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多抓鱼的卖书平台「多抓鱼二手书店怎么样」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类似多抓鱼的卖书平台「多抓鱼二手书店怎么样」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类似多抓鱼的卖书平台「多抓鱼二手书店怎么样」,希望能帮助到您。
“多抓鱼”这款二手书产品最近十分火热,其文艺气息和知性之美对很多爱读书,抑或是爱收集旧物的人有着十分致命的吸引力。如果你也是这样一个文艺的人,何不进来看看呢?
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被朋友圈的“多抓鱼”(一款很火的线上书店产品)多次刷屏之后,今天小胖实测了一把这个火得不要不要的二手书产品(忍不住买了几本书,体验确实不错)。
如果没有体验过的,建议自己搜一下多抓鱼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真心是一款做的不错的产品,哪怕只是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
一、什么是“多抓鱼”?
多抓鱼——dejavu,法语,意思是“似曾相识”,寓意人对旧事旧物的情感牵绊,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当然,发音也和多抓鱼相似。
多抓鱼是一个二手线上书店,主要的产品形态为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
两位创始人也很有意思:CEO魏颖,一个旧物重度爱好者,前闲鱼市场总监、知乎市场总监;陈拓,CTO,则是前知乎商业产品负责人、豆瓣社区开发负责人。
所以,你会发现整个产品兼具了豆瓣的文艺气息和知乎的知性之美。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了。
二、为什么是“多抓鱼”?
多抓鱼为什么火了?
据资料显示,多抓鱼于2017 年5 月上线,是一家目前主营类目为图书及周边,并建立了拥有美国,日本,港台等地区渠道的,优质二手图书运营电商。在这里你可以卖出自己读过的书,也可以享受到以低价就能购买的品质图书。其商业模式为C2B2C模式。
上线一年半,收购二手书130万本,卖出100万本,平均每本书的利润在1到2折。关注多抓鱼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近70万,其中15%到20%的用户有过交易行为。
其实“多抓鱼”能够火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近几年掀起的“知识付费”浪潮,读书已经成为新中产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世代、每个时代都有割韭菜的人以及等待被收割的韭菜,我们也难逃此劫。
从“逻辑思维”到“得到”,从“喜马拉雅FM”到各种线下“大学堂”,知识付费与其说一种学习,更毋如说是一种“中产阶级焦虑症”在作祟。
因此,学习长挂嘴边,也不时在朋友圈进行各种学习进度的展览。
而朋友圈早已经是我们样板化和美化版的生活方式的“斗兽场”、“如此读书”的话,恐怕很难脱离出“观众”的注视。
又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7年,全国整体图书市场的规模已达接近800亿元人民币,盘子是非常巨大的;其中线上图书的市场已经高达500亿规模,完败线下市场。
线上规模
线下规模
总体规模
2. 经济下行周期,产能过剩造成的闲置物品激增
2018年3月30日,易观发布了《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专题分析2018》的专题分析。
随着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升级换代,以及物品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为二手物品交易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容量。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已达5000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1万亿元。
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17年底中国二手交易用户规模接近4000万,在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只有3.6%。预计到今年底全国二手交易用户规模将会达到5000万。
比达咨询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6月,闲鱼活跃用户数为2159.4万人,依托58赶集的二手信息产品的转转6月活跃用户为1670.0万人。
3. 耳目一新的新型电商模式,传统电商未曾体验过
其实,小胖觉着喜欢“多抓鱼”的用户应该有一部分具有豆瓣的气息,或者是经常逛豆瓣,这从多抓鱼的书目和品类也可以看得出。
另一部分应该是喜欢逛知乎的,会看一些公知和比较“奇怪”的书,这里小胖不是评价好坏、对错,就用户属性和产品属性来讲,这无疑是对头且成功的。
因为,对一个新平台来说,如果能够在业务发展之初就聚集一批忠实的粉丝和用户,这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其实,这里总结一下无非两个字“温度”。
其实从“多抓鱼”这个名字的寓意到用户在出售二手书和购买书籍的过程中,产品设计者对于温度真得把握得很好,加上喜欢买书和读书的人又是一拨认为自己有一些独立人格的人,因此对于这种“情愫”的传递就特别受用(为了不被喷,我先强调一下,小胖也是这样的人中的一份子,真得很爽)。
或许这样的产品感觉还是源于这样一位有温度的产品经理吧!
三、从“原味内衣”到消毒二手书
多抓鱼的slogan是:真正的好东西值得被买上两次。
闲鱼的slogan是:买卖闲置,就用闲鱼!
这两句slogan小胖都不是很喜欢,这是因为,好的书籍可以被买卖多次,闲鱼上边也不只是买卖“闲置”。
曾几何时,诸如“原味内衣”、“没洗过的丝袜”还充斥在某APP上,以及一些其他更露骨的“二手服务”,占据着使用者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或许是一种产品漏洞,也可能是运营者故意为之,似乎都已经过去了。
但是,又出现了例如线下“面交”的“新搭讪”方式,以及为了一件物品讨价还价几个小时,就为了省掉1块钱的让人觉着既搞笑又无奈的事情。
当然,不是1块钱不值钱,而是为了1块钱去争论个几小时,搞得双方筋疲力尽、不开心,也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
其实这里就涉及了本文最重要的一个话题中心:二手市场难道就一定是混乱的、一直被乱砍价的低级消费场景么?
小胖认为并不是这样。
比如,我们的友邻日本,就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在讨论案例之前,我们要引入一个新的观点,消费首先是分时代的,每个时代的消费观念因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明确的区分。
自1912年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而如今,日本已进入第四消费时代,即重视“共享”的社会。
因此,脱胎于日本二手图书市场最成熟的循环经济企业BOOKOFF的“多抓鱼”,是否也可以如BOOKOFF一样,最先走出二手市场就是“低级”的泥沼呢?
小胖认为其实“多抓鱼”已经成功了一半。
首先,多抓鱼已经从普通的屌丝用户专注到这帮文艺青年身上了。并且,有一点非常巨大的进步是,这帮文艺青年之前都是不付费的抠门铁公鸡,但是现在开始付费了。比如,豆瓣的电商一直没有做起来,但是发源于豆瓣的多抓鱼确是成功了。
其次,用户关注的产品已经从旧衣服旧鞋子(原味内衣)转为书籍这种偏向文化类的精神产品;这对于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最后,按照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也很快迎来“第四消费社会”阶段,而现在多抓鱼的读书人也将是这个新世代的未来主力军,而对这种新观念的接纳和传递,将是这帮人(大学生占比很大)所要接棒的责任和义务。
二手书用户画像-百度统计
四、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所有的事情都是源于信念,终于信仰。
当然,像多抓鱼这样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怎样解决用户爽过之后的新颖劲儿的逐渐削弱?怎样解决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销售攻势?
以及万一被收购、被管理之后是否还可以保持那种产品独有的风格和风骨?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也许当清风又吹过沙漏之时,有好多鱼正在向你我游来。
作者:小胖子奋斗,做了几年产品。公众号:upsmile
本文由 @小胖子奋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