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平重回绿城「宋卫平什么时候退出绿城」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宋卫平重回绿城「宋卫平什么时候退出绿城」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宋卫平重回绿城「宋卫平什么时候退出绿城」,希望能帮助到您。
宋卫平最近很忙,除了密集召见绿城项目公司负责人到杭州玫瑰园开会,3日,还和融创执行总裁汪孟德有过一次超3个小时的会晤。
宋卫平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双方正在商讨一个合情合理的方案,不出意外将于近期发布公告。
回还是不回,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怎么回,才是。
11月4日,宋卫平在内部平台上,面向绿城和蓝城两家公司的员工,分享了题为《雷军:小米已成仅次于阿里、京东的第三大电商平台》的文章。
他同时写道:
各位双城同仁,大家好:
此文阅后不错,值得分享,请大家研读。
顺颂秋祺!
自孙宏斌入主绿城后,宋卫平从未在管理平台上发布过有关管理的内容。在舆论沸腾的敏感时刻,宋卫平突然面向“双城”发出这样一封荐文信,意味深长。
它更像是宋卫平回归绿城的动员令。
宋卫平推荐的文章,即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10月31日所做的公开演讲的实录。
绿城和小米为什么具有可比性?
首先,雷军带领金山上市,身兼金山软件董事长之职,复又创办小米,再获成功。对宋卫平来说,雷军是个数度创业成功的楷模。而宋卫平若重回绿城无异于三次创业。
其次,雷军倡导创新、集大成、一只手机满足用户所有的智能生活需求。这种兼顾各方的态度和宋卫平如出一辙,绿城的住宅、教育、养老、农业、健康布局也是要把一切管起来的姿态。
第三,雷军在演讲中称,小米3年时间里共计发布了6款新手机,与每年动辄研发出50、100款手机型号的大多数同行相比,它追求专注、极致,是产品主义代表。再观宋卫平,毫无疑问,他是房地产圈内著名的产品教父。英雄惜英雄,借由雷军对小米为发烧而生的阐释,宋卫平相当于重申了他自己的价值观。
宋卫平转发此文,是想向小米学什么呢?
雷军说,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同仁堂式”的货真价实,“海底捞式”的超预期口碑,和沃尔玛、Costco高效率的模式创新。
我们不妨逐一分析。
同仁堂的名言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简而言之,就是成本不可省,以品质为第一位。
海底捞公司的口碑营销众所皆知,按照雷军的理解,就是“和用户做朋友,超出消费者预期”,从而达到口口相传的效果。
这两点,也可以说是宋卫平从商经历中做得最成功之处。用打磨艺术品的精神打磨房子,固然成就了绿城的品质和口碑,但同时也数度将绿城拖入泥沼。每逢房地产风波来袭,绿城总是最先经历心跳的那一个。
老宋黯然退出绿城,为这一偏执追求付出了代价。如今收购变数横生,意欲重整旗鼓的他,如何既保证绿城品质,又避免成本失控,高杠杆低周转的巨大风险?
雷军给出了小米的答案,向沃尔玛、Costco学习。沃尔玛走的是平价策略,Costco所有商品的利润都在1%-14%,为什么能存活下来?靠的是用模式创新高效控制成本。
从小米取的经,能助宋卫平救绿城吗?悬念太大。
房地产长期受资金和政策掣肘,重消耗,绿城尤甚;而互联网行业生产链条全部市场化,产品轻、成本可控。两个行业相距甚远,一套发展模式未必行得通。
何况,宋卫平在绿城养成了“一言堂”的管控风格,事无大小均需要经过他本人同意,人治意味颇浓。这同互联网企业的商业精神是相悖的。互联网企业倡导的是透明、阳光的管控方式,用制度激励各团队的积极性,产生最大的协同效果。
要向小米学习,首先需要改变的,可能是宋卫平自己。e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