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产品」传统企业“不传统”,泰广奕何以能?
今天,山东创新网分享「砂轮产品」传统企业“不传统”,泰广奕何以能?。
记者赶到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山东泰广奕砂轮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总经理苏耐峰刚刚送走前来安检的工作人员。“环保、安全检查很频繁,几乎每周都会有。”面对环保“紧箍咒”,在传统产业“淘金”的苏耐峰却是一脸轻松与自信。
一组数据证明了苏耐峰的底气:行业内唯一一家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磨钢球砂轮已占领全球20%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每3片研磨钢球的砂轮中就有一片是泰广奕的产品。
没有传统企业,只有传统思想。显然,环保压力助推了泰广奕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产品不断创新,技术加速更新,设备持续上新,眼下,这家传统企业正散发出十足的活力。
产品不传统:科技含量不断刷新,砂轮屡次替代进口
一个直径仅有1厘米的小砂轮“能量”几何?泰广奕给出的答案是可替代30—40片普通砂轮。这一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打破了国外在该产品上对我国的垄断。眼下,尽管项目刚结束中试,泰广奕就已经拿到了来自日本、台湾的多份订单。
色如墨、质如砂,采访期间,泰广奕董事长孙骏向记者展示了该产品的样品。她向记者介绍,这种产品之所以“个头小、能量大”,是因为以新材料CBN(立方氮化硼)为原料,这是一种硬度堪比金刚石的合成材料,高硬度意味着切削能力更强、更锋利,产品可应用于高速旋转的生产打磨环节,且使用寿命很长。而可再生新材料的应用,极大地节约了矿山资源。
长期以来,砂轮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矿山资源等传统要素的投入,而伴随着旧动能红利的不断减弱,传统产业必须要寻求转换新动能。利用新材料、研发新产品,成为国际上对该行业的重点提升之策。孙骏介绍,CBN砂轮是目前国际上砂轮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但由于国内相关技术欠成熟,阻碍了我国整个砂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核心技术国外“捂得紧”,矢志创新的泰广奕决定自己研发。从去年开始,历时一年有余,投资600多万元,泰广奕拿下CBN砂轮这一重要突破,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批量化生产,量产后可完全替代进口。
这并非泰广奕的产品第一次打破国外垄断。近年来,精于创新的泰广奕一直走在我国砂轮行业的前列,产品一度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钢球”是工业领域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无论是圆珠笔尖上的钢珠、鼠标上的滚轮,还是高铁及航空航天飞船上的轴承,均要用到钢球。由于磨钢球用砂轮对硬度、粒度、抗压强度等要求很高,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且对环境要求相当苛刻,在过去,国内磨钢球用砂轮完全依赖进口。针对这一问题,此前,泰广奕历经数年研发,一举打破了德国、日本等国对该产品的长期垄断,并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返销至欧洲、日本等国外市场。
不断刷新的科技含量与过硬的产品质量,让泰广奕迎来了产品俏销的春天。记者了解到,如今,泰广奕磨钢球砂轮已占领全球20%的市场份额,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每3片研磨钢球的砂轮中就有一片是泰广奕的产品。
动力不传统:创新“永动”,活力泉涌
眼前这家打破国外垄断、产品出口多个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如今仍在不断刷新着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在成立之初,泰广奕还只是一家生产砂轮原料、销售给国内外大型砂轮厂的资源型传统企业。
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为国外企业提供廉价原料,到今天将高端产品返销国外,泰广奕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泰广奕动力何在?
智士者,国之器。对企业而言,人才同样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谙此道的泰广奕一向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这从一组数据中便可窥见一斑:在公司全部的56名员工中,科技人员就有25人,几乎占到全部员工的一半,而直接从事研发的人员就有17人。
有了人才,科研投入则相当必要。苏耐峰告诉记者,近几年,泰广奕的科研投入高达20%。“有压力,但任何成功都不能一蹴而就,科研投入是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如果说人才与科研投入是支撑科技创新的必要途径,那么,产学研合作则是加速创新的重要方式。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泰广奕同样做了不少文章。
河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在磨具领域具有相当不错的科研实力。多年来,泰广奕与这些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致力于高端轴承磨具与相关新材料的研发,包括“高铁轴承专用钢球及微型钢球加工”等项目在内的一批前沿项目与瓶颈问题先后破解,为钢球高效精密加工磨具国产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眼下,与这些高校院所合作,正不断加速泰广奕产品与技术的创新。
最直观的例子,今年3月,泰广奕与湖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就“结团超硬新材料”研发项目和人才项目进行合作。该项目完成后可使同等材料的性能提高30%,成本也将随之大幅下降。
语速稍快,果断干练,是泰广奕创始人孙骏留给记者的主要印象。行事果断的她在采访期间多次强调创新等不起、慢不得。“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你不跑起来,很快就会被时代的大潮淘汰。”孙骏向记者分享自己从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得出的经验,在她看来,环保形势越紧,越能驱逐“劣币”,这反而是优质传统企业逆势上扬的好时机。
未来不传统:智能新设备就位,生产效率将翻番
新旧动能转换之于泰广奕,有产品的创新、技术的更新。眼下,泰广奕开始从设备的上新这一角度诠释新旧动能转换的含义。
在淄博高新区,距离泰广奕大约2公里有一片占地50亩的新厂,这里是泰广奕的新厂区。记者来到这里时,几名身着蓝色工装的技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设备。尽管天气十分炎热,但他们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减。苏耐峰告诉记者,预计今年6月底该厂区将完全进入试生产状态。
设备更新、技术改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致力让未来“不传统”,泰广奕瞄准设备“智能化”重点发力。
由于重量大、粉尘多,砂轮原料的混合搅拌工作一度十分繁重。为将工人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泰广奕上新了自动配料混料机,由此带来的改变是,随着新厂区的正式启用,混料工人的身影将在泰广奕生产车间消失。
自动配料混料机仅是泰广奕新厂区智能化设备的一个代表。放眼厂区,压制机、温控室、恒温室、数控机床等贯穿整个生产线的一批定制高端设备均已准备就绪,整装待发。
“这些设备都是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专门为我们设计的,前期我们向其提供了相关需求。”苏耐峰介绍,这条智能化流水线全程仅需6名工人,而传统生产流水线则至少需要17人。
“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人工成本的大量减少。在生产效率方面,在生产周期不变的前提下,新厂区每条生产线可生产12000片砂轮,而在过去这一数字仅为6000,效率整整提升了一倍。
在孙骏看来,传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不仅在于提质增效,还体现在降低能耗与减少污染上。而智能化的新生产线,让生产过程变得封闭,使得粉尘与外界隔离,助力了环保与安全水平的提升。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保持青春的动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整个新厂区投资8000多万元,对泰广奕而言有着不小的压力,期间也不乏反对的声音。但孙骏深信着一个道理——企业越有责任感,生命力就越旺盛。
“行业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整体的调整优化需要持续一段时期。在此背景下,继续扩大规模,以进一步彰显规模等综合优势尤为关键,这就需要不断延伸产业链。”面对已经来到眼前的新发展,孙骏有着自己的新打算。她告诉记者,公司下一步重点发力产业链的延伸,坚守砂轮领域,不断做专、做精、做细。
在坚守中突破,在创新中跃升。泰广奕正在描绘一幅传统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