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教授」在田地间孕育希望——记青岛农大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王月福教授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小麦教授」在田地间孕育希望——记青岛农大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王月福教授。
他从教近30年,却仍像学生一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家—办公室—试验田。
他从事了17年的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却又在成绩卓著时“跨行”做起了花生栽培与育种研究。
他在科学研究上硕果累累,但依然每天低调地骑着大金鹿上下班。他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王月福教授。
培育的不仅是种子,更是希望
工作近30年,王月福教授获得的奖项和荣誉早有厚厚的一大摞。但是这些光环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激励,在他眼里,颁奖台上的光鲜亮丽远不如庄稼地里的丰收喜人。
王月福教授在从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山东省科技厅等项目20余项。通过旱作冬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探明了旱作小麦高产超高产的生态学、形态学和生理学基础,丰富了作物栽培学理论,形成的旱地小麦肥料早施深施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为山东省主推技术,在山东、河北等省进行大面积推广,多年多点创出旱地小麦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示范田,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亩以上,增产小麦40亿公斤以上。在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领域,阐明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品质和产量形成的机理,明确了气候、土壤、栽培措施等对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和机制,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配套保优栽培技术;选育出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鲁麦17号、莱农8834、莱农9214等小麦新品种;发表有关小麦学术论文80余篇。
汗水滋养了土地,也孕育出了新的希望。
一个科研工作者,一辈子坚持一个研究方向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王月福教授却“不走寻常路”,在研究了17年小麦之后,转了个大弯,开始从事花生的栽培育种工作,这一干,就干了10年。
“哪里有需要就要往哪里去。”2003年后,由于学校工作需要,王月福教授开始从事花生栽培与育种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并成功选育出青花5号、青花6号、青花7号等优质花生新品种,发表的有关花生研究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花生专著1部。
他是严师,更是“慈父”
王月福教授不仅科研工作做得好,在教学工作上也是桃李满园。
2003年以来,王教授连续十年被评选为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师,上过他的课的学生都很喜欢这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师,有的学生私下里亲切地称呼他为“小麦伯伯”。
“王老师既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优良品格,也让我体会到了他如慈父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王月福教授的一位研究生这样形容他。
在工作和科研上,王月福教授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发现错误总是在第一时间纠正,有时候为了一个实验结果,他会一直陪着学生做实验到凌晨,直到最后取得正确的结果。在试验田里,他亲自示范,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操作,也是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有什么问题,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细心讲解,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他的研究生心中,他既是严师,也是慈父。
对于每一个研究生,王月福都对他们的家庭情况非常了解,尽其所能帮助他们。节假日有的同学不能回家,他就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过节。他对学生的关心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一个研究生做实验不小心碰了有毒的化学物质,皮肤有些发红,王月福得知后马上让自己的妻子陪她到医院检查,并支付了医药费。还有一个学生中午在田间做实验时中暑了,他怕学生吃不下饭,特地从家里做好饭给他送到了宿舍里。
“在我们眼里,他就是我们的父亲。”这是他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
近30年来,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在各行各业,在每个行业都兢兢业业,深受好评。用他学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工作上从没给王老师丢过脸”。
责任,是一辈子的事
王月福教授在科研上虽然精益求精,但在生活中,他可是一个不拘小节、勤俭节约的人。不讲究吃穿,也不讲究排场,能穿能用就行,更不讲究什么名牌,只要穿着舒服干净就行。他的毛衣袖口都磨得很薄很薄,有的地方甚至快要掉线了,他也舍不得买件新的。
过的是朴素的日子,但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足,很开心。平时经过王月福教授工作的地方,经常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生活中的他乐观豁达,为人耿直,爱开玩笑。
“特别有责任心,不管是对工作、学习还是家庭、孩子和老人,他都特别负责任。”这是王月福教授的妻子对他的评价。面对取得的成就他不愿意多说,对于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他总是一笑而过,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能说,我的努力和付出对得起我的这份工作。”
一个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27年,王月福教授把自己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教育科研事业。对他来说,田间地头的事才是头等大事。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看到农民站在庄稼地里,看着满眼的丰收笑开花。(邹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