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lc市场占有率「智能ai网络机器人」

互联网 2023-06-21 20:35:27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全球plc市场占有率「智能ai网络机器人」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全球plc市场占有率「智能ai网络机器人」,希望能帮助到您。

工业互联网国内产业规模可观,发展空间广阔。2016-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从4145.3亿元增长至6712.7亿元,CAGR为12.8%,预计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将达7960.4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五年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万亿人民币,以每年约20%增速保持高速成长,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此外,2019年工业互联网在三次产业中的渗透率分别为0.27%、2.76%和0.94%,渗透率上升空间巨大。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到众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数字化基础较好,对自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定位清晰且目标明确的大型企业。在各类细分行业中,机械、能源、轻工、石化、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使用率相对较高,而冶金、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覆盖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各国纷纷加大对工业互联网的投入布局,未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8059.1亿美元,到2022年预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5年达1.2万亿美元左右,2020-2025年年复合增速保持在 6%水平,有望实现平稳增长。此外,据赛迪顾问数据,随着中国制造业积极转型,2016-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从4145.3亿元增长至6712.7亿元,CAGR为12.8%,预计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将达7960.4亿元,同比增长18.6%,有望加速增长,推动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行业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60-80年代)见证了PLC诞生、以太网标准化以及万维网发明等重大突破,实现了机器之间的互联;90年代,全球工业互联网行业实现了工业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发布,工业设备逐渐联网;迈入21世纪后,2002 年云计算形成,2006年通信独立架构协议发布,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逐步形成;2010年至今,全球工业互联网雏形渐渐形成,但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有待进一步发展。

从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划分来看,产业链上游包括网络层和设备层,中游包括平台层和软件层,下游主要为应用层。1)产业链上游:上游网络层主要指工厂内部和外部的通信,工厂内部通信包括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蓝牙通信和工业无线网等,工厂外网包括互联网、移动网、专网等,代表企业有思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等;设备层主要指生产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如传感器、芯片)、嵌入式软件(如PLC、DSP)和工业数据中心。2)产业链中游:中游平台层包括了协同研发、协同制造、信息交易和数据集成等工业云平台,代表企业有阿里云、华为、腾讯、浪潮信息等,通过在传统平台上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智能化的生产与运营决策;而软件层包括了研发设计、信息管理和生产控制软件,是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价值的核心环节。3)产业链下游:下游应用层主要指垂直行业应用、流程应用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应用,如徐工信息、三一重工等企业,最终实现设备控制、能耗分析、供应链管理、智能诊断等功能。

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主要包括软件企业、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电信服务商和初创企业六大类。软件企业方面,代表企业包括用友网络、东方国信、金蝶国际等,他们可将已有的成熟软件解决方案应用于工业领域,向Saas服务转型。从制造业企业来看,以三一重工、海尔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更熟悉生产制造流程,但云计算技术较为薄弱;互联网企业以BAT为主,云计算技术领先优势明显,但是工业知识较为缺乏,未来有望向产业互联网延伸;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中,以宝信软件、浪潮信息、光环新网、万国数据为代表的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应用服务等整体信息化服务,并积极向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电信服务商方面,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基础5G网络部署,积极打造5G 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此外,以昆仑数据、树根互联为例的初创企业,在各自领域专注度较高,虽然自身资金实力较弱,但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市场资本的关注。

工业软件朝云化、轻量化、平台化转变。作为工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体,工业软件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支撑,也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下不断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业软件正从本地部署的复杂系统软件向云化、轻量化应用软件转变,并催生了工业APP新形态。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低代码 云开发 开源 开发者社区”的方式,吸引大量专业技术服务商和第三方开发者基于平台进行工业APP创新,软件开发从大投入、长周期向 低成本、低门槛、短周期、定制化转变。传统工业软件为工业APP发展奠定基础,而工业APP 改良优化为传统工业软件赋能。工业APP连通各工业软件,在简化操作同时促进系统高效执行,其对数据的挖掘和加工能力是提高工业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内工业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增速高于全球水平。随着中国智能制造战略的有序推进以及对工业软件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工业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2-2019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从2850亿美元上升至4107亿美元,CAGR为5.4%,2012-2020年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从728.6亿元增长到 1974亿元,CAGR达13.3%。对比全球和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来看,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但国内增长速度较快,国内工业软件行业有望加速追赶并进一步发展。

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属于新兴朝阳产业,尚处于探索丰富阶段。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早期较为依赖政府扶持,伴随着传统工业场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目前行业形成了“专业服务订阅功能 在线交易”的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价值主要集中于个性化服务,但行业整体上需求碎片化与供给规模化矛盾突出,随着未来行业进一步发展,服务从定制化走向通用化将成为转型关键。

目前虽然国内PLC市场正处于上升通道,但是国内市场主要还是海外厂商仍占据主导地位。根据睿工业数据,2011-2020年,中国PLC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24亿元,当前正处于市场上升通道。中国PLC市场主要由欧美及日系品牌主导,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仅占11%。欧美品牌主要以西门子、 罗克韦尔、施耐德为代表。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44%,占据领先地位,其大型、中型、小型PLC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较为良好,均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罗克韦尔市占率为5%, 在大型PLC 产品是绝对的龙头;日韩品牌主要以三菱、欧姆龙为代表,性价比较高且具有渠道优势,在小型PLC领域中较为领先。本土品牌主要以信捷电气、汇川技术、麦格米特、和利时为代表,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以提供小型PLC产品为主。

为什么万亿规模工业互联网市场大型PLC机器人还依赖欧美和日韩进口呢?过去20年国内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所以,国内制造业对工业级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是特别迫在眉睫,发展起步就会慢一点。欧美日韩人均收入比较高,工人成本高,所以提前发展了无人工厂和工业级机器人以及中控系统,自动化设备,拥有先发优势,以及成熟的技术累积。近几年随着国内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制造业产业升级才被迫进入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时代,才开始发展工业级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以及中控系统。目前中、大型PLC和工业机器人技术还没有突破,量产就更谈不上了,所以还依赖欧美和日韩进口。未来20年国内对这些技术的需求一定会有更多的技术性科技企业去攻克,国产替代也是趋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