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左晖持股「左晖 贝壳」

互联网 2023-08-06 21:43:36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贝壳左晖持股「左晖 贝壳」相关知识,最近很多在问贝壳左晖持股「左晖 贝壳」,希望能帮助到您。

出品|懂财帝

“这事能不能做成,可能到今年年底,就已经可以看到结果了。”

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链家集团CEO彭永东如此展望链家旗下房地产经纪平台贝壳找房。他同时也是贝壳的CEO。

现在,大地即将迎来新一年的曙光,但贝壳找房并未有实现“年底前将APP的流量运营到全行业第一”的目标,多项数据逊于竞争对手,甚至传出其“连累”链家融资不顺的消息。

10月底,华平投资集团退出了链家20亿美元融资计划,原因在于其认为链家寻求的130亿美元估值过高,存在泡沫。

华平的退出也意味着链家创始人左晖希望借助贝壳找房颠覆房地产经纪行业、寻求链家上市的尝试受挫。

今年4月23日,彭永东对内发布《贝壳找房CEO给伙伴们的一封信》,宣布贝壳找房大平台正式成立。

贝壳找房包含了二手房、新房、租房等多个板块,吸引客户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平台与原有的垂直自营模式的链家网相比更加开放,除了链家自身的品牌外,还允许其他经纪公司以合作的方式进驻。

贝壳期望通过号召各经纪品牌开放资源,破除行业一直以来信奉的“丛林法则”,打破各中介间的“零和博弈。

“相信合作会共赢”,这是彭永东在内部信中表达的愿景。

在“合作共赢”的另一边则是贝壳要做行业颠覆者的野心:贝壳同时连接用户流量入口和行业参与者,通过平台推行的规则和系统成为行业的掌控者。

另一方面,链家通过将贝壳打造成科技平台,希望借助互联网公司的定位扩大估值,为最终的上市奠定基础。为此,链家不惜“All in贝壳”,大量倾斜资源。

贝壳的快速扩张引发了以58同城为首的同行对其公正性的担忧。大型中介抱团结盟,公开对抗贝壳的崛起。

左晖常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一次,贝壳构建中介大平台的做法是否正确未有定论,但打破行业惯有模式,实现共赢,尤其是帮助链家上市这些目标的确难度十足。

1、 链家融资受挫

今年9月,链家传出新一轮20亿美元融资和未来几年内计划IPO的消息。投资人名单上,腾讯和美国华平投资赫然在列。其中,华平计划投资5亿美元。当时市场认为,链家融资后估值将达130亿美元。

10月底,风云突变。《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华平退出了链家的融资计划。这对链家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或会影响其未来上市计划。

2001年成立的链家是全国最大的地产经纪商之一。一直以来,其都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截至9月新一轮融资前,链家已进行了包括Pre-A在内的七轮融资,仅去年就有四轮战略融资。不仅如此,参与的投资方背景均十分强势。

链家过往的投资人名单包括腾讯、百度、华兴、复星等知名企业旗下的投资基金,还包括鼎晖投资、高瓴资本等投资机构,也不乏融创中国、万科集团等房地产巨头。

根据界面2016年4月披露的链家项目投资计划书,彼时,链家已成立上市团队,正在进行B轮及B+轮融资,承诺B轮交割后5年内上市,否则就需要按照8%的单利率进行回购。

按照左晖与彭永东的说法,链家早在2014年就想做开放平台,但当时囿于技术和自身业务不成熟难以实现。现在,物联网 大数据商业模式已成主流,两人认定时机已到,于是贝壳顺势诞生。

还是2014年,在一封言辞激烈的公开信中链家表示,因为搜房网成为了一家中介公司,和链家产生直接竞争关系,决定停止与搜房网合作。

这种拒绝竞争的做法显然和想做开放平台的想法不兼容,很难想象两者出自同一时期的同一批人。

实际上,“改善行业生态”很可能只是链家成立开放平台顺带的“好处”,贝壳很可能更多是为了链家上市计划服务。

由于中介行业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和政策监管制约,链家一直没能上市,但今年7月在香港上市的易居给予了链家希望。

易居旗下拥有与贝壳类似的二手房服务平台“房友”。这说明此类服务平台公司能获得监管层认可,较易登陆资本市场。这次华平的退出为链家的希望蒙上了一丝阴影。

尽管链家的高管一直对外强调并无明确的上市时间表,近日贝壳大中华南区COO张海明也向媒体表示“如果未来链家和贝壳谁要上市,那么肯定是贝壳上市”,但面对规模的诉求、资金的压力,以及投资人的殷殷期待,左晖不能说没有压力。

2、 “失落”的贝壳数据

华平退出链家融资,主要因其认为链家寻求的估值过高,存在泡沫。其之所以产生估值分歧首先或许是源于链家的定位。

房地产中介需要大量的门店覆盖。按照这个标准,链家属于重资产行业。而贝壳找房的线上平台模式更像电商,属于轻资产运营。两种不同模式之下,同一企业的估值或会出现重大差异。

左晖曾公开否认做平台是为了上市的传闻,但有中介公司高管认为,链家自营模式已经做到天花板,单纯做链家网撑不起那么高的估值,做平台会提高公司的估值。

《南方周末》也称,链家内部人士曾提到,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一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更像一家科技公司,而非传统中介。这样的概念的确更符合资本市场的期待。

另一方面,即便按照彭永东所说的“技术驱动平台”来定义贝壳,贝壳的数据表现尚为足以令投资人信服。

彭永东曾称要在今年年底将贝壳找房APP的流量运营到全行业第一。要实现这个目标,贝壳就要超越58集团旗下的安居客。

但第三方数据显示,截止9月,安居客的月活人数约为1500万,而贝壳只有600万左右。如果除去链家的导流,这一差距更加巨大。

早在8月,58集团CEO姚劲波就透露,链家加上贝壳的流量只能达到58集团旗下的58同城、安居客、赶集网房产业务流量的20%。

按照姚劲波的说法,贝壳不仅在流量方面对58没有威胁,在用户端、用户平均访问时长、APP七日留存率等效率指标方面,贝壳也不足安居客相关数据的一半。

他还称,在贝壳体系中,95%以上还是链家的经纪人,链家的交易份额没有明显的增幅,甚至在部分城市还有下降的趋势。

“总而言之,我认为,他们进入市场几乎对我们没有构成威胁。”姚劲波说。

“没有构成威胁”的贝壳显然也无法打动看重数据的投资人。

此外,定位于科技公司固然有更好的概念卖点,可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和国际关系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科技股表现不尽人意,导致投资人对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变得格外谨慎。

华平曾参与链家旗下长租公寓自如的融资,但今年以来自如屡爆负面消息,备受监管和舆论关注。相信这也对是华平对链家估值持疑的原因。

自贝壳诞生之初,链家就开始强调要“All in”,不仅向其提供了海量数据和技术支持,还抽调了大量精锐人员前往支援。

左晖甚至称:“贝壳要是没做成,链家也就没了。”

在华平退出链家融资计划后,人们明白了左晖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左晖从2011年起就在讨论“如何干掉链家”,某种程度上说,在融资上市这件事上,贝壳找房倒真“干掉”了链家。

3、左晖的野心

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的贩毒集团以各大城市为据点,分封割据,各自“事业”零散难成规模,还经常因相互间的暴力活动而遭遇人员和“货品”损失。

毒贩米格尔·安赫尔·费利克斯·加拉尔多成功说服各大贩毒集团进行联合,成立了商业化的中枢平台进行协作和管理,化敌人为盟友,最终建立了卡特尔式的毒品帝国,而他自己则成了掌控行业的“教父”。

虽然恶贯满盈、臭名昭著,但费利克斯·加拉尔多的平台模式从商业角度讲堪称天才:不仅能全面整合资源,提高行业效率,快速触达最广泛的客群,还避免了各方因内斗造成损耗。

当下中国房地产经纪行业颇像费利克斯·加拉尔多革新前的墨西哥毒品行业:行业依然相对分散,中介各自为王,互相抢夺客源,行业内耗严重,乱象丛生。

与费利克斯·加拉尔多一样,左晖从混乱中看到了重塑行业的可能,而其所寄望一统江湖的依靠正是费利克斯·加拉尔多推行的平台联合模式。

传统的房地产中介几乎全是服务购房者或租房者的“to C”模式。贝壳找房大中华南区COO张海明用天猫来做对比,强调贝壳既“to C”又“to B”,而“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过的”。

连接与赋能,是贝壳找房自赋的两大使命,分别对应to C和to B。

在彭永东看来,贝壳作为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形成众多人和店的连接,而随着人和店的数量增加,连接会变得更有价值。

链家视中介交易为一种信息服务,其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匹配,购房者、租房者、房东,经纪人均为服务对象,而贝壳要做的就是构建真实的信息生态,从连接信息到连接服务。

过往,由于信息不对称,中介得以利用虚假房源欺骗客户,以致行业口碑恶劣。同时,由于经纪之间存在竞争,信息互不相通,缺乏网络协作,行业整体效率低下。

现在,贝壳通过建立高真实度的信息聚合平台,不仅能更直接有效地连接客源与房源,还打破了不同中介之间的信息孤岛状态,为连接更多的居住服务创造可能。

为了达到连接服务的目的,首先还需要让服务提供者做好准备。

左晖称:“我们的核心的价值在于我们整个给大家进行赋能。”彭永东也表示,贝壳找房将在经营、营销、系统、品牌、人才、资本、供应链、交易八大方为加入的经纪品牌赋能。

蚌类会分泌有机物质包裹贝壳内的砂砾,层复一层终形成珍珠。对于贝壳找房来说,“真房源”就是那颗核心砂砾,刺激贝壳找房“分泌”一层又一层的“珍珠质” ——面向全行业提供的一套套工具和解决方案,最终形成数据技术平台这颗“珍珠”。

2014年,链家建立ACN(经纪人合作网络)系统,将整个房屋交易流程细化拆分为多个角色,系统会根据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业绩,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资源匹配。

在ACN基础上,贝壳接连推出让合作伙伴自治自理的“店东委员会”、进行正向激励的“经纪人信用体系”和最新旨在给经纪人赋权的“贝壳陪审团制度”。

多项创新制度背后是技术的保障。贝壳的“楼盘字典”提供庞大且真实的楼盘信息数据库,而 旗下“如视”事业部则利用VR技术改善用户体验。

此外,贝壳还建立了专注于互联网和存量房市场的研究机构——贝壳研究院,并发布了多项行业研究报告。

据悉,贝壳的“真房源率”已达到约95%,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行业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在聚合信息和参与者的过程中,贝壳获取了大量购房者、租户、房东和经纪人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贝壳可以不断改写和深化平台的规则,再通过推行规则从而将整个经纪行业置于自身影响之下。

凭借一套完整的平台机制,以行业颠覆者姿态出现的贝壳找房开始了快速扩张之旅。

自4月正式成立以来,贝壳找房已进驻全国95个城市,赋能超100个新经纪品牌,连接近1.8万家门店、连接17万经纪人,线上成交占比近30%。

4、敌人

“贝壳发展速度超预期,有何预期外的挑战与困难?”据说,彭永东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称,他也很困惑,发展这么快为什么没有遇到预料外的挑战,他也一直在找重大挑战……到目前还没有找到,或许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树大招风。其实,贝壳早已处于强敌环伺中,不仅要面对资本市场的质疑,还要应对来自同行的警惕和敌对。

表面说着“对我们影响不大”的姚劲波实际上如临大敌。

贝壳成立后不久,5 月 8 日, 58 集团宣布将三大产品升级,构筑“全赋能开放平台”。这和贝壳的定位如出一辙。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6 月 12 日,58 集团联合多家大型中介发起了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我们知道,“真房源”是贝壳的主打核心。

贝壳找房强调要合作共赢,但因已有链家和德佑两个自营品牌,引发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争议,导致很多中介不愿意将房源信息发布到贝壳上。

在6月的誓约大会上,姚劲波直言:“有的公司希望这个行业里的公司全死掉,只有我活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12月25日,就 “扩张惯性下,贝壳未来是否会造成中介行业垄断”这个问题,贝壳找房副总裁、百川事业部总经理左东华回应称,2019年将是其接受评判的一年。

走过戊戌之变,贝壳和链家双手互搏,2019年终能成就谁?