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电商未来趋势看法「2021年电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互联网 2023-02-21 08:07:15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2021年电商未来趋势看法「2021年电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2021年电商未来趋势看法「2021年电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年已经过去,电商总体环境不容乐观,很多商家反馈,没有赚到钱,并且对于未来的电商发展趋势看不清,不知道接下来重点是什么?

我作为一个电商行业的观察者,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变化和趋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趋势一

私域的流动化加强

视频号的打赏和连麦功能出现之后,犹如一个练武奇才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瞬间变得战斗力爆表。改版之后的视频号,吸引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大咖入局,龚文祥、波波来了、桔子会廖桔、牛气学堂海浪、悟空掌柜王栋、斑马潇掌柜……

我自己也是受大咖影响,最近开始投入视频号

为什么大家这么积极,是看到了什么机会吗?

微信是全国每个人的身份证,是国内互联网流量的天花板。微信的用户量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总和。

之前的微信,代表的是私域流量。

大家做的核心工作就是,把人加到微信,然后建立社群,触达他,链接他,营销他,让他成为顾客,成为会员,甚至成为合伙人。不管是微商模式,还是社交电商,社群电商,都是这样的思路和操作手法。

每年有超万亿规模的交易,来自于微信私域,来自百万计的各种“私域鱼塘”,大家在里面圈人营销。这就是私域的电商生态。

现在,视频号来了

视频号是每个人的名片,他不是只有好友可见的朋友圈。在理论上,视频号是有可能被全中国任何一个人看到的,他的链接没有上限。

之前的微信私域,是纯私域,这些私域用户是相对稳定的,大家各自玩各自的。但是有了视频号之后,每个人的私域,都是别人的公域。

就像突然有了一条河,把所有的私域鱼塘都串联起来了,鱼塘里面的鱼可以自由游动。这时候,你的鱼塘就不在稳定了。即使你把用户加到微信,加到微信群,给他一个会员身份,上线一套分润系统,甚至给他一个名义的合伙人,都不一定可以绑定他。

一旦私域开始流动,很多目前已有的商业模式将会改写。

社群团购、社区团购、社交电商、自媒体电商、品牌自营私域等,都将会被彻底改变。

这样的新生态下,如何吸引用户长期停留和消费?

我觉得核心是,你自己IP的吸引力,你的品牌吸引力,你的背后的团队实力,你的商业模式的吸引力,你的产品的口碑和价值塑造。

张小龙说,视频号是未来商业的官网和名片,我觉得恰如其分。这个官网,价值远远超越目前的官网,他不仅仅是展示,还是服务的输出,是IP的打造主阵地,是和每一个用户面对面交流的场域,是品牌IP化的集中体现。

当私域不在是你的自有资产,你该怎么办?等待你的有2种结果

要么积极改变,成为头部的流量黑洞,创建自己的IP和产品,自己成为自己的渠道和代言人;

要么等着被人挖墙脚,把你的顾客成为别人的私域,最终花钱买个坑位费,求着别人能不能直播带个货。

趋势二

流量的分散和集中化

流量的分散和集同时进行,集中在内容平台,分散在社群!

1、流量的集中:

大家都看得见。

目前流量最大的洼地就在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B站等内容平台,这些平台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每天花费大量时间。

最终,目前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做电商,不能不做抖音和快手,这是目前传统电商渠道之外最有增长潜力的平台。

因为有内容,就可以获得用户,有了用户的时间,就有了购物消费的可能性。

一次两次消费之后,用户发现原来在这些短视频直播平台购物,也是体验挺好,用户习惯正在逐渐养成之中。

优质内容对于流量有着天然的超级吸引力。因为我们都是需要去看各种内容,要么有趣,要么有料,要么可以消磨时间,要么可以获得快感。

电商购物对于流量是有着天然的消耗力。目前淘宝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消耗机器,每天都需要巨大的广告采买来支撑这么庞大的交易量。

所以,流量的集中化的趋势还将继续,集中在头部的内容平台,目前看,抖音是排名第一的,快手其次,但是我看来,未来最有潜力的还是微信的视频号。

基于内容平台的流量集中趋势,建议:

1)重点布局抖音快手的自播,组建自播团队。未来,抖音就是新版本的天猫,是品牌的阵地,是电商的基本盘之一。

2)关注视频号的布局,未来的潜力增量很大部分在这里。

2、流量的分散

流量除了在内容平台聚集,最终强者更强,弱者淘汰。但是在另外一个空间,流量的分散正在进行,那就是私域流量。

因为有了视频号的出现,私域流量在微信内部可以快速流动,原来单个的纯私域流量,正在变成所有人的公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流动性增加,直接会导致在微信端,每个IP都是一个流量源,都是具备卖货能力的渠道。

所以,十年前是一家独大的电商,后面是接着是2强争霸,接着拼多多崛起,有了三足鼎立,到了现在,各种社交电商,社群团购,社区团购出现,平台数量已经到了成千上万个,并且这样的趋势还在进行。未来,电商的渠道会继续碎片化。

未来电商的生意,要么是和几个巨头做,要么是和成千上万个小渠道合作,要么自己就是自己的渠道和平台。

趋势三

IP的价值增加

这里说的IP,不仅仅是版权IP,品牌IP,更主要是个人IP

这里,要提出一个概念,品牌的返祖现象。

第一阶段:个人IP品牌

在商业信息化之前,那时候没有电话、电报、广播、电视。

那时候要建立一个品牌,人们可以触达的社交范围很小,一般也就几个村,几个镇的范围。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老字号品牌是不是听起来都像人名。比如张小泉剪刀,创始人就是叫张小泉,名字就是品牌,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就像是武大郎炊饼,王二麻子年糕一样,直接用人名,最容易建立信任感。大家都知道,这个品牌就是隔壁村的某某某,基于对人的信任,自然信任品牌。

第二阶段:品牌IP时代

人类进入现代商业社会,有了各种媒体工具,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各种电视广告。这时候,产品的影响力可以触达全国,如果依然还是用个人IP的品牌,会有不少限制,毕竟听起来有点土,不够高大上,也不太利于品牌在电视这种媒体的传播。所以,这个时候,知名的品牌,都变成了各种高大上的名词,诸如华为、联想、可口可乐、奔驰宝马……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的末期。

第三阶段:重回个人IP品牌(品牌返祖)

随着互联网、5G、直播、短视频等技术和媒体的发展,即使是远在天边,依然可以像在一个村子一样交流。有了直播间,一个主播分享,1000万个用户在屏幕前观看,就像100年前,一个大爷在吆喝自家的产品,门口有三五个路人驻足观看一样。改变的是对接效率,从1对3,变成1对3000万,从影响辐射一个村,到影响覆盖全国14亿人。

建立信任,最核心的还是建立人和人的信任。

所以,你相信一个品牌,更多是相信品牌的创始人。要建立深度的信任,从个人IP打造入手,无疑是最高效的。

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新锐品牌,创始人就是品牌代言人,创始人的故事就是品牌故事。品牌的名字也更加接近人名。

比如王饱饱麦片,听起来就是姓王的一个女生,做了一个吃了容易饱,但是又不容易胖的产品。

比如薛钟高,听起来也像是一个人名,薛高是雪糕的谐音,并且中间的钟字,本来创始人想用中国的中字,但是注册不了,结果换成钟字,品牌本意是做中国的雪糕的意思。品牌像人名,反而让用户更容易记住。

个人IP更加容易打造,更加利于传播,更能建立强信任。所以,个人IP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会更加重要。

我认为,每个创始人老板们,都要有意识去打造个人IP,这就是未来商业的发展趋势!

趋势四

新品牌崛起

新品牌崛起,主要是新消费品牌的崛起。

就在这一两年,快速崛起的新消费品牌案例,比比皆是,很多,诸如完美日记、花西子、鲨鱼菲特、王饱饱、李子柒、泡泡玛特、元气森林、茶颜悦色、三顿半、拉面说、珂拉琪……

为什么新消费品牌会是机会?

这是和我们国家发展的阶段和国情决定的。

中国所有消费现象的底层框架:

1.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端最大,是消费企业最大的机会。

中国有14亿人口,全世界最大。

目前这14亿人都在一个上升期的消费需求中。在总量上,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是5.76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国6.04万亿美元。不出意外,中国的零售总额应该很快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目前依然处于快速增长中。但是因为各种因素,大家都觉得目前国内的经济并不好,压力很大,大家赚钱也很难。作为企业老板,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大家都在担心,未来中国的经济是否会持续这么难?我觉得总体趋势上看,应该还是可以持乐观的态度,最起码在消费品领域,机会很大。

2.中国是全球最大最全的供应链,同时在需求端和供给端都最大,绝无仅有

中国有一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经济奇迹,比如全球70%的主要消费品的产能在中国,全世界都没有过这样的现象。美国和日本也曾经是消费品主要的生产国,但是在经历过几次产业升级之后,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

中国未来也会有产业转移,但是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不可能大范围转移。即使未来的劳动力优势不是那么明显,用工成本增加了,但是基于产业带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很多产品只有在中国制造,才是综合成本最低的。

在之前,很多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用的是全球的供应链,这是他们的优势。基于全球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大家分工合作,这样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但是现在发生了变化,什么产品的制造,都可以在中国完成。中国拥有所有产品的完整供应链。这样的优势,其他任何国家目前都没有。加上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工厂边上就是市场,综合成本进一步降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需要在中国开设工厂,因为制造成本最低,并且靠近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很多之前传统的零售巨头如家乐福、亚马逊纷纷退出中国市场,因为他们的全球供应链优势不在,竞争力还不如国内原生的零售平台。

为什么淘宝可以做起来,因为生产和消费的两端都很近,直接搭建一个线上的交易平台就可以了,平台充分发挥了无限对接的优势。你有什么产品,你有什么需求,直接搜索对接就可以了,大家互相之间充分竞争,比拼供应链能力和营销能力,把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直接释放出来。

3.我们遇上了消费升级的历史阶段

消费升级是中国目前的一个历史阶段,经历了改革开发后的这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基础产品的生产已经饱和,广大人民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需求,开始有了更高品质产品和更高层次服务的需求。

消费升级不仅仅是一二线的城市人群,更大的机会在于所有的人都有升级的需求,只是升级的产品价格段可能不一样。

比如今年的电动牙刷增量巨大,因为全民都在从手动牙刷到电动牙刷的升级阶段,只是有些人升级的是几千元的飞利浦,有些人升级的是19.9包邮的不知名品牌。

4.消费升级中的品类机会

在消费升级中,存在一个品类选择的问题。什么样的品类会有机会?怎么判断?

我认为,核心在于:“避开存量市场,去做新增量市场”

什么是存量市场?

比如智能手机,目前就是存量市场。基本上智能手机已经人手一部,如果新品牌要成长,必须是从已有的巨头手中抢市场,这样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老罗做锤子手机做不起来,最大的原因是入局时间晚了。老罗做手机的时候,智能手机已经接近存量市场了,要发展就必须和华为小米竞争。手机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资本投入的行业,自然是综合实力最强的才有机会活下来。

什么是新增量市场?

1)新增量,可以是已有的品类,在当下有快速增长的用户基础。

比如彩妆领域,一直都有品牌在做。但是中国这几年,进入了化妆年轻化的周期。这个周期在台湾、香港、日本都曾经经历过,到了一定的阶段,开始化妆的年龄会变小,美妆会变得更加大众化。原来都是26岁以上才开始化妆,但是现在中学生就开始化妆了,化妆从一个特定阶段和人群才有的需求,变成了一个大众化的需求。并且中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化妆品代工基地,供应链不是问题。

所以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国产彩妆品牌快速崛起了!

2)新增量,还可以是开拓全新的产品和使用场景,创造新需求。

比如我们熟知的元气森林,不考虑营销层面的原因,为什么他可以快速崛起。原来大家对于水的需求,还是自来水、桶装水,后来出现了纯净水、矿泉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品牌。再后来,已有的矿泉水市场也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继续做矿泉水,无疑是血海里面求生存,恒大冰泉就是例子。但是,有个创业公司换一个方向,开发做了一款气泡水,就做成功了,它就是现在的元气森林。

麦片的市场,也是已有的存量市场。雀巢、桂格等传统知名品牌已经占据市场多年,如果还是做同样的产品,基本上没有机会。有个创业团队,做了一个麦片产品,工艺上创新,把油炸变成低温烘干,在产品里面增加各种水果干和酸奶块,把冲泡的麦片变成了可以直接干吃的健康零食,直接创造一个新的使用场景和体验,结果大受欢迎,这个品牌就是现在的“王饱饱”。

知道了新增量市场的机会,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发现新增量的市场呢?

1.在存量市场中,做产品的创新。

参考方向:

1)增加功能。比如普通刀架增加消毒功能,就变成了消毒刀架;普通食品,增加功能性价值,变成功能性食品;普通牙刷,增加震动功能,变成电动牙刷;普通围巾,增加发热功能,就变成了自发热围巾……类似这样的功能增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行业深入思考;

2)改变场景。比如冲泡的麦片,变成可以干吃的零食麦片王饱饱;普通的咖啡,变成无需搅拌,无需热水即可冲泡的三顿半咖啡;需要热水才能吃的方便面,变成无需热水就可以食用的自嗨锅

趋势五

平台的没落

平台的没落,目前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看到,也不会认同。

我看到的是很多之前做的不错的头部社交电商平台下滑明显,有些甚至转型停止了平台运营,比如斑马会员就在去年停止运营,转型去做自有品牌AEP了。还有不少平台也是类似,转型做自有品牌的居多。

为什么会这样?

1、大平台机会不在

未来,已经基本上没有新平台有机会做到拼多多这样的规模和体量了。拼多多的出现是正好抢占了多个红利而冒出来的个例。并且随着微信生态的完善,微信内孵化第二个拼多多的空间已经没有。

之前有一批电商平台,在社交电商红利的助推下,创造了1-2年时间的快速增长,这样的增长其实也是用的微信内地社交红利,但是这个领域也仅仅出现了一个云集上市了,并且上市之后,情况也不太好。

到了2020年,已经没有资本愿意在电商平台的赛道再做投资了,因为大家都看不到希望,没有了上市的可能,整个行业自然进入的寒冬。

2、模式困境

传统电商平台的模式,都是花钱买用户,然后让用户尽量多的在自己的APP商城内消费。早期获取用户的成本比较低,所以这种模式还有可行性。后来用户成本增加,很多特卖平台开始倒闭。

到了16年左右,出现了云集这种社交电商平台,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社交裂变的玩法,通过398礼包,吸引了一波想赚钱的宝妈群体做分销,吸引来了大量免费新用户,这就是社交电商那几年崛起的原因,最核心还是降低了获客成本。

但是拉人头的礼包模式,随着政策监管的加强,变成了一个双刃剑,正规的大平台不得不转型。转型的结果就是获客成本再度大幅增加,没有用户,自然没有销量。加之外部环境改变,流量和用户都到了短视频领域,投资热点也变成新品牌。

模式困境难以改变,外部投资机构看不到上市希望,不肯持续烧钱,所以有了2020年的中小平台困境。

也不是所有的平台都会陷入困境,有一些平台依然会活的很好。这些平台的模式不是烧钱采买流量模式,而是依靠社群和私域流量,做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变现。这样的平台,排除政策风险之外,依然会活的很好。

社群团购和社区团购,就是这种平台的典型代表。

社群团购,一般是起源于微商团队长。他们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来源。就如目前比较头部嗨团、肉团、买买团、名义初品、微折购等,他们有私域的积累,并且有一套强大的培训裂变体系,可以实现低成本的获客。加之匹配高性价比的产品,一般也很少交税,价格对比正规平台优势明显,所以可以吸引一大笔私域用户持续消费。

所以,19年和20年,社群团购虽然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头部的平台依然活得很好。对于他们,最大的风险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政府的监管。

社区团购,这是起源于社区的水果拼团。他的优势在于用户的线下属性,有很强的粘性,并且用户更多来自线下团长自己的私域。原来的社区团购模式,获取用户成本是很低的,是一个自然生长的销售模式。随着几大巨头的入局,目前这个赛道变成了巨头之间的烧钱大战。

社区团购的终局,应该是几个巨头之间排位座次,然后全国各种区域性小团购依然可以活的不错。他们的差异在于产品和用户。区域性社区团购,主打高质量人群和高品质爆款,依然拥有巨头不能比拟的竞争力。

还有一些平台,我目前还没有看到,但是接下来一定会出现。那就是基于微信视频号的超级IP而形成的超级私域平台,目前悟空掌柜王栋在做悟空健康,有可能是这个领域的潜力选手。

总结一下,未来传统模式的电商平台会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社群、私域、视频号、裂变、超级IP为核心的新型平台。

总结

综合上述五个大趋势的判断,最核心的点是:目前正在处于急剧变化的商业环境下,如果你不快速改变,那么只能是越来越难。做好商品搬运工就可以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未来要持续赚钱,必须关注品牌、个人IP、差异化产品、私域流量!

这是我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