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农特产品「京东农业」

互联网 2023-03-08 10:23:54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京东农特产品「京东农业」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京东农特产品「京东农业」,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系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又是一年丰收时,从2018年开始,每年的“秋分”成为中国农民的丰收节,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目的就是要调动起中国5.56亿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荣誉感与幸福感。

今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农特产品有了自己的购物节。9月7日至9月25日,京东举办了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上线30万款高品质农特产品好物,覆盖全国2336个农特产地及产业带,其中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超12万个,更有数亿“助农券”特惠发放给消费者。

针对参与到“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中的相关企业,京东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服务费及平台使用费减免、阶梯式质保金等,双向惠及消费者及农户的同时,助推万千农特产商家冲刺全年销售高峰。

通过“购物节 农特产”的组合形式,京东正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和产业生态携手各地政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搭建起地方农特产向外输出的全产业链布局,农业供给、农产品消费,正在京东的助力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农特产品迎来消费升级潮流

《中国消费结构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不变,文化消费、健康消费、信息消费等保持两位数增长,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亮点十分突出。

如今消费者已经从过去对一般消费品的刚性需求,升级为对绿色、健康、环保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在农产品上,城市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农特产品的需求正在持续增加。

京东近年来持续对农村市场布局,助力乡村振兴,不仅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开拓出一片新的增量市场。

农村不仅有丰富的农特产品,也有庞大的消费需求,不论是传统农民,还是从城市回到乡村建设的新农人,他们都希望京东这样有实力的新型实体企业,帮助农特产品走向全国,搭建起助农的新平台。

农特产品是决定农民收入的关键,带动其销售不仅是京东的专长所在,也是京东一直乐于承担的社会责任。从2020年10月开始,京东发布“奔富计划”,以供应链、物流、技术、金融、服务五大核心能力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这其中关键一步就是让农特产品走出乡村,京东帮助农特产品商家开设特产馆和自营旗舰店,指导他们学习如何通过电商渠道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助力其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针对这次“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的商家,京东开放的政策史无前例。6个月的扣点返还、6个月平台使用费的返还,加上整体资金的减免,进一步降低了农企在京东开店的成本。

在京东对农特产品一以贯之的政策支持下,粮油调味、茗茶、水果、禽肉蛋品等热销农特产品爆款频出,五常大米、宁夏盐池滩羊、伽师西梅、宁德大黄鱼、库尔勒香梨、宿迁霸王蟹、修文猕猴桃、四川会理石榴……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围绕农特产品形成了新的产业带。

数据显示,宁德大黄鱼、盐池滩羊入驻京东后,市场份额分别提升500%、200%,五常大米入驻京东后,市场份额占比提升500%,产品销量提升150%,超过4000户农民直接受益。

在消费者对产地、品牌、种类、风味以及包装规格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下,农特产品拥有了广阔的发展潜力,但其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农特产品普遍存在产地偏僻、产量稀少的问题,时常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甚至市面上的仿冒产品开始增加。

为了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提升农特产品的产量规模,京东肩负起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的重任。比如“跑步鸡”扶贫项目落地河北武邑县,京东通过金融、养殖、营销、管理一体化全面扶持当地农户生产,提升贫困户获得感的同时,也实现了原产地直销、品质监控。

京东全产业链介入农业生产,全程参与产品流程与品质的标准建立,致力于农特产品与消费升级的同频共振,让农民感受现代化农业魅力,使消费者购买放心、安心。

如在科技助农方面,京东云率先构建起数智乡村服务体系,牵手宿迁泗阳县、攀枝花盐边县等数十个地区,共同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用数据和科技手段,让农产品产业链上的信息、商品、资金、人才等都被激活,更高效和便捷地管理。

京东科技也向产业带商家提供千万级补贴权益,助力产业带商家交易量提升。在农特产品上中下游各个链路上,都能看到京东的身影。

全方位补全乡村基建短板

农特产品尤其是生鲜时令产品,讲究“色”、“鲜”、“味”缺一不可,消费者对购买时效和体验的要求也更高,而一些农特产品在标准化上还未实现统一,导致名声在外却购买不易。

为了打通农特产品“上行”销路,通过对贫困、偏远地区农特产品的深入分析和研判,京东有针对性地通过“原产地直采 自营”等模式促进农产品销售规模的提升,保证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较高的销售溢价。

京东以更快的速度,更新鲜的品质和更完善的配送来更好地促进农特产品的销售,满足农特产品对于物流环节的高要求。2019年,京东物流启动了“千县万镇24小时达”服务,提升县乡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推动城乡物流普惠。

现如今,京东物流服务已触达约60万个行政村,已在全国93%区县、84%乡镇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将物流基础设施下沉到乡村,使农特产品最终走出乡村,“山窝窝飞出金凤凰”,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在此次“京东农特产购物节”期间,依托于京东扎实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到家、小时购等,京东发挥“货网”优势,联合全国超15万家线下实体门店,为全国1700多个县区市的消费者提供农特产品“小时达”配送服务。

凝聚乡村产业力量,补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京东企业社会责任的落脚点。“乡村振兴•京东千县名品”项目充分整合了京东全业务线资源,携手各地政府,助力各农特产地和产业带建立生产标准、扩大市场销路。

为让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走得更远,京东设立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设立京东帮服务店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和贫困地区与现代化产业的对接能力,帮助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除了全产业链的帮扶,京东也在着力帮助农特产品取得销量和品牌声量的双赢,并且利用直播、纪录片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农民群体,了解乡村建设,了解乡村振兴。

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上,京东除了投入数亿元费用和资源促进消费达成,还打造多场溯源直播,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农特产品的生长环境与当地风土人情,邀请各地县长、农业局长现场直播,为本地农特产代言站台。

今年播出的纪录片《追光者》,以京东快递小哥张卫华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大别山小漆园里的暖心故事,让人们近距离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不少观众留言称:“再偏再远,京东物流都能把爱送到目的地。”

纪录片《追光者》剧照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京东在聚焦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更推动了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业务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插上更多腾飞的翅膀。

新视角致敬中国农民

京东不仅积极打通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战略承担责任,还利用自身丰富的平台资源,与社会各界共同聆听、一起感受这些默默耕耘的中国农民。

9月22日19点,一场与众不同的“盛典”上映,“了不起的中国农民”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农人盛典与观众见面,这场盛典由一个个农民真实的故事组成,绽放了农民兄弟奋斗的芳华。

从农民变身“乡村土专家”的李端仁,曾连续6年种植甜玉米、紫薯、黑土豆、雪莲果等均未成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抗寒、耐潮湿、适合家乡山区种植的“平欧大果榛子”。李端仁筹集50万元进行榛子幼苗种植试验,此后更是拄着拐杖13次自费到外地种植区学习榛子栽培技术,在带动乡村种植榛子致富的同时,也成为人们可敬的“乡村土专家”。

90后的张亚飞曾是一名军人,多次获得二等功、三等功。2018年,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当公务员的机会,选择投身发展家乡招远的苹果事业。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成功将其所在村镇的苹果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亩,单亩产量最高达8000斤,累计帮助1.4万余农民脱贫。

除此之外,通过这场盛典,人们近距离认识在大漠十几年坚持治沙的种枣人李鹏、从程序员到返乡养羊的“羊倌”李平、靠双手逆袭成为女企业家的潘远香等等,他们的创业故事生动、感人,是中国农民奋斗者的代表。

“了不起的中国农民”是整个农特产购物节中,深度聚焦农人,最大规模、最具体、最真实反馈农人故事的一场盛典。不论是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情怀,还是新农人的创新进取,都有一颗扎根乡村、奉献乡村的精神内核,“了不起的中国农民”正是对这种精神的弘扬,用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感恩与赞美了全国亿万农民。

农民是肩负中华民族前行的承重者,他们用辛勤的双手回馈着社会,却一直不求丰厚的回报,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脚下的土地。现如今,更多的社会目光和企业资源投向农村,用现代化技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用新的视角致敬中国农民。

据统计,从京东乡村振兴“奔富计划”启动到今年8月底,22个月带动农村实现产值超过6200亿元,在全国打造出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京东有望提前“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的目标。

尾声

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方面,今年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的举办,就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号召,一方面帮助农民打造高质量农产品,带动亿万农民扩大销售、增收致富,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农特产品。

此次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围绕农特产上中下游全链路多项举措,链接优质地标农产品与消费者多元化消费场景,输送高质量、高性价比地标农产品。在京东助力下,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了质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优质农特产走向千家万户。

扶贫与助农一直以来提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所做的事情具有很大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自身的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