量,最后只是用亚马逊完成了交易,凭啥亚马逊还收那么高的交易费呢?
于是,国外出现了一家SaaS公司Shopify,专门帮助商家搭建自己的交易商场,商家只需要交一点SaaS服务费就行了,比亚马逊划算多了。
三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两个电商平台。它们虽然商业模式略有不同,但都是中心化的电商平台。
中心化电商平台,最核心的是两点:
1、占领用户心智。无论是淘宝、还是亚马逊,希望用户在想要购物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们自家平台。
2、控制流量分配。只要控制了流量分配,电商平台自然可以赚钱。通过广告,或者直接收交易费,都是形式问题而已。
不过,这种中心化平台,在新的时代遇到了一点问题。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随便逛的时候,顺便产生了购物冲动,直接下单了。
这就是所谓的“去中心电商”,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微信、快手、抖音等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可以直接买货了。展望未来,大大小小的互联网流量地,可能都会让用户直接可以买货了。
与传统的中心化电商不同,这种去中心化的电商发生了重大改变:
1、打破了用户原有的购物心智。用户不一定要去淘宝,亚马逊买东西。他从自己熟悉的网红,认可的意见领袖处直接购买就完了。
2、改变了原有的流量分配模式。举例来说,快手卖货中,快手平台和商家共同提供了流量,而不是由阿里巴巴来提供流量。
在去中心化电商时代,传统中心化电商最核心的两个点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必然要对各参与方的关系都产生重大改变。
四
最近几个月,快手和阿里巴巴之间的博弈就是这种改变带来的。表面上看是利益冲突,实质上是在去中心化电商下,各方格局的重新划分:
1、从快手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流量都是我平台产生的,只不过借淘宝交易了一下而已,凭啥淘宝要比我赚得还多呢?
2、从阿里角度来看,快手只不过是我众多推广渠道之一而已,阿里生态体现里丰富的商品选择,强大的电商支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岂是轻易能被模仿的?
在我看来,道理很简单,各参与方获取的收益要和它创造的价值相匹配。干多少活拿多少钱。谁搞定了流量,谁就赚流量的强。谁负责了完成购物环节,谁就赚购物工具的钱。
在这点上,新一代公司都非常明白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海外的Shopify,还是国内的有赞、微盟等公司,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购物工具提供商,去赚工具的钱。
而传统时代的王者,在面临新的时代变化时候,身板总是难以很快调整。毕竟,在阿里看来,快手只是推广渠道之一而已,由此去改变既有的利益格局是不划算的。
因此,阿里巴巴和快手的博弈应该还会继续下去。几个回合下来,各方自然会明白利益格局应该如何划分了。
不过从古到今都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变得高攀不起之后,再想摆正心态,会那么容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