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项目」留住“千里马”,光有“伯乐”还不够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山东项目」留住“千里马”,光有“伯乐”还不够。
精英组威海东兴电子有限公司填补国内空白的“船舶制氧供氧及空气杀菌净化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新锐组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海洋探矿采矿系列水下机器人”项目、团队组哈尔滨工业大学团队实现城市海水养殖的“微藻-膜生物反应器项目方案”项目……
海洋科技领域现场晋级是今年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场。这场“收官”之战虽然只有25家企业、4个团队参加,项目总数远少于其他领域,但是却个个质量“上乘”。
“山东要走向深蓝,就要这样的创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西广对项目水平称赞有加。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8个领域共计16场活动都涌现出了多个备受专家好评的高科技项目。
然而,记者跟踪采访发现,在这批通过竞技活动“出道”的“新秀”里,有些项目的确获得了不错的支持、发展,可也有些虽然作为有潜力的“千里马”在活动中备受“伯乐”赏识,但其后续实际发展却屡屡遭遇“尴尬”。
“我们的项目技术领先,也得到了专家认可,但目前真正愿意投资的机构却很少。”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陶泽文对记者说,他们的海底采矿机器人项目产业化的启动资金大约需要两亿元,如此大体量的投入对企业来说压力很大,必须得有投资机构或者基金支持才能继续下去。
“如果后续资金不足,创新就会乏力,很容易被别人超越。”陶泽文说,目前与其对接的投资机构都是外省的,而他希望对接的是山东的投资机构或基金,参加竞技就是希望能借助平台让山东真正了解这个项目,让项目得以在山东成长、开花、结果,助力山东海洋产业发展。
“希望山东的投资机构能像南方省市一样,思维再开放些,眼光再放远些,胆子再大些,帮助山东留住真正好的项目,让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少发生。”陶泽文说。
项目收获点赞,发展遭遇尴尬的还有威海金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海带夹苗机”项目。负责人李惠向记者诉苦说,项目得到了专家高度认可,获得了省市权威部门的检验认证,各项资质齐全,但当地海带养殖大户却出于几代人多年来的作业、认知习惯,不敢接受这个新的作业方式,产业应用推不动。
据悉,该项目成果实现了海藻类夹苗机械化运作,不仅解决了一直以来海藻养殖产业面临的无人工可用、人工成本高、作业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还可大幅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可谓海藻类养殖产业的一次“革命”。
“解决这样的难题,不像技术攻关,有科研人员就行,我们感觉有些使不上力”,李惠说,她试过很多办法让养殖户看到机械作业效果,但是鉴于企业自己说服力有限,并没有获得好的成效。“项目是当地政府高瞻远瞩组织推动的,把我们扶上了马,现在成果出来了,却难以对当地产业发挥作用。希望政府部门或协会等能利用其优势,通过牵头组织观摩会、交流会的形式对种植户的认知、观念加以引导,再把项目往前送一程。”
李惠说:“最尴尬的是,项目在辽宁、福建等地进展不错,已经与多家企业对接合作,反而在自己家乡无法发挥作用。”
当天在竞技现场,记者注意到,李惠在台上路演时,台下就坐着两家来自福建的企业代表等着与她谈合作。
“留住千里马,光有伯乐还不够。”李惠说,要真正让这些“千里马”在山东跑起来,将其切实变成推动山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除了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之外,也希望山东整个氛围、环境能够更加开放、包容。
“敢于接受新观念,尝试新事物,敢为别人所不敢为,才能在创新的路上走在前列。”
“发展海洋科技产业,山东从培育中小微企业出发这个做法很好。”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西广说,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如果再保证其有良好的成长性,一批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未来可期。(记者 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