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京东方之父「京东方是做什么的」

互联网 2023-01-31 17:32:59

最近很多人关注为什么是京东方之父「京东方是做什么的」,山东创新网小沐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为什么是京东方之父「京东方是做什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用。

2022年无疑是面板行业比较艰难的一年,撇开产能过剩不谈,行业受需求萎缩影响,大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下跌。

32英寸面板从2021年6月份的88美元一路下跌至26美元;50英寸面板从201美元跌至71美元;65英寸从294美元跌至105美元,价格全部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新低。

连一向坚挺的手机面板价格也出现松动,6.2英寸价格从2021年10月份的17.8美元,跌至15.40美元。

在最新的中期财报上可以看到,头部面板厂业绩全面下滑,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上半年亏损超过26亿,深天马亏损3.7亿,仅剩京东方还在盈利。

8月30日,京东方披露2022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916.10亿元,同比下降15.66%;净利润65.96亿元,同比下降48.94%,扣非净利润42.39亿元,同比下滑63.65%。

下滑比较严重的是第二季度,收入下滑了29.50%,净利润下滑71.18%,扣非净利润下滑89.86%,二季度扣非净利润7.28亿元。尽管下滑比较严重,但对比二季度已经亏损的TCL,京东方的抗风险依然很强劲。

01.三季度难以扭转

消费电子的复苏是由宏观大环境来决定的,到目前为止面板价格并没有回暖迹象,即便9月下旬开始回暖,三季度报表也不会太好看。

问题的关键在于库存,因为原先的高库存变现价值低于成本,因此需要计提相关减值损失。上半年京东方资产减值损失了45.28亿元,上年同期减值为23.07亿元。

到中报为止,账面库存仍高达330.1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增加了24.03天至73.48天,也就是说存货周转一次差不多需要两个半月时间,因此可以判断三季度业绩也难以扭转。

数据来源:IFind

面板是一个产能决定竞争力的行业,整个大尺寸面板行业产能是过剩的,所以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波涨跌周期。

截止到中报为止,京东方的净利率已经跌至3.51%;TCL科技为2.28%,如果剔除中环并表,利润率应该为负数,包括深天马,如果扣非后也是负数,行业头部已经开始亏损。

但这并不是最终见底的信号,上一波涨价周期的推动因素是韩国厂商关闭LCD产能挤出来的增量空间,而这一波估计也要等到前五家大厂关产能才可能出现低点。

目前LCD全球CR6厂商的集中度高达77%,前六大厂分别为京东方、LG显示、华星(TCL)、群创光电、友达光电以及三星显示。

除了京东方以外,其余厂商都有减产的概率,毕竟这一波周期跟上一波周期不同,上一波仅仅是产能过剩引起的价格战,而这一波是产能过剩及下游需求萎缩双重压力,所以,头部也不一定熬得住。

02.为什么是京东方

面板除了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以外,还有资本上的壁垒。我们看到手机面板的价格明显要比大尺寸面板更稳定,周期性更弱,这是因为手机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几乎被韩厂垄断,主流的旗舰手机几乎都是三星和LG屏幕。

技术研发上韩厂一直走在市场前沿,在LCD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三星已经逐渐放弃LCD,大力加码OLED的研发。

于京东方来说,暂且不用考虑LCD被替代掉的风险,因为从市场需求端来看,不论是电视面板还是智能手机,主流的技术依然是LCD,再则手机订单的份额本身占比较低。

京东方为什么熬得住?一方面是有钱,另一方面是OLED技术已经在本土领先。

要融资也要有故事,起码在技术上让资本看到曙光。面板本身是一个资产很重的行业,随便一条产线动辄就是百亿级的投入,而且后期转固后还要承担巨额折旧。行业严重依赖外界融资,京东方上市至今累计融资超过922亿元,已经证明了其超强的融资能力。

财务基本面上京东方也优于TCL科技,到上半年末,账面货币资金847.89亿元,财务费用支出为6.5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04亿元。

而同时期的TCL科技,账面货币资金337.96亿元,其财务费用支出为17.20亿元,比京东方高出一大截。尽管刚经历了爆赚的一年,但TCL科技的财务费用仅仅下滑了1亿元,根本问题在于,多元化转型以及大额分红严重拖累了公司财务基本面。

03.估值已经到底了

事实上,京东方存在的意义要比他赚多少利润更为重要,如果本土面板行业没有崛起,我们今天绝对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电视机,现在60英寸的应该不到2000就能买到。

在最新的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京东方董事长也肯定了从零到一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谈到了京东方的市场价值是绝对被估值的。

的确京东方也一直在回购股份,2021年至今回购额已经超过26亿元,相比之下,TCL科技的回购额仅5亿元左右。

周期本身难以给出高估值,因为在低谷期来临时,底部的筑底期难以判断,但现阶段京东方的估值的确不贵了。

首先是在资金和技术端,京东方在内地均已建立了较强的竞争力,未来也很难再有可对比的竞争对手。

其次是本土替代空间巨大,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领域,国内拥有着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以及消费市场,最重要的是本土手机及电视终端品牌在国际市场也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