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传播学视域下」

互联网 2023-03-11 08:41:1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传播学视域下」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传播学视域下」,希望能帮助到您。

张丽坤 晋中信息学院

地区特色文化的外宣翻译是该地区“走向世界”的直接方式,但在地区特色文化外宣翻译过程 中,由于文化背景知识、语言特点、翻译人员水平等多方面差异,地区特色文化外宣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在地区特色文化对外传播中,外宣翻译一定要着眼于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以便 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际影 响力不断提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 为现阶段我国文化外宣重要任务之一。地方特色文化 是该地区影响较大且极具优势的独特文化,地方特色 文化外宣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 实力”,进而更好地实现国家间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传

播学与外宣翻译概述

传播学主要指的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以及传 播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还有传播与人、社会相关 关系的一门学科。翻译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传 播行为,翻译及传播学中提出来的传播模式也十分相 似,翻译本身就包含了受众、译者、翻译渠道、翻译 内容、翻译效果等多方面内容。由此可见,传播学与 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有学者曾经在研究过 程中提到过,从狭义层面来分析,外宣翻译活动的开 展本就是有效地将我国本土文化形态及产品借助目的 语这一媒介来向目的语国家进行传播的一项活动。从 广义层面来说,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 密,所有外宣翻译活动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社会文 化交流活动,一切的外译活动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文 化外译活动,因此,从传播学角度对地方特色文化外 宣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可行性较高。

传播学视角下地区特色文化外宣翻译现状

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产物,不管是哪一种语言,其 本身就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山西具有较为丰富且极具 特色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自然需要涉 及到本土文化的外译。若仅使用字对字的直译是很难 有效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民俗风 情、景点的介绍,对于目的语接受者而言难度较高,只有真正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才能达到良好 的翻译效果。为此,在对地区特色文化进行外宣翻译 的时候,译者一定要立足地区文化背景深入解读当地 特色文化,然后再结合目的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进 行翻译,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文化外宣效果。例如, 山西的“皮影戏”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山西 地区文化背景进行翻译,先真正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和 风土人情,以实现忠于原文,进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 目的。

语言特点存在差异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汉语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本 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属于不同语系。汉语从某些 方面上来看属于“意合”语言,关注的是意思表达, 在使用语法的时候也较为灵活;而英语重“形合”, 更加注重呈现较为完整的语法形式。为此,在对地区 特色文化进行外宣翻译时,一定要注重语法规则上的 差异。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译者有时会按照汉语 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组织英语,从而出现“中式英 语”,这种生硬的翻译忽视了英语语法规则、语言特 点以及表达习惯等,即使译文基本表达出原文的意 思,读者也很难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

译者主体存在差异

译者是外宣翻译的主体,同时也是地区特色文化 的传播主体,连接着原文的作者与译文的读者,同时 也在源语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之间架构桥梁。可是,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自身因为语言能力、教 育背景、职业素养有所差别,呈现出的译文也具有差 异性。例如,在对山西地区特色文化进行外宣翻译 时,由于翻译人员自身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使译文 出现翻译不够规范、表达不够准确等问题;一些译者 由于对山西文化了解度不足,在对地区特色文化进行 翻译时,容易出现译文与原文偏差以及文化内涵缺失 等问题。

专有名词翻译不规范

通过对一些地区特色文化的实地走访不难发现, 很多官方译文质量差强人意,专有名词没有统一的翻 译标准,这样的译文会造成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偏 差。例如,山西的太谷饼、大同的特色凉粉等地区特 色文化的译文有使用拼音的,也有使用英文的,无论 是哪一种译法都没能完全体现出地区特色,文化内涵 的缺失使得目的语读者很难完全理解译文,也很难实 现积极的文化外宣作用。

传播学视角下地区特色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译文要体现出地区文化内涵

不同语言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译者 在对地区特色文化进行外宣翻译时,一定要对地区特 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目的语读 者需求,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确保译文有效满足读 者的心理诉求。以“炕画”为例,炕画是山西地区特 色文化中极具地域性的造型艺术形式,是一种壁画、 建筑彩绘、年画的复合体,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译者 需要先了解这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文化传播的目的进 行翻译,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同时将地区 文化精髓有效地体现在外宣翻译文本中,从而实现跨 文化交流的目的。

注重不同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

传播效果从某些方面而言是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 重要衡量标准。大量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符合目 的语表达习惯对传播效果的质量影响较大,所以在进 行外宣翻译时,译者要想真正让地区特色文化起到良 好的传播效果,一定要在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多方 面体现出受众中心化,在翻译时注重不同语言表达习 惯上的差异,改变之前硬译、死译等方式,真正做到 以读者为中心,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来进行翻译,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传播及外宣的效果,从而有效提升 外宣翻译质量,最大程度增强地区特色文化翻译可读性,这样才能让读者在读完外宣翻译之后,起到与源 语相同的传播效果。例如,“太原动物园庙会”“晋 祠古庙会”等在进行翻译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受众人 员的语言表达习惯,译者在翻译时要围绕传播受众主 体来进行翻译,这样就能有效达到外宣翻译的效果以 及文化传播的目的。

注重外宣翻译人才培养

传播学视角下进行地区特色文化外宣翻译时,要 想起到良好的翻译效果,译者自身素质及翻译水平是 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译者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提升翻 译质量。为此,加强译者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大量 的翻译实践挑选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对于外宣翻译质量 提升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强化译者对于地区特色 文化的深入了解,进行与特色文化相关的专题培训, 让其对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形成有效认知,从而让其在 翻译过程中准确且全面地传播地区特色文化。另一方 面,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此 外,译者自身也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 神,具有高超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外宣翻 译的质量。

构建统一的翻译标准

为了有效提升外宣翻译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在翻 译的同时构建出统一的翻译标准,这也是进一步规范 外宣翻译的具体要求。在地区特色文化传播过程中, 只有明确翻译标准才能有效减少地区特色文化在对外 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击,为此,在对地区特色文 化进行外宣翻译时,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翻译标 准,同时要体现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出当 地文化特色以及魅力,进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翻译属于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地区特色文化 外宣翻译需要不断拓宽地区特色文化传播渠道,为当 地特色文化注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相关单位可以借 助新媒体将地区特色文化魅力直观地展示出来,在进 行文化外宣的同时利用丰富的素材对地区特色文化进 行传播,以达到地区特色文化外宣翻译的目的,提升 地区特色文化的国际认可度和知名度,从而提升中国 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进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青青,章明,王晓雯.传播学视角下地区特色文化 外宣翻译策略——以武汉军运会外宣材料为例[J].今古文 创,2021(16):120-122.

[2]许天虎.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 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3]许岚.传播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 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144-147.

[4]吉凯丽.传播学视角下的官方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6.

[5]李娴.传播学视角下海南本土文化与外宣翻译的衔 接策略[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0,27(03):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