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蛋的销售渠道「连连对跨境电商的理解」

互联网 2023-04-10 18:19:09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鹌鹑蛋的销售渠道「连连对跨境电商的理解」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鹌鹑蛋的销售渠道「连连对跨境电商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您。

周六的下午,少有的路过了一趟家附近的菜市场。走出来的时候,我手上拿着两袋面包,18元。这时候,碰巧看见个中年大叔推着单车在卖盐焗鹌鹑蛋,本是下意识地走过,可仔细一想,这味道少说也有几年没尝过,于是又回过头,打算买一些。

好家伙,十块钱30个,比手上的面包那是划算不少。用来盐焗的瓮里,还剩不少鹌鹑蛋,大叔倒也是个实在人,瓮里有些烂的没放进来,挑了三十个好的,我便满心欢喜离开了。

三十个鹌鹑蛋,也不轻,也不重,八九两的样子。平均下来,一个也就0.33元。倘若按照营养成分或是体积来算,一个茶叶蛋也就与三四个鹌鹑蛋相当,可是如今的世道,两元以下的茶叶蛋怕是也不好找,更别说几个盐焗鹌鹑蛋加起来不过一块多一点。

我不禁想,大叔这买卖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可我一个破搬砖的,只能借助以下度娘的力量,搜了半天,找到个2018年的鹌鹑蛋批发价格,一斤鹌鹑蛋整体批发价格约在5~7元之间。也就说,假如大叔的拿货价格在5元,加上盐巴、加工的水电煤、电动车的耗损,每卖30个蛋,他的净利润大概在4元左右,按照目前一个普通上班族的薪资6000元来算,大叔一天要卖50袋鹌鹑蛋才有赚头,30个一袋,50袋,1500个,可显然他的瓮里并没有大的能容下1500个蛋。

可为什么,为什么卖这么便宜,我有点纳闷。而在我又去求助1688与某宝后,又明白过来了,封装好的鹌鹑蛋,10~20块,便有20~40个,而且是剥好壳,包邮的。倘若大叔卖个12、15块,再遇到些精明的消费者,他的晚饭怕是只能吃鹌鹑蛋。

谷贱伤农啊。

十年电商,价格战从未停息。我们都知道做生意赚钱,赚的其实是一个信息差,研发芯片的我掌握专利信息,自然卖的贵。农副产品的,我知道哪个渠道好,哪个物流快,自然卖的多。做教育培训的,我倘若早会英法德语,还要付你一分钱吗?

电商更是如此,进入搜索框,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同一款产品,无非就是挑买的人多的,价格便宜的。十年前如此,今天亦如此。

这么多年电商的发展,养活了多少人,搞死了多少人,大家心里也有点数。经销商砍掉,柜台砍掉,商超砍掉,厂家直达用户,价格实惠,听着美丽的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卖鹌鹑蛋的大叔,他原本只需卖十几块钱一包,准时回家,卖不完的便宜点打包出点,说不定哪个放学的孩子碰到就能开心的回家,但现在没有了,大叔也要搏杀了,哪怕菜市场只有他一个在卖鹌鹑蛋,他也要与某宝上数百个卖鹌鹑蛋的搏杀。而某宝上呢?大部分人也不过是代销,上个班,挂个旺旺,一个商品赚一毛那也是赚,厂家呢?原料也在涨,可不敢轻易提价,提一毛,代销的马上给你撤掉换另一家。反正对代销而言,他们的损失几近为0。

所以,你可以去1688问问,你要跟厂家说OEM,厂家那是把你当大爷拜啊,你就知道他们有多难。全渠道,同款、同产品,就是拼刺刀,代销的谁想花钱花精力搞OEM,能拼刺刀为什么要上子弹。

这两年,拼夕夕在CCVA上有个广告,讲爷孙种猕猴桃,真把我恶心了很久,广告打着助农,扶农,哇,自家产品在平台直接卖咯,没有经销商咯。

对,一眼看去,利润是增加了不少,原本经销商赚的钱,现在都进自己口袋了,可是当你进入平台后,一年,两年,流量扶持期结束了,你就发现小丑原来是自己。整个平台卖猕猴桃的,哪个不说自己去种植户啊,咋办,拼刺刀呗,九块九、六块六,你个3亩地的玩得过300亩地的?这就好比把蝇量级选手跟重量级选手放在一个擂台上,从一开始平台就不对,能让你打上两拳你也玩不转整场拳赛,而这就是当下平台的现实,平台嘛,别说你被打得咋样,有人喝彩,他有钱赚为什么还要给你细分,越壮的,越捧得厉害,能上天猫都早已不算什么。所以别说给经销商的钱全部吐出来,原本自己赚的那份也未必保得住。到了最后,经销商倒下了,你也已经紧紧依附在平台上,想下车?抱歉,门都给你焊死了。你只能沉沦在反复的促销中,甚至是亏钱,就为了拼点流量回来。

(去年双十一,老婆问我拼什么,我说买米买纸,划不划算,当然划算,买的几十提纸,到现在都没用完,难道你会因为买了很多纸而拉屎多用一点吗?不会的啊。这是几乎恒定的刚性需求,你搞不搞促销,我一年还是要用那么多,不增不减,这完全就是自残式的促销。)

前段时间,看了个英国的农场节目,叫什么《我买了个农场》,挺有意思的,有兴趣可以看看。他里面有一段,就讲英国的农业相关法律有多么繁琐,繁琐的做节目的人都很头大。它甚至还规定了产品的定价是要经过当地行业协会来确定的,你这个店,若是要打折,除非是卖本地主打扶持的产品,它就支持你搞促销,你要是卖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抱歉,那就要全额定价,想打折,要经过协会。

我当时一看,就笑了,傻不拉几的,我拿的货,怎么不是赚钱啊。直到遇到这个卖鹌鹑蛋的大叔,让我改变了一些固有认知,真的有很多人过得很不容易,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拿起手机给自己直播。而硬性的定价,说实话,非常不资本主义。但是,它养活了村子里大部分的人,村子里没有一个懒汉,因为产品还是各自的,只是互帮互助,更多的是一种共识、共荣。

但你很快又会反应过来,可是我们国内的同类产品实在是太多了,市场就那么大,你不拼价格,进销存都转不起来。所以早几年,上面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供给侧改革,说白了就是要把附加值做上去,可是大部分人依旧不吃这套,阻力很大,你翻翻电商,哪怕是三X松鼠,销量也就那样,靠着前期混得脸熟苦苦支撑,热度时代,什么东西都很快就会被遗忘,更或别说一打开电商页面,全部都是同质化产品。许只有逢年过节大家想起精美的包装又把松鼠翻了出来。

网上找的资料截图

刨去几样必须的,可分配那是少得可怜,这也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买的东西多了,但日常消费单品价在压缩,消费者,供应者,都处于一种不温不饱的状态,产业参与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在逐渐减少。

尤其是疫情期间,群众的高端消费,例如旅游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那旅游从业者收入为0,更加不敢轻易消费,于是购物又回到了实惠的电商当中。恶性循环下,整条产业链被压得喘不过气,还谈什么研发,谈什么增值,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某宝某东,花样总是出在营销方式与渠道上,而不是在产品价值本身,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的。

为什么,是我们真的不想要质量好的东西吗?当然不是。从上面这个表就可以看出,除了食品外,居住便是另一个大头,食品开支理应越吃越好,而房地产,更多是被炒出来的,活水有很大一部分都被堵在了这上面,也就明白了这两年为什么要对房地产重拳出击了,疫情已经让流动放缓,怎能再让房地产添堵呢?

可是哪怕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供给侧与终端平台没有改变,问题始终不容乐观,因为人性总会贪小便宜的。想要正确引导消费,这个事情,需要国家牵头,把死水盘活。供给侧要改革,促销决胜思维下的电商平台也需要改革,这不能指望平台自身革自己的命,平台是资本,资本是贪婪的,怎么可能真的为广大商家实现共同富裕呢?

至于电商平台需要变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去想象。应用如何拓宽,产业如何细化,产品如何高价值,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这种密集的条条框框加行业监督的搞法未必就全对,却确实有借鉴的地方,否则零售业只能在无尽的内卷中挣扎,野蛮生长过后的电商,似乎也是时候给它制定一些行业性标准了,这或许会有阵痛,但总比病入膏肓要强得多。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为许多像鹌鹑蛋大叔那样的人点赞,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想他是个收租的,但是不偷不抢,踏实劳动本来就是一种被值得称赞的事。很多人或许可以选择去街道去居委申请当个协管什么,吃财政的饭,但是他们选择了劳动就是减轻了这个社会的负担,这难道不正是共同富裕愿景下应该支持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