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吗「比亚迪产品工程师」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吗「比亚迪产品工程师」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吗「比亚迪产品工程师」,希望能帮助到您。
利申:2019款国六唐DM车主,从无知误买到熟悉认可,写过《拒绝拖拉机声,馈电丝滑如EV,比亚迪DM车主有救了》,分享用车心得。以路人车主的角度,在各群暗中观察,偶尔心血来潮写一篇。以前听太多咨询公司Presentation,沾染了不好好说话坏毛病,反正每个汉字大家都认识,将就看吧,哈哈。
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吗?
来自老车主的吐槽
自从误入坑后,本着无知小白抱大腿的觉悟,加了很多唐DM的群,有什么不懂的就请教各群的前辈车主。同一个问题,丢到不同群里,总能问得精彩回答,前辈们还经常慷慨地附送一些吐槽。在唐、宋群里混了一年多,见识到很多不同姿势的吐槽,通过观察和体验,验证了这些吐槽。
1、我造什么车,你们就买什么车。
改革开放40年了,大多数人都知道,“产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生产的”。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改革开放初期,从计划经济走来的中国企业,只按计划生产、不考虑市场;为了学会“产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生产的”,不知交了多少“学费”。一直以为只有接单做OEM的富士康们才能不考虑市场,没想到在市场经济发展前沿的广东,居然还有“我生产什么,你们就买什么”这样经典传统手艺;更牛逼的是,就这样还能生存得好好的,只能说:真·制造业!真·牛逼!
我造什么车,你们就买什么车
2、我觉得你们不需要。
车主们的疑问:
100公里电池的唐DM是7kw交流电充电功率,15%-100%只需3.5小时。除这2款车外,80公里电池的唐DM、宋家族DM全系、秦家族DM全系等所有比亚迪DM车型,都只能用3.3kw功率充电,本来慢充已经够慢了,3.3kw更是充电时间多一倍。这是因为7kw的充电模块成本高吗?还是为了烘托价格最高的两个型号的高贵,提供优越感吗?事实上,这样的配置区隔并没有推高那2个型号的销量,很多车主反映购车时根本不知道7kw和3.3kw的区别,这个骚操作只是令绝大多数DM车主陷入充电时间泥潭,用车体验极为不爽,极为负面。[流泪][流泪][流泪]这个“顶配才有”的骚操作,还有21唐的顶配才有FSD避震,DMI车型顶配才有快充转换头,事实证明顶配车型的销量因此而爆发了吗?这些骚操作只是令绝大多数车主用车体验极为不爽而已,结果极为负面。[流泪][流泪][流泪]为什么所有的DM车型都没有直流快充?当年的决策是觉得不出三年,家家户户都有在家充电的条件吗?是为了保护电池寿命,降低电芯保终身的压力吗?DM车型跟纯电车型的三元锂电池明明是同款,为什么不能给直流快充呢?难道是因为快充的芯片成本高?还是快充要配置更粗的动力电缆线径,为了节省成本?事实上,这个骚操作也是令绝大多数车主用车体验极为不爽,结果同样负面。真令人费解……[what][鄙视][抠鼻]为什么刀片电池上市后的DM车型还不用刀片电池?是刀片电池产量不够,还是DM用的电池太小,刀片的能量密度不够支撑不起DM狂飙?至少解释一下嘛,不然很多持币待购的[捂脸][笑哭]答:没有什么为什么,只是单纯觉得你们不需要。
我觉得你们不需要
3、产品规划=技术拼配
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按照细分市场的用户群体量身定制的,市场营销课上经常举例海飞丝是针对男性和容易有头皮的女性、潘婷是针对关注头发营养的长发女性、飘柔是针对喜欢头发飘逸效果的女性……但也有例外,比亚迪的产品就是用技术来配置划分的,三擎/双擎、BSG功率、EV/DM、7kw/3.3kw、四驱/两驱、有锁/无锁、刀片电池、IGBT……“挤牙膏”方式上新。今年自己有什么技术路线成熟可量产,预估友商将会推出什么技术,因应推出高半代的技术压制,比亚迪新产品设计是用“技术适度领先”策略,而不是“满足细分市场消费者的不同需要”。任你消费者多少种,我产品规划就只有新技术拼配这一种。
任你消费者多少种,我产品规划设就只有一种
4、新产品发布,自己打自己。
汽车行业每年都会发布新一代产品,既让消费者保持对自己品牌下一代车型的期待,同时也打击友商在售火爆销量车型的销售势头。但是比亚迪的营销真心看不懂,新车型发布会,黑科技一堆,圈了一大群准车主;上市以后产能跟不上,等车3-5个月,退单转单一大堆,好不容易交车量刚起来点,新一轮的新技术新车型又开始放消息准备开发布会了……这样头尾一搞,基本上是自己精准打击了自己在售爆款车型的销量。原因是比亚迪只有一个对标的客户群体,不同车型都在争夺同一个客户群,迪粉们看到新车更香,“买新不买旧”,立即持币加入等等党的行列,并高呼“等等党最终胜利”,再叠加交车拖延症,在售爆款车型销量被自己发布的新车打爆。
新产品发布,自己打自己
5、客户群体单一、同质化。
一家企业拥有狂热粉丝是非常正面的,苹果最先开创了只买苹果的果粉群体。迪粉群体,经过十几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理科男”(直男)、“工程师”(工程佬、技术佬)、“程序员”(技术宅)等标签化明显的群体,从衣着品味和网络发言方式也是很容易辨认;迪粉们的主要特征是狂热追求技术创新和测试数据,以用上最新“黑科技”为终极追求,并为之而自豪。客观上,他们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群体,也是下一代技术敢于量产的垫脚石,对技术创新和进步是有贡献的。但副作用是,这个群体鄙视“不懂”的消费者,鄙视“不以技术领先价值”为取向的消费者,并对主要以车标(品牌价值)、换壳(外观设计)、换皮肤(内饰设计)为购买决策依据的消费者,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攻击。因为粉丝群体高度单一化、同质化,所以无论比亚迪怎么听取用户意见和建议,怎么跟潜在消费者互动,怎么关注汽车媒体舆情,获得的反馈相信都是高度一致的,反映了这些车主和潜在消费者的心声(意见);根据这些市场调研结果推出的产品,技术领先、数据靓丽,自然能受到这部分群体的高度追捧。但换个角度看,比亚迪如果过于偏爱一个群体,或者只懂跟一个群体沟通,客观上就等于失去这个群体之外的整个汽车消费市场,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迪粉:技术精英、专业人士,小众群体。
6、你们说的都对,但我不听。
比亚迪有一批物质条件优渥、有丰富玩车经验的车主,他们视野高远,体验过其他品牌的营销手法和服务,向比亚迪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这些车主们是真心喜欢比亚迪的,也希望比亚迪发展得更好。还有一些老车主,在用车期间发现一些可以改进成为优点的地方,向比亚迪反映,也总能得到很正面的社交互动反馈。但是,由于不明原因,绝大多数的建议最后都无疾而终,少量得到回应的也是拖拉一两年后,最终成为空头支票(例如那个快充转换器)。笔者曾有大型国企和制造业工厂的工作和调研经历,也有几位民营企业主朋友,深知大家长的风格,也理解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外人侃侃而谈的事,在企业内部经常是寸步难行。
你们说的都对,但我不听
用户需要的不只是一辆代步的汽车
经过iPhone的教育,很多人已经明白手机并不是只用来打电话和发信息,折腾和不折腾已经成为两种相互分歧的生活方式了,由此带来的审美差别、价值观分组、群体认同感等,已经超出手机用来打电话和发信息了,那么,“审美差别、价值观分组、群体认同感”这些算不算“产品”的一部分呢?
用户购买汽车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品味(科技、设计和用料)、跟价值观相近的群体在一起(认同感和被认同)、我与众不同(或我跟大家是一样的)、我注重服务体验(或者相反:我会DIY)、我看得懂这个广告(你们没这内涵)、身边亲戚朋友对自己购车决策的认同和赞许、上下车和驾驶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样有问题吗?是不切实际了,还是本末倒置了?
很明显,用户除了需要一辆车代步,还有更多的需求,谁能够满足用户更多的需要,用户就用人民币给谁投票。那么汽车品牌商要做的就是尽力满足用户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用人民币投票。问题是,怎么才可以做到?
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是什么?
产品经理(英文:Product manager,缩写:PM)也称产品企划,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产品经理是很难定义的一个角色,如果非要一句话定义,那么产品经理是为终端用户服务,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色。
产品经理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
产品经理不是一个人
一般认为,产品经理负责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 选择何种技术、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 TA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要有一个完整的产品管理制度,才能支撑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发挥作用。
产品管理是一套完整的制度
比亚迪的产品经理要做什么?
除了个别新势力造车品牌,传统汽车行业在思维和组织结构上是没有“产品经理”这个概念和岗位的。所以,笔者们只能假设一下:
如果比亚迪为下一代唐DM设置了产品经理,TA就是对下一代唐DM进行产品规划和管理的角色,TA将负责下一代唐DM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TA需要考虑:2015年以来,唐DM目标用户发生了什么变化,新一代的用户特征是什么;唐DM要出圈的话,应该先进入哪些圈层、圈住哪些目标用户群体;友商竞品的追赶已经消弭掉唐DM原有的领先优势,下一代唐DM是不是仍然只能在技术领先半代的路径竞争;原有的产品规划模式肯定不能适应出圈的需要,创新可能需要改变产品规划设计模式,需要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实验室等配合,这些部门和领导能不能同意自己的想法;如果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变,原有的推广、销售、售后模式,是否会阻碍为下一代唐DM赋予更符合世代习惯、更丰富的用户体验;能否为这一代新车主提供互联网时代的品牌魅力、群体认同、宣传体验、销售服务、售后服务等?如何推动落实上述这些……
在成熟应用产品管理制度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举例的内容,都是产品经理的日常。
态度决定一切,观念决定态度
1、为人造车的观念
在“为人造车”的领域,做得最好的就数五菱了。一句“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朴实无华、深入人心、获得无数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认可。比亚迪2020年为中国人民造口罩,为全世界人民造口罩,也是异曲同工、功德无量。同样是国产车,吉利和长城的不同车型,能明显看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而设计的思维痕迹,特别是吉利为年轻人造车、长城为女性造车的成功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反观笔者迪,真心担忧会走进“为迪粉造车”、甚至“为领导认可造车”的怪圈啊。
2、为不同客户群体/不同场景设计产品的观念
罗家英说,“人有人的妈,妖有妖那妈”,人和妖是不会买同一款车的。说人话,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不能只上一个菜给所有人吃。客观地说,“迪粉”是有消费力的,但“迪粉”占整体市场的比例很小,而且过于理性和逻辑的属性,注定迪粉们不会是汽车主流消费群体;坚持只服务迪粉,必然令比亚迪走向小众品牌路径,前面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建立“为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场景设计产品”的观念,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应大众消费者需要的车,才能让比亚迪出圈。
3、用经典营销(4P)观念指导造车,用消费者营销(4C)观念运营市场
无论是霸屏王者宝洁,还是辉煌时代的摩托罗拉手机,都是西方最经典营销(4P)理念的坚定支持者;互联网时代的小米、腾讯等,凡涉及大众消费市场的企业,无论衍生出再花巧的营销理论,其基石都是4P理论。你设计什么产品?打算卖多少钱?在哪里卖给客户?卖之前怎么做推广?这4个朴素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这4个问题本身,要回答这4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实现再到销售成果的闭环”,需要一个完整的营销系统才能回答这4个问题。它不是纸上的理论,它是众多世界500强的实践结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都在强调“运营”。4C是市场运营的基石理论,即,你的用户(消费者)是谁、他们在哪里?你能不能降低用户的实际成本(成本不一定是价格)?你能不能提供用户购买你产品的便利?你通过什么方式跟用户沟通,并确保是有效沟通?用户运营的说法并不是指运营“用户”本身,“用户运营”是运营一个“内部 外部”的完整的市场体系。
4、拥抱互联网,进化成互联网车企
互联网车企,不是给新能源车配置5G模块联网,更不是PPT造车,而是对应互联网企业(即BATPM等)成为互联网车企。再过几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用户就进入购买“人生第一辆车”的时间了,他们倾向于哪些品牌,就决定了其他品牌很可能要进入夕阳路径了,服装、快消费品和电商在下沉市场的颠覆性表现已经逐渐印证这一趋势。从现在开始,造车不再是传统制造业了,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看,成为互联网车企是必由之路,这是完全没有退路的。
20年前的冬天,有一家深圳公司启动了“自我革命”的第一期行动,经过10年煎熬,这家公司摆脱了以前的自己,飞速发展,成为一家很牛逼的企业。
各位前辈车主、各位迪粉
新能源汽车下半场已经开始
你觉得比亚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吗?
你觉得比亚迪做得到吗?
留言让大家看到你的看法,一起讨论。
彩蛋
十几年前有一个关于华为的段子流传至今。说华为校招了一批应届毕业生,其中有一个哥们聪明绝顶,入职后便给任正非写了一篇万字长文,给华为重新制定了公司战略;任正非看了后给HR打电话,建议开除并送精神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