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电商平台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电商平台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您。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项雯倩,吴丛露,李雨琪)
一、内容电商发展节奏及策略回顾1.1 抖音电商:种草为主→达人直播→品牌自播
回顾抖音电商过去 2 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抖音以下几点发展特征:
策略重心的变化:以种草为核心,给电商引流站外成交(2019 年及之前)→ 力推达人直播但效 果一般(2020 上半年)→ 推品牌自播并彻底闭环,做出标杆案例打样,再总结方法论(FACT 模 型)向更多商家进行扩散(2020 年下半年至今)。
供应链端:抖音做电商不缺流量,缺供应链和品牌。所以先在 2020 年上半年放低入驻门槛大量 引入商家,包括中小、产业带、品牌型商家;商家入驻量足够多后(企业号达 800 万),开始进行 结构优化(提升开户门槛、提升口碑分对账号流量的影响权重)。
类目方面:先做相对优势品类(服饰、美妆),再带其他品类。
基础设施和服务生态:逐渐补齐,电商营销工具(巨量千川)、数据分析(电商罗盘)、店铺工 作平台(抖店)、达人商品匹配平台(巨量百应)都上线了,并获得了支付牌照(抖音支付),并 上线分期产品(DOU 分期);引入并培训了大量专业服务商(DP 商、MCN)。
组织架构和人员:电商升级成一级业务部门,分国内和国外,挖来大量淘系员工加入。
直播电商 GMV:(根据晚点 LatePost))5000 亿(2020)→ 1 万亿(2021 目标)。
1.2 快手电商:头部达人直播出圈→扶持中腰部达人 品牌商
快手的电商业务最早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是由于头部达人的直播卖货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果,在 19 年、20 上半年,越来越多的千万粉丝级别的专业电商达人涌现(一部分是娱乐类主播转型,一部 分是在供应链方面有优势的达人),快手电商的成交额快速增长,并形成了很多用户对快手电商的 认知。为了防止生态的头部集中度太高,平台开始推出各方面的扶持(流量、供应链、方法论培训、 服务商、智能化工具等)来鼓励中腰部商家的成长,并对垂类进行深度运营来引入各类目的专业主 播、商家、供应链。同时在 2021 年开始鼓励品牌商入驻进行自播,形成一定代表性案例,长期表 现待观察(良品铺子、韩都衣舍、海澜之家)。
电商生态:从成立之初到目前均是以达人直播为主,可分为以下 3 个发展阶段:1)少数头部达 人直播带货出圈 → 2)更多头部专业电商达人涌现,培养用户电商习惯 → 3)平台流量分配去头 部化,扶持中腰部主播成长,并鼓励品牌商入驻自播。
类目方面:优先核心品类(19 年底开始,平台基本每月都会举办服饰、美妆垂类的大小活动), 后期加大对食品、家居百货、奢侈品、二手垂类的供应商、达人、品牌、服务商的引入和扶持力度。
基础设施和服务生态:逐渐补齐,电商营销工具(磁力金牛)、数据分析(生意通)、店铺工作 平台(快手小店)、达人商品匹配平台(好物联盟)都上线了;引入并培训了大量专业服务商(KP、 MCN)。
直播电商 GMV:近 600 亿(2019)→ 3800 亿(2020)→ ~6500 亿(2021 目标,根据晚点 LatePost)。
二、内容电商价值思考:是大力之下的昙花一现,还 是未来趋势?这一章节我们将试图去探索,内容平台做电商是否仅是大力之下的昙花一现——即依靠平台的流 量补贴、资源倾斜促成的不可持续的万亿交易规模,还是内容电商确实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升级优化, 能带来某些交易场景下的价值提升或效率提升,这种情况下电商交易的迁移是必然的结果。 下文,我们将探讨零售商、平台型电商的本质,并拆解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各个环节,尝试去回答 2 个问题(即探讨内容平台开展电商业务的正当性):
第一个问题:平台型电商的价值是什么?内容平台给商业交易带来了哪些价值提升或效率改善?
第二个问题:内容平台做电商 VS 传统电商平台的核心差异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电商的价值是什么?内容电商带来了哪些价值提 升或效率改善?
1)回顾零售商价值定义,内容电商和货架式电商比拼的是什么能力? 商品零售的价值是对接生产商的供给能力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接的过程包含信息的传递、商品流 的转移、资金流的转移。
传统零售商:零售商的价值创造,体现在实施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的传递(即把商品信息、商 品实体从供货商向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搬运,把资金从消费者向离供货商更近的地方搬运)。零售 商的价值提升来自三流传递效率的提升:例如提升信息匹配效率(帮助用户实现需求发现、降低用 户对商品认知的壁垒、增加商品价值发现)、降低商品传递的成本(降低单位物流成本、降低商品 损耗)、降低资金传递的成本。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之前,信息/商品/资金流动通常同时发生,因此 传统线下零售企业通常是三流的流通都参与,比如超市、专业连锁,这部分零售商的核心竞争壁垒 来自于优秀的商品管理和运输能力与策略、优秀的销售体系或好的区位、低的资金成本。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零售进入数字化阶段,互联网、物流配送、网络支付的技术和能力成熟,发生 了什么变化?
第一,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的发生可以不同步,三流的传递可以由不同主体承担。(当然也有 三流都做的,比如京东、亚马逊的电商,这些企业的本质更接近传统零售企业,对传统零售企业重 要的能力对于他们仍然很重要,比如商品的仓配运输效率、资金成本等。
第二,平台型商业模式出现。目前国内电商平台,更主流的模式是 3P 平台模式,平台模式主要提 供信息匹配的价值,实物商品流、资金流的转移可以由第三方承担。和线下零售商比,平台型电商 的最大价值创造在于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信息传递能力提升也附带提升了商品流动的效率。
初步结论:通过对零售或电商本质的讨论,我们首先明确了讨论的定义和范围。目前内容平台做电 商,均是以平台的模式去运营,因此在讨论内容型平台电商和传统电商的差异时,核心需要讨论他 们在商品交易中【信息匹配环节】的能力差异,其次延伸到由信息匹配效率的提升带来的供应链端 的效率改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信息匹配价值的落地环节——拆解用户的消费决策过程
在明确了我们讨论的范围是各平台信息匹配能力的差异后,我们需要具体分析,商品零售交易具体 有哪些信息匹配的环节,各方平台在各环节都提供了什么价值,我们将通过拆解消费者的购物决策 模型来进行分析。
描述消费者决策的模型有很多,我们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并进行了简化,将消费决策的过程分为 4 个 阶段:① 需求识别;② 信息搜寻;③ 消费决策;④ 成交。
① 需求识别阶段(通常更容易发生在内容消费/社交场景):
“需求识别”直白地说就是“种草”,当消费者认知到自己目前的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存在足够 大的差距时,且这种差距有一定重要性时,会产生需求。通常基础、刚性的需求,消费者不需要信 息输入也可以识别;而对于一些升级、可选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信息输入来帮助发现理想状态,通 常在用户内容消费或社交的场景下更容易触发:因为往往理想状态的发现,一方面是来自对绝对的、 更好的状态的追求,一方面是来自于人在社会人群中的归属感的追求,或更高排序的追求。
② 信息搜寻 需求产生后,用户会开始搜寻信息、形成解决方案试图靠近理想状态。信息搜寻的方式可以分为两 种:
1)内部搜寻:消费者调用已经形成的长期印象、记忆、经验来形成认知,几乎不产生搜寻成本; (所以当某个商品/品牌已经让消费者形成了长期正面印象,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会大幅降低)。
2)外部搜寻:消费者需要得到新的外部信息输入(主动或被动)来辅助认知,这时会产生搜寻成 本,搜寻成本按照信息获取方式的不同,或认知闭合需要程度的不同而有高有低。
③ 做出消费决策(决策条件是:消费者商品感知价值>付出成本)
消费者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比较商品的感知价值和为了获得商品所需付出的成本。其中:
消费者感知价值:是消费者的主观感知价值而非客观价值;通常可以分为功能性价值(通常 和商品的实用性、物理属性挂钩)、体验价值(如给消费者的情绪、体验等)、社会价值(和 社会、人际交往属性相关);信息可以帮消费者建立对商品价值的更准确的认知。
成本:购买一件商品的成本,既包括要支付给商家的商品价格,也包括搜寻到合适商品的信 息搜寻成本。 当消费者感知价值相较付出成本越高时,成交的概率越高。
总结:通过拆分消费者的决策模型,可以将电商平台在商品交易中的信息传递功能拆解成:1)帮 助消费者完成需求识别(种草),2)让消费者低成本地完成信息搜寻的过程从而 3)形成对品牌 /商品的准确价值感知。
用户的种草、价值认识、消费决策在哪个平台完成,哪个平台就能在整个信息匹配价值链中分到更 多的份额(或说分到更多的品牌营销、渠道预算),而提供成交功能的平台只能获得提供基础设施 对应的价值。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消费者的所有购物决策已经在某个平台之外完成了,再进 入这个电商平台直接找到所需商品下单,那么这个电商平台的所有广告展示、竞价排名都是没有意 义的,商户不会为此付费。
3)各电商平台在信息匹配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目前电商交易平台的参与者主要由阿里、京东、拼多多、快手电商、抖音电商五大平台构成,我们 按照两个维度将目前的电商平台分成 4 个象限(4 种模式):
第一个维度,是按照信息和消费者的连接方式来区分,即人找货(右象限)和货找人(左象限)两 类。在第一代电商崛起时,通过用户的主动搜索来实现人货匹配可能是当时效率最高的模式;但随 着算法推荐技术的成熟,且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单一个体的多维度信息搜集成为可能,信息找人 的模式在互联网产品中的应用比例在提升(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内容消费)。
第二个维度,是按照平台依靠的相对优势来区分,下方的平台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更加依赖规模优 势(结果是平台的 SKU 丰富度有限),而上方的平台在能力上更擅长精细化、个性化的人货匹配 (结果是平台的 SKU 丰富度较高)。
【人找货】型电商平台:
人找货的模式更多承载着用户主动的、计划性的购买行为(平台从信息搜集环节开始介入),但各 平台选择的商业模式不同,也分化出不同的特点。其中:
【淘系】:右上象限(人找货模式 精细匹配)。从成立之初就坚持平台模式,且依赖平台型 商业模式的双边效应,成立之初的策略就是大力招募商家入驻(早期对商家免费),平台主要 作用是进行双边信息撮合,双边参与者越多、积累的数据越丰富,可实现最佳匹配的概率越大、 撮合的效果越好;在流量分发方面,也从最早期的爆款模式逐渐向千人千面模式转变。此外, 在集团整体建立了“阿里动物园”的生态体系,产品覆盖用户各类的工作、生活、娱乐的场景, 数据维度更丰富,进一步加强了精准信息匹配的比较优势。
淘系的优势类目方面:由于阿里提升的是信息匹配的效率,因此最容易做起来的品类,是成本 结构中信息匹配成本占比非常高的类目——比如 SKU 丰富度高、更新快的类目,所以大服饰 类目是阿里早期最先做起来的类目(服饰的渠道费和营销费率高,以及有大量因为信息匹配效 率低导致的库存成本和存货减值成本)。淘系平台的出现,一方面是降低了用户信息搜寻成本, 同时也对上游产生影响,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了存货损耗,使商品价格有下降的空间。总 结来看,精细化匹配的能力让阿里在多 SKU 类目的商品里更有优势,所以淘系电商的生态特 征就是多 SKU。
【京东】:右下象限(人找货模式 依赖规模效应)。和同是搜索型电商的淘系平台相比,京 东的比较优势是 1P 模式下的高质量履约服务,涉及到线下商品的流通和交付,有大额的基础 设施投入,是一个规模效应的生意,单品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所以相比竞对,做多 SKU 的商品生态不能发挥优势,所以其电商生态的特点是相对有限的商家数和有限的 SKU 数。
京东的优势类目方面:京东最先切入的品类是,商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中服务体验价值占比高 的品类,比如对运输、售后有较高要求的家电、3C 类目。京东选择做自有物流,在商流方面 相比竞对有更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所以第二阶段切的品类,是成本结构中商品流通成本占比 高的品类,比如日用百货等(因为日用百货客单低,物流费率相比其他品类更高)。
【货找人】平台:
货找人型电商,除了参与信息搜寻环节,通常也参与需求识别的环节,能够帮用户发现需求,主要 承载用户非计划性的、升级型消费需求。货找人型电商包括:
【拼多多】:拼多多能弯道超车的根本原因是满足了用户普遍存在的高性价比追求,而实现低 价的途径是让商家实现规模效应,即打爆款。能做爆款的商品通常是标准化程度高,或是用户 已形成信息和价格一致认知的高知名度商品(所谓“硬通货”)。爆品的属性决定了其流量(流 量=需求)的集中度要高,但对信息精准匹配的能力要求不高;因此,拼多多借助社交关系(社 交找人的精确度通常比大数据/算法找人的精确度差一些)来汇集高度共性需求的方式是可行 的,因为爆款本身不需要精准匹配。
优势类目方面:拼多多需要依靠规模效应,因此商品生态的 SKU 是有限的,所以切入标准化 程度高的日用百货、农产品是相对有优势的。包括百亿补贴能做起来,也是先从“硬通货”商 品开始(例如 iPhone、戴森吹风机等市场充分认知的产品)。
优势类目方面:内容平台的优势是占据用户大量前端的时间 丰富的用户标签 精准的算法推 荐能力,因此,切入非计划性购买场景、信息匹配难度更高的多 SKU 类目是有比较优势的(或 者说,内容平台做电商,能为这些交易场景和类目带来更为明显的效用及效率的改善),因此 在抖音、快手上最先做起来的商品,是大服饰类目以及珠宝配饰。
进一步讨论:目前内容平台(主要指抖快)做闭环电商主要是通过直播电商的形式,而这就决定了 目前内容平台进行供给-需求匹配时,是以直播间为单位的,而非以单个商品为单位(如下图所示), 而且直播间是实时进行的,平台没办法控制每个用户进到直播间看到的画面,这就对匹配的精准度 有了一定的限制。直播间的数量是和店铺数是同一个量级的(一般一店一号,几十万或上百万量 级),没办法做到和商品的 SKU 数相似量级(千万甚至亿级别),但是短视频内容可以做到和商 品 SKU 类似量级,所以可以推断的是,内容平台做电商,未来应该不止是只走直播成交这一条道 路,后期短视频成交也可能会成为内容平台电商的重要路径。
内容电商和电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怎么对比?
1)内容平台做电商和传统电商平台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平台心智
我们认为内容平台做电商和传统货架式电商最根本的区别,不是媒介的区别(不是图文和直播的区 别,淘系/京东/拼多多也有直播/短视频的基础设施),而是平台心智的区别(因此对抖快电商更准 确的定义不是「直播电商」,而是「内容电商」)。
内容平台:用户有内容消费、娱乐或社交需求时会进入平台。从时长分布看,用户用于内容 消费/社交的时间更长——即时通讯 短视频 在线视频的时长占比始终在 50-60%,平台对用 户的影响从还未形成购物需求开始。
纯电商平台:通常用户产生购物需求才会进入平台。从用户行为规律上看,有购物需求的时 间并不长——电商平台的时长占比基本不超过 5% (不到内容消费/社交时间的 1/10) 。
由于平台心智的不同,导致虽然都有直播/短视频带货的形态,但直播间/短视频的属性在两类平台 上有根本性的区别:
纯电商平台:虽然电商平台也可以有短视频或直播的形式,但用户通常带着了解商品信息或寻 找折扣的目的进入直播间(特指店铺自播的直播间,自带流量的达人直播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内 容属性),电商直播间于用户而言第一属性是一个实时动态、视频化的商品详情页。
内容平台:用户观看直播间或短视频时,通常不带有明确购买目的而是带着消遣娱乐/社交目 的,电商直播间于用户而言第一属性是内容,内容的作用是唤起用户需求,用户产生需求后 直播间才起到商品详情页的作用。由于内容属性强,平台对内容质量的要求程度会更高。
平台属性的差异,使信息匹配的过程有所不同,对商家的经营能力有不同要求:
纯电商平台:用户进入货架式电商平台,自带购买需求关键词,需求的背后是一个非常具体 的关键词,系统只需要做需求关键词和商品关键词的匹配。所以商家在货架式电商平台推广 商品,只需要装修好店铺和商品详情页,给商品做好关键词的匹配。
内容平台:用户进入平台不带任何代表需求的关键词,系统需要通过用户的身份、行为来推 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并匹配相应内容,内容到商品又有一道匹配,二者需要具备一致性。需 求的背后是一个人。所以商户在内容平台经营的难点在于:1)将用户的兴趣行为标签映射到 具体购买需求,猜他们需要买什么(所以商户在抖音/快手的经营重点是找商品对应的人群圈 层);2)提升内容制作能力,并探索到什么是和商品匹配度更高的内容或账号人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内容平台和传统电商平台是否能进行电商效率的对比?
我们是否能对内容平台做电商和纯电商平台进行效率的对比?由于“效率=价值创造-成本”,我们 可以对比两类平台在价值创造和成本方面的差异:
价值创造:如果将“最终成交”作为衡量电商平台的价值的创造标准,那么以信息匹配为核 心价值的平台型电商,单位流量内(流量=用户数×时长)完成的匹配数量越多、匹配得越精 准,价值创造越大。结合图 11,内容平台占据消费者的时间长,但是离最终决策较远,所以 单位流量内的成交数量是少的;而电商平台通常在用户有购物心智后才介入,占据时间少, 但是离最终成交链路更短,单位流量内的成交数量一定是更多的。
成本:平台的成包括:带宽服务器(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数据信息的使用(在不对数据征税 的情况下使用成本非常低)、流量(=用户数×时间),可以发现最大的成本是流量成本。由 于平台属性的差异,内容平台的单位流量成本天然会比电商型平台低。
三、探讨内容平台做电商的决策依据首先明确定义,我们指的内容平台做电商,特指做闭环电商,即成交是在内容平台上完成的。抖音、 快手两个平台的闭环趋势越来越明显:抖音在 2020 年 10 月份,完全切断了电商直播间的购物链 接外链;快手方面,根据公司 21Q1 的公告,快手小店(平台闭环电商)的交易额占平台总体交易 额的比例已经达到 85%。
所以这一章节,我们想讨论的问题是:1)内容平台做闭环电商的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一定要 做闭环电商?3)做电商是否会(短期内)稀释此前他们的单位流量变现能力? 4)内容平台做电 商适合的优势类目会是什么?
3.1 内容平台做电商的实质是什么?
内容平台天然就有帮用户发现新的理想状态、唤起需求的能力(种草能力),以及部分信息供给(辅 助消费决策)的能力,即使不上购物车、商品交易的功能,也实际参与了商品交易中信息匹配的前 端环节。所谓内容电商,是内容平台不满足于只参与商品交易的前端环节(图 15 的左侧),要加 上商品成交功能,是往信息匹配产业链的下游延伸。
3.2 为什么内容平台要坚定地做闭环电商?
内容平台天然在前端有优势,也赚到了相应 CPM 钱(典型案例是阿里和抖音近 2 年每年会签订年 框, 我们推测有以下 2 个原因:
1)平台需要完整用户行为数据来改善信息匹配势能,做到在核心类目的绝对效率优势:只有闭环, 才能有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回传,可以改善信息匹配的能力;
2)其次,内容平台做闭环后,可以逐步变成品牌固定经营阵地:① 可以承接“货找人”型电商满 足不了的需求,比如计划性需求、长决策周期需求等; ② 固定经营阵地是一种信任背书,可降低 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信息搜寻成本,平台可收固定 CPS(该 CPS 不仅仅是给基础设施的 CPS), 类比天猫官方旗舰店。
总结来说:做闭环是为了更好加固自身前端的信息匹配优势,以做到在部分核心类目的绝对领先 优势(有了核心类目可以带动全品类),之所以赚交易闭环(CPS)的钱,是为了更好地赚前端品 牌/商户营销和推广(CPM)的钱。
那么延伸讨论:如果内容平台将闭环 GMV 作为发展目标,结合平台特性,会出现什么现象?
内容平台将闭环 GMV 作为发展目标,意味着平台希望用户在平台中完成【种草→成交】的完整链 路。内容平台通过内容触达用户实现货找人,但内容多样分发决定了用户在每条内容中停留的时长 有限(短视频时长几十秒、直播间人均停留时长也有限,例如抖音头部品牌自播账号 Teenie Weenie 4-6 月直播的人均停留时长中位数仅为 107 秒)。用户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下单决策,一定是决策链 路非常短的商品。如果 GMV 是内容平台对各直播间的重要考核指标,那么大概率能先发展起来的 是决策链路非常短的商品品类。
3.3 内容平台做闭环电商是否是会稀释其单位流量盈利能力?
长期来看,内容平台做闭环电商,会让更多的电商商户和品牌主将更多的营销和渠道预算迁移。但 是,内容平台对于用户的第一属性,仍然是一个消费内容或社交的平台,所以可以开放给广告、电 商的流量比例一定是有限的(内容平台必须保持其“内容”的第一属性才能维持和纯电商平台的差 异化优势)。内容平台如果要大力推进电商业务,就需要给电商类的短视频/直播开放一定比例的 流量池,而这些流量池是有机会成本的(因为流量开放给非电商类广告主、不需要在抖音闭环成交 的电商类广告主、娱乐类直播也会获得相应的收入)。
所以我们想探究,内容平台转型做闭环电商,是否会稀释其单位流量的盈利能力? 我们决定以抖音平台为例,将抖音的广告收入作为参照系来对比。
Ⅰ. 第一种测算方法:以单条内容(VV 数,Video View)为单位来进行比较:
由于我们本篇报告探讨的内容平台主要是聚焦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而短视频平台的流量衡 量单位之一,就是内容曝光次数,或叫 VV 数(=活跃用户数×人均时长 / 单条内容平均时长)。 所以比较方法之一,就是比较单位 VV 的变现能力(假设直播电商业务不影响平台的总 VV 数)。
Ⅱ. 第二种测算方法:以「用户数×时长」为基本单位来衡量单位流量变现能力
这个算法,考虑了观看直播电商可能对平台总 VV 数的负面影响(因为观看直播所需时间比刷短视 频更长)。
广告业务方面,可测算出,2020 年抖音的广告业务单位流量变现能力约 4 元/(人×小时)。
电商业务方面,我们选取 21/05 的品牌自播销售额 Top 100账号,截至 6/28 的近 25 场直播(如有)作为样本(共 2,496 场)来进行观察,测算出样本直播场次的单位流 量变现能力为 3.32 元/(人×小时),略低于广告(差距约 15%)。我们还抽样了不同类目、不同月 销规模的品牌样本进行观察,发现单位流量变现能力差异较大,而且和月销规模没有强相关性,因 此 Top 100 品牌自播的样本数据不一定能代表大盘(而且考虑到抖音电商还有达人直播)。
总结来看:目前以品牌自播的抽样来看,闭环电商的单位流量变现能力相对广告较弱(但差距并不 大),但考虑到抖音做闭环电商只是刚刚开始,后期有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平台优化匹配能力、 商户优化流量的承接能力)。
3.4 内容平台做电商的优势类目探讨
通过前文的梳理和比较,我们总结出内容平台做电商的比较优势以及适合的消费场景。分类目讨论:
服饰箱包:几乎满足以上所有条件。所以服饰是目前抖快第一大品类,GMV 占比最高,增速 快。我们判断,抖快在服务类目的优势将继续保持。
二奢:满足①、②、③的特点。二奢比较容易产出内容(奢侈品鉴定、品牌历史故事等),而 且非标,商品信息主要通过视觉体验。
美妆护肤:大部分满足①、④的特点, 彩妆还满足②。但是偏标品 SKU 少,消费者的需求 共性较高(比如,对护肤的需求无非保湿、美白、抗衰几种),某些爆款产品的价格也非常透 明,所以可能更适合可以走量的头部达人带货。
珠宝配饰:需分类,非纯金的配饰满足①、②、③ 的特点;纯金类产品的决策核心是每克价 格(需求共性高),且价格非常透明,所以在内容平台做出超额利润的难度相对大。
3C 数码家电:小家电满足①、②,客单不太高的也满足④;消费频次比较低、客单高的大家 电,一般是计划性消费、且决策周期很长,相对不适合。
食品:休闲零食满足①、③、④,部分满足②,但食品有⑥的缺点,所以高客单(组合包装)、 易运输的类目做抖快电商更有优势。
结论:本章节我们讨论了内容平台做电商的的本质(即人货信息匹配环节的伸展);探讨了内容平 台做闭环电商的决策依据(做闭环成交是为了更好地拿到品牌前端的营销和渠道预算);并以抖音 为例,探讨了内容平台做闭环电商是否会稀释其盈利能力(可能略低于广告,但差距不大);并通 过前文的梳理,归纳出内容平台在满足哪些消费场景更有优势(服饰类是核心优势类目)。
四、内容平台做电商的空间测算首先我们需要再一次明确本文讨论的“内容电商”定义范围:内容电商特指的是内容/社交为第一 属性的平台做闭环电商,不包括纯电商平台的直播电商(如淘宝直播等,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店播)。
我们将使用两种方法来测算内容电商的空间:
1)核心类目法:一种是通过前文的探讨,我们总结出的内容平台的核心优势类目,依据核心优势 类目的规模以及内容平台的市占率来进行假设推断。
2)流量供给法:另一种是通过内容平台的流量供给上限来进行假设,前文提到过,内容平台做电 商的比较优势就是来源其内容/社交的第一属性,因此分给电商的流量池比例是有上限的,可以依 据此假设推断电商规模。
4.1 根据内容平台做电商的优势类目进行假设
电商行业已经度过快速发展的红利期,新的平台能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一定是在某些核心优势类 目有价值创造或效率优势,依靠在这些类目的快速增长,在用户心智中形成平台的电商心智,从而 再带动其他类目的增长(参考拼多多的发展历程)。
根据前文的总结归纳,我们得到服饰是内容电商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类目的结论,根据我们的统计 和计算(见图 24),服饰的市场规模约有 4 万亿。
此外,参考其他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拼多多)以及线下渠道的情况(例如美国和日本的百货), 我们发现平台/渠道的优势类目的销售额占比高且占比相对稳定,通常在 50%左右——即核心优势 类目:非核心类目的比例约为 1 : 1。
我们将分情景乐观、中性、悲观的情景进行讨论
乐观情景下:内容电商凭借货找人 丰富内容生态实现个性化匹配 一体化成交,能实现比内 容平台种草 货架电商成交显著更高的效率(效率的提升可能体现在商户毛利率、库存周转等 指标上,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验证),在服饰这个类目可以做到对其他平台明显的优势,各 品牌均入驻内容平台作为品牌经营阵地。那么假设内容电商平台在服饰这个类目下,能做到 全渠道 40%的市占率,即服饰在内容平台的交易规模可达到 1.6 万亿(=4 万亿×40%),结 合核心类目:非核心类目 1:1 的假设,那么内容平台的总体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 3.2 万亿。
中性情景下:内容电商没有显著改善服饰零售的效率,但凭借内容/社交属性可以实现商品交 易的前端拦截。假设在这种情景下,能做到服饰全渠道 20%的市占率,那么推算出内容电商 的交易规模约为 1.6 万亿。
悲观情景下:内容电商的效率和传统电商平台相似,如果传统电商平台发力做内容和社交, 且取得一定效果,那么内容平台的比较优势相对减弱,不能建立品牌经营阵地。假设在这种 情景下,能做到服饰全渠道 10%的市占率,那么推算出内容电商的交易规模约为 0.8 万亿。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测算中,由于数据可得的有限性,有较多的假设参数;另外,我们仅将服 饰纳入核心优势类目的考虑,而内容电商在二奢、配饰、美妆等类目方面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所以, 测算的过程和方法论可能参考意义更大,而测算的具体数值会根据假设条件的更改和实际情况的 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
4.2 根据内容平台的流量供给进行假设
内容平台分给电商的流量池比例是有上限的,抖音/快手两个平台的流量规模已经非常可观,增速 开始放缓(无论是从用户数还是时长角度),因此可以通过假设平台分给电商的流量池比例(不考 虑搜索电商),和电商直播间/短视频的成交效率来推断内容平台可承载的电商交易规模的上限。
我们将以抖音平台为例,来测算其电商交易的承载能力。图27是抖音电商交易规模的敏感性测算, 其中有 2 个核心假设指标:
纵向的指标:是平台给电商内容的流量池比例,我们认为 3%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比例;
横向的指标:GPM(每千次曝光成交的 GMV),衡量单位流量的成单效率。根据前文的分析, GPM 做到 800-900 是和广告变现效率类似的水平,抖音目前核心类目的优秀账号能做到 3000-5000 元。因此我们认为,如果通过持续优化(平台的内容分发能力 商户的内容制作能 力和经营能力),大盘的 GPM 能实现 1500 是一个比较中性的假设。
根据下表的测算可以看出,当抖音的电商内容渗透率达到 3%、GPM 做到 1500 元/千次的情况下, 平台可以承载的电商交易规模接近 2 万亿规模。(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1)如果能确认在核心类目做到效率的显著优化,内容电商平台的市场空间(不包括电商平台的直 播电商)是万亿级别规模以上的。是否实现了在核心类目的效率优化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和跟踪。
2)如果能持续优化内容分发能力提升匹配的精确性(GPM 能提升),内容平台的流量供给不会是 其电商交易规模提升的长期首要瓶颈。但是短期来看,目前大多数商家较缺乏内容制作的能力,因 此商品相关的内容质量(如何让商品内容的观看体验提升),及商品和内容之间的匹配的精确性的 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可能短期内,在大盘 GPM 提升速度不够快的情况下,平台的流量供给会 成为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电商规模提升的核心瓶颈之一。
五、内容平台电商目前发展进程如何?本章节,我们将从内容平台的类目覆盖完整度、基础设施、用户画像、样本商户经营情况几个方面, 来观察内容电商平台目前的发展进度。
5.1 内容平台的电商类目丰富度及基础设施情况
从类目覆盖完整度上看,快手和抖音从去年开始一直在丰富并开放各个类目的商户入驻,目前从第 一级别和第二级别的类目数上来看,快手/抖音和天猫已经是一个数量级别了(但实际各二级类目 下的小类,以及各类别下的 SKU 数还会有差距)。
基础设施方面,抖音/快手在过去一年中快速补齐各方面的电商基础能力,目前已经具备专门的电 商营销工具、店铺操作平台、电商数据分析平台等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售前、售后、物流、金融方 面的功能和能力;且在大力招募/扶持电商生态合作伙伴,包括招商服务商、代运营服务商等。
5.2 内容平台电商的用户画像和商户经营情况
1)用户画像:相比平台整体用户,电商用户女性占比偏高、年龄偏大
性别分布方面:女性占比偏多。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抖音和快手整体用户的男女比例接近 1:1 (男性占比稍高一些),但是两个平台的电商用户(有过电商下单的用户)的性比分布,女性占比 明显更高:快手的电商用户女性占比超过 66%,而抖音的电商女性用户占比目测超过 40%。
年龄分布方面:电商用户年龄偏大: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抖音、快手两个平台整体用户的 30 岁以下占比均超过 50%;但是电商用户方面,抖音电商用户 30 岁以下占比不到 40%,而快手的 电商用户 30 岁以下占比约 35%,电商用户的年龄层次比大盘更高。
地域分布方面:抖音电商用户高线占比更高,快手电商用户下沉占比高。抖音方面,根据 QuestMobile数据,抖音整体用户的一二线占比约为40%,而抖音电商用户的一二线占比超过40%, 相比大盘,电商用户高线市场占比更高。快手方面,QuestMobile 数据显示一二线占比约 35%,而 电商订单量的一二线占比不到 30%,电商用户相比大盘更加下沉。
2)商户端:我们在服饰、美妆和珠宝首饰 3 个类目各选取一个品牌样本进行探讨。
服饰类目:选取「太平鸟」作为样本观察。
太平鸟是抖音品牌自播服饰类目月销规模 Top 3 的品牌,我们观察了太平鸟抖音官方旗舰店和其 天猫官方旗舰店的经营情况:太平鸟作为抖音的头部品牌自播代表,目前其抖音官方店铺的月销规 模(6 月为 8000 万 )已经和天猫官旗接近;而且客单价方面,抖音和天猫是接近的,甚至在有 的月份会超过天猫(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在抖音经营不需用低价来做用户转化,更需要内容)。
在商品的丰富度方面,目前抖音每月有动销的商品 SPU 数目前约为天猫的 1/5,每月只有 500-600 款左右(但抖音店铺货架上的商品数为 999 ,多于每月动销款式数)。说明天猫作为品牌经营阵 地、全网最大私域的角色目前还是相对稳固的;品牌在抖音目前主要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售卖,而 且品牌希望能在用户停留的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销售,所以通常会精选款式。
商品款式的差异:我们通过统计动销商品的标题来分析抖音和天猫销售商品的款式差异,我们此次 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商品款式的新旧程度:可以发现,在抖音销售的商品 SPU 中,标题含“2021” (说明是当年款式)的商品款式占比其实不少于天猫,但如果看销售额的分布,天猫销售 2021 年 款式的占比明显高于抖音。如果进一步细分,按季节拆分,可以发现,在抖音有动销的商品中,当 季商品(标题中含“夏”字)款式数占比甚至略高于天猫,但是如果看销售额的分布,可以发现抖 音当季商品的销售额占比仍然低于天猫,上一季的商品销售额占比高于天猫。这个数据至少部分佐 证了,目前大部分用户的心智还停留在“买新品,上天猫”——新品的主要成交地仍然在天猫;商 家其实在抖音也上了很多当季新品,但是用户购买的比例会低于天猫。
美妆类目:选取「花西子」作为样本观察。花西子是在抖音美妆品类中排名头部的美妆品牌, 其目前抖音店铺的销售额仍然在爬坡中(店铺自播的 GMV 占比会比服饰类店铺更低),抖音 店铺的月销规模和天猫官旗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动销商品的丰富度和客单和天猫是类似的。
5.3 内容平台头部账号的直播近况
为了对目前商户在内容平台的电商经营有更加具体的感知,我们对抖音品牌自播 Top 100(5 月) 的品牌账号、以及快手 Top 200(5 月)账号(绝大多数是达人)的进行观察,我们选取每个账号 的近 25 场直播的各项指标(UV、平均在线、人均时长等)进行了汇总统计分析,将各指标 10%- 90%的分位数展示在了表格中。
对比抖音头部品牌自播账号和快手头部账号(达人为主)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1)抖音的平均在线人数和粉丝数的的关联度,和快手比相对小(抖音的平均在线/粉丝数的指标方 差更大),这也和抖音的流量逻辑(私域占比小、公域为主)是一致的;
2)品牌账号的人均停留时长比有情感/信任黏性的达人账号停留时长要短:抖音头部品牌自播账号 的直播间人均停留时长中位数仅为 1min 左右,而快手的停留时长中位数将近 3min;
3)抖音头部品牌自播账号的单位 UV 价值和快手头部达人账号是相近的,均为 1.4-1.5 元/人(意 味着每个进到直播间的用户平均成交 GMV 为 1.4-1.5 元),我们还统计了抖音从去年 8 月份开始 的各轮大促活动的数据,计算出单个看播量对应的 GMV 也为 1.5 元左右(见表 12)。虽然快手达 人账号的人均停留时长远高于抖音,但进到直播间用户的人均下单金额是接近的,我们认为原因有: i)快手用户可能看达人电商直播的购物性目的相对不那么强(更多可能是出于对自己喜爱主播的 关注);ii)快手用户的客单价相对更低(抖、快客单价中位数分别为 162 元、57 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