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疗「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 2023-03-24 14:21:43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疗「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疗「疫情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希望能帮助到您。

新冠疫情三年以来,线下服务业整体上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在危机和挑战之中,也有机遇和风口出现。比如已经蛰伏培育多年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在疫情期间,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以平安好医生为例,QuestMobile数据报告显示,在2020年春节假期前后,平安好医生是医疗服务app行业日活跃用户的第一名,平台访问人次达到11.1亿次,APP新用户注册量增长了10倍,同时APP新增用户的问诊量比之前增加了9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大健康市场,包括数字零售药房、在线诊疗、在线消费医疗及医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3074亿元,预期在2030年将快速增长至4.2万亿元。本月,叮当健康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后又一家上市港股的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医药电商公司。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规范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互联网 医疗服务”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国家也在积极跟进,规范管理市场。2020年以后,互联网医疗迎来巨大风口,中国许多医院和互联网健康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医疗服务。现在,在5G赋能下,互联网医疗将会实现更多可能,已经入局的各位玩家要如何领先竞对,占领市场?

线上问诊:链接线上线下,平衡医疗资源

疫情之下,大众的问诊习惯开始逐渐向线上转移,并且在近几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量级。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已达2.98亿,占网民整体的 28.9%。现在各种在线问诊APP也开始“层出不穷”。

●泛美研究制图 ●

能接受在线问诊的人群整体偏年轻,学历收入普遍较高,身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没有重大疾病),线上消费习惯固定,日常的药品采购和“轻微小病”通过线上问诊的形式基本上都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相比重急病症需要去线下实体医院进行就诊与检查,线上问诊更适合解决轻病及慢性病,比如压力、失眠、胃食管反流、胃溃疡等。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极快,生活压力巨大,心理咨询一类的医疗服务通过线上问诊的形式也得到了极大的传播。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线上问诊的模式有利于医生个人IP的打造,实现自我价值,而在和平台合作的过程中,平台的各种迭代升级的服务功能和规则变化,也有利于医生个人技能边界的拓展。

我国的医疗服务正在逐渐走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各大互联网医疗企业均打出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这张牌。从挂号、在线问诊、到线下转诊、药品购买、后续健康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而各大医院也在积极开展医院自有的线上问诊业务,从挂号预约,到公益问诊活动等。

目前市面上的线上问诊APP都在积极争取和各个省市地区的医院和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和接洽,医院方面由医生进驻平台,平台方负责建设及运营,双方互相合作达成线上诊疗、线下挂号等一系列医疗健康服务。在功能大致相似的情况下,各平台方要如何精进解决部分医生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线上问诊服务时效性不能保证、服务形式不够多元化等问题,或许是可以冲破市场壁垒,收获更多用户的一条良方。

医药电商:热门业务竞争大,要快还要全

9月14日,以“快药”业务出名的叮当健康登陆港交所,而同赛道的上市公司已经有2014年上市的阿里健康、2020年上市的京东健康,有相似“快药”业务的平安好医生也在2018年就已经上市成功。除此之外,美团、饿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也在布局医药电商,开展同城送药服务;传统的线下药店也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开展O2O、新零售等新业务模式。很显然,医药电商是块公认的香饽饽,各方势力都在积极争夺。而且在线上卖药的业务领域,“送药快”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优势。

●财经社制图 ●

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参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 并规定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9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要求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还要建立在线药学服务制度。

这意味着,只要平台方拥有足够的资源,在国家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医药电商平台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通过数字化、可视化对药品进行展示、对接互联网诊疗服务,满足消费者的诊疗及购药需求,更方便地在线上购买到处方药、新特药、罕见病用药、跨境药品。同时这也对行业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软件技术开发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此外,各电商平台也需要警惕一个问题,就是随着 B2B 模式、B2C 模式向 O2O 模式转型,头部医药企业已经在布局线上和线下的协同,自主开发独立运营的电商交易平台。如何保证医药企业愿意一直合作,也是对平台方的一个考验。

互联网医疗的趋势展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规范和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可追寻到的相关政策是1999年1月原卫生部颁布实施《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互联网 医疗服务”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国家也在积极跟进,规范管理市场。

2009年7月原卫生部颁布实施《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0年至2014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关于医院进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意见和通知;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 (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2020年以后,互联网医疗在疫情之下迎来了巨大风口,中国许多医院和互联网健康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医疗服务,国家政策层面也在积极扶持互联网医疗事业的发展。

2020年2月21日,《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发布,明确指出要规范“互联网 药学服务”,同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到互联网医疗可以首诊,并纳入医保。2020年7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2021年8月,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公布了“5G 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互联网医疗进步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线下医疗资源紧张、地域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广大用户的需求升级,对互联网医疗领域内的各类企业都给予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在线上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如何完善且规范相关健全的体系?链接线下方面怎样融合得更紧密便捷,从而让医疗消费有更好的体验感?要做好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满足用户多样化与精细化的需求,是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发展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部分图片素材源于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